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5359发布日期:2019-08-16 21:30阅读:1247来源:国知局
养鱼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养殖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养鱼池。



背景技术:

养鱼池也就是用来养鱼的池子。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而且养鱼池也可以欣赏里面的鱼。传统的养鱼池,根据养鱼种类的不同设置水深,同一个养鱼池不同深度的不同种类鱼类相互竞争,使得生长不利。

公开号CN206835949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一种单位化分层养殖养鱼池,包括单元养鱼池,单元养鱼池中间设有供氧管,供氧管右侧单元养鱼池上设有第一投食槽,第一投食槽右侧设有第一横柱,第一横柱下端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底端和单元养鱼池左侧墙体之间设有第一隔离网,第一横柱右侧单元养鱼池上设有第二投食槽,第二投食槽右侧设有第二横柱,第二横柱下端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底端和单元养鱼池左侧墙体之间设有第二隔离网,第二横柱右侧单元养鱼池上设有第三投食槽,单元养鱼池左右两侧墙体之间设有第三隔离网。

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实现对养鱼池深度进行分层设计,然而不符合实际运用,上述专利利用固定的隔板和隔离网对养鱼池进行分层,除去第一层以外,其余层均只留有一个饲养口或一小块区域,对于鱼类成熟以后的捕捞十分不方便,因而并不能用于实际养殖,缺乏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养鱼池,不仅能够实现对养鱼池分层养殖,同时便于捕捞,使其实用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养鱼池,包括鱼池、第一垂直隔板、第二垂直隔板、第N垂直隔板以及架设在鱼池两侧彼此平行的滑轨,所述第一垂直隔板、第二垂直隔板、第N垂直隔板从左往右长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垂直隔板、第二垂直隔板、第N垂直隔板顶端各自通过一组滑轮吊挂在滑轨上,使得各自可以沿滑轨左右滑动;

所述鱼池左侧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垂直隔板、第二垂直隔板、第N垂直隔板底部高度相对应的卷扬辊,各卷扬辊与第一垂直隔板、第二垂直隔板、第N垂直隔板底部之间各设置有水平隔离网;

捕捞时,所述卷扬辊由电机驱动,电机通电以后卷扬辊卷起水平隔离网同时拉动对应的第一垂直隔板、第二垂直隔板、第N垂直隔板从而露出池面用于捕捞,捕捞完成以后手动推动第一垂直隔板、第二垂直隔板、第N垂直隔板回到初始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垂直隔板、第二垂直隔板、第N垂直隔板底部均固定有一个重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垂直隔板、第二垂直隔板、第N垂直隔板均为网格隔板以减小水浪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隔离网两侧边沿采用柔性拉线加固,用于卷扬辊收缩过程中拉动第一垂直隔板、第二垂直隔板、第N垂直隔板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架设的高度不超过池面10厘米以方便投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垂直隔板活动安装在鱼池内,可以实现左右移动,从而控制对应层的液面宽度,以便于捕捞。

(2)本实用新型的垂直隔板活动设置,底部使用重锤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安装,本方案不破坏养鱼池的原有结构,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捕捞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中,1-鱼池,2-滑轨,3-第一垂直隔板,4-第二垂直隔板,5-第N垂直隔板,6-滑轮,7-水平隔离网,8-卷扬辊,9-隔离网边框,10-重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如图1-3所示,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养鱼池,包括鱼池1、第一垂直隔板3、第二垂直隔板4、第N垂直隔板5以及架设在鱼池1两侧彼此平行的滑轨2,第一垂直隔板3、第二垂直隔板4、第N垂直隔板5从左往右长度依次增加,第一垂直隔板3、第二垂直隔板4、第N垂直隔板5顶端各自通过一组滑轮6吊挂在滑轨2上,使得各自可以沿滑轨2左右滑动;鱼池1左侧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与第一垂直隔板3、第二垂直隔板4、第N垂直隔板5底部高度相对应的卷扬辊8,各卷扬辊8与第一垂直隔板3、第二垂直隔板4、第N垂直隔板5底部之间各设置有水平隔离网7;

如图3所示,捕捞时,卷扬辊8由电机驱动,电机通电以后卷扬辊8卷起水平隔离网7同时拉动对应的第一垂直隔板3、第二垂直隔板4、第N垂直隔板5从而露出池面用于捕捞,捕捞完成以后手动推动第一垂直隔板3、第二垂直隔板4、第N垂直隔板5回到初始位置。

进一步的,第一垂直隔板3、第二垂直隔板4、第N垂直隔板5底部均固定有一个重锤10,第一垂直隔板3、第二垂直隔板4、第N垂直隔板5均为网格隔板以减小水浪冲击,水平隔离网7两侧边沿采用柔性拉线9加固,用于卷扬辊8收缩过程中拉动第一垂直隔板3、第二垂直隔板4、第N垂直隔板5滑动,所述滑轨2架设的高度不超过池面10厘米以方便投料。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均是广义含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整体地连接,或局部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即,文字语言的表达与实际技术的实施可以灵活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文字语言(包括附图)的表达不构成对权利要求的任何单一的限制性解释。

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以上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技术,例如具体的施工细节,作业条件和其他的技术条件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