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种植中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42489发布日期:2019-08-27 21:2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种植中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西花蓟马对农作物既有极大的危害性。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茎、叶、花、果,导致花瓣退色、叶片皱缩,茎和果则形成伤疤,最终可能使植株枯萎,同时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针对西花蓟马种群数量的控制方法中,没有具体的综合治理方式,而且对西花蓟马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防治的效果无法长时间保持,给农业种植过程中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种植中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控制方法,通过依次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和预防四个方面对农业种植过程中的西花蓟马防治处理,可以显著的降低种植过程中的西花蓟马的量,采用综合治理方式,最高的诱集数量不超过70头/平米,远低于普通的对照的300头/平米,对植物的防治预防措施超过了85%,在化学治理过程中,采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混合治理方式,对西花蓟马毒因子超过20,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769.33和287.12,对西花蓟马有很好的治理效果,而且控制防治的效果保持时间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种植中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物理控制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闷棚处理,将种植棚内温度加热至40-45℃,保持时间6-8h,利用气调方式将种植棚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提升至45-47%;

b:安装粘纸,在种植棚内四周依次安装黄、白和蓝的粘纸板,粘纸板安装时的相互之间的间距在1-2m;

c:通风,在种植棚上开设好门窗和通风口,并在门窗和通风口位置安装好纱窗,纱窗的网眼直径直径为0.4-0.6mm;

s2:化学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熏蒸,按照每立方米20克的用量使用甲基溴对温室种植棚进行熏蒸,熏蒸时间为3-5h;

b:施药,在种植的若虫期和成虫期每间隔3-5天对种植棚内的植物喷药一次,重复2-3次;

c:灌根处理,选有甲胺磷或者克百威按照90-110mg/l的浓度加入到灌溉水中,并将灌溉水灌入植物的根部;

s3:生物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喷剂,用球孢白僵菌制剂或金龟子绿僵菌制成喷雾剂,每间隔4-6天,连需喷雾2-3次;

b:钝绥蛾释放,在种植棚内释放钝绥蛾,每次按照间隔7天释放200-350头/m²进行处理;

s4:预防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a:加强防疫措施,选取的种植植物为非疫情发生区植物,并在温度为20-25℃条件下对植物品种进行检疫,检疫时间为2-3天;

b:选取耐低温、耐弱光的品种,植物种植期间浇足水分,并增施有机肥,提高地温,保证土壤养分平衡供给;

c:叶面施肥,在种植期间,喷施硼、锌、钙营养液,促使花粉管伸长,喷施米醋和葡萄糖,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a步骤种植棚温度加热方式采用的是多用烟道和小型水暖锅炉的补充热量方式。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b步骤安装粘纸时,粘纸上涂抹有诱芯,其中诱芯为烟碱乙酸酯、苯甲醛和茴香醛中的任意两种或者三种组合物,混合物比例为1:1或者1:1:1。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b步骤中施药采用的是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混合物,其中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混合配比为2:1。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c步骤中灌根的灌溉水量按照每亩地一次滴灌6-10立方米的标准。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a步骤中球孢白僵菌制剂或金龟子绿僵菌制成喷雾剂的浓度为10-12%。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b步骤中钝绥蛾释放时,种植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c步骤中米醋的浓度为100-300倍液,葡萄糖的浓度为100-120倍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严格控制该农业种植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控制方法,通过依次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和预防四个方面对农业种植过程中的西花蓟马防治处理,可以显著的降低种植过程中的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采用综合治理方式,最高的诱集数量不超过70头/平米,远低于普通的对照的300头/平米,对植物的防治预防措施超过了85%,在化学治理过程中,采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混合治理方式,对西花蓟马毒因子超过20,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769.33和287.12,对西花蓟马有很好的治理效果,而且控制防治的效果保持时间长,适合广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农业种植中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物理控制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闷棚处理,将种植棚内温度加热至40℃,保持时间6h,利用气调方式将种植棚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提升至45%;

