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位、固定种子的水培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3285发布日期:2019-05-21 20:37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定位、固定种子的水培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水培技术装置,具体涉及通过压网和改进的托盘定位、固定植物种子的水培盆。



背景技术:

水培是一种新型的室内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根茎或种子放入水培盆或篮内并使根系自然长入植物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体提供水分、养分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植物水培无需土壤或基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阳台农业植物的栽培管理,在国土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水培技术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水培盆,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单层,主要用于根茎类植物的水培;一类为双层,可用于种子和根茎类植物的水培。双层水培盆包括盛水或营养液的底盆和托放种子或茎的托盘,托盘上分布有网眼,种子或茎放置在托盘中,根从网眼扎入底盆的水或营养液中。该类双层水培盆栽培种子时,一般是将种子先在容器中泡发,然后挪放到托盘上发芽、生根,种子没有定位、固定装置,容易移位,洒落,后期剪、拔叶子时易把种子拔走;而且种子在托盘上的排布没有约束,稀疏完全取决于栽种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定位、固定种子的水培盆,通过改进的托盘和增设的压网定位、固定种子,以实现定量、定距栽培和固定种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定位、固定种子的水培盆,包括底盆和套装、悬置在在底盆内的托盘,关键在于:所述托盘的底壁上分布有与种子大小匹配的定位坑,定位坑的底部具有通向底盆的扎根孔,托盘的底壁上还压装有与托盘轮廓匹配的压网,植物的种子位于定位坑内、茎叶穿过压网上的网孔形成定植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水培盆为双层结构,在底盆内装入水或营养液,托盘套装、悬置在底盆内。托盘的底壁上根据各种植物的株距要求和种子大小设定相应间距和尺寸的定位坑,每个定位坑内放置一粒种子,种子可通过定位坑底部的扎根孔将根扎入底盆的水或营养液中。压网整体压装在底壁上,与底壁配合固定住种子。种子的茎叶穿过压网上的网孔向上生长。这种对夹式的固定结构可防止种子在水中飘动,一方面可在前期浸泡阶段直接采用该水培盆进行浸泡,无需再将种子浸泡再后挪放至托盘上,另一方面可避免后期剪、拔叶子时将种子带出。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加工,底盆、托盘及配套压网一般采用规则的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的,在压网边框上设置有便于拿取的把手。压网优选采用不锈钢或合金材料,这样既有一定重量,又不会因生锈而影响种子成长。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的侧壁上开设有倒种口。在前期撒种时,如果一粒粒撒入每个定位坑内比较费时费力,一般是将种子铺撒在托盘上,种子自动分布入定位坑内。多余的种子可以通过该倒种口倒出来或者用刷子扫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倒种口位于方形托盘长度较短的侧壁上。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影响托盘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盆的侧角处设置有倾倒口。倾倒口可便于将水或扫入底盆内的种子从底盆倒进其它容器里。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洒落,倾倒口采用凹进侧角内壁的、上大下小的锥形导流结构。另外这种内凹的倾倒口结构,可以在托盘与底盆之间形成倒种或倒水通道,以实现不取出托盘,也能将种子和水倒出。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的倒种口与底盆的倾倒口相对布置。可以避免倾倒多余种子或水时,定位坑内的种子从倒种口洒落。

进一步的,所述底盆上设置有上盖。上盖一般只在前期泡发种子时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底盆上设置有水位刻度线,一般仅需设置两条,包括上部的浸泡刻度线和下部的培育刻度线。刻度线可便于控制浸泡种子和日常培育时的水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该水培盆通过将网状托盘改进为底部带有定位坑的托盘,并增设压网夹持定位、固定种子,可实现定量、定距栽培和固定种子,进而实现浸泡和栽培连续进行,省时、省力,科学栽培。2、通过在托盘上开设倒种口、在底盆上成型倾倒口和刻度线、在压网上设置把手并加装上盖,以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水培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水培盆压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水培盆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底盆,11代表倾倒口,2代表托盘,21代表定位坑,22代表倒种口,3代表压网,31代表把手,4代表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便于定位、固定种子的水培盆,包括底盆1和套装、悬置在底盆1内的托盘2,为了便于装配,和使托盘2架在底盆1内,托盘2和底盆1均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托盘2的底壁上分布有与种子大小匹配的定位坑21,定位坑21的底部具有通向底盆1的扎根孔,托盘2的底壁上还压装有与托盘2轮廓匹配的压网3。底盆1、托盘2及配套压网3为方形。不锈钢压网3边框上设置有便于拿取的把手31。托盘2的侧壁上开设有倒种口22,倒种口22位于方形托盘2宽向侧壁上。底盆1的侧角处设置有倾倒口11。倾倒口11为凹进侧角内壁的、上大下小的锥形导流结构。底盆1上设置有上盖4和浸泡与培育水位刻度线。

具体使用时,可先在托盘2铺撒种子,再将多余种子从托盘2的倒种口22扫入其它容器,压装压网3,然后将托盘2和压网3一并放入底盆1。也可先将托盘2放入底盆1,铺撒种子后将多余种子从托盘2的倒种口22扫入底盆1,压装压网3。然后扶住压网3,将底盆1内多余的种子倒入其它容器。需注意放入底盆1时,托盘2的倒种口22与底盆1的倾倒口11相对布置。接着,加水或营养液至浸泡刻度,盖上上盖4进行浸泡,达到浸泡和初期生长目标后,取走上盖4继续栽培。期间可换水,换水时无需将托盘2取出,扶住托盘2即可,以避免损伤植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