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秸秆育秧盘的离田无土水稻育秧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97923发布日期:2019-09-17 22:26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育秧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秸秆育秧盘的离田无土水稻育秧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育秧盘是水稻插秧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稻秧的育苗过程。育秧盘是以聚氯乙烯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配方加工吸塑而成,具有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点。不同的插秧机配备不同规格的育秧盘,通常分硬育秧盘和软育秧盘。

钵体育秧因为其上毯下钵保护根体不易断裂,返青快、成苗率高等优势广受稻农喜爱,传统的钵体育秧是利用塑料钵体盘装土进行,塑料对环境污染,而挖土筛土等过程繁琐,本发明利用秸秆生产一种钵体育秧盘,完全不使用任何的塑料或者添加剂,使用过程中不使用土,绿色环保,并且现有的离田无土水稻育秧方法及设备并不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秸秆育秧盘的离田无土水稻育秧方法及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秸秆育秧盘的离田无土水稻育秧方法及设备,包括浸种且催芽-秸秆育秧盘制作-铺塑料膜和秸秆育秧盘-机械撒种和撒基质-机械喷灌-起秧移栽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浸种且催芽:浸种前1—3天在室外曝晒8—10小时,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然后温水进行温烫浸种,并不停搅拌,10-5分钟后水温降至30℃时泡8小时,再将种子掺上用开水烫过的细沙进行催芽,然后在温度为28-35℃、湿度为85%的条件下催芽,稻种长出1-3mm的稻牙停止催芽;

(2)秸秆育秧盘制作:将稻草秸秆放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制造成秸秆粉,然后将秸秆粉与氮肥、磷肥、钾肥等放入一起进行发酵处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秸秆钵体毯秧秸秆育秧盘制备材料,取出将其放置在秸秆育秧盘制备的成型模具中,合模处理5-8分钟,并且进行加热处置,最后打开成型模具,取出秸秆育秧盘,即可完成对秸秆钵体毯秧秸秆育秧盘的制造。

(3)铺塑料膜和秸秆育秧盘:播种前,先铺设上塑料膜和之前制作好的秸秆育秧盘;

(4)机械撒种和撒基质:通过机械设备将催好芽的稻种播撒在秸秆育秧盘上,然后再使用机械在催好芽的稻种上覆盖一层基质;

(5)机械喷灌:播种后,使用机械每天早晚给秧苗各喷洒一次水,使得基质湿度保持在70%-90%之间,基质中不能存在积水,并做好防鼠防虫防病措施,播种12天,给秧苗按100l/亩喷雾无机肥液一次,以促进秧苗生长;

(6)起秧移栽:秧苗达到移栽标准时进行移栽,精准确定大田基本苗,精确控制栽插深度,提高栽插质量。

优选的,所述育秧基质由植物秸秆发酵粉、草炭土、椰壳粉等制成。

优选的,所述秸秆育秧盘制造过程中最后处理需要烘干。

优选的,所述模具加热温度为120-140℃。

优选的,所述移栽的标准为,叶龄不超过3叶1心,秧龄15~18天,株高12~17厘米,苗基粗大于2.5毫米,不定根数大于11条,叶长大于叶鞘长,秧块长58cm,宽28cm,叶色鲜绿、无黄叶、无病虫。

优选的,所述为加快印好秧盘纹的粘土干燥,采用吹风装置加速粘土表面的空气流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

(1)利用水泥地进行育秧,不整地、不挖土、不筛土,利用秸秆和散装基质即可完成;

(2)传统的钵体育秧是利用塑料钵体盘装土进行,塑料对环境污染,而挖土筛土等过程繁琐,本发明利用秸秆生产一种钵体育秧盘,完全不使用任何的塑料或者添加剂,使用过程中不使用土,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基于秸秆育秧盘的离田无土水稻育秧方法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浸种且催芽-秸秆育秧盘制作-铺塑料膜和秸秆育秧盘-机械撒种和撒基质-机械喷灌-起秧移栽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浸种且催芽:浸种前1—3天在室外曝晒8—10小时,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然后温水进行温烫浸种,并不停搅拌,10-5分钟后水温降至30℃时泡8小时,再将种子掺上用开水烫过的细沙进行催芽,然后在温度为28-35℃、湿度为85%的条件下催芽,稻种长出1-3mm的稻牙停止催芽;

(2)秸秆育秧盘制作:将稻草秸秆放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制造成秸秆粉,然后将秸秆粉与氮肥、磷肥、钾肥等放入一起进行发酵处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秸秆钵体毯秧秸秆育秧盘制备材料,取出将其放置在秸秆育秧盘制备的成型模具中,合模处理5-8分钟,并且进行加热处置,最后打开成型模具,取出秸秆育秧盘,即可完成对秸秆钵体毯秧秸秆育秧盘的制造。

