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实验小鼠缺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9334发布日期:2019-05-15 22:16阅读:10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实验小鼠缺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医学实验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学实验小鼠缺氧装置。



背景技术:

小鼠缺氧实验是医学上经常涉及的一个实验,做实验时,传统的小鼠缺氧实验首先准备缺氧瓶,然后将钠石灰放在缺氧瓶的内底部,实验过程中,因为二氧化碳密度较大所以缺氧瓶中的二氧化碳都是处于瓶底,而钠石灰主要是起到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因此将钠石灰放在缺氧瓶的内底部,是为了便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再将小鼠放入瓶中,盖紧瓶塞,因为小鼠的呼吸,进而使得瓶中气体养分压逐渐降低,小鼠就出现乏氧性缺氧。

而采用这样的实验装置,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钠石灰放在缺氧瓶的内底部,并且小鼠在瓶内还会大便和小便,当小鼠缺氧后就会出现躁动挣扎,会在瓶内乱动,这样就将其大便、小便和钠石灰混合,这样就容易将大便、小便和钠石灰粘在瓶底和瓶壁上,因此不利于观察小鼠的缺氧状态,影响实验的观察;并且小鼠的大便、小便与钠石灰混合后,就造成对钠石灰的污染,使得钠石灰不能重复使用,进而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医学实验小鼠缺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小鼠的大便和小便容易与钠石灰混合进而导致钠石灰不能重复使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实验小鼠缺氧装置,包括透明的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顶端设有箱盖,所述外箱体的内底部上设有透明的内箱体,所述内箱体的上端面与箱盖的底部接触,所述内箱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箱体的内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内箱体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侧壁与内箱体的内壁贴合,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用于排泄小鼠粪便的通孔,所述内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外箱体的下方设有容纳盒,所述容纳盒上设有进料门,所述容纳盒与外箱体之间设有若干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贯穿外箱体的底部且位于内箱体的外侧壁与外箱体的内侧壁之间,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容纳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医学实验小鼠缺氧装置,使用时,首先打开外箱体的顶端的箱盖,再将小鼠放在内箱体内的隔板上,然后关闭箱盖;打开容纳盒上的进料门,将钠石灰放入容纳盒中,并关闭进料门,这样就可以开始观察小鼠的情况,因为容纳盒位于外箱体的下方,并且容纳盒与外箱体之间设有若干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贯穿外箱体的底部且位于内箱体的外侧壁与外箱体的内侧壁之间,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容纳盒连通,这样钠石灰就能够有效的吸收外箱体和内箱体的二氧化碳,有效的保证了实验的进行,而且小鼠是在内箱体中的隔板上,隔板上设有若干用于排泄小鼠粪便的通孔,因此当小鼠在隔板上排便时,小鼠的大便或小便就能及时的通过通孔,防止了小鼠在内箱体内乱动时弄脏瓶壁,保证了能清楚的观看小鼠的情况。

而且采用本方案,钠石灰和小鼠的大便或小便是完全分开的,而内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孔,这样就使得内箱体和外箱体内的二氧化碳能够及时的排出并被容纳盒中的钠石灰吸收,同时也有效的将钠石灰和小鼠的大便或小便隔离,保证了小鼠的大便或小便不会与钠石灰混合,避免了对钠石灰造成污染,这样容纳盒中的钠石灰就能够重复使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

以下是对基础技术方案的优化: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的一端的端面与外箱体的内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因此二氧化碳是处于外箱体的底部,将排气管的一端的端面与外箱体的内底部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就使得二氧化碳能够更好的进入到排气管中。

进一步,所述外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料门,所述出料门位于隔板的正下方。因为小鼠的小便或大便通过隔板上的通孔排出并排到外箱体的底部上,通过在外箱体的底部上设有出料门,并且出料门位于隔板的正下方,实验完成后,打开出料门,就能及时的将小鼠的大便或小便排出。

进一步,所述外箱体上设有支撑架。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小鼠缺氧后就会出现躁动,因此就会在内箱体中乱动,进而就容易将外箱体推倒,在外箱体上设有支撑架,这样就避免了小鼠因躁动而将外箱体推倒。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与外箱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层。通过在排气管与外箱体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层,有效的避免了外界的空气进入到内箱体中,避免了外界因素影响实验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学实验小鼠缺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箱体1、箱盖2、内箱体3、隔板4、通孔5、排气孔6、容纳盒7、进料门8、排气管9、出料门10、支撑架11、密封层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医学实验小鼠缺氧装置,包括透明的外箱体1,外箱体1的顶端设有箱盖2,外箱体1的内底部上设有透明的内箱体3,内箱体3的上端面与箱盖2的底部接触,内箱体3的外侧壁与外箱体1的内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内箱体3固定连接有隔板4,隔板4的侧壁与内箱体3的内壁贴合,隔板4上设有若干用于排泄小鼠粪便的通孔5,内箱体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孔6,外箱体1的下方设有容纳盒7,容纳盒7上设有进料门8,容纳盒7与外箱体1之间设有若干排气管9,排气管9的一端贯穿外箱体1的底部且位于内箱体3的外侧壁与外箱体1的内侧壁之间,排气管9的另一端与容纳盒7连通;排气管9的一端的端面与外箱体1的内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外箱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门10,出料门10位于隔板4的正下方;外箱体1上设有支撑架11;排气管9与外箱体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层12。

本实用新型中的医学实验小鼠缺氧装置,使用时,首先打开外箱体1的顶端的箱盖2,再将小鼠放在内箱体3内的隔板4上,然后关闭箱盖2;打开容纳盒7上的进料门8,将钠石灰放入容纳盒7中,并关闭进料门8,这样就可以开始观察小鼠的情况,因为容纳盒7位于外箱体1的下方,并且容纳盒7与外箱体1之间设有若干排气管9,排气管9的一端贯穿外箱体1的底部且位于内箱体3的外侧壁与外箱体1的内侧壁之间,排气管9的另一端与容纳盒7连通,这样钠石灰就能够有效的吸收外箱体1和内箱体3的二氧化碳,有效的保证了实验的进行,而且小鼠是在内箱体3中的隔板4上,隔板4上设有若干用于排泄小鼠粪便的通孔5,因此当小鼠在隔板4上排便时,小鼠的大便或小便就能及时的通过通孔5,防止了小鼠在内箱体3内乱动时弄脏瓶壁,保证了能清楚的观看小鼠的情况。

而且采用本方案,钠石灰和小鼠的大便或小便是完全分开的,而内箱体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孔6,这样就使得内箱体3和外箱体1内的二氧化碳能够及时的排出并被容纳盒7中的钠石灰吸收,同时也有效的将钠石灰和小鼠的大便或小便隔离,保证了小鼠的大便或小便不会与钠石灰混合,避免了对钠石灰造成污染,这样容纳盒7中的钠石灰就能够重复使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