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4392发布日期:2019-08-16 21:2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培植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城市,无论是网络“偷菜”的风靡,还是现实种菜的兴起,在纷繁的城市中自己种菜,体验一把“菜农”的感觉,既可修身养性,亦可自给自足,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体验。当前,许多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中老年人或因工作或随子女从农村移居到城市,他们每人都有种菜的情节,都会寻找逝去的绿色乡村和精神家园。

现代城市环境气候状况越来越恶劣,水源污染、土壤污染、气象灾害、病虫害等影响,我国的东北、西藏等地有些区域还因环境、气候恶劣等因素无条件种菜,这样都有可能存在种植出蔬菜重金属及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的风险,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切切实实摆在了国人面前。

目前市面上的光照种植箱多为采用金属骨架加钣金外壳的构造型式,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0174291.0”所述的一种植物种植架,包括上架、中架和下架,中架的顶端与上架底端连接,中架的底端与下架顶端连接,并在上架、中架和下架的顶端均设置放置腔;上架的底端设置有第一上支柱,中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下支柱,还包括第一调节管,第一上支柱的底端和第一下支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第一调节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第一上支柱的底端和第一下支柱的顶端均插入并螺装至第一调节管的内部;中架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上支柱,下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下支柱,还包括第二调节管,第二上支柱的底端和第二下支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二调节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第二上支柱的底端和第二下支柱的顶端均插入并螺装至第二调节管的内部,下架的底端设置有水箱,上架和中架上均设置喷头,喷头与水箱连通,上架的底端和中架的底端均设置有照明灯。

上述的植物种植架结构复杂,拆卸、组装繁琐,运输不方便;保温性能差,种植箱体设计时一般采用特定的一体式照明方案,综合导致整个种植箱造价高昂,相应地维修服务成本也高居不下;还有现有的光照种植箱供水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并较为复杂,给植物供水不均匀,导致植物生产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坏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精简、拆装方便,便于运输,光照合理、易于控制和维护,且种植物产出率高的植物培育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植物培育系统,包括顶盖和带有滚轮的底座,所述的顶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一个以上中台板,所述的顶盖、中台板和底座三者之间通过若干根立柱可拆卸组装连接形成柜体,所述的底座、中台板内分别活动放置有用于盛放有机土壤的培育盆,所述的培育盆内活动放置有种植格架且该种植格架上均布有出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格架上连接有进水管接头,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供水装置且该供水装置与所述的进水管接头连通,所述的顶盖、中台板的内壁上设置有LED灯,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LED灯与控制器电连接。

顶盖、中台板的内壁上设置有LED灯,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LED灯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在市场上可直接购买,控制器控制LED灯的光照时间,使植物培育得到充分的光照时间。

在上述的植物培育系统中,所述的顶盖、中台板和底座均为矩形形状,所述的顶盖的边角处设置有插接孔一,所述的中台板的边角处设置有插接孔二,所述的底座的边角处设置有插接孔三,所述的顶盖和中台板之间的边角处均设有立柱且该立柱的上端插接在所述的插接孔一中,立柱的下端插接在所述的插接孔二中,所述的中台板和底座之间的边角处均设有立柱且该立柱的上端插接在所述的插接孔二中,立柱的下端插接在所述的插接孔三中。

在上述的植物培育系统中,所述的供水装置包括顶盖上固设有水泵,所述的水泵的进水管路用于与水桶连通,所述的水泵的出水管路与所述的种植格架上的进水管接头之间设置有输送管路并通过输送管路使该两者连通。

在上述的植物培育系统中,所述的顶盖内设置有定时开关,所述的顶盖的侧壁上设置有手动开关,所述的定时开关、手动开关分别与所述的水泵串联连接。该定时开关为现有技术在市场上可以直接购买。

在上述的植物培育系统中,所述的中台板、底座两者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储水槽,所述的培育盆置于所述的储水槽内。

在上述的植物培育系统中,所述的中台板、底座两者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的输送管路从所述的穿设孔中穿过且该输送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的水泵的出水管路连通,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种植格架上的进水管接头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植物培育系统的优点为:顶盖、中台板和底座三者之间通过若干根立柱可拆卸组装连接形成柜体,拆装方便、便于运输;LED灯与控制器电连接,由控制器控制LED灯的光照时间,植物培育得到充分的光照时间,能使植物生长的更好;通过供水装置与种植格架连接,种植格架上均布有出水孔,给植物供水均匀,种植物产出率高;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便于运输、光照时间充分、供水均匀,种植物产出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植物培育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植物培育系统中水泵的电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植物培育系统中LED灯的电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植物培育系统中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底座;3、中台板;4、立柱;5、培育盆;6、种植格架;7、出水孔;8、进水管接头;9、LED灯;10、控制器;11、水泵;12、进水管路;13、出水管路;14、输送管路;15、定时开关;16、手动开关;17、储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植物培育系统主要由顶盖1和带有滚轮的底座2组成,顶盖1和底座2之间设置有一个以上中台板3,顶盖1、中台板3和底座2三者之间通过八根立柱4可拆卸组装连接形成柜体;在实际制造时,该顶盖1、中台板3和底座2均为矩形形状,顶盖1的边角处设置有插接孔一,中台板3的边角处设置有插接孔二,底座2的边角处设置有插接孔三,顶盖1和中台板3之间的边角处均设有立柱4且该立柱4的上端插接在插接孔一中,立柱4的下端插接在插接孔二中,中台板3和底座2之间的边角处均设有立柱4且该立柱4的上端插接在插接孔二中,立柱4的下端插接在插接孔三中。

底座2、中台板3内分别活动放置有用于盛放有机土壤的培育盆5;在实际制造时,该中台板3、底座2两者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储水槽17,所述的培育盆5置于所述的储水槽17内;在培育盆5内活动放置有种植格架6且该种植格架6上均布有出水孔7,种植格架6上连接有进水管接头8,顶盖1上设置有供水装置且该供水装置与所述的进水管接头8连通。

在实际制造时,该供水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顶盖1上固设有水泵11,水泵11的进水管路12用于与水桶连通,水泵11的出水管路13与种植格架6上的进水管接头8之间设置有输送管路14并通过输送管路14使该两者连通,顶盖1内设置有定时开关15,顶盖1的侧壁上设置有手动开关16,定时开关15、手动开关16分别与水泵11串联连接。

在实际制造时,该中台板3、底座2两者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穿设孔,输送管路14从穿设孔中穿过且该输送管路14的一端与水泵11的出水管路13连通,输送管路14的另一端与种植格架6上的进水管接头8连通。

在实际应用时,该顶盖1、中台板3的内壁上设置有LED灯9,顶盖1上设置有控制器10, LED灯9与控制器10电连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顶盖1;底座2;中台板3;立柱4;培育盆5;种植格架6;出水孔7;进水管接头8;LED灯9;控制器10;水泵11;进水管路12;出水管路13;输送管路14;定时开关15;手动开关16;储水槽1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