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水滴管道的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0434发布日期:2019-08-17 01:1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设有水滴管道的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播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设有水滴管道的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机械化的不断完善,农业机械也首居前列,农机市场含量稳步提高,机械机构不断更新换代,这就使得一些依靠动力系统来配套使用的器械有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其中,播种器是农村地区一种很常见的农机设备,是一种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主要作用是将种子按一定数量、一定规律,适时播入一定深度的土层中,播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出苗率、生长发育和产量。

本发明研究的一种设有水滴管道的播种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减少种子浪费,提高种子种植成功率的同时增强种子抗逆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播种效果好、种子完整率和土壤利用率高的播种装置,该装置能够提高种子出苗率的同时增强种子抗逆性,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设有水滴管道的播种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播种装置;播种装置包括:

播种器、滤种器、导种装置,导种装置通过滤种器与播种器连接;

播种器包括接种口,接种口底端连接有圆形储种槽,储种槽内部通过转轴配合安装有转盘,转盘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弧形播种槽,储种槽底部开设有弧形出种口,出种口倾斜设置,倾斜角度b的数值为100-120°。装置工作时,将装置人工推至需要种植位置或通过连杆将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装置进行播种工作,播种时,种子通过接种口进入储种槽后,通过出种口排出,电机通过驱动偏心轮驱动滤种器做来回往复运动,当播种器底部的出种口与滤种器导通后,种子通过滤种器进入导种装置后,种子依次通过接种装置、输送装置、出种装置实现播种,播种完成后,水泵工作,将外界水引入总水管后,通过分水管实现浇水工作,分水管配合各个导种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精确播种、浇水,保证种子在田间分布均匀合理,为种子生长创造最佳条件,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种植效果,有益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且播种和浇水的配合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种子周围的土壤和植被环境,使得种子附近的养分和水分更为肥沃,有益于促进种子幼苗的建立,提高种子成活率和出苗率;其中,种子进入储种槽后,电机通过驱动传送带带动播种器内的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转盘转动,转动过程中,转盘圆周方向开设的弧形播种槽能够将存储的种子带动,通过转动实现种子的下落,该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控制种子的下落速度,避免出现种子空缺,影响作物产量,且转盘配合播种槽的设置有益于控制播种的数量,提高播种精度,减少种子浪费;此外,播种器底部的出种口倾斜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种子下落过程中出现堵塞,降低工作效率和播种质量,当倾斜角度为110°时,效果最佳。

优选地,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右支架底部均安装有u型支架,u型支架内侧配合安装有滚轮,安装板前侧中部安装有连杆,连杆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杆一端与连杆自由端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支撑装置起到播种装置的作用,左右支架配合安装板的设置大大是节省了装置工作所需空间,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滚轮可配合驱动装置实现不同的播种速度,操作灵活,连杆配合加强杆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整个装置与驱动装置的连接,避免播种过程中出现晃动影响播种效果。

优选地,导种装置通过连接板与支撑装置连接,导种装置包括接种装置、输送装置、出种装置,且接种装置、输送装置、出种装置从上之下依次连接。导种装置中的接种装置、输送装置、出种装置依次连接,实现种子的播种工作,其中,导种装置的均匀排列使得种子在田间分布合理,株距均匀,播量精确,播深一致,为种子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条件,并且可以节省种子,简化间苗环节,有益于提高播种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优选地,输送装置包括播种外管道、播种内管道、调节机构,播种外管道与播种内管道同轴设置,所述播种外管道中部设有光电传感器,且播种内管道上端延伸出播种外管道与接种装置连接。播种外管道中部设有光电传感器,播种外管道与播种内管道间设有调节机构,整个的播种工作均通过播种内管道播出,能够有效减少种子浪费,且播种工作不受天气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整个装置的实用性较高,此外,传感器的设置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能够通过该工作原理判断种子有无正常通过,进一步提高播种效果。

优选地,接种装置包括接种口,接种口内安装有过滤筛网,过滤筛网一端与播种内管道连接,过滤筛网另一端与接种口连接,过滤筛网底部两侧设置有储杂槽。种子通过接种口进入输送装置,其中,接种口内设置的过滤筛网起到过滤作用,能够有效过滤种子中的残缺颗粒,保证进入输送机构的种子均为完好种子,避免残损的种子进入影响种植效果。

