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2857发布日期:2019-01-04 22:4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食用菌菌包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菌包盖。



背景技术:

食用菌的菌包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菌包盖,起到透气防菌的作用,目前的菌包盖的盖塞通常使用螺接式,因菌包盖体积小,盖塞上的螺纹环只能设的较少,使用时盖塞非常容易松脱,导致防菌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用菌菌包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菌包盖,包括盖塞、盖体和套环,所述盖体包括下筒体和设置在下筒体上部且外径大于下筒体的上筒体,所述下筒体下端面均布有若干个出气孔,上筒体底部与下筒体上端部之间设置有环形底面,所述底面上均布有若干个进气孔,所述上筒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凸部,所述盖塞包括一外径与上筒体外径相等的盖板,盖板下部设置有嵌入上筒体内的环形压板,所述压板外侧壁上设置有凸部相扣合的卡块,所述进气孔与下筒体外侧壁之间的底面下部设置有环形卡部,所述套环上部为插入卡部与下筒体之间间隙内的直筒,下部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上铺设有外径与上筒体内径相等的滤布。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底部压紧在滤布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底部均布有若干个压紧滤布的压块,该些压块位于压板与下筒体侧壁之间的盖板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筒体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

进一步的,所述下筒体外侧壁下部均布有若干个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和卡块均呈环形,所述凸部和卡块的断面均为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的盖塞不易脱落,也便于更换,滤布不会松动,进气口朝下设置,不易进水,下筒体呈圆锥状,便于套环的插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塞的构造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剖视图。

图5为图4中P处放大图。

图中:1-盖塞,11-压板,12-卡块,13-压块,2-滤布,3-上筒体,31-进气孔,32-凸部,33-底面,4-下筒体,41-出气孔,42-凹槽,5-卡部,6-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一种食用菌菌包盖,包括盖塞1、盖体和套环6,所述盖体包括下筒体4和设置在下筒体上部且外径大于下筒体的上筒体3,所述下筒体下端面均布有若干个出气孔41,上筒体底部与下筒体上端部之间设置有环形底面33,所述底面上均布有若干个进气孔31,所述上筒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凸部32,所述盖塞包括一外径与上筒体外径相等的盖板,盖板下部设置有嵌入上筒体内的环形压板11,所述压板外侧壁上设置有凸部相扣合的卡块12,所述进气孔与下筒体外侧壁之间的底面下部设置有环形卡部5,所述套环上部为插入卡部与下筒体之间间隙内的直筒,下部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面上铺设有外径与上筒体内径相等的滤布2。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底部压紧在滤布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底部均布有若干个压紧滤布的压块13,该些压块位于压板与下筒体侧壁之间的盖板底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筒体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筒体外侧壁下部均布有若干个凹槽42。增大摩擦力,避免脱离菌包。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部和卡块均呈环形,所述凸部和卡块的断面均为半圆形。便于扣合和打开盖塞。

使用时,空气从进气孔进入,穿过滤布进行过滤后,再进入下筒体从出气孔进入菌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