(3)铺塑料膜和秸秆育秧盘:播种前,先铺设上塑料膜和之前制作好的秸秆育秧盘;

(4)机械撒种和撒基质:通过机械设备将催好芽的稻种播撒在秸秆育秧盘上,然后再使用机械在催好芽的稻种上覆盖一层基质;

(5)机械喷灌:播种后,使用机械每天早晚给秧苗各喷洒一次水,使得基质湿度保持在70%-90%之间,基质中不能存在积水,并做好防鼠防虫防病措施,播种12天,给秧苗按100l/亩喷雾无机肥液一次,以促进秧苗生长;

(6)起秧移栽:秧苗达到移栽标准时进行移栽,精准确定大田基本苗,精确控制栽插深度,提高栽插质量。

实施例2

基于秸秆育秧盘的离田无土水稻育秧方法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浸种且催芽-秸秆育秧盘制作-铺塑料膜和秸秆育秧盘-机械撒种和撒基质-机械喷灌-起秧移栽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浸种且催芽:浸种前1—3天在室外曝晒8—10小时,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然后温水进行温烫浸种,并不停搅拌,10-5分钟后水温降至30℃时泡8小时,再将种子掺上用开水烫过的细沙进行催芽,然后在温度为28-35℃、湿度为85%的条件下催芽,稻种长出1-3mm的稻牙停止催芽;

(2)秸秆育秧盘制作:将稻草秸秆放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制造成秸秆粉,然后将秸秆粉与氮肥、磷肥、钾肥等放入一起进行发酵处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秸秆钵体毯秧秸秆育秧盘制备材料,取出将其放置在秸秆育秧盘制备的成型模具中,合模处理5-8分钟,并且进行加热处置,最后打开成型模具,取出秸秆育秧盘,即可完成对秸秆钵体毯秧秸秆育秧盘的制造。

(3)铺塑料膜和秸秆育秧盘:播种前,先铺设上塑料膜和之前制作好的秸秆育秧盘;

(4)机械撒种和撒基质:通过机械设备将催好芽的稻种播撒在秸秆育秧盘上,然后再使用机械在催好芽的稻种上覆盖一层基质;

(5)机械喷灌:播种后,使用机械每天早晚给秧苗各喷洒一次水,使得基质湿度保持在70%-90%之间,基质中不能存在积水,并做好防鼠防虫防病措施,播种12天,给秧苗按100l/亩喷雾无机肥液一次,以促进秧苗生长;

(6)起秧移栽:秧苗达到移栽标准时进行移栽,精准确定大田基本苗,精确控制栽插深度,提高栽插质量。

育秧基质由植物秸秆发酵粉、草炭土、椰壳粉等制成。

秸秆育秧盘制造过程中最后处理需要烘干。

模具加热温度为120-140℃。

移栽的标准为,叶龄不超过3叶1心,秧龄15~18天,株高12~17厘米,苗基粗大于2.5毫米,不定根数大于11条,叶长大于叶鞘长,秧块长58cm,宽28cm,叶色鲜绿、无黄叶、无病虫。

为加快印好秧盘纹的粘土干燥,采用吹风装置加速粘土表面的空气流动。

工作原理:种子掺上用开水烫过的细沙进行催芽,然后在温度为28-35℃、湿度为85%的条件下催芽,稻种长出1-3mm的稻牙停止催芽,将稻草秸秆放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制造成秸秆粉,然后将秸秆粉与氮肥、磷肥、钾肥等放入一起进行发酵处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秸秆钵体毯秧秸秆育秧盘制备材料,取出将其放置在秸秆育秧盘制备的成型模具中,合模处理5-8分钟,并且进行加热处置,最后打开成型模具,取出秸秆育秧盘,即可完成对秸秆钵体毯秧秸秆育秧盘的制造,播种前,先铺设上塑料膜和之前制作好的秸秆育秧盘,通过机械设备将催好芽的稻种播撒在秸秆育秧盘上,然后再使用机械在催好芽的稻种上覆盖一层基质,播种后,使用机械每天早晚给秧苗各喷洒一次水,使得基质湿度保持在70%-90%之间,基质中不能存在积水,并做好防鼠防虫防病措施,播种12天,给秧苗按100l/亩喷雾无机肥液一次,以促进秧苗生长,秧苗达到移栽标准时进行移栽,精准确定大田基本苗,精确控制栽插深度,提高栽插质量。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