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移动补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2372发布日期:2018-12-21 18:5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移动补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移动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目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一些地区经常出现大雾、雾霾、阴天或雨雪等不良天气,导致温室内的作物得不到充足的自然光照,非常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人工补光可以克服这些不良条件,为温室内作物创造一个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环境。通过人工补光,可以增强不利条件下的光照,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进行。但是,由于作物在生长发育期间植株不断长高长大,固定的补光设备不可能适合作物每个生长阶段的光照需求,补光效率低;同时会造成光照的浪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移动补光装置,该移动补光装置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移动补光,消除了补光死角,能够适应作物每个生长阶段的光照需求,补光效率高;同时减少了光照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移动补光装置,所述移动补光装置包括安装于日光温室内的支架、沿水平方向滑动的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连杆、沿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上的多个补光单元,所述补光单元沿竖直方向升降的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上。

优选地,所述移动补光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导轨,所述第一连杆端部设有滑块,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滑块滑动的设于所述导轨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滑块底部设有滑槽,所述导轨嵌设于所述滑槽内。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轨和所述滑槽沿着所述第一连杆的滑动方向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移动补光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滑块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绕其轴向转动的设于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补光单元包括补光灯、两端分别与所述补光灯和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的吊灯绳。

更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第一连杆正向转动时,所述吊灯绳逐渐卷绕于所述第一连杆上,并带动所述补光灯向上移动;当所述第一连杆反向转动时,所述吊灯绳自所述第一连杆上松卷,并带动所述补光灯向下移动。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移动补光装置还包括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补光灯和所述吊灯绳之间的第二连杆,多个所述的补光单元沿着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移动补光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移动补光装置,通过设置能够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的补光单元,能够对温室内的作物进行移动补光,消除了补光死角,能够适应作物每个生长阶段的光照需求,补光效率高;同时减少了光照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支架;2、第一连杆;3、补光单元;31、补光灯;32、吊灯绳;4、导轨;5、滑块;6、滑槽;7、第二连杆;8、第二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2所示,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移动补光装置,该移动补光装置包括安装于日光温室内的支架1、沿水平方向滑动的设于支架1上的第一连杆2、沿第一连杆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于第一连杆2上的多个补光单元3,补光单元3沿竖直方向升降的设于第一连杆2上。在这里,第一连杆2有多个,多个第一连杆2沿其滑动方向依次设于支架1上。通过设置能够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的补光单元3,能够对温室内的作物进行移动补光,消除了补光死角,能够适应作物每个生长阶段的光照需求,补光效率高;同时减少了光照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该移动补光装置还包括设于支架1上的导轨4,第一连杆2端部设有滑块5,第一连杆2通过滑块5滑动的设于导轨4上。在滑块5的底部设有滑槽6,导轨4嵌设于滑槽6内,且导轨4和滑槽6沿着第一连杆2的滑动方向设置。通过滑块5在导轨4上的滑动带动第一连杆2运动。在这里,导轨4有两条,位于第一连杆2的两端,且导轨4与支架1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而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杆2两端部均设有滑块5,两个滑块5分别在对应的导轨4上滑动。该移动补光装置还包括设于支架1上的用于驱动滑块5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为电机,通过电机驱动滑块5滑动。

补光单元3包括补光灯31、两端分别与补光灯31和第一连杆2固定连接的吊灯绳32。而第一连杆2能够绕其轴向转动的设于支架1上。当第一连杆2正向转动时,吊灯绳32逐渐卷绕于第一连杆2上,并带动补光灯31向上移动;当第一连杆2反向转动时,吊灯绳32自第一连杆2上松卷,并带动补光灯31向下移动。通过吊灯绳32在第一连杆2上的松紧,实现了补光灯31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该移动补光装置还包括设于支架1上的用于驱动第一连杆2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8为手动卷膜器,通过拉动卷膜器上的链条来实现第一连杆2的转动。在这里,滑块5上开设有转孔,第一连杆2穿设通过转孔并连接在手动卷膜器上,通过手动卷膜器带动第二连杆2在转孔内转动。

该移动补光装置还包括沿着平行于第一连杆2的长度方向设于补光灯31和吊灯绳32之间的第二连杆7,多个补光单元3沿着第二连杆7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于第二连杆7上。通过第二连杆7的设置,保证了补光灯31移动时的平稳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