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面结构及电子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3011发布日期:2019-03-19 20:27阅读:10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鼓面结构及电子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乐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鼓面的结构和电子鼓。



背景技术:

电子打击乐器是把物理打击产生的震动信号,通过触发器拾入音源,音源将信号转换成所需音色,再通过音箱或者耳机变为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我们把能产生以上过程的产品统称为电子打击乐器。

最常见的电子打击乐器是电子鼓,通常一台电子鼓可以模仿多个音色的鼓面打击效果,实现这一效果,通常采用多个鼓面,每个鼓面模拟一种音色,尤其是形制模仿传统架子鼓、行进小军鼓的电子鼓。类似的产品即使是将鼓面尽量缩小,可以绑在腰上以便携,但是因为要追求音色的健全,同时在一个鼓面的多个区域上模拟多个音色容易产生串音,这些产品引入了多个的鼓面,其体积无法进一步的缩小,携带麻烦,不易收纳,不能满足日常教学,家庭娱乐等场所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在一个鼓面上实现多个音色,并且不串音的鼓面以及应用此种鼓面的电子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鼓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音频传感件的采集层、固定层、框架,所述采集层和固定层分别位于框架的上下两面并且所述采集层和固定层抵接;所述采集层通过框架分为至少两个采集区域。至少两组所述采集层分别在两个区域上接收敲击,并分别采集震动信号用以在识别其震动特征后分别模拟不同音色的声音,固定层设置在所述鼓面的下部,为采集层提供稳定的支撑。所述音频传感件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压电陶瓷、压电薄膜等原理制成的音频传感器及其他音频传感设备,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固定层顶部,与所述固定层固定连接,所述采集层设置在所述固定层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框架内通过至少一个隔板分隔为两组凹位,所述采集层的至少两个采集区域分别位于对应的凹位内。所述凹位与所述采集层对应,所述采集层设置在所述凹位中,并且与固定层抵接,所述框架隔离所述采集层的至少两组区域,防止不同区域的震动串音,使用者敲击不同的区域,也就触发了不同区域对应采集层当中设置的音频传感件,使得后期产生不同的音色。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两组打击层,至少两组所述打击层与所述采集层相对应,并且设置在所述凹位中,所述打击层的底层与所述采集层抵接。在所述采集层的顶部设置有打击层,每组所述打击层之间通过所述框架隔离,所述打击层接收外界的打击,产生震动并向下传导至所述采集层上,供采集层采集,通过所述框架的隔离,任意打击层收到打击之后产生的震动通过打击层、采集层、固定层和另一组采集层之间的传递才能产生串音,而此时震动已经损耗殆尽,进一步的提升隔音效果,同时增设打击层,与固定层配合增强所述采集层的固定效果,防止采集层在外界的敲击之下本身产生震颤影响震动采集的精度。提升鼓面的拾音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打击层与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如此增强框架对于各个打击层以及采集层之间的隔音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打击层和采集层与所述框架的材料不同,介质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震动效果,一种声波在两种材料之间的传递会产生严重的损耗,如此所述框架可以更加有效的隔音防止不同采集层之间串音。

更进一步地,所述框架采用吸音材料,所述框架使用硬质塑料等不易产生震动的材料,同时材料上可增设孔洞吸收邻近的震动,使得打击层产生的震动不会传播到其他的打击层或采集层上,同时也不至于在框架的一个区域中产生回音,干扰区域内采集层对声波的采集。