b:安装粘纸,在种植棚内四周依次安装黄、白和蓝的粘纸板,粘纸板安装时的相互之间的间距在1m;

c:通风,在种植棚上开设好门窗和通风口,并在门窗和通风口位置安装好纱窗,纱窗的网眼直径直径为0.4mm;

s2:化学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熏蒸,按照每立方米20克的用量使用甲基溴对温室种植棚进行熏蒸,熏蒸时间为3h;

b:施药,在种植的若虫期和成虫期每间隔3天对种植棚内的植物喷药一次,重复2次;

c:灌根处理,选有甲胺磷或者克百威按照90mg/l的浓度加入到灌溉水中,并将灌溉水灌入植物的根部;

s3:生物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喷剂,用球孢白僵菌制剂或金龟子绿僵菌制成喷雾剂,每间隔4天,连需喷雾2次;

b:钝绥蛾释放,在种植棚内释放钝绥蛾,每次按照间隔7天释放200头/m²进行处理;

s4:预防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a:加强防疫措施,选取的种植植物为非疫情发生区植物,并在温度为20℃条件下对植物品种进行检疫,检疫时间为2天;

b:选取耐低温、耐弱光的品种,植物种植期间浇足水分,并增施有机肥,提高地温,保证土壤养分平衡供给;

c:叶面施肥,在种植期间,喷施硼、锌、钙营养液,促使花粉管伸长,喷施米醋和葡萄糖,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

所述步骤s1中的a步骤种植棚温度加热方式采用的是多用烟道和小型水暖锅炉的补充热量方式,所述步骤s1中的b步骤安装粘纸时,粘纸上涂抹有诱芯,其中诱芯为烟碱乙酸酯、苯甲醛和茴香醛中的任意两种或者三种组合物,混合物比例为1:1或者1:1:1,所述步骤s2中的b步骤中施药采用的是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混合物,其中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混合配比为2:1,所述步骤s2中的c步骤中灌根的灌溉水量按照每亩地一次滴灌6立方米的标准,所述步骤s3中的a步骤中球孢白僵菌制剂或金龟子绿僵菌制成喷雾剂的浓度为10%,所述步骤s3中b步骤中钝绥蛾释放时,种植棚内温度控制在20℃,所述步骤s4中的c步骤中米醋的浓度为100倍液,葡萄糖的浓度为100倍液。

实施例2

一种农业种植中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物理控制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闷棚处理,将种植棚内温度加热至42.5℃,保持时间7h,利用气调方式将种植棚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提升至46%;

b:安装粘纸,在种植棚内四周依次安装黄、白和蓝的粘纸板,粘纸板安装时的相互之间的间距在1.5m;

c:通风,在种植棚上开设好门窗和通风口,并在门窗和通风口位置安装好纱窗,纱窗的网眼直径直径为0.5mm;

s2:化学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熏蒸,按照每立方米20克的用量使用甲基溴对温室种植棚进行熏蒸,熏蒸时间为4h;

b:施药,在种植的若虫期和成虫期每间隔4天对种植棚内的植物喷药一次,重复2次;

c:灌根处理,选有甲胺磷或者克百威按照100mg/l的浓度加入到灌溉水中,并将灌溉水灌入植物的根部;

s3:生物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喷剂,用球孢白僵菌制剂或金龟子绿僵菌制成喷雾剂,每间隔5天,连需喷雾2次;

b:钝绥蛾释放,在种植棚内释放钝绥蛾,每次按照间隔7天释放275头/m²进行处理;

s4:预防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a:加强防疫措施,选取的种植植物为非疫情发生区植物,并在温度为20-25℃条件下对植物品种进行检疫,检疫时间为2.5天;

b:选取耐低温、耐弱光的品种,植物种植期间浇足水分,并增施有机肥,提高地温,保证土壤养分平衡供给;

c:叶面施肥,在种植期间,喷施硼、锌、钙营养液,促使花粉管伸长,喷施米醋和葡萄糖,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

