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用盆内促根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0895发布日期:2019-01-15 22:16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盆栽用盆内促根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支架技术领域,是一种盆栽用盆内促根支架。



背景技术:

盆栽植物烂根生虫和下部空盆是目前盆栽养殖一项技术难题;其中,高湿、高温、含氧量底的土壤环境是造成盆栽植物烂根生虫的主要原因;除人为的浇水过量、夏季高温环境和土壤通透性差等人为和环境因素以外,花盆本身也是导致植物烂根生虫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市面上的花盆,仅在花盆底部开设排水透气孔,对一些大型花卉盆栽,由于花盆较深,仅靠盆底的排水透气孔完全无法达到排水透气效果;同时土壤受花盆包裹,无法有效散热,加剧了植物烂根生虫的风险,大大降低盆栽植物的成活率;

下部空盆是指由于植物根部会集中在盆内中部高湿土层区域缠绕生长,只有很少一部分向下生长到花盆下部空间,不仅花盆空间浪费严重,而且进一步使植物生长受限;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推出的一些新型花盆,但价格较高,而且需要将花盆全部换掉,存在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盆栽用盆内促根支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在不用更换花盆的前提下,有效解决盆栽植物烂根生虫和下部空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盆栽用盆内促根支架,包括盆内支撑架和透气柱;在盆内支撑架的下端设有空气流通腔,在盆内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透气柱,透气柱为下端与空气流通腔连通的空心柱结构,在透气柱的柱体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自上而下与空气流通腔连通的纵向透气孔。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盆内支撑架包括至少一个上凸的拱形支架;两个以上的拱形支架呈交叉排列或呈平行排列固定在一起;在每个拱形支架上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透气柱。

上述盆内支撑架包括至少一个开口向下的槽型支架,槽型支架下端有空气流通腔;两个以上的槽型架呈交叉或平行排列固定在一起;在每个槽型支架上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透气柱。

上述透气柱可拆装固定安装在盆内支撑架上;或,透气柱一体固定安装在盆内支撑架上。

上述透气柱的柱体顶部设有通孔。

上述两个以上的纵向透气孔呈圆周均布在透气柱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只需将本促根支架通过盆内支撑架置于花盆底部内,再填土栽种即可;这样既能够提高土壤中的含氧量,又能够高土壤的排水效果,又能够降低盆内花土的温度,从而改善土壤环境,避免烂根生虫,提高盆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通过纵向透气孔纵向导流,植物根部也会随着渗水方向向下生长,直至盆底,解决下部空盆的问题,提高花盆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透气柱,2为纵向透气孔,3为拱形支架,4为槽型支架,5为通孔,6为空气流通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该盆栽用盆内促根支架包括盆内支撑架和透气柱1;在盆内支撑架的下端设有空气流通腔6,在盆内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透气柱1,透气柱1为下端与空气流通腔6连通的空心柱结构,在透气柱1的柱体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自上而下与空气流通腔6连通的纵向透气孔2。

使用时,将本盆内促根支架通过盆内支撑架置于普通花盆底部内;盆内支撑架底部的空气流通腔6,通过花盆底部的透气排水孔与外部空气之间保持空气流通,流通的空气再通过透气柱1上的纵向透气孔2直接进入到土壤中,提高土壤中的含氧量,保证植物根部吸收氧气的需求量;同时透气柱1上的纵向透气孔2的结构还能够提高土壤的排水效果,不仅如此,盆土还通过透气柱1上纵向透气孔2与空气接触,空气流通腔6内流动的空气会带走盆内花土中的热量,降低盆内花土的温度,从而改善土壤环境,避免烂根生虫,提高盆栽植物的成活率;纵向透气孔2还对土壤中的水起到纵向导流的作用,植物根部也会随着渗水分方向向下生长,直至盆底,解决下部空盆的问题,提高花盆空间的利用率,增加盆栽植物的种植寿命;除此之外,这种纵向透气孔2还可避免土块堵塞,保证透气柱1的透气和排水的功能;本促根支架使用简单,只需要将本促根支架通过盆内支撑架置于花盆底部内,再填土栽种即可;无需换盆,成本低,又不产生浪费,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盆栽用盆内促根支架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为满足使用需求,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优化,如附图1、2所示,盆内支撑架包括至少一个上凸的拱形支架3;两个以上的拱形支架3呈交叉排列或呈平行排列固定在一起;在每个拱形支架3上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透气柱1。其中,上凸的拱形支架3能够遮挡土壤,并与盆底之间形成空气流通腔6,来保证空气流通。

实施例3:作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优化,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3所示,盆内支撑架包括至少一个开口向下的槽型支架4,槽型支架4下端有空气流通腔6;两个以上的槽型架呈交叉或平行排列固定在一起;在每个槽型支架4上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透气柱1。其中,槽型支架4底部的开口槽与盆底之间形成空气流通腔6,来保证空气流通。

根据需要,透气柱1可拆装固定安装在盆内支撑架上;或,透气柱1一体固定安装在盆内支撑架上。

如附图2所示,在透气柱1的柱体顶部设有通孔5。使用时,在通孔5处放置用于吸水的绳念儿,绳念儿的上端埋于盆内花土中,绳念儿的下端放置在花盆底部用于存储积水的盆托内;待盆内中部土层缺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绳念儿将盆托中的积水自动吸入到盆内花土中,来保证盆内土的湿度和植物的需水量,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

如附图1、3所示,两个以上的纵向透气孔2呈圆周均布在透气柱1上。这样不仅能提高透气柱1对盆土排水透气的均匀性,还能使植物根部沿着透气柱1的周向均布生长,改善植物根部在盆内的分布情况,保证土壤的良好通透性。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