更进一步地,所述打击层材质为硅胶。此种材料可以产生明显并且频率稳定的震动同时有利于对采集层的缓震,防止采集层本身产生震动影响采集效果,除此之外,此种材料的打击感类似于传统鼓面,可以跟使用者更佳的反馈。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层与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间隙。如此更加有效的防止采集层之间的串音。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层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框架通过所述通槽与所述固定层卡接,通过与固定层上通槽的卡接,所述框架可以更加稳固的固定在所述固定层上,并且有效防止固定层本身产生的晃动,提升结构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部开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与所述采集层设置的传感件所在的空间连通,鼓面的作用实拾音,在拾音之后,还需要根据音频的特征以及不同鼓面对应的模仿的音色,将震动产生的信号加工并放大,才成产生最终的鼓声,在这个过程中,传感件需要把鼓面收到打击产生的信号通过导线传导到配套的解析装置上,在此过程中导线的稳定关系到信号能否顺利的传输,增设走线槽方便走线,并且走线之后导线更稳定,有利于信号无损传输。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鼓,上述鼓面结构,还包括外壳,所述框架周向上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外壳相配合,通过突出部,所述鼓面卡接在外壳上,收到敲击时,自身震动更小,拾音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层上固定有框架,并且通过框架隔离所述采集层的不同区域,一方面通过固定层稳固所述采集层使其能稳定的接收外界打击振动,另一方面通过框架作为至少两个采集层之间的隔离,一个采集层接收到的震动需要绕过框架通过固定层上的传递才能到达另一采集层上,此时震动已经损耗殆尽如此避免了两组采集层之间的串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鼓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和固定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采集层、200——固定层、201——通槽、300——框架、301——凹位、302——走线槽、303——突出部、400——打击层、50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鼓面结构,包括至少两组设置有音频传感件的采集层100、至少两组与所述采集层100相对应的打击层400、固定层 200和框架300,所述打击层400、采集层100和固定层200依次叠加,所述框架300设置在所述固定层200顶部,所述框架300上开设有至少一组与所述采集层100对应的凹位301,所述采集层100和打击层400设置在所述凹位301中,所述框架300隔离至少两组所述采集层100。

具体地,操作者敲击打击层400,所述打击层400产生震动,并将振动传输到所述采集层100上,所述采集层100上的音频传感件采集到震动信息,同时震动继续通通过所述采集层100传递到所述固定层200上,并且通过固定层200 传输到其他的采集层100,但是因为震动的传递路径过长,同时因为在多组零件之间传递而大部分损耗,其他的采集层100无法采集到震动,而不会产生反应,如此鼓面采集到的敲击信息准确而纯粹,在框架300的配合下,使用者敲击鼓面的一个区域,可以精确有效的对应到一个单一的打击层400上,有效避免一次敲击打到两个打击层400上。

进一步地,所述打击层400与所述框架300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打击层 400和采集层100与所述框架300的材料不同,其中所述框架300采用吸音材料,所述打击层400材质为硅胶。所述固定层200上开设有通槽201,所述框架300 通过所述通槽201与所述固定层卡接,所述框架300底部开设有走线槽302,所述走线槽302与所述采集层100设置的传感件所在的空间连通。

具体的,所述框架300作为阻隔不同采集层100和打击层400之间串音的结构,本身也会传递震动,在各个结构之间设置间隙后,震动从打击面或采集面上直接传递到框架300上的成分骤减,同时框架300采用了包括硬质塑料等不易产生震动的材质,本身可以产生的共振大大减小,在框架300上加工孔洞或敷设吸波涂料,可有效防止震动散开,同时也防止回音,进一步提升震动的采集效果。操作者敲击硅胶制打击层400,手感更仿真,打击层400震动更稳定,以至于采集面的采集效果有所提升。在使用者的敲击下,所述框架300通过通槽201与所述固定层卡接,保证其稳定性,有效防止框架300震动对拾音过程的影响,同时导线从所述通槽201穿过,通过通槽201的引导连接到配套的解析装置上,有效减少震动信息传递的误差。

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鼓,包括上述鼓面结构,还包括外壳500,所述框架300周向上设置有突出部303,所述突出部303与所述外壳500 相配合。操作者敲击鼓面所述突出部303与所述外壳500配合有效降低鼓面本身产生的震动,防止鼓面本身产生的震动影响拾音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