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净化浮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5119发布日期:2019-04-29 11:3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净化浮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净化浮岛。



背景技术:

泥鳅,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

在泥鳅养殖过程中,一般需要定期对水体进行更新,用水量较大,工作量大,且由于需要根据泥鳅的生长速度实时地提高食料投放量,因此有时可能会因为误判而产生过量的投放,造成水体更新期限提前,此时极容易因为水体更新不及时而影响泥鳅的健康状况,而目前一般泥鳅养殖厂尚未针对这种情况采取解决措施,因此有必要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引入净化浮岛,以便于控制水体内营养化程度,同时也有必要充分利用净化浮岛结构,结合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做出适应泥鳅养殖的净化浮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净化浮岛,以四根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杆嵌入养殖池底部,支撑杆上套有连杆,内支撑框通过浮管框漂浮在水面上且通过连杆与支撑杆相连,使得内支撑框固定在水面上,能随着水面的升降而升降,能够有效将凤眼莲圈围住,通过限制凤眼莲的繁殖区域,使得凤眼莲种群内产生竞争,且种群内竞争失败而死去的凤眼莲可以作为泥鳅的食物,同时为了配合便于安装泥鳅养殖池的防鸟网,在支撑杆的顶端设置顶盒,顶盒与处于养殖池上端的池边框之间设置有防护网,换言之,整个装置利用凤眼莲进行一定程度的水体净化,延缓了泥鳅养殖时养殖池内水体的更新,同时将净化浮岛结构与具有防鸟作用的防护网的安装结合在一起,便于防护网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净化浮岛,包括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底部中央城矩形嵌入有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直向下延伸且靠近所述养殖池底部的部分上固定设置有稳固环,所述稳固环压靠在所述养殖池底部;

所述支撑杆上分别嵌套有连杆,所述连杆水平向远离所述支撑杆的方向延伸且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内支撑框的框角处,所述内支撑框外嵌套有浮管框,所述浮管框通过扎带固定在所述内支撑框上;

所述内支撑框内均布设置有若干株凤眼莲;

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嵌套有顶盒,所述顶盒的四个侧面分别与所述养殖池的四个侧壁依次对应;

所述养殖池的顶端通过地栓连接设置有池边框;

所述池边框的侧壁与所述顶盒侧壁之间分别依次设置有防护网,四片所述防护网呈等腰梯形状且相邻间通过绑线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靠近所述顶盒侧壁的端部通过短条板压靠在所述顶盒侧壁上,且所述短条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顶盒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靠近所述池边框的端部通过长条板压靠在所述池边框上,且所述长条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池边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池边框采用角钢状塑料块制成的框状结构。

进一步地,防护网采用网眼直径大小在40mm-60mm的绳网。

进一步地,所述浮管框采用两端密封的轻质塑料管制成,相邻的两个所述轻质塑料管的端部垂直连接在一起形成框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首先利用凤眼莲进行一定程度的水体净化,延缓了泥鳅养殖时养殖池内水体的更新,同时将净化浮岛结构与具有防鸟作用的防护网的安装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防护网安装。

2、本实用新型以四根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杆嵌入养殖池底部,作为主支撑结构,支撑杆处于养殖池水平面的部分上嵌套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内支撑框,内支撑框外嵌套并固定设置有浮管框,内支撑框通过浮管框漂浮在水面上且通过连杆与支撑杆相连,使得内支撑框固定在水面上,且能够随着水面的升降而升降,能够有效将凤眼莲圈围住,通过限制凤眼莲的繁殖区域,使得凤眼莲种群内产生竞争,以限制凤眼莲的过渡繁殖,避免凤眼莲逃逸出内支撑框而在养殖池内过量繁殖,且种群内竞争失败而死去的凤眼莲可以作为泥鳅的食物。

3、本实用新型为了配合便于安装泥鳅养殖池的防鸟网,在支撑杆的顶端设置顶盒,顶盒与处于养殖池上端的池边框之间设置有防护网。

4、本实用新型结构安全可靠,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5、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未安装防护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掉标号为5的凤眼莲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了防护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盒,2-支撑杆,3-浮管框,4-内支撑框,5-凤眼莲,6-养殖池,7-池边框,8-稳固环,9-连杆,10-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央”、“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净化浮岛,包括养殖池6,养殖池6的底部中央城矩形嵌入有四个支撑杆2,支撑杆2竖直向下延伸且靠近养殖池6底部的部分上固定设置有稳固环8,稳固环8压靠在养殖池6底部;

支撑杆2上分别嵌套有连杆9,连杆9水平向远离支撑杆2的方向延伸且远离支撑杆2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内支撑框4的框角处,内支撑框4外嵌套有浮管框3,浮管框3采用两端密封且内外径大小分别为295mm和300mm的轻质塑料管制成,相邻的两根长度为1000mm的轻质塑料管的端部垂直热熔在一起形成框状结构,浮管框3通过扎带固定在内支撑框4上;

内支撑框4内均布设置有若干株凤眼莲5,以凤眼莲5作为净化水质的植物;

支撑杆2的顶端嵌套有顶盒1,顶盒1的四个侧面分别与养殖池6的四个侧壁依次对应;

养殖池6的顶端通过地栓连接设置有池边框7,池边框7采用角钢状塑料块制成的框状结构;

池边框7的侧壁与顶盒1侧壁之间分别依次设置有采用网眼直径大小在40mm-60mm的绳网制成的防护网10,四片防护网10呈等腰梯形状且相邻间通过绑线固定连接在一起,防护网10靠近顶盒1侧壁的端部通过短条板压靠在顶盒1侧壁上,且短条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顶盒1侧壁上,防护网10靠近池边框7的端部通过长条板压靠在池边框7上,且长条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池边框7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四根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杆2嵌入养殖池6底部,作为主支撑结构,支撑杆2处于养殖池6水平面的部分上嵌套有连杆9,连杆9的另一端连接有内支撑框4,内支撑框4外嵌套并固定设置有浮管框3,内支撑框4通过浮管框3漂浮在水面上且通过连杆9与支撑杆2相连,使得内支撑框4固定在水面上,且能够随着水面的升降而升降,能够有效将凤眼莲5圈围住,通过限制凤眼莲5的繁殖区域,使得凤眼莲5种群内产生竞争,以限制凤眼莲5的过渡繁殖,避免凤眼莲5逃逸出内支撑框4而在养殖池6内过量繁殖,且种群内竞争失败而死去的凤眼莲5可以作为泥鳅的食物,同时为了配合便于安装泥鳅养殖池6的防鸟网,在支撑杆2的顶端设置顶盒1,顶盒1与处于养殖池6上端的池边框7之间设置有防护网10,也就是说,整个装置利用凤眼莲5进行一定程度的水体净化,延缓了泥鳅养殖时养殖池6内水体的更新,同时将净化浮岛结构与具有防鸟作用的防护网10的安装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防护网10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在本实用新型各个零部件所采用的材质方面,如果带有“弹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弹簧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橡胶材质;如果带有“刚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硬质工程塑料材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