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草育苗基质混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8966发布日期:2019-11-26 00:5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草育苗基质混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烟草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草育苗基质混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烟草育苗基本上均采用大棚管理的漂浮育苗方式:在复配基质并搅拌均匀后,将基质装入育苗盘中,然后向育苗盘的苗穴内播种包衣烟种,然后将育苗盘置于苗池中培育即可。现有的育苗盘已经实现了标准规格生产,多采用泡沫塑料制成,其苗穴底壁开设有孔洞,以便于苗池中的营养液进入苗穴内部基质并供给烟种吸收成长。现有技术中的烟草育苗基质包括三种组分,分别为草炭、蛭石和膨化珍珠岩,三者的最佳比例约为6:2:2,其作用分别是草炭提供烟种发育的主要营养成分,而且需要事先加水使其含水量达到60%,以满足烟种初期发育的需要;蛭石本身的毛细作用使其可以吸水保持基质持续湿润,膨胀珍珠岩利用其自身的多孔结构,实现基质透气以防止烟苗根部缺氧。

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对三种组分的混合作业较为粗犷,多采用铁铲等工具人工搅拌,或者采用搅拌机等设备进行搅拌,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弊端:无论是蛭石还是膨化珍珠岩,在作为烟苗育种基质组分使用时,其粒径较小,加之两者都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在与湿润的基质混合时,很容易快速吸收水分发生团结聚集,导致两者无法与草炭混合均匀,进而导致无法保证育苗盘中的每个苗穴内的基质组分合理,会出现有的苗穴内基质全是草炭造成基质吸水过饱和,使得烟苗根系缺氧,活力下降;有的苗穴内蛭石或/和膨化珍珠岩含量过高,影响包衣种子的裂解和幼苗对水分、营养的吸收等现象,进而造成烟种成苗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草育苗基质混配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作为草炭、蛭石和珍珠岩的混配并尽可能均匀地装填入育苗盘的苗穴内,使得每个苗穴内部的基质组分配比合理,提高烟苗成活率和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烟草育苗基质混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质盒以及压接器,所述基质盒包括顶、底均敞口且上下装配的上、下盒体,上、下盒体于长度方向同一端处设有封堵带,封堵带沿盒体宽度方向设置并连接上、下盒体的侧壁,上、下盒体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自由;所述压接器包括设置于基质盒上方的基板以及基板底部固设的数个方框,方框顶部的基板上开设有通孔,搅拌杆底部呈圆锥状且最大端面处封堵通孔,搅拌杆顶部位于外界并与搅拌驱动机构连接。更为优选的,所述上、下盒体对应封堵带的侧壁上也应设置凹槽用于容纳封堵带,使得封堵带与相应侧壁平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搅拌驱动机构包括底面连接所有搅拌杆顶端的连接板,连接板顶壁与电缸的输出端连接;连接板上方还设有气缸,气缸的缸筒与机架连接,气缸的输出端穿过连接板上预设的装配孔后与基板顶壁连接,所述电缸通过基座板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的长度方向两侧外壁均通过连杆连接限位块,上、下盒体同侧限位块的连杆与限位卡条上的长型限位孔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上盒体的高度大于下盒体的高度,且下盒体长度方向两侧壁于内壁处向上竖直延伸设有内侧板,上盒体长度方向两侧壁于内壁处设有与内侧板配合的内凹面,内侧板内壁与上盒体内壁平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分离铲,分离铲包括竖直板以及分别垂直连接竖直板顶部和底部的上、下挡板,下挡板与两所述内侧板的间隙配合,上挡板用于封堵上盒体顶部敞口,上、下挡板的间距与上盒体的高度相同,下挡板端部成刃状,且上、下盒体远离封堵带的一端于两者对接处设有坡面,上、下盒体的坡面对接组成豁口,竖直板远离上挡板的一侧设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封堵带为弹性带体。

优选的,所述基质盒与育苗盘等宽、长且外壁厚度相同,基质盒的高度为育苗盘苗穴深度的60%.

