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为黑木耳吊栽用双层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1795发布日期:2018-11-23 18:2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为黑木耳吊栽用双层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大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专为黑木耳吊栽用双层大棚。



背景技术:

大棚种植已经成为现今农业种植的优先选择,大棚具有保温性好,易于控制内部气候条件,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大棚。

然而经过实际应用,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大棚存在种种弊端,(1)因为目前国家为了更好的保护土地,要求大棚种植区域内不允许在田中做水泥工程设施,而现有的大棚大部分都还是通过在大棚内建设水泥墩子然后将大棚固定在墩子上,以起到抗风的作用。还有些是通过在地里扎上木桩来固定防风,这写措施一种对农田土壤破坏较大,也已经不被法规所允许;另外一种不仅造成土壤破坏而且防风效果非常有限。(2)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已经大量使用卷帘器来完成大棚遮阳网的卷起,但还没有能够同时实现遮阳网与塑料大棚薄膜都能够自动卷起放下的,在遮阳网的卷起与大棚薄膜的卷起之间经常相互影响,出现卡壳问题,使用寿命很短,基本后期还是靠人力来完成卷帘工作;(3)现有大棚大多通过铁丝拧在一起或者通过焊接直接将钢管焊接在一起组成大棚,也存在使用寿命端与拆卸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专为黑木耳吊栽用双层大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棚的抗风与破坏田地问题,进一步解决了遮阳网与大棚薄膜更好的实现自动卷起放下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是,所述专为黑木耳吊栽用双层大棚,包括外骨架和内骨架,外骨架用于支撑遮阳网,内骨架用于支撑大棚薄膜;所述专为黑木耳吊栽用双层大棚还包括设置在大棚底部的底部固定架,底部固定架用于将整个大棚固定连接并且增加重量很好的起到防风作用;所述外骨架、内骨架和底部固定架均为不锈钢钢管或者镀锌管通过十字固定件固定而成,固定更加紧固,安装拆卸也更加方便;外骨架的端头和内骨架的端头均分别设置有卷帘器,用于外层遮阳网的卷起下落工作以及大棚薄膜的卷起与下落工作;卷帘器用来控制薄膜以及遮阳网的卷起与下落;所述内骨架顶部中间隆起位置设置30cm-150cm宽的不锈钢网,用来很好的解决现有大棚中部容易在下雨时积水问题;所述外骨架外设置遮阳网,内骨架外设置塑料大棚薄膜;所述外骨架与内骨架高度距离差为20cm-100cm。通过将大棚薄膜设置在外骨架与内骨架之间,从而更好的防止大棚薄膜被风刮坏。

所述卷帘器包括卷帘轴、电机、卷连杆、控制开关和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固定在底部固定架上,但转轴可相对转动,卷连杆一端固定在转轴中部位置,电机设置在卷连杆另一端,卷帘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轴连接,所述电机与卷帘器控制开关电连接。工作原理,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的一端固定在卷帘轴上,在需要卷起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时,按动卷帘器控制开关,卷帘器控制开关控制电机转动,进而带动卷帘轴转动,此时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会在卷帘轴的转动下不断缠绕在卷帘轴上,因为卷连杆的一端固定在转轴的中部,而转轴是相对可以转动的,那么在卷帘轴不断的向上转动过程中卷连杆也会以转轴为支点不断向上转动,最终实现将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卷起。而当按动卷帘器控制开关落下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时,电机反转进而在卷帘轴的转动下以及重力的作用下,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又可实现重新落下。

所述卷帘器为倒链型卷帘器,包括卷帘轴、倒链链轮、倒链链条、卷连杆和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固定在底部固定架上,卷连杆一端固定在转轴中部位置,卷帘轴与卷连杆垂直设置;倒链链轮安装在卷帘轴两端,倒链链条设置在倒链链轮上。工作原理,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的一端固定在卷帘轴的转轴上,在需要卷起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时,拉动倒链链条,倒链链条带动倒链链轮转动,倒链链轮带动卷帘轴向上转动进而卷起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随着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不断被卷起,卷连杆不断围绕转轴转动,完成卷起;在下落过程中反向拉动倒链链条就可实现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的落下。

