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篮子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79890发布日期:2019-07-17 05:08阅读:17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篮子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篮子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篮子鱼俗称泥猛、臭肚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篮子鱼科(siganidae),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海域,常见养殖品种有黄斑篮子鱼(s.fuscesoens)和点篮子鱼(s.guttatus)。篮子鱼是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常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喜啃食附着藻类,在我国南方一些沿海地区,篮子鱼长期被当地养殖户用来清理网箱里的藻类,被称为“浒苔清道夫”。

篮子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又因其杂食性特点,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故近年来养殖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新兴养殖对象,养殖方式也呈现多样化。

目前篮子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工作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苗种供应基本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运输过程容易造成苗种应激死亡,成活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篮子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方法,采用该方法可实现就地采苗并对鱼苗进行养殖,免除鱼苗运输这一过程,解决了成活率较低这一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篮子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养殖海区及养殖网箱:选择风浪小、水质好、潮流畅通、避风效果好、水深10m以上以及野生篮子鱼资源丰富的近海海湾作为养殖海区;所述养殖网箱为抗风浪型深水网箱,周长为30~50m,网衣的深度4~6m,网衣上的网孔设置为2~3cm;

b、采苗及放苗:在养殖网箱附近设置若干个采苗网箱,所述采苗网箱的规格为3m*3m*2m,网孔1.5~2cm,采苗网箱内放置有诱鱼饲料,每隔1~2天将诱捕到的鱼苗转移至养殖网箱内,每个养殖网箱投放苗种3~5万尾;

c、投喂养殖网箱内的鱼苗,分阶段按需投喂鱼苗至鱼苗长大;

d、通过轮捕轮放的方式不间断的捕捞:使用规格为3m*3m*2m,网孔为8~10cm的网箱制作诱捕网箱,诱捕网箱放至于养殖网箱内,诱捕网箱的三个角绑在养殖网箱的框架上,诱捕网箱的另一个角系拉绳和坠子后沉入水下,诱捕网箱一半露出水面,拉绳的另一端绑在养殖网箱的框架上;诱捕网箱中间设置围料网,围料网内设置有诱鱼饲料,待进入诱捕网箱的鱼足够多后,即可拉起拉绳将大鱼收获,小鱼则通过网孔逃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b中,采苗网箱的网衣璧上设数个进鱼孔,所述进鱼孔外宽内窄,由采苗网箱的外部向采苗网箱的内部呈逐渐变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b中,诱鱼饲料为大颗粒浮性饲料,所述大颗粒浮性饲料的直径大于采苗网箱的网孔直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c中,开始一周内只投喂菜叶,每天1次,每次10~15kg;一周后开始投喂大颗粒海水鱼浮性饲料,每天3次,日投喂量为鱼总重的3~5%,每周投喂大蒜素拌料一天,停料投喂菜叶一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大颗粒海水鱼浮性饲料中的蛋白含量控制为30~4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d中,待养殖四个月后,鱼的体重超过50g即可进行捕捞,每次捕捞完后补充鱼苗继续养殖。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围料网呈环形状,所述围料网在绳子的牵引下漂浮于水面,位于围料网内的诱鱼饲料的直径大于围料网上的网孔。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实现就地采苗,省去购苗成本的同时减少了运输胁迫,苗种不需要适应过程,成活率高。同时采用轮捕轮放的方式进行捕捞,养殖网箱实现循环养殖,得到高效利用,效益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养殖网箱内放置有诱捕网箱及围料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苗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鱼孔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篮子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海区及养殖网箱的选择:养殖海区选择风浪小、水质好、潮流畅通、避风效果好、水深10m以上,野生篮子鱼资源丰富的近海海湾;养殖网箱选择hdpec43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网箱的周长为30~50m,网衣采用聚乙烯材料,深度4~6m,网孔2~3cm。(2)釆苗及放苗:在养殖网箱附近设置若干采苗网箱60,采苗网箱60规格3m*3m*2m,网孔1.5~2cm,网衣璧上设数个进鱼孔61。在采苗网箱60内撒上诱鱼饲料,野生篮子鱼受吸引从进鱼孔61进入采苗网箱60内即实现诱捕釆苗目的。每隔1~2天将将鱼苗从采苗网箱60转移到养殖网箱,每个养殖网箱投放苗种3~5万尾。(3)养殖管理,分阶段按需投喂鱼苗至鱼苗长大:开始一周内只投喂菜叶,每天1次,每次10~15kg。一周后开始投喂颗粒饲料,根据篮子鱼喜啃食的特点,采用大颗粒海水鱼浮性饲料饲喂,每天3次,日投喂量为鱼总重的3~5%,根据吃料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每周大蒜素拌料投喂一天,停料投喂菜叶一天。(4)捕捞:养殖四个月后,鱼体重超过50g即可捕获,采用轮捕轮放,抓大留小的方式捕捞。使用规格3m*3m*2m,网孔8~10cm的网箱制作诱捕网箱30,诱捕网箱30放在养殖网箱内,诱捕网箱30的三个角绑在养殖网箱框架10上,诱捕网箱30的另一个角系拉绳20和坠子40后沉入水下,整个诱捕网箱30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坠子40重力作用的牵引下深入水底。拉绳20的另一端绑在养殖网箱对面的框架10上。诱捕网箱30中间设置围料网50;将饲料投入围料网50中引诱,待进入诱捕网箱30鱼足够多,即可拉起拉绳20将大鱼收获,小鱼则通过网孔逃出。因篮子鱼不会自相残食,大鱼卖完同时可补充苗种进来继续养殖,达到常年不间断养殖的效果。