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槽,滑动槽竖直设置在播种外管道底部两内侧壁,滑动槽与带有复位弹簧的播种弹力块配合设置,播种弹力块一端延伸至播种外管道外侧,播种弹力块另一端与转动连杆一端连接,转动连杆另一端通过若干转动连接件与驱动转杆连接,驱动转杆安装在播种内管道外壁,并贯穿连接在播种外管道内腔。将播种外管道通过多块播种开合板插入泥土中,使贴合在地面上的一对播种弹力块沿一对播种滑动槽向上滑动,带动一对驱动连杆向上移动并通过多个转动连接件经一对驱动转杆转动,一对驱动转杆以与播种外管道的内壁连接处为支点转动使一对驱动转杆的内侧端向下转动,将播种内管道下压,使开口压管压入多块播种开合板内并通过多个连接卷轴打开,种子从接种装置进入播种内管道后从开口压管和多块播种开合板洒入泥土中,完成播种工作。

优选地,出种装置包括播种开合板,播种开合板间形成倒锥形结构,播种开合板间内设有开口压管,播种开合板通过连接卷轴与播种外管道连接。通过调节机构将播种内管道下压,使开口压管压入播种开合板,并通过连接卷轴打开,使得种子从输送机构进入出种装置后进入土壤中,完成种子的播种工作。

优选地,左支架、右支架上分别安装有电机、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上与滤种器一端连接,滤种器另一端与右支架连接,电机通过传动带与储料槽内的转轴连接。电机通过驱动偏心轮驱动滤种器做来回往复运动,当播种器底部的出种口与滤种器导通后,种子通过滤种器进入导种装置,电机通过传送带带动储料槽内的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转盘转动,实现定量定速播种。

优选地,左支架一端安装有水泵,水泵一端连接有总水管,总水管下方排布有分水管,分水管与导种装置前后配合设置。水泵工作,将外界水引入总水管后,通过分水管实现浇水工作,分水管配合各个导种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精确播种、浇水,保证种子在田间分布均匀合理,为种子生长创造最佳条件,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种植效果,有益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且播种和浇水的配合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种子周围的土壤和植被环境,使得种子附近的养分和水分更为肥沃,有益于促进种子幼苗的建立,提高种子成活率和出苗率。

优选地,播种内管道内壁上部设置有滤种环,滤种环内侧均匀设有弧形挡条,弧形挡条间形成扇形滤种孔,播种内管道底部左右两侧交错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输送导板。播种内管道将种子输送至出种装置,实现播种工作,输送过程中,种子经过接种口进入播种内管道,进入播种内管道的种子首先进入滤种环,与滤种环内的各个弧形挡条接触,弧形挡条的均匀分布的扇形滤种孔将种子均匀分散,避免种子堆积,影响种子下落的同时降低光电传感器的准确率,从滤种环下落的种子依次通过倾斜设置输送导板,左右两侧输送导板的配合设置为种子下落形成一条折线状通道,种子沿该折线通道依次下落,该结构设计有益于使种子有序下落,避免种子堆积下落,造成种子浪费的同时影响播种效果,且该设计配合光电传感器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播种精度,避免出现播种空缺的的现象,影响播种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其中,种子下落过程中,有序排列的同时相互间形成倾斜挤压,挤压的同时与输送导板形成滑动摩擦,两者的相互作用能够合理有效提高种子温度,促使种子发生各种生理生化变化,(如rna、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变化),同时,种子在下落过程中会与倾斜设置的输送导板形成碰撞挤压,有益于诱导细胞膜的修复的同时提高种子某些酶的活性,增加萌发种子atp含量,提高种子完好率、发芽指数的同时提高种子对逆境的抵抗力,进而提升农作物产量;此外,滤种孔与输送导板的配合设置有利于种子顺利下落,降低种子损伤率的同时提高种子种植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设有水滴管道的播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播种器能够有效控制种子的下落速度和下落数量,避免出现种子空缺,影响作物产量,有益于提高播种精度,减少种子浪费;2)接种口内设置的过滤筛网起到过滤作用,能够有效过滤种子中的残缺颗粒,保证进入输送机构的种子均为完好种子,避免残损的种子进入影响种植效果;3)分水管配合各个导种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精确播种、浇水,保证种子在田间分布均匀合理,为种子生长创造最佳条件,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种植效果,有益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且播种和浇水的配合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种子周围的土壤和植被环境,使得种子附近的养分和水分更为肥沃,有益于促进种子幼苗的建立,提高种子成活率和出苗率;4)导种装置的均匀排列使得种子在田间分布合理,株距均匀,播量精确,播深一致,为种子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设有水滴管道的播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后视图;

图3为播种器示意图;

