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69217发布日期:2019-12-21 02:0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储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液氮罐广泛应用于医院和实验室中,主要分为液相存储和气相存储。液氮罐用于细胞、组织等生物材料的冻存。目前在生物研究领域及临床治疗领域,气相液氮生物储存罐能够保障细胞的长期稳定保存,并且能够避免液相导致的多样本生物污染,特别是在脐血库、各类干细胞库、生物组织样本库中广泛应用。

气相液氮生物储存罐通过罐内液氮不断蒸发使得生物样本处于低温液氮蒸汽环境中,从而实现样本的超低温保存。由于液氮在不断蒸发消耗,而罐体内液氮存储量较少,现有的液氮罐必需一直连接液氮供给罐以确保液氮罐内温度保持在-135摄氏度以下。

由于气相液氮生物储存罐生产制造工艺难度较大,温控难度更大,这一产品长期为外国公司所垄断。近年来,国产液氮罐也逐步面向市场,但在罐体外部的轴端凝露、结霜、罐体内部上下温差大和液氮系统消耗量方面不尽人意。而进口液氮罐也存在着罐顶与罐底温差偏大问题,根据目前国外品牌气相液氮罐测试数据显示,当内腔温度的顶部温度为-183至-186摄氏度、底部温度为-193至-196摄氏度时,罐盖打开后48h内,罐体内腔顶部温度约-170℃,切断液氮供应后,第13天温度上升至-135℃。这种温度经常性波动和温差过大,是造成保存的样本质量不均一、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另外,为了减小罐顶罐底的温差,气相液氮罐罐体不能做的过高,限制了液氮罐规模和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气相液氮生物储存罐罐体内部上下温差大、以及罐体内部温度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由罐体、控制显示器、离心风扇、液氮盘管、样本转盘、中心轴、格栅和超低温泵构成;离心风扇、液氮盘管、样本转盘、中心轴、格栅和超低温泵设置在罐体内部,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控制显示器固定在上盖板上;罐体的上盖板上开有存取口,存取口上设置有存取口盖板;

所述罐体下部盛有液氮,罐体内底部设置有竖向支撑柱,中心轴为中空圆柱,中心轴下端套设在竖向支撑柱上;样本转盘为圆盘形,样本转盘中心设置有通孔,样本转盘套设在液氮上方中心轴的外壁上;样本转盘上方中心轴四周均匀辐射状布置有数个矩形的格栅;

罐体的上盖板下表面中心处设置有圆盘风口,罐体的上盖板下表面靠近外缘处设置有离心风扇,液氮盘管固定在罐体的上盖板的下表面的离心风扇和圆盘风口之间;圆盘风口由圆形上板和圆形下板构成,圆形上板和圆形下板平行设置且通过三个固定柱连接;圆盘风口中心设置有通孔,中心轴上端穿过圆盘风口中心的通孔探出至圆盘风口上方,圆盘风口的外缘设置有弧形挡板,弧形挡板的弧形开口朝向圆盘风口的外缘设置;弧形挡板设置在圆盘风口中远离离心风扇一侧;

圆盘风口和离心风扇之间设置有气道,气道的进气口朝向离心风扇的排气口设置,气道的出气口由圆盘风口的圆形上板伸入至圆形上板和圆形下板之间;

所述罐体下部的液氮内设置有超低温泵,超低温泵的进液口设置在液氮内,超低温泵的排液口与液氮盘管进液口通过送液氮管连通,回液氮管的一端与液氮盘管的排液口连通,回液氮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液氮内,罐体上部的回液氮管上连接有旁通管;旁通管的作用是排放换热后的高温氮气;

所述中心轴的内壁上竖向均匀设置有3~4个温度传感器,罐体中靠近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压差型液位传感器;旁通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旁通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上述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当进行速冷运行时,首先注入液氮并通过控制显示器和压差型液位传感器监测液氮高度至液氮液面超过超低温泵的进液口,开启旁通管上设置的电磁阀并启动超低温泵,旁通管开始排除氮气,通过控制显示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旁通管内氮气温度,当旁通管内氮气温度到达-70℃时关闭旁通管上设置的电磁阀,并通过控制显示器开启低温泵,同时开启离心风扇,离心风扇将罐体中产生的高压低温氮气经由气道输送至圆盘风口内,高压低温氮气经弧形挡板反射后作用在液氮盘管上并散发至罐体内腔;当控制显示器中获取的所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均达到预设温度后通过控制显示器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当进行储存运行时,首先注入液氮并通过控制显示器和压差型液位传感器监测液氮高度至液氮液面超过超低温泵的进液口,开启旁通管上设置的电磁阀并启动超低温泵,旁通管开始排除氮气,通过控制显示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旁通管内氮气温度,当旁通管内氮气温度到达-70℃时关闭旁通管上设置的电磁阀,并通过控制显示器开启低温泵,同时开启离心风扇,离心风扇将罐体中产生的高压低温氮气经由气道输送至圆盘风口内,高压低温氮气经弧形挡板反射后作用在液