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生羔羊人工哺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9158发布日期:2019-08-20 20:04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畜牧饲养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初生羔羊一种人工哺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肉羊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养殖标准化的逐渐提高,但羔羊却没有提高,主要是同期分娩的母羊较多,因产羔过多奶头不够或母羊产后死亡,造成羔羊长时间吃不到足够的初乳或者吃不到初乳,使得羔羊的体质较弱或者死亡。

初乳是母羊产羔后第1周挤出的乳汁,其特点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在母羊怀孕期间抗体是无法穿过胎盘屏障进入到胎儿体内,初生羔羊主要依靠初乳被动得到免疫抗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如果羔羊吃不到初乳,初生几天的死亡率极高。另外在初乳中含有镁盐,有利于羔羊胎粪的排出。初乳中有较高的乳酸菌,有利于促进羔羊胃液分泌的作用。羔羊初生后,加强初生羔羊喂初乳,对于提高其成活率及今后健康生长发育都有较大的好处。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必须以完整的蛋白形式被吸收才有价值,刚出生羊对抗体完整的吸收比例为42%左右,出生24小时后无法吸收完整的抗体。若不能使盖羊在出生后12小时内吃到初乳,就很难使羔羊获得足够的抗体。羔羊初生后,擦掉口鼻处的粘液,并让母羊将羊羔全身舔净,产羔房的温度应保持在8℃—10℃,羔羊舍的温度8℃以上。

初生羔羊吃初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由哺乳法:发育健壮的羔羊,出生20—30分钟后就能站起来吃奶,这种跟着母羊随时寻奶吃就叫自由哺乳,自由哺乳比较省事,不用人工哺乳。另一种是常规奶瓶人工哺乳:把母羊初乳奶挤到奶瓶,定时、定量、定温的给羔羊哺乳。但是,还有一些初生12小时内都不会哺食初乳的羔羊,其比例约在5%左右,对于这部分羔羊我们就需要采用人工哺食初乳的方法,让新生羔羊尽快吃到足够的初乳,提高羔羊的免疫力。

目前对于不会哺食初乳羔羊常采用的方法有奶瓶直接哺乳和用注射器直接灌乳,因为这些羔羊不会吸允,奶瓶的奶嘴放到羔羊的口中,羔羊不会吸允,初乳就从口角流出,造成初乳浪费,羔羊实际喝到胃内的初乳很有限;如果用注射器直接往羔羊口中注射,容易呛肺,造成羔羊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母羊的产羔过程中,部分羔羊因体弱不会自由采食初乳,用奶瓶也不会吸允,然后采用人工哺食初乳的方法,即给新生羔羊尽快的哺食足量的初乳的方法,尽最大能力的减少羔羊的死亡率,从而达到提高羔羊免疫力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初生羔羊人工哺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初生的羔羊分娩后,采用人工拿干毛巾擦干,并进行羔羊脐带消毒,并将母羊与羔羊圈入母子栏;

(2)母羊与羔羊放入母子栏后,采用人工哺乳的方法,将初乳挤入初生羔羊人工哺乳器中,注意保温,直接给羔羊哺食初乳,保持羔羊的嘴头上台与地平面15-30°角,每次哺食初乳60ml,每日4次,人工哺食初乳后注意羔羊的保暖。

需要说明的是:在给羔羊哺乳时,饲养人员一手拿装有初乳的人工哺乳器(详见申请号:201720967275.1,名称:一种初生羔羊人工哺乳器),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搬开羔羊的上下额,将哺乳器的软管放入羔羊口腔上颚,然后用食指顶住软管,将软管送到羔羊的咽部,将羔羊的口腔闭合。进一步说明的是:饲养人员一只手固定羔羊头部,另一只手推动哺乳器的活塞,将初乳经过哺乳器送到羔羊的会厌部,促使羔羊吞咽初乳,每次推动活塞前进2格(1ml/格)本发明是通过“一种初生羔羊人工哺乳器”实现的。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初生羔羊的饲喂方法在提高初生羔羊的成活率方面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的初生羔羊人工哺乳的技术,使得初生羔羊的成活率提高到98%以上。该能够保证初乳的温度接近体温,减少羔羊因初乳温度偏低而造成的消化不良和腹泻发生。本发明的方法为羊场及养殖户提升养殖的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更加详细的描述如下:

