一种刺梨种植用的幼苗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8247发布日期:2019-02-10 22:3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刺梨种植用的幼苗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设备,特别是一种刺梨种植用的幼苗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产自贵州西部特有野生资源地,属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果表布满肉刺、青中透黄,果实形圆饱满、梨香浓郁,口感果肉柔滑、酸甜适中,因果实外表布满肉刺,“刺梨”一名也就随之得称,其果实在各类梨果品种中属药用价值最高,刺梨每百克果肉中含维生素就高达2000毫克,因此,“维C之王”美誉又被收入囊中。

刺梨是一种天然的药食两用植物,其果肉脆、甜酸,《本草纲目》及《中药大辞典》均有收载。刺梨果实是一种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药食两用型水果,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肿瘤等功能。刺梨是第三代水果(3G)的代表,现代科学证实第三代水果的营养价值是前两代水果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

刺梨种植是贵州省农业大力发展的对象,在刺梨种植的过程中通常是选择扦插方式进行繁殖,但若想要对刺梨品种进行选育则必须利用播种繁殖,而刺梨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需要通过催芽的方式促进种子发芽,初生的刺梨幼苗极为柔弱,根系尚不发达,无法直接栽种到土地中,因此需要对刺梨幼苗进行育苗;目前对刺梨幼苗育苗时主要是采用营养池或穴盘进行育苗,但使用营养池育苗时幼苗间会争夺营养,易导致幼苗发育不均匀,而且营养池还存在病虫害的传播的问题,幼苗难以管理;使用穴盘栽种则存在营养成分不易添加,添加后易造成养料堆积的问题,易造成幼苗烧根、腐根,幼苗根系难以充分发育,导致幼苗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并且穴盘栽种的幼苗不易取出,在取出时易损伤扯断幼苗根须,导致幼苗死亡。因此,目前在刺梨幼苗育苗过程中存在刺梨幼苗难以管理,刺梨幼苗生长状况较差,幼苗存活率较低的问题,而现有的育苗设备难以满足刺梨幼苗育苗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梨种植用的幼苗育苗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满足刺梨幼苗育苗的要求,利于刺梨幼苗生长,提高了刺梨幼苗的存活率,进而提高了育苗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刺梨种植用的幼苗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箱和育苗版块,育苗版块设在育苗箱内,育苗版块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育苗管;所述连接板包括上面板和下连通板,下连通板上设有添料槽,添料槽与育苗管连通。

前述的一种刺梨种植用的幼苗育苗装置中,所述育苗管为分体式育苗管,包括连接管套,连接管套上方设有防护管口,连接管套下方设有盛苗管体。

前述的一种刺梨种植用的幼苗育苗装置中,所述盛苗管体包括连接节段A、连接节段B和汲水管底,连接节段A、连接节段B和汲水管底依次连接。

前述的一种刺梨种植用的幼苗育苗装置中,所述连接节段A和连接节段B形状结构相同,包括两块对称的半圆管,半圆管上下端及连接处均设有连接柱和连接孔。

前述的一种刺梨种植用的幼苗育苗装置中,所述连接管套上下端设有连接柱和连接孔,育苗管通过连接管套与连接板连接,连接管套一侧设有连接开口,连接开口位置与添料槽对齐连通。

前述的一种刺梨种植用的幼苗育苗装置中,所述育苗箱包括箱底和箱壁,箱底内设有控温装置,控温装置与设在箱壁上的数字显示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育苗箱用于盛装育苗用的育苗基质或育苗营养液,通过设置育苗版块用于盛装刺梨幼苗进行育苗;通过采用单元式结构进行育苗,一个育苗管栽种一株刺梨幼苗,每株幼苗相对独立,既减少相互间病虫害的传播,又减少小苗间营养争夺,根系也能充分发育;通过设置连接板,用于连接育苗管,便于控制育苗密度,使幼苗生长发育一致,提高了育苗品质,有利于规模化育苗,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添料槽,可通过添料槽添加营养液,利用重力使营养液由上至下补充,避免营养液堆积在幼苗根部造成的幼苗根系损伤;通过采用分体式育苗管,采用连接节段A、连接节段B和汲水管底,利用可拆装的连接节段A和连接节段B便于取出幼苗,避免幼苗根系受损,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通过设置汲水管底,可自主从育苗箱中吸水保持育苗管内水分;通过在育苗箱底设置控温装置,用于保持育苗内环境温度,不仅缩短育苗时间,而且提高了定植成活率。

申请人为验证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设计一组播种实验,实验效果如下:

播种环境:贵州省龙里县刺梨栽种园;

播种对象:同批次采收的健康饱满的刺梨种子催芽发育的幼苗;

播种时间:2016年5月~2017年11月,共计7个月;

实验组: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育苗50株;

对照组:使用穴盘进行育苗50株、使用营养池进行育苗50株;

空白组:土地直接栽种幼苗50株;

实验结果:空白组幼苗最终存活34株,存活率68%;对照组使用穴盘幼苗最终存活41株,存活率82%、使用营养池幼苗最终存活39株,存活率78%;实验组幼苗最终存活47株,存活率9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满足刺梨幼苗育苗的要求,利于刺梨幼苗生长,提高了刺梨幼苗的存活率,进而提高了育苗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育苗版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育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连接节段A和连接节段B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育苗箱,2-育苗板块,3-数字显示器,4-育苗管,5-上面板,6-下连通板,7-添料槽,8-连接管套,9-防护管口,10-连接节段A,11-连接节段B,12-汲水管底,13-半圆管,14-箱底,15-箱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刺梨种植用的幼苗育苗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育苗箱1和育苗版块2,育苗版块2设在育苗箱1内,育苗版块2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育苗管4;所述连接板包括上面板5和下连通板6,下连通板6上设有添料槽7,添料槽7与育苗管4连通。

所述育苗管4为分体式育苗管,包括连接管套8,连接管套8上方设有防护管口9,连接管套8下方设有盛苗管体;所述盛苗管体包括连接节段A10、连接节段B11和汲水管底12,连接节段A10、连接节段B11和汲水管底12依次连接;所述连接节段A10和连接节段B11形状结构相同,包括两块对称的半圆管13,半圆管13上下端及连接处均设有连接柱和连接孔;所述连接管套8上下端设有连接柱和连接孔,育苗管4通过连接管套8与连接板连接,连接管套8一侧设有连接开口,连接开口位置与添料槽7对齐连通所述育苗箱1包括箱底14和箱壁15,箱底14内设有控温装置,控温装置与设在箱壁15上的数字显示器3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先将本实用新型清理消毒,向育苗箱1内置入预先配置好的育苗基质或育苗营养液,将刺梨幼苗置入育苗管4中,随后向育苗管4中填充陶粒、砂土或活性炭等基质使幼苗固定,再将育苗管4与连接板连接组成育苗版块2,将育苗版块2置入育苗箱1内即可进行刺梨幼苗育苗;育苗时可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利用控温装置育苗内环境温度,并通过添料槽7添加补充营养液促进幼苗生长;育苗完成后,将育苗管4从连接板上拆下,再依次将汲水管底12、连接节段B11及连接节段A10拆开,倒出填充在育苗管4中的陶粒、砂土或活性炭等基质,取出定植的幼苗移栽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