优选的,所述压接器的数个方框对应育苗盘的苗穴设置,方框的高度大于苗穴的深度且方框与对应的苗穴间隙配合,所述搅拌杆与育苗盘苗穴内底壁设置的孔洞同轴设置。

本发明主要通过如下手段实现育苗盘每个苗穴内基质组分的均匀混合:首先将基质盒尺寸参照育苗盘设计,确保两者拥有相同的长、宽以及外壁厚度,加之基质盒的高度为苗穴深度的60%,当基质盒内装满草炭并将草炭在后期填入苗穴时,则能保证每个苗穴内填充60%的草炭,同时利用上、下盒体可以在分离铲的作用下分离以便将蛭石和膨胀珍珠岩的混合物呈厚度均匀地铺设在下盒体的草炭上,然后合并上、下盒体,再利用压接器上的方框将等量的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混合物-草炭组分送至育苗盘的每个苗穴内,确保每个苗穴内基质都有接近均量的组分和配比。其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的各自用量可以确定为草炭的1/3,由于本发明的基质盒尺寸参照育苗盘的尺寸进行制造,所以在采用标准尺寸育苗盘的前提下,基质盒的尺寸也可以确定,进而可以确定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的用量。蛭石和膨胀珍珠岩的用量确定后,由于两者处于干燥状态下混合,所以不会产生吸水团聚的现象,所以可以快速均匀地铺设作业。而进入苗穴后的基质,在搅拌杆的作用下进行搅拌,可以实现三者的混合。

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将下盒体底部利用板体封闭,然后将上、下盒体扣压对接组成完整的基质盒,此刻限位卡条处于竖直状态,然后将草炭定量均匀装入基质盒中并铺满基质盒;

待草炭填装完毕后,将分离铲的下挡板对准基质盒的豁口处插入上、下盒体的对接处,同时上挡板顺势封堵上盒体的顶部敞口,此刻分离铲将基质盒内的草炭分隔成两部分,即位于上盒体和基质盒内的一部分,以及留在下盒体内的一部分,同时由于分离铲在插入过程中导致上盒体抬升,进而造成上盒体内的草炭顶面会相对下降(由于下盒体上设有内侧板以及弹性封堵带的存在,所以草炭仍处于上、下盒体的包裹范围内且并不会造成外漏现象),因此本发明中将上盒体的高度设计成大于下盒体的高度,如此即便上盒体的位置抬升了,由于本身上盒体的草炭初始容量大于下盒体,所以被截留在上盒体和分离铲内部的草炭含量仍然能够约占草炭总含量的50%,如此实现基质盒内的草炭均分,然后绕封堵带一端旋转上盒体一定角度(由于限位卡条与上、下盒体的限位块连杆为滑动配合,所以上、下盒体可以实现分离,同时由于封堵带的存在,所以上、下盒体的分离状态以两者呈角度打开来体现,同时限位卡条上长孔的长度可以对上、下盒体打开的角度以及上、下盒体的最大竖直向间距进行限定),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蛭石和膨胀珍珠岩均匀等厚铺设在下盒体内草炭顶面,然后使得上盒体复位并撤去分离铲,此刻基质盒内呈现约50%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混合物-约50%草炭的由上至下分层叠压的状态,同时此刻基质盒内整体基质的高度与育苗盘苗穴的深度接近,由于下盒体上设有内侧板以及弹性封堵带的存在,所以基质仍处于上、下盒体的包裹范围内且并不会造成外漏现象。

然后控制气缸的输出端下压基板,使得基板和连接板以及搅拌驱动机构下移,随着方框切入基质盒内的基质,将育苗盘放置于下盒体正下方并撤去用于封堵下盒体底面的板体,使得方框随之进入育苗盘的苗穴内,此刻基质处于苗穴底壁与方框的包裹范围内,同时整个过程搅拌杆底端的圆锥状结构保持对方框顶部通孔的封堵。然后控制电缸的输出端做伸长和回缩动作,进而使得连接板带动搅拌杆在方框内反复作上、下运动,由于搅拌杆底部为圆锥状,所以搅拌杆的上、下运动可以很好地带动方框内和苗穴底璧之间的基质产生上、下运动,加之方框高度大于苗穴深度,所以方框的空间足以使得基质的上、下运动演变为竖直向和水平向的混合动作,从而实现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的均匀混合,然后在连接板的上、下运动过程中,控制气缸的输出端回缩复位,使得方框与育苗盘分离,相应的基质在重力作用下留置在育苗盘的每个苗穴内。由于方框在切入基质盒内时为竖直运动,所以可以有效地保证方框内的基质仍为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混合物-草炭的由上至下分层叠压的状态,加之蛭石和膨胀珍珠岩是均匀铺在下盒体内的草炭上且铺设时蛭石和膨胀珍珠岩处于干燥状态,不会产生团结效应,所以每个方框内的基质组分配比能够较为符合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为6:2:2的最佳配比要求。

