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7414发布日期:2019-09-24 20:20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质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观赏鱼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优质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锦鲤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

现有技术中,培育出的锦鲤色泽暗淡,生长不好,杂色很多,质量不高,影响观赏和饲养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培育出的锦鲤色泽暗淡,生长不好,杂色很多,质量不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质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优质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按比例选择雌、雄亲鱼,并进行消毒后放养投喂;

s2,4~5月,制作鱼巢,并将亲鱼在鱼巢中产卵;

s3,进行孵化以及管理,得到鱼苗;

s4,鱼苗放养入池,进行苗种培育;

s5,分别挑选优良品质的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的鱼苗;

s6,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挑选好的鱼苗进行成鱼养殖。

优选的,所述s1中,选择3龄以上品种特征明显、体格健壮、体色鲜艳、色斑呈云朵状、色纯无杂点、遗传性状相对稳定、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雌、雄亲鱼比例为1:2,密度控制在450尾/hm2~750尾/hm2,消毒方法为5%的食盐水溶液或5mg/l~1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min~10min,放养后,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日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优选的,所述s2中,将晒干的棕榈树根须或聚乙烯条扎成小束,用作鱼巢,在产卵前将鱼巢放入10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min,清水漂净后捞出晒干。

优选的,所述s2中,产卵时的水温为18℃~22℃,产卵包括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自然产卵时,选择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按雌雄比为2:3的比例配组,亲鱼的放养密度为2尾/m2~4尾/m2,在池的四周呈一字形或三角形吊挂鱼巢,并保持流水刺激亲鱼发情、产卵,流速控制在10cm/s~20cm/s,产卵结束后,将鱼巢移入孵化池或留在产卵池中孵化,亲鱼放回亲鱼池进行康复培育;人工催产时,选择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按雌雄比为3:2的比例配组,催产时间以16:00~17:00为宜,雌鱼的催产剂用量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0iu/kg~1000iu/kg,或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8μg/kg~12μg/kg,催产剂应随用随配制,雄鱼的剂量减半,注射次数为一次,胸鳍基部注射,催产后13h~14h,当亲鱼发情、追逐时进行干法授精,将受精卵均匀粘附于鱼巢上后,将鱼巢放入孵化池或苗种池中孵化。

优选的,所述s3中,孵化时保持水中的溶氧量6mg/l~8mg/l,保持微流水状态,防止水温急剧变化,将附着受精卵的鱼巢用3%~5%的食盐溶液浸泡10min~15min进行消毒,以防止水霉病的发生,水温20℃~22℃,经3d~5d,鱼苗脱膜而出,当鱼苗在网箱中暂养3d~4d后,鳔充气、卵黄囊完全消失,具有较强的游泳和捕食能力时,即可出池。

优选的,所述s4中,鱼苗入池15d内泼喂豆浆,鱼苗入池15d~20d时搭配投喂粒径为0.5mm的破碎配合颗粒饲料,鱼苗投放20d后可直接投喂直径为0.5mm的配合颗粒饲料,随着鱼苗的长大,加大配合颗粒饲料的粒径,每天宜投喂3次,上午、中午、下午各喂1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10%。

优选的,所述s5中,挑选体质健壮、体型修长、色泽鲜艳、色块呈云朵状、鱼鳞完美无杂斑的鱼苗。

优选的,所述s5中,成鱼养殖时,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1%~3%,投喂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进行调整。水泥池养殖的日投喂次数应为3次,上午、中午和下午各一次,土池养殖的日投喂2次为宜,上午、下午各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该优质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通过按比例选择雌、雄亲鱼,并进行消毒后放养投喂,可以保证亲鱼的体格健壮、体色鲜艳;该优质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通过亲鱼在鱼巢中产卵、孵化,可以针对性进行管理、观察鱼苗的状态、品质;该优质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培育出的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质量很高,具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值。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一种优质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按比例选择雌、雄亲鱼,并进行消毒后放养投喂;

s2,4月,制作鱼巢,并将亲鱼在鱼巢中产卵;

s3,进行孵化以及管理,得到鱼苗;

s4,鱼苗放养入池,进行苗种培育;

s5,分别挑选优良品质的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的鱼苗;

s6,5月下旬挑选好的鱼苗进行成鱼养殖。

所述s1中,选择3龄以上品种特征明显、体格健壮、体色鲜艳、色斑呈云朵状、色纯无杂点、遗传性状相对稳定、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雌、雄亲鱼比例为1:2,密度控制在450尾/hm2,消毒方法为5%的食盐水溶液或5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min,放养后,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日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所述s2中,将晒干的棕榈树根须或聚乙烯条扎成小束,用作鱼巢,在产卵前将鱼巢放入10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min,清水漂净后捞出晒干。