所述步骤s1中的a步骤种植棚温度加热方式采用的是多用烟道和小型水暖锅炉的补充热量方式,所述步骤s1中的b步骤安装粘纸时,粘纸上涂抹有诱芯,其中诱芯为烟碱乙酸酯、苯甲醛和茴香醛中的任意两种或者三种组合物,混合物比例为1:1或者1:1:1,所述步骤s2中的b步骤中施药采用的是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混合物,其中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混合配比为2:1,所述步骤s2中的c步骤中灌根的灌溉水量按照每亩地一次滴灌8立方米的标准,所述步骤s3中的a步骤中球孢白僵菌制剂或金龟子绿僵菌制成喷雾剂的浓度为11%,所述步骤s3中b步骤中钝绥蛾释放时,种植棚内温度控制在22.5℃,所述步骤s4中的c步骤中米醋的浓度为200倍液,葡萄糖的浓度为110倍液。

实施例3

一种农业种植中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物理控制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闷棚处理,将种植棚内温度加热至45℃,保持时间8h,利用气调方式将种植棚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提升至47%;

b:安装粘纸,在种植棚内四周依次安装黄、白和蓝的粘纸板,粘纸板安装时的相互之间的间距在2m;

c:通风,在种植棚上开设好门窗和通风口,并在门窗和通风口位置安装好纱窗,纱窗的网眼直径直径为0.6mm;

s2:化学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熏蒸,按照每立方米20克的用量使用甲基溴对温室种植棚进行熏蒸,熏蒸时间为5h;

b:施药,在种植的若虫期和成虫期每间隔5天对种植棚内的植物喷药一次,重复3次;

c:灌根处理,选有甲胺磷或者克百威按照110mg/l的浓度加入到灌溉水中,并将灌溉水灌入植物的根部;

s3:生物防治,具体步骤如下:

a:喷剂,用球孢白僵菌制剂或金龟子绿僵菌制成喷雾剂,每间隔6天,连需喷雾3次;

b:钝绥蛾释放,在种植棚内释放钝绥蛾,每次按照间隔7天释放350头/m²进行处理;

s4:预防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a:加强防疫措施,选取的种植植物为非疫情发生区植物,并在温度为25℃条件下对植物品种进行检疫,检疫时间为3天;

b:选取耐低温、耐弱光的品种,植物种植期间浇足水分,并增施有机肥,提高地温,保证土壤养分平衡供给;

c:叶面施肥,在种植期间,喷施硼、锌、钙营养液,促使花粉管伸长,喷施米醋和葡萄糖,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

所述步骤s1中的a步骤种植棚温度加热方式采用的是多用烟道和小型水暖锅炉的补充热量方式,所述步骤s1中的b步骤安装粘纸时,粘纸上涂抹有诱芯,其中诱芯为烟碱乙酸酯、苯甲醛和茴香醛中的任意两种或者三种组合物,混合物比例为1:1或者1:1:1,所述步骤s2中的b步骤中施药采用的是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混合物,其中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混合配比为2:1,所述步骤s2中的c步骤中灌根的灌溉水量按照每亩地一次滴灌10立方米的标准,所述步骤s3中的a步骤中球孢白僵菌制剂或金龟子绿僵菌制成喷雾剂的浓度为12%,所述步骤s3中b步骤中钝绥蛾释放时,种植棚内温度控制在25℃,所述步骤s4中的c步骤中米醋的浓度为300倍液,葡萄糖的浓度为120倍液。

本发明一种农业种植中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控制方法中,其中化学治理方法中阿维菌素与毒死蜱对西花蓟马的毒力数据如下表1:

综上所述:本发明严格控制该农业种植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控制方法,通过依次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和预防四个方面对农业种植过程中的西花蓟马防治处理,可以显著的降低种植过程中的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采用综合治理方式,最高的诱集数量不超过70头/平米,远低于普通的对照的300头/平米,对植物的防治预防措施超过了85%,在化学治理过程中,采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混合治理方式,对西花蓟马毒因子超过20,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769.33和287.12,对西花蓟马有很好的治理效果,而且控制防治的效果保持时间长,适合广泛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