最后需要说明的,由于数个方框是参照育苗盘的苗穴设置,由于苗穴之间存在隔壁,所以方框之间存在间隙,同时方框下压后的基质盒内会残留网格状分布的基质,对这些残留的基质混合收集充作其他作物的营养钵基质,如花卉、果树等无需漂浮育苗的作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作为草炭、蛭石和珍珠岩的混配并尽可能均匀地装填入育苗盘的苗穴内,使得每个苗穴内部的基质组分配比合理,提高烟苗成活率和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烟草育苗基质混配装置中基质盒和压接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烟草育苗基质混配装置中分离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基质盒中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方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烟草育苗基质混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质盒、压接器和分离铲,所述基质盒包括顶、底均敞口且上下装配的上盒体11和下盒体12,上盒体11的高度大于下盒体12的高度,且下盒体12长度方向两侧壁于内壁处向上竖直延伸设有内侧板18,上盒体11长度方向两侧壁于内壁处设有与内侧板18配合的内凹面,内侧板18内壁与上盒体11内壁平滑过渡。上、下盒体于长度方向同一端处设有封堵带14,封堵带14沿盒体宽度方向设置并连接上、下盒体的侧壁,所述封堵带14为弹性带体,上、下盒体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于两者对接处设有坡面,上、下盒体的坡面对接组成豁口13;上盒体11和下盒体12的长度方向两侧外壁均通过连杆连接限位块15,上、下盒体同侧限位块的连杆与限位卡条16上的长型限位孔17滑动配合。

所述压接器包括设置于基质盒上方的基板21以及基板21底部固设的数个方框22,方框22顶部的基板21上开设有通孔,搅拌杆23底部呈圆锥状结构231且圆锥状结构231的最大端面处封堵通孔,搅拌杆23顶部位于外界且所有搅拌杆23顶端连接连接板24的底面,连接板24顶壁与电缸25的输出端连接;连接板24上方还设有气缸27,气缸27的缸筒与机架(图中未画出)连接,气缸27的输出端穿过连接板24上预设的装配孔后与基板21顶壁连接,所述电缸25通过基座板26与气缸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分离铲包括竖直板33以及分别垂直连接竖直板33顶部和底部的上挡板31和下挡板32,下挡板32与两所述内侧板18的间隙配合,上挡板31用于封堵上盒体11顶部敞口,上、下挡板的间距与上盒体11的高度相同,下挡板32端部成刃状,竖直板33远离上挡板的一侧设有手柄34。

所述基质盒与育苗盘等宽、长且外壁厚度相同,基质盒的高度为育苗盘苗穴深度的60%;所述压接器的数个方框对应育苗盘的苗穴设置,方框的高度大于苗穴的深度且方框与对应的苗穴间隙配合,所述搅拌杆与育苗盘苗穴内底壁设置的孔洞同轴设置。

本发明主要通过如下手段实现育苗盘每个苗穴内基质组分的均匀混合:首先将基质盒尺寸参照育苗盘设计,确保两者拥有相同的长、宽以及外壁厚度,加之基质盒的高度为苗穴深度的60%,当基质盒内装满草炭并将草炭在后期填入苗穴时,则能保证每个苗穴内填充60%的草炭,同时利用上、下盒体可以在分离铲的作用下分离以便将蛭石和膨胀珍珠岩的混合物呈厚度均匀地铺设在下盒体的草炭上,然后合并上、下盒体,再利用压接器上的方框将等量的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混合物-草炭组分送至育苗盘的每个苗穴内,确保每个苗穴内基质都有接近均量的组分和配比。其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的各自用量可以确定为草炭的1/3,由于本发明的基质盒尺寸参照育苗盘的尺寸进行制造,所以在采用标准尺寸育苗盘的前提下,基质盒的尺寸也可以确定,进而可以确定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的用量。蛭石和膨胀珍珠岩的用量确定后,由于两者处于干燥状态下混合,所以不会产生吸水团聚的现象,所以可以快速均匀地铺设作业。而进入苗穴后的基质,在搅拌杆的作用下进行搅拌,可以实现三者的混合。