十字固定件包括两个垂直交叉设置的正方形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中部的钢管固定槽和设置在两边的固定片,固定片上设置固定孔。使用时横向的钢管卡在一个横向放置的钢管固定槽内,而纵向的钢管防止在纵向放置的钢管内,然后将螺丝穿过两个固定件的固定孔,然后与螺帽配合进行固定。

十字固定件的其中一个固定件上的钢管固定槽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螺纹固定孔,固定螺丝穿过螺丝固定孔设置,在十字固定件完成对钢管的固定后再将固定螺丝穿过螺丝固定孔进行紧固,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大棚固定的紧固性。

有益效果,通过双层大棚结构的设计从而使遮阳网的自动卷帘控制与大棚薄膜的自动卷帘控制更加容易实现且使用寿命更长,在卷起下落过程中互不影响;通过将大棚薄膜设置在外骨架与内骨架之间从而更好的解决了大棚薄膜的防风问题;通过底部固定架的设计,一方面使整个大棚稳固性更强,另一方面能够对大棚起到很好的防风作用,避免了打水泥桩子破坏农田的弊端;通过卷帘器具体的结构设计改进,从而不仅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卷起,而且可以实现自动落下,更加耐用可操作性强;通过倒链式卷帘器结构的设计从而使卷帘器更加实用,不需要电只需人工就可方便快捷的完成卷帘工作;通过十字固定件结构的设计从而可实现大棚的快速组装与拆卸,且紧固性更好,也避免了铁丝紧固时挂破大棚薄膜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层吊栽大棚的骨架架构图。

图2是大棚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十字固定件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十字固定件中的带螺丝固定孔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十字固定件中的不带带螺丝固定孔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倒链式卷帘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骨架;1.1、第一外骨卷帘轴;1.2、第一外骨电机;1.3、第一外骨卷连杆;1.4、第一外骨转轴;1.5、第二外骨转轴;1.6、第二外骨卷连杆;1.7、第二外骨电机;1.8、第二外骨卷帘轴;1.1’、卷帘轴;1.2’、第一固定卡箍;1.3’、倒链链轮;1.4’、倒链链条;1.5’、卷连杆;1.6’、转轴;1.7’、第二卡箍;2、内骨架;2.1、第一内骨卷帘轴;2.2、第一内骨电机;2.3、第一内骨卷连杆;2.4、第一内骨转轴;2.5、第二内骨卷帘轴;2.6、第二内骨电机;2.7、第二内骨卷连杆;2.8、第二内骨转轴;3、不锈钢网;4、控制开关;5、纵向固定件;5.1、纵向钢管固定槽;5.2、螺丝固定孔;5.3、纵向固定片;5.4、纵向固定孔;6、横向固定件;6.1、横向钢管固定槽;6.2、横向固定片;6.3、横向固定孔;7、底部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棚需要在田中做用水泥墩子进行固定防风、遮阳网、大棚薄膜自动化卷帘因为二者在一起很难实现自动化以及大棚固定不仅固或者难以拆卸重复利用的缺陷,本申请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专为黑木耳吊栽用双层大棚,包括外骨架1和内骨架2,所述内骨架尺寸略小于外尺寸,比如外骨架高度可以设置为4800mm而内骨架设置为4200mm,使二者之间保持可以容纳大棚薄膜卷起厚度为宜。其中外骨架1用于支撑遮阳网,内骨架2用于支撑大棚薄膜;内外骨架均由不锈钢钢管或者镀锌管固定形成拱形大棚,所述专为黑木耳吊栽用双层大棚还包括设置在大棚底部的底部固定架7,底部固定架7用于将整个大棚固定连接并且增加重量很好的起到防风作用;底部固定架7也为不锈钢钢管或者镀锌管固定组成,铺设在大棚底部,然后与大棚顶部及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外骨架1、内骨架2和底部固定架3均为不锈钢钢管或者镀锌管通过十字固定件固定而成,固定更加紧固,安装拆卸也更加方便;当然也可以通过铁丝拧起来,或者焊接,但优选的通过钢管十字固定件来固定。外骨架1的端头和内骨架2的端头均设置有卷帘器,用于外城遮阳网的卷起下落工作以及大棚薄膜的卷起与下落工作;所述内骨架2顶部中间隆起位置设置30cm宽的不锈钢网3,也可以选择100cm或者是150mm,当然也不限制与这个尺寸,主要是根据大棚的尺寸以及设计的大棚坡度等的需要来选择,从而用来很好的解决现有大棚中部容易在下雨时积水问题;所述外骨架外设置遮阳网,内骨架外设置塑料大棚薄膜。在下雨时,因为中部隆起部分不锈钢网3的设置可以很好的防止水包的形成。所述外骨架与内骨架的高度距离为20cm、40cm或者100cm,当然也不限于此,主要根据大棚薄膜卷起的厚度而定优选为50cm从而既能容纳大棚薄膜卷起,又不至于过高浪费材料。