其中,进鱼孔61外宽内窄,向内凹陷,由采苗网箱60的外部向采苗网箱60的内部呈逐渐变小。本实施例中,进鱼孔61的横截面为近似椭圆形,该形状与鱼的形状相适应。该进鱼孔61设置成外宽内窄,可防止篮子鱼从进鱼孔61游出。其材质为塑料、钢丝或镀锌铁丝。

诱鱼饲料为大颗粒浮性饲料,大颗粒浮性饲料的直径大于采苗网箱60的网孔直径,使其不会漂出采苗网箱60。大颗粒海水鱼浮性饲料中的蛋白含量控制为30~40%。围料网50呈环形状,围料网50在绳子的牵引下漂浮于水面,位于围料网50内的诱鱼饲料的直径大于围料网50上的网孔。此处的围料网50起到了限制诱鱼饲料漂浮出去的作用。

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使用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深度足够,溶氧充足,解决了其他养殖方式篮子鱼高温易缺氧死亡的问题。

2、多个采苗网箱60可实现就近成批量釆苗,省去购苗成本的同时减少运输胁迫,苗种不需要适应过程,成活率高。

3、量体裁衣,根据篮子鱼啃食性的摄食方式使用大颗粒饲料投喂;根据其杂食性的摄食特点,适时补充菜叶等含纤维素较多食物,改善肠道健康,提高肌肉品质。

4、捕捞无需将整张网提起,使用诱捕网箱30巧妙抓捕,节省体力。

5、轮捕轮放,抓大留小,适时补苗,循环养殖,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为采用本发明养殖方法进行养殖的实施例:

2018年3~11月,在深圳大亚湾海域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开展了黄斑篮子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试验,具体如下:

选择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所属的深圳大亚湾科研用海,海区风浪较小、水质良好、潮流畅通、避风效果好、落潮水深13m;周边靠近东山养殖渔排,受养殖残饵吸引此地野生黄斑篮子鱼资源丰富。养殖网箱选择2口深圳深水网箱科技有限公司建造的hdpec43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周长43m,网衣采用进口聚乙烯材料,深度6m,网孔2.5cm。

2018年3月中旬,海区发现大量野生黄斑篮子鱼苗种即开始釆苗工作。在闲置的深水网箱框架10上设置3个规格3m*3m*2m,网孔2cm的采苗网箱60,经过一周诱捕投苗,2个网箱平均投放苗种4万尾,苗种规格200尾/斤。

养殖网箱开始一周内只投喂生菜叶,每天1次,每次每口15kg。一周后开始投喂浮性料,使用福建天马集团生产的“健马牌”海水鱼配合饲料,规格8#~10#,蛋白含量38%;每天投喂3次,日投喂量为鱼总重的5%,并根据吃料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每周0.1%大蒜素拌料投喂一天,停料投喂菜叶一天。

2018年7月初,养殖近四个月,整体起捕出售了一口网箱,篮子鱼总重4220斤,抽样测得均重68g,篮子鱼养成率77.57%。另一口养殖网箱7月底开始分批捕捞上市,使用规格3m*3m*2m,网孔10cm诱捕网箱30,共计出售3400斤;停止诱捕后重新补苗3万尾养殖,11月初起捕出售5450斤,两次合计捕捞篮子鱼总重8850斤。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