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将下盒体底部利用板体封闭,然后将上、下盒体扣压对接组成完整的基质盒,此刻限位卡条处于竖直状态,然后将草炭定量均匀装入基质盒中并铺满基质盒;

待草炭填装完毕后,将分离铲的下挡板对准基质盒的豁口处插入上、下盒体的对接处,同时上挡板顺势封堵上盒体的顶部敞口,此刻分离铲将基质盒内的草炭分隔成两部分,即位于上盒体和基质盒内的一部分,以及留在下盒体内的一部分,同时由于分离铲在插入过程中导致上盒体抬升,进而造成上盒体内的草炭顶面会相对下降(由于下盒体上设有内侧板以及弹性封堵带的存在,所以草炭仍处于上、下盒体的包裹范围内且并不会造成外漏现象),因此本发明中将上盒体的高度设计成大于下盒体的高度,如此即便上盒体的位置抬升了,由于本身上盒体的草炭初始容量大于下盒体,所以被截留在上盒体和分离铲内部的草炭含量仍然能够约占草炭总含量的50%,如此实现基质盒内的草炭均分,然后绕封堵带一端旋转上盒体一定角度(由于限位卡条与上、下盒体的限位块连杆为滑动配合,所以上、下盒体可以实现分离,同时由于封堵带的存在,所以上、下盒体的分离状态以两者呈角度打开来体现,同时限位卡条上长孔的长度可以对上、下盒体打开的角度以及上、下盒体的最大竖直向间距进行限定),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蛭石和膨胀珍珠岩均匀等厚铺设在下盒体内草炭顶面,然后使得上盒体复位并撤去分离铲,此刻基质盒内呈现约50%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混合物-约50%草炭的由上至下分层叠压的状态,同时此刻基质盒内整体基质的高度与育苗盘苗穴的深度接近,由于下盒体上设有内侧板以及弹性封堵带的存在,所以基质仍处于上、下盒体的包裹范围内且并不会造成外漏现象。

然后控制气缸的输出端下压基板,使得基板和连接板以及搅拌驱动机构下移,随着方框切入基质盒内的基质,将育苗盘放置于下盒体正下方并撤去用于封堵下盒体底面的板体,使得方框随之进入育苗盘的苗穴内,此刻基质处于苗穴底壁与方框的包裹范围内,同时整个过程搅拌杆底端的圆锥状结构保持对方框顶部通孔的封堵。然后控制电缸的输出端做伸长和回缩动作,进而使得连接板带动搅拌杆在方框内反复作上、下运动,由于搅拌杆底部为圆锥状,所以搅拌杆的上、下运动可以很好地带动方框内和苗穴底璧之间的基质产生上、下运动,加之方框高度大于苗穴深度,所以方框的空间足以使得基质的上、下运动演变为竖直向和水平向的混合动作,从而实现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的均匀混合,然后在连接板的上、下运动过程中,控制气缸的输出端回缩复位,使得方框与育苗盘分离,相应的基质在重力作用下留置在育苗盘的每个苗穴内。由于方框在切入基质盒内时为竖直运动,所以可以有效地保证方框内的基质仍为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混合物-草炭的由上至下分层叠压的状态,加之蛭石和膨胀珍珠岩是均匀铺在下盒体内的草炭上且铺设时蛭石和膨胀珍珠岩处于干燥状态,不会产生团结效应,所以每个方框内的基质组分配比能够较为符合草炭:蛭石和膨胀珍珠岩为6:2:2的最佳配比要求。

最后需要说明的,由于数个方框是参照育苗盘的苗穴设置,由于苗穴之间存在隔壁,所以方框之间存在间隙,同时方框下压后的基质盒内会残留网格状分布的基质,对这些残留的基质混合收集充作其他作物的营养钵基质,如花卉、果树等无需漂浮育苗的作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