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打秧、挖掘、收集储放、去泥、秸秆还田于一体的豆薯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3012发布日期:2019-03-19 20: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打秧、挖掘、收集储放、去泥、秸秆还田于一体的豆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齿轮式打秧器(1)、电机一(2)、豆薯收集储放装置(3)、轮子(4)、翻土装置(5)、秸秆还田装置(6)、电机二(7)、车架(8)和挖掘装置(9);

所述车架(8)为主体支架,行星齿轮式打秧器(1)、电机一(2)、豆薯收集储放装置(3)、翻土装置(5)、秸秆还田装置(6)、电机二(7)和挖掘装置(9)均设置在车架(8)上;

轮子(4)对称设置于车架(8)两侧,行星齿轮式打秧器(1)设于所述车架(8)的底架(43)上端且位于车架(8)前端,所述电机一(2)通过皮带与所述行星齿轮式打秧器(1)相连接,所述底架(43)通过螺旋传输机(42)与所述秸秆还田装置(6)的碎草机构(41)相连接,所述底架(43)前端为轴瓦状,其上设置有均布的镂空,所述底架(43)的后端是底面呈一侧向下倾斜的滑台容器,且滑台较低端设有一圆形镂空用于连接所述螺旋传输机(42),所述螺旋传输机(42)通过电机驱动螺旋杆进行螺旋传输;

所述碎草机构(41)通过皮带与所述电机二(7)相连接,所述翻土装置(5)和挖掘装置(9)均由电机二(7)传动,豆薯收集储放装置(3)设于车架(8)中间,挖掘装置(9)位于车架(8)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打秧、挖掘、收集储放、去泥、秸秆还田于一体的豆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式打秧器(1)包括固定轴(10)、连杆(11)、驱动轮(12)、大齿轮(13)、小齿轮(14)、打秧条(15)和长轴(16),所述的驱动轮(12)内圈设有齿槽,外圈设有凹槽,的小齿轮(14)以圆周式均布于的大齿轮(13)和的驱动轮(12)之间,并分别与的大齿轮(13)和的驱动轮(12)啮合,的小齿轮(14)与的长轴(16)键连接;的长轴(16)上设有的打秧条(15),的打秧条(15)在的长轴(16)的轴向方向上等间距均布,的长轴(16)两端结构呈对称分布;的连杆(11)连接各的小齿轮(14)使其稳定同步运动,的固定轴(10)穿过的连杆(11)与的大齿轮(13)键连接,的固定轴(10)上设有凸起,的固定轴(10)通过凸起固定于收获机上,使得的大齿轮(13)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打秧、挖掘、收集储放、去泥、秸秆还田于一体的豆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碎草机构(41)包括机壳(46)、铆钉(47)、螺钉(48)、刀片(49)、旋转杆(50)、轴承(51)、带轮(36)和支架(52),所述刀片(49)通过螺钉(48)与旋转杆(50)连接,旋转杆(50)两端均设有轴承(51)和带轮(36),轴承(51)外圈设有支架(52),支架(52)通过铆钉(47)与机壳(46)相固定,机壳(46)内部结构包括进料口、碎料口和出料口;碎草机构(41)的出料口处设有带料盘的直振器(45),带料盘的直振器(45)上设有含镂空槽的料盘,碎草机构(41)的下端出料口处设有鼓风装置(44),鼓风装置(44)由鼓风壳和扇轮组成,鼓风装置(44)通过皮带(37)与碎草机构(41)上的旋转杆(50)相连接,落料时鼓风装置(44)将其吹落,起落料均匀化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打秧、挖掘、收集储放、去泥、秸秆还田于一体的豆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土装置(5)包括锥齿轮一(29)、锥齿轮二(30)、锥齿轮三(31)、锥齿轮四(32)、两个链式万向节(33)、两个破碎辊(34)、翻土辊(35)、带轮(36)、皮带(37)、液压杆(38)、万向节支架(39)和锥齿轮支架(40);

所述的锥齿轮支架(40)为主体支架,所述的锥齿轮一(29)、所述的锥齿轮二(30)、所述的锥齿轮三(31)和所述的锥齿轮四(32)呈十字排列设置于所述的锥齿轮支架(40)内并相互啮合,其中所述的锥齿轮一(29)为主动轮;所述两个的链式万向节(33)分别与所述的锥齿轮二(30)和所述的锥齿轮三(31)相连接,所述的链式万向节(33)设于所述的万向节支架(39)内,所述的链式万向节(33)由多个万向节呈链式连接组成,所述的万向节支架(39)下方设置有所述的液压杆(38),用于控制所述的破碎辊(34)破碎土壤的深度,所述的链式万向节(33)另一端与所述的破碎辊(34)相连接,前后两个破碎辊(34)呈交错设置;所述的翻土辊(35)设置于所述的两个破碎辊(34)之间,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的带轮(36)带动所述的翻土辊(35)转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