大棚的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卷帘器,也就是外骨架1的四个角设置四个成两对,内骨架2四个角也设置四个成两对,其中优选的每对通过一个控制开关控制,在需要卷起遮阳网或者大棚薄膜时,选择大棚不同侧面的卷帘器控制开关来完成遮阳网或者大棚薄膜的卷起或者落下。

其中大棚薄膜采用市场上常用的透明大棚薄膜,遮阳网也为常用遮阳网,不锈钢网采用市场上购买不锈钢网裁剪后紧贴大棚内骨架设置。

通过双层大棚结构的设计从而使遮阳网的自动卷帘控制与大棚薄膜的自动卷帘控制更加容易实现且使用寿命更长互不影响;通过将大棚薄膜设置在外骨架与内骨架之间从而更好的解决了大棚薄膜的防风问题;通过底部固定架的设计,一方面使整个大棚稳固性更强,另一方面能够对大棚起到很好的防风作用,避免了打水泥桩子破坏农田的弊端。

实施例2,如图1-图5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中所述卷帘器进一步包括卷帘轴、电机、卷连杆和转轴;如图1、图2所示,其中表示了大棚一端的卷帘器布置情况,第一外骨转轴1.4和第一内骨转轴2.4纵向设置在大棚一端的底部一侧,并且其两端都分别活动安装在底部固定架上,而第一外骨卷连杆1.3一端垂直焊接在第一外骨转轴1.4中部,另一端与第一外骨电机1.2连接;而第一内骨卷连杆2.3一端垂直焊接在第一内骨转轴2.4中部,另一端与第一内骨电机1.2连接;第一外骨电机1.2、第一内骨电机2.2分别与第一外骨卷帘轴1.1及第一内骨卷帘轴2.1轴连接,从而在电机转动时带动卷帘轴转动,进一步遮阳网或者大棚薄膜被卷在卷帘轴上,而卷连杆在电机转动带动下不断以转轴为支点不断转动。在大棚的另一端有与之相对的卷帘器从而在控制开关1.4的作用下实现遮阳网或者大棚薄膜的卷起以及落下。第二外骨转轴1.5和第二内骨转轴2.5纵向设置在大棚一端的底部另一侧,第二外骨卷连杆1.6一端垂直焊接在第二外骨转轴1.5中部,另一端与第二外骨电机1.7连接;而第二内骨卷连杆2.6一端垂直焊接在第二内骨转轴2.5中部,另一端与第二内骨电机2.7连接;第二外骨电机2.7、第二内骨电机2.7分别与第一外骨卷帘轴1.1及第一内骨卷帘轴2.1轴连接,在大棚的另一端有与之相对的也设置有另一卷帘器,在同一控制开关的控制下实现大棚这一侧的遮阳网或者大棚薄膜的卷起以及落下。工作原理,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的一端固定在卷帘轴上,在需要卷起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时,按动卷帘器控制开关,卷帘器控制开关控制电机转动,进而带动卷帘轴转动,此时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会在卷帘轴的转动下不断缠绕在卷帘轴上,因为卷连杆的一端固定在转轴的中部,而转轴是相对可以转动的,那么在卷帘轴不断的向上转动过程中卷连杆也会以转轴为支点不断向上转动,最终实现将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卷起。而当按动卷帘器控制开关落下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时,电机反转而在卷帘轴的转动下以及重力的作用下,大棚薄膜或者遮阳网又可实现重新落下。并且将大棚薄膜设置在两层骨架之间在有大风时可以很好的对薄膜起到固定作用。