本发明的初生羔羊人工哺乳的方法,主要通过操作者单独完成,将母羊的初乳挤入保温杯中,然后吸入“初生羔羊人工哺乳器”中,每次哺乳器中初乳量控制在20ml,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喂给羔羊。操作者一只手握着人工哺乳器,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搬开新生羔羊的口腔,将人工哺乳器的导管放入羔羊口腔。

人工哺乳器的导管沿着羔羊上颚伸至羔羊的舌根处,然后用食指将导管暂时固定于羔羊的上颚处,使羔羊的头上仰15℃,并前倾。操作者通过人工哺乳器活塞分次缓慢将初乳推入羔羊的舌根处,让羔羊自由吞咽,每次推入初乳后看到羔羊有吞咽动作,再推入下一次,每次初乳的推入量为1ml。每次羔羊的初乳哺乳量为50ml,12小时内哺喂3次。在24小时后如果羔羊能够自行吸允奶瓶,可改为奶瓶饲喂。将需要人工哺乳的初生羔羊进行记录,每次人工哺乳的时间,初乳量,羔羊的状况应该记录清楚。

羔羊哺食初乳后应注意保温,冬天可在产羔圈舍内安装恒温板,环境温度较低时,哺乳后的羔羊应放在恒温板上,防止造成消化不良。

本发明主要解决了初生后的羔羊因体弱不会自行的吸允母羊的乳头或奶瓶,造成羔羊的死亡,重点考察了母羊分娩后,出现弱羔羊的护理工作,正常的情况,羔羊分娩后半小时内羔羊都能够站立并自行寻找母亲的乳头,吸允初乳;另有10%—15%的羔羊自己会吸允乳头,但由于体弱,无法长时间站立,短期内需要人工哺乳,还有5%的羔羊由于体弱无法长时间站立,也不会吸允初乳,这就需要借助本发明进行人工哺乳。主要的难点在于这部分5%的新生羔羊不会自行吸允初乳,如果用奶瓶人工哺乳,大部分的初乳都经过口角流出口外,一是造成初乳的浪费,二是无法知道羔羊的哺乳量,三是饲喂时间太长初乳的温度降,造成羔羊消化不良和腹泻。

本发明公开的初生羔羊人工哺乳的方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初生羔羊人工哺乳的技术,使得初生羔羊的成活率提高到98%以上,其人工哺乳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单人即可操作。

(2)能够监测初生羔羊的实际哺乳量,减少浪费。

(3)因每次哺乳器中吸入的初乳量为20ml,1分钟内即可喂完,这样能够保证初乳的温度接近体温,减少羔羊因初乳温度偏低而造成的消化不良和腹泻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用原料及试剂均有市售。

实施例1

操作者单独完成,将母羊的初乳吸入“初生羔羊人工哺乳器”中,每次哺乳器中初乳量控制在20ml,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喂给初生羔羊。操作者一只手握着人工哺乳器,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搬开新生羔羊的口腔,将人工哺乳器的导管放入羔羊口腔。

人工哺乳器的导管沿着羔羊上颚伸至羔羊的舌根处,然后用食指将导管暂时固定于羔羊的上颚处,使羔羊的头上仰15℃,并前倾。操作者通过人工哺乳器活塞分次缓慢将初乳推入羔羊的舌根处,让羔羊自由吞咽,每次推入初乳后看到羔羊有吞咽动作后,再推入下一次,每次初乳的推入量为1ml。

每次羔羊总的初乳哺乳量为60ml,12小时内哺喂3次;24小时后根据羔羊的实际情况可改为奶瓶饲喂。

记录每次人工哺乳的时间,哺食初乳量,羔羊的状况。羔羊哺食初乳后应注意保温,冬天可在产羔圈舍内安装恒温板,环境温度较低时,哺乳后的羔羊应放在恒温板上,防止造成羔羊消化不良和腹泻。

实施例2

采用常规方法(采用奶瓶哺乳或者用注射器直接从嘴角将初乳推入口中哺乳)和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比较,比较内容包括两种方法操作的难易程度、羔羊实际哺乳量(羔羊实际喝到胃内的初乳量)、哺乳后羔羊的发病情况以及成活率。

两种不同的哺乳方法效果的比较

结论: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母羊的产羔过程中,部分羔羊因体弱不会自由采食初乳,用奶瓶也不会吸允,然后采用人工哺食初乳的方法,这部分羔羊约占初生羔羊的5%左右。本发明操作简单,经过培训单人即可进行羔羊人工哺乳器哺乳,减少初乳的浪费和能够让羔羊在出生后尽早的哺乳到足量的初乳,提高羔羊的免疫力,有效的提高了羔羊的成活率,增加养殖收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