图4为导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滤种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右支架;2-安装板;3-滤种器;4-连接板a;5-导种装置;501-接种口;502-过滤筛网;503-储杂槽;504-播种外管道;505-播种弹力块;506-连接卷轴;507-播种开合板;508-开口压管;509-复位弹簧;510-滑动槽;511-防撞加强块;512-转动连杆;513-滤种环;5131-挡条;5132-过滤孔;514-播种内管道;515-转动连接件;516-驱动转杆;517-输送挡板;6-总水管;601-分水管;7-滚轮;8-u型支架;9-电机a;10-左支架;11-偏心轮;12-播种器;121-接种口;122-转轴;123-储种槽;124-出种口;125-转盘;126-播种槽;13-连杆;14-加强杆;15-电机b;16-传送带;17-水泵;18-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设有水滴管道的播种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播种装置,播种装置包括:播种器、滤种器、导种装置,导种装置通过滤种器与播种器连接,播种器包括接种口,接种口底端连接有圆形储种槽,储种槽内部通过转轴配合安装有转盘,转盘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弧形播种槽,储种槽底部开设有弧形出种口,出种口倾斜设置,倾斜角度b的数值为100-120°。装置工作时,将装置人工推至需要种植位置或通过连杆13将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装置进行播种工作,播种时,种子通过接种口121进入储种槽123后,通过出种口124排出,电机14通过驱动偏心轮11驱动滤种器3做来回往复运动,当播种器12底部的出种口124与滤种器3导通后,种子通过滤种器3进入导种装置5后,种子依次通过接种装置、输送装置、出种装置实现播种,播种完成后,水泵17工作,将外界水引入总水管6后,通过分水管601实现浇水工作,分水管601配合各个导种装置5的设置能够实现精确播种、浇水,保证种子在田间分布均匀合理,为种子生长创造最佳条件,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种植效果,有益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且播种和浇水的配合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种子周围的土壤和植被环境,使得种子附近的养分和水分更为肥沃,有益于促进种子幼苗的建立,提高种子成活率和出苗率;其中,种子进入储种槽123后,电机15通过驱动传送带16带动播种器12内的转轴122转动,进而带动转盘125转动,转动过程中,转盘125圆周方向开设的弧形播种槽126能够将存储的种子带动,通过转动实现种子的下落,该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控制种子的下落速度,避免出现种子空缺,影响作物产量,且转盘125配合播种槽126的设置有益于控制播种的数量,提高播种精度,减少种子浪费;此外,播种器12底部的出种口124倾斜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种子下落过程中出现堵塞,降低工作效率和播种质量,当倾斜角度为110°时,效果最佳。

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2,安装板2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支架10、右支架1,左支架10、右支架1底部均安装有u型支架8,u型支架8内侧配合安装有滚轮7,安装板2前侧中部安装有连杆13,连杆13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加强杆14,加强杆14一端与连杆13自由端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2连接。支撑装置起到播种装置的作用,左右支架配合安装板2的设置大大是节省了装置工作所需空间,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滚轮7可配合驱动装置实现不同的播种速度,操作灵活,连杆13配合加强杆14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整个装置与驱动装置的连接,避免播种过程中出现晃动影响播种效果。

导种装置5通过连接板4与支撑装置连接,导种装置5包括接种装置、输送装置、出种装置,且接种装置、输送装置、出种装置从上之下依次连接。导种装置5中的接种装置、输送装置、出种装置依次连接,实现种子的播种工作,其中,导种装置5的均匀排列使得种子在田间分布合理,株距均匀,播量精确,播深一致,为种子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条件,并且可以节省种子,简化间苗环节,有益于提高播种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输送装置包括播种外管道504、播种内管道514、调节机构,播种外管道504与播种内管道514同轴设置,所述播种外管道504中部设有光电传感器18,且播种内管道514上端延伸出播种外管道504与接种装置连接。播种外管道504中部设有光电传感器18,播种外管道504与播种内管道514间设有调节机构,整个的播种工作均通过播种内管道514播出,能够有效减少种子浪费,且播种工作不受天气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整个装置的实用性较高,此外,传感器18的设置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能够通过该工作原理判断种子有无正常通过,进一步提高播种效果。

接种装置包括接种口501,接种口501内安装有过滤筛网502,过滤筛网502一端与播种内管道514连接,过滤筛网502另一端与接种口501连接,过滤筛网502底部两侧设置有储杂槽503。种子通过接种口501进入输送装置,其中,接种口501内设置的过滤筛网502起到过滤作用,能够有效过滤种子中的残缺颗粒,保证进入输送机构的种子均为完好种子,避免残损的种子进入影响种植效果。

调节机构包括滑动槽510,滑动槽510竖直设置在播种外管道504底部两内侧壁,滑动槽510与带有复位弹簧509的播种弹力块505配合设置,播种弹力块505一端延伸至播种外管道504外侧,播种弹力块505另一端与转动连杆512一端连接,转动连杆512另一端通过若干转动连接件515与驱动转杆516连接,驱动转杆516安装在播种内管道514外壁,并贯穿连接在播种外管道504内腔。将播种外管道504通过多块播种开合板507插入泥土中,使贴合在地面上的一对播种弹力块505沿一对播种滑动槽510向上滑动,带动一对驱动连杆512向上移动并通过多个转动连接件515经一对驱动转杆516转动,一对驱动转杆516以与播种外管道504的内壁连接处为支点转动使一对驱动转杆516的内侧端向下转动,将播种内管道514下压,使开口压管508压入多块播种开合板507内并通过多个连接卷轴506打开,种子从接种装置11进入播种内管道514后从开口压管508和多块播种开合板507洒入泥土中,完成播种工作。