实施例3,如图3-图6所示,所述卷帘器为倒链型卷帘器,包括卷帘轴1.1’、倒链链轮1.3’、倒链链条1.4’、卷连杆1.5’和转轴1.6’;所述转轴1.6’两端通过第二卡箍1.7’固定在底部固定架7上,卷连杆1.5’一端焊接在转轴1.6’中部位置,另一端通过第一卡箍1.2’与卷连杆1.5’连接;可实现转轴1.6’相对底部固定架7转动,而卷帘轴1.1’可相对卷连杆1.5’进行转动;倒链链轮1.3’安装在卷帘轴1.1’两端,倒链链条1.4’设置在倒链链轮1.3’上。也可选用其他形式的倒链卷帘器来完成卷帘工作。十字固定件包括两个垂直交叉设置的正方形固定件,可以命名为纵向固定件5和横向固定件6,所述纵向固定件5包括设置在中部的纵向钢管固定槽5.1,设置在纵向钢管固定槽5.1两侧的纵向固定片5.3,在纵向固定片5.3的四个角还设置有纵向固定孔5.4;而横向固定件6包括设置在中部的横向钢管固定槽6.1、设置在横向钢管固定槽6.1两侧的横向固定片6.2以及设置在横向固定片6.2四个角与纵向固定孔5.4相对应的横向螺丝固定孔,在使用时纵向固定件5和横向固定件6通过螺丝进行固定,从而将横向设置的钢管与纵向设置的钢管进行紧密固定。通过双层大棚结构的设计从而使遮阳网的自动卷帘控制与大棚薄膜的自动卷帘控制更加容易实现且使用寿命更长互不影响;通过底部固定架的设计,一方面使整个大棚稳固性更强,另一方面能够对大棚起到很好的防风作用,避免了打水泥桩子破坏农田的弊端;通过卷帘器具体的结构设计改进,从而不仅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卷起,而且可以实现自动落下,更加耐用可操作性强;通过倒链式卷帘器结构的设计从而使卷帘器更加实用,不需要电只需人工就可方便快捷的完成卷帘工作;通过十字固定件结构的设计从而可实现大棚的快速组装与拆卸,且紧固性更好,也避免了铁丝紧固时挂破大棚薄膜的弊端。

进一步的在纵向固定件5的纵向钢管固定槽5.1的中部还优选的设置螺纹固定孔5.2,在使用时紧固螺丝穿过螺纹固定孔5.2抵在纵向钢管上,从而将钢管更加紧密的进行固定防止滑动。

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已经在汉中市西乡县种植吊栽木耳方面开始投产建设,已完成实验验证,大棚在防风以及卷帘控制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且对田地无任何破坏。目前实验完成的大棚长度35000mm、外骨架宽度为11000mm,外骨架高度为4800mm,内骨架高度为4200mm,其中横向拉杆16道,纵向拉杆中部设计为4道;实验大棚简称后重量接近5吨,底部固定架下部可适当用硬物支垫,防止土地过软大棚下陷,上部适当覆盖土壤,进一步提高防风能力。目前已与汉中市西乡县签订项目合作事宜,未来3年我公司将在西乡县完成1万个大棚的建设,为西乡县发展特色作物黑木耳做出巨大贡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