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型粮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2331发布日期:2019-06-29 00:3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型粮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型粮仓,特别是涉及一种储存稻谷、大米等粮食的通风型粮仓,属于粮食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粮食的储存过程中,粮食容易受潮,带有热量的粮食在不通风透气的情况下,粮仓内部的潮气和热量不容易排放,使得堆放的粮食的温度越来越高,潮气越来越大,从而容易使粮食发酵、霉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现有技术粮仓透气通风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粮仓侧壁采用网状透气孔,缺乏阻挡设置,当储存粮食时,粮食稻谷等容易从透气孔中漏料至粮仓外,引来老鼠、蟑螂等隐患;2、能阻挡粮食的透气孔设置太小或者孔设置的太稀疏,透气效果差,达不到透气的效果;3、粮食容易堆积在粮仓壁上,接触粮仓壁的粮食易粘上仓体壁上的锈蚀等污浊物,污染粮食。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上,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通风型粮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竖直通风型粮仓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气通风、保护粮食完整性、占用空间小、可调节出料口高度,带有透气管的通风型粮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型粮仓,包括仓体和进料机构,所述仓体侧壁上设置有鱼鳞状透气孔,所述鱼鳞状透气孔由第一排列透气孔和第二排列透气孔构成,所述第一排列透气孔向外向上开设,第二排列透气孔向内向下开设,所述第一排列透气孔和第二排列透气孔沿仓体径向方向平行交错排列,并沿着仓体轴线方向交替重复排列,还包括透气管,所述透气管从贯穿仓体顶部延伸至仓体底部,所述透气管的侧壁上也设置有所述的鱼鳞状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竖直送料道、圆弧形溜槽和出料口,进料斗与竖直送料道固定连接,竖直送料道通过软连接与圆弧形溜槽连接,圆弧形溜槽上远离竖直送料道的一端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圆弧形溜槽上固定连接有阻尼层,与竖直送料道连接的圆弧形溜槽设置有两个,沿竖直送料道的轴线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仓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能调节进料机构距离仓体底部的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连接进料机构的支撑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软连接为橡胶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阻尼层通过螺栓或者胶黏剂固定在圆弧形溜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圆弧形溜槽上设置有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盖板上固定连接有挡尘帘,挡尘帘设置在出料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阻尼层为橡胶或者阻尼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型粮仓设置有鱼鳞状的透气孔,鱼鳞状的透气孔由第一排列透气孔和第二排列透气孔构成,第一排列透气孔向外向上开设,第一排列透气孔在有效通风透气的情况下,斜向上并且向外的鱼鳞状挡片能对粮仓内的粮食起着阻挡的作用,防止粮食漏出粮仓,第二排列透气孔向内向下开设,能在粮食下落碰到向内朝下的鱼鳞挡片,阻挡粮食靠近粮仓壁,一方面使粮食向粮仓中间富集,另一方面避免粮食接触粮仓壁的上的锈蚀等污浊物,保证粮食的洁净。

2、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型粮仓中设置有透气管,透气管上设置有鱼鳞状透气孔,能将粮堆内部产生的潮气和热量透气扩散到透气管道中,协同仓体侧壁的鱼鳞状透气孔,增大粮仓内部的通风性,使粮食一直处在干燥的状态下,使得在存储期内粮食不受潮、不霉变。

3、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型粮仓,设置有竖直送料道和圆弧形溜槽,竖直送料道占用粮仓的空间小,粮食经过竖直送料道能迅速下落至粮仓内,送料效率高,经过竖直送料道的粮食切向进入具有阻尼层的圆弧形溜槽,将竖直方向上的冲击力转化为沿圆弧形溜槽的旋转力消耗掉,再协同圆弧形溜槽上橡胶阻尼摩擦力,能将粮食对溜槽的冲击力将到最小,最后水平出料,提高进料速度的同时,有效保护了粮食的完整性。

4、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有竖直送料道的具有阻尼层的圆弧形溜槽设置有两个,沿竖直送料道的轴线对称,两个圆弧形溜槽相较单个溜槽,能提高送料的效率,增加粮食接触圆弧形溜槽的接触面积,减少更多粮食的冲击有害力,更重要的是,对称设置增加了粮仓储粮的均匀性,提高粮仓的空间利用率。

5、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型粮仓的竖直送料道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能调节竖直送料道的高度来改变出料口距离仓体底部的高度,粮仓装粮高度较高时后续粮食仍然能从溜槽中滑落至粮仓中,方便后续粮食进料至粮仓中储存,并且根据粮食的堆叠情况调节出料口的高度,能时刻保持水平出料时粮食直接与粮仓储存的粮食接触,减小粮食坠落、碰撞后造成破碎的可能性。