出种装置包括播种开合板507,播种开合板507间形成倒锥形结构,播种开合板507间内设有开口压管508,播种开合板507通过连接卷轴506与播种外管道504连接。通过调节机构将播种内管道514下压,使开口压管508压入播种开合板507,并通过连接卷轴506打开,使得种子从输送机构进入出种装置后进入土壤中,完成种子的播种工作。

左支架10、右支架1上分别安装有电机9、电机15,电机9输出轴上连接有偏心轮11,偏心轮11上与滤种器3一端连接,滤种器3另一端与右支架1连接,电机15通过传动带16与储料槽123内的转轴122连接。电机14通过驱动偏心轮11驱动滤种器3做来回往复运动,当播种器12底部的出种口124与滤种器3导通后,种子通过滤种器3进入导种装置5,电机15通过传送带16带动储料槽123内的转轴122转动,进而带动转盘125转动,实现定量定速播种。

左支架10一端安装有水泵17,水泵17一端连接有总水管6,总水管6下方排布有分水管601,分水管601与导种装置5前后配合设置。水泵17工作,将外界水引入总水管6后,通过分水管601实现浇水工作,分水管601配合各个导种装置5的设置能够实现精确播种、浇水,保证种子在田间分布均匀合理,为种子生长创造最佳条件,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种植效果,有益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且播种和浇水的配合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种子周围的土壤和植被环境,使得种子附近的养分和水分更为肥沃,有益于促进种子幼苗的建立,提高种子成活率和出苗率。

播种内管道514内壁上部设置有滤种环513,滤种环513内侧均匀设有弧形挡条5131,弧形挡条5131间形成扇形滤种孔5132,播种内管道514底部左右两侧交错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输送导板517。播种内管道514将种子输送至出种装置,实现播种工作,输送过程中,种子经过接种口501进入播种内管道514,进入播种内管道514的种子首先进入滤种环513,与滤种环513内的各个弧形挡条5131接触,弧形挡条5131的均匀分布的扇形滤种孔5132将种子均匀分散,避免种子堆积,影响种子下落的同时降低光电传感器18的准确率,从滤种环513下落的种子依次通过倾斜设置输送导板517,左右两侧输送导板517的配合设置为种子下落形成一条折线状通道,种子沿该折线通道依次下落,该结构设计有益于使种子有序下落,避免种子堆积下落,造成种子浪费的同时影响播种效果,且该设计配合光电传感器18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播种精度,避免出现播种空缺的的现象,影响播种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其中,种子下落过程中,有序排列的同时相互间形成倾斜挤压,挤压的同时与输送导板517形成滑动摩擦,两者的相互作用能够合理有效提高种子温度,促使种子发生各种生理生化变化,(如rna、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变化),同时,种子在下落过程中会与倾斜设置的输送导板517形成碰撞挤压,有益于诱导细胞膜的修复的同时提高种子某些酶的活性,增加萌发种子atp含量,提高种子完好率、发芽指数的同时提高种子对逆境的抵抗力,进而提升农作物产量;此外,滤种孔513与输送导板517的配合设置有利于种子顺利下落,降低种子损伤率的同时提高种子种植效果。

实施例2:

本发明的设有水滴管道的播种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装置工作时,将装置人工推至需要种植位置或通过连杆13将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装置进行播种工作,播种时,种子通过接种口121进入储种槽123后,通过出种口124排出,电机14通过驱动偏心轮11驱动滤种器3做来回往复运动,当播种器12底部的出种口124与滤种器3导通后,种子通过滤种器3进入导种装置5后,种子依次通过接种装置、输送装置、出种装置实现播种,播种完成后,水泵17工作,将外界水引入总水管6后,通过分水管601实现浇水工作,分水管601配合各个导种装置5的设置能够实现精确播种、浇水,保证种子在田间分布均匀合理,为种子生长创造最佳条件,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种植效果,有益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其中,种子进入储种槽123后,电机15通过驱动传送带16带动播种器12内的转轴122转动,进而带动转盘125转动,转动过程中,转盘125圆周方向开设的弧形播种槽126能够将存储的种子带动,通过转动实现种子的下落,该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控制种子的下落速度,避免出现种子空缺,影响作物产量。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