所述s2中,产卵时的水温为18℃,产卵包括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自然产卵时,选择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按雌雄比为2:3的比例配组,亲鱼的放养密度为2尾/m2,在池的四周呈一字形或三角形吊挂鱼巢,并保持流水刺激亲鱼发情、产卵,流速控制在10cm/s,产卵结束后,将鱼巢移入孵化池或留在产卵池中孵化,亲鱼放回亲鱼池进行康复培育;人工催产时,选择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按雌雄比为3:2的比例配组,催产时间16:00,雌鱼的催产剂用量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0iu/kg,或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8μg/kg,催产剂应随用随配制,雄鱼的剂量减半,注射次数为一次,胸鳍基部注射,催产后13h,当亲鱼发情、追逐时进行干法授精,将受精卵均匀粘附于鱼巢上后,将鱼巢放入孵化池或苗种池中孵化。

所述s3中,孵化时保持水中的溶氧量6mg/l,保持微流水状态,防止水温急剧变化,将附着受精卵的鱼巢用3%的食盐溶液浸泡10min进行消毒,以防止水霉病的发生,水温20℃,经3d,鱼苗脱膜而出,当鱼苗在网箱中暂养3d后,鳔充气、卵黄囊完全消失,具有较强的游泳和捕食能力时,即可出池。

所述s4中,鱼苗入池15d内泼喂豆浆,鱼苗入池15d时搭配投喂粒径为0.5mm的破碎配合颗粒饲料,鱼苗投放20d后可直接投喂直径为0.5mm的配合颗粒饲料,随着鱼苗的长大,加大配合颗粒饲料的粒径,每天宜投喂3次,上午、中午、下午各喂1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

所述s5中,挑选体质健壮、体型修长、色泽鲜艳、色块呈云朵状、鱼鳞完美无杂斑的鱼苗。

所述s5中,成鱼养殖时,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1%,投喂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进行调整。水泥池养殖的日投喂次数应为3次,上午、中午和下午各一次,土池养殖的日投喂2次为宜,上午、下午各一次。

实施例2:一种优质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按比例选择雌、雄亲鱼,并进行消毒后放养投喂;

s2,5月,制作鱼巢,并将亲鱼在鱼巢中产卵;

s3,进行孵化以及管理,得到鱼苗;

s4,鱼苗放养入池,进行苗种培育;

s5,分别挑选优良品质的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的鱼苗;

s6,6月中旬挑选好的鱼苗进行成鱼养殖。

所述s1中,选择3龄以上品种特征明显、体格健壮、体色鲜艳、色斑呈云朵状、色纯无杂点、遗传性状相对稳定、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雌、雄亲鱼比例为1:2,密度控制在750尾/hm2,消毒方法为5%的食盐水溶液或1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min,放养后,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日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所述s2中,将晒干的棕榈树根须或聚乙烯条扎成小束,用作鱼巢,在产卵前将鱼巢放入10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min,清水漂净后捞出晒干。

所述s2中,产卵时的水温为22℃,产卵包括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自然产卵时,选择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按雌雄比为2:3的比例配组,亲鱼的放养密度为4尾/m2,在池的四周呈一字形或三角形吊挂鱼巢,并保持流水刺激亲鱼发情、产卵,流速控制在20cm/s,产卵结束后,将鱼巢移入孵化池或留在产卵池中孵化,亲鱼放回亲鱼池进行康复培育;人工催产时,选择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按雌雄比为3:2的比例配组,催产时间17:00,雌鱼的催产剂用量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kg,或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2μg/kg,催产剂应随用随配制,雄鱼的剂量减半,注射次数为一次,胸鳍基部注射,催产后14h,当亲鱼发情、追逐时进行干法授精,将受精卵均匀粘附于鱼巢上后,将鱼巢放入孵化池或苗种池中孵化。

所述s3中,孵化时保持水中的溶氧量8mg/l,保持微流水状态,防止水温急剧变化,将附着受精卵的鱼巢用5%的食盐溶液浸泡15min进行消毒,以防止水霉病的发生,水温22℃,经5d,鱼苗脱膜而出,当鱼苗在网箱中暂养4d后,鳔充气、卵黄囊完全消失,具有较强的游泳和捕食能力时,即可出池。

所述s4中,鱼苗入池15d内泼喂豆浆,鱼苗入池20d时搭配投喂粒径为0.5mm的破碎配合颗粒饲料,鱼苗投放20d后可直接投喂直径为0.5mm的配合颗粒饲料,随着鱼苗的长大,加大配合颗粒饲料的粒径,每天宜投喂3次,上午、中午、下午各喂1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

所述s5中,挑选体质健壮、体型修长、色泽鲜艳、色块呈云朵状、鱼鳞完美无杂斑的鱼苗。

所述s5中,成鱼养殖时,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3%,投喂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进行调整。水泥池养殖的日投喂次数应为3次,上午、中午和下午各一次,土池养殖的日投喂2次为宜,上午、下午各一次。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