6、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型粮仓的圆弧形溜槽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上固定连接有挡尘帘,能减小粮食进入粮仓时引起的扬尘,有效保护环境,保护操作人员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型粮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鱼鳞状的透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鱼鳞状的透气孔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中:仓体1、进料机构2、进料斗3、竖直送料道4、圆弧形溜槽5、出料口6、阻尼层7、高度调节装置8、气缸9、支撑板10、盖板11、挡尘帘12、鱼鳞状的透气孔13、第一排列透气孔14、第二排列透气孔15,透气管1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型粮仓,包括仓体1和进料机构2,所述仓体1侧壁上设置有鱼鳞状透气孔13,所述鱼鳞状透气孔13由第一排列透气孔14和第二排列透气孔15构成,所述第一排列透气孔14向外向上开设,第二排列透气孔15向内向下开设,所述第一排列透气孔14和第二排列透气孔15沿仓体1径向方向平行交错排列,并沿着仓体1轴线方向交替重复排列,还包括透气管16,所述透气管16从贯穿仓体1顶部延伸至仓体1底部,所述透气管16的侧壁上也设置有所述的鱼鳞状透气孔13。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型粮仓中设置有透气管16,透气管16上设置有鱼鳞状透气孔13,能将粮堆内部产生的潮气和热量透气扩散到透气管16中,协同仓体1侧壁的鱼鳞状透气孔13,增大粮仓内部的通风性,使粮食一直处在干燥的状态下,使得在存储期内粮食不受潮、不霉变。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型粮仓设置有鱼鳞状的透气孔13,鱼鳞状的透气孔13由第一排列透气孔14和第二排列透气孔15构成,第一排列透气孔14向外向上开设,第一排列透气孔14在有效通风透气的情况下,斜向上并且向外的鱼鳞状挡片能对粮仓内的粮食起着阻挡的作用,防止粮食漏出粮仓,第二排列透气孔15向内向下开设,能在粮食下落碰到向内朝下的鱼鳞挡片,阻挡粮食靠近粮仓壁,一方面使粮食向粮仓中间富集,另一方面避免粮食接触粮仓壁的上的锈蚀等污浊物,保证粮食的洁净。

作为本使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料机构2包括进料斗3、竖直送料道4、圆弧形溜槽5和出料口6,进料斗3与竖直送料道4固定连接,竖直送料道4通过软连接与圆弧形溜槽5连接,圆弧形溜槽5上远离竖直送料道4的一端连接有出料口6,所述圆弧形溜槽5上固定连接有阻尼层7,具体的是圆弧形溜槽5的内弧面上固定有阻尼层7,与竖直送料道4连接的圆弧形溜槽5设置有两个,沿竖直送料道4的轴线对称。双侧圆弧形溜槽5的圆弧形底板通过焊接固定,圆弧形溜槽5的圆弧形底板两侧设置有侧板,侧板与竖直送料道4通过橡胶软连接固定,由此将两个的圆弧形溜槽5固定在竖直送料道4上。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型粮仓,设置有竖直送料道4和圆弧形溜槽5,竖直送料道4占用粮仓的空间小,粮食经过竖直送料道4能迅速下落至粮仓内,送料效率高,经过竖直送料道4的粮食切向进入具有阻尼层7的圆弧形溜槽5,将竖直方向上的冲击力转化为沿圆弧形溜槽5的旋转力消耗掉,再协同圆弧形溜槽5上橡胶阻尼摩擦力,能将粮食对溜槽的冲击力将到最小,最后水平出料,提高进料速度的同时,有效保护了粮食的完整性。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有竖直送料道4的具有阻尼层7的圆弧形溜槽5设置有两个,沿竖直送料道4的轴线对称,两个圆弧形溜槽5相较单个溜槽,能提高送料的效率,增加粮食接触圆弧形溜槽5的接触面积,减少更多粮食的冲击有害力,更重要的是,对称设置增加了粮仓储粮的均匀性,提高粮仓的空间利用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仓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能调节进料机构2距离仓体1底部的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8。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型粮仓的竖直送料道4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8,能调节竖直送料道4的高度来改变出料口6距离仓体底部的的高度,粮仓装粮高度较高时后续粮食仍然能从溜槽中滑落至粮仓中,方便后续粮食进料至粮仓中储存,并且根据粮食的堆叠情况调节出料口6的高度,能时刻保持水平出料时粮食直接与粮仓储存的粮食接触,减小粮食坠落、碰撞后造成破碎的可能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高度调节装置8包括气缸9、气缸9的输出端与连接进料机构2的支撑板10相连。通过调节气缸9来带动支撑板10的高度,支撑板10与进料机构2具体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改变支撑板10高度从而改变进料机构2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软连接为橡胶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阻尼层7通过螺栓或者胶黏剂固定在圆弧形溜槽5上。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圆弧形溜槽5上设置有盖板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盖板11上固定连接有挡尘帘12,挡尘帘12设置在出料口6处。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型粮仓的圆弧形溜槽5上设置有盖板11,盖板11上固定连接有挡尘帘12,能减小粮食进入粮仓时引起的扬尘,有效保护环境,保护操作人员身体健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阻尼层7为橡胶或者阻尼布。橡胶和阻尼布的摩擦系数大,能有效减小粮食的冲击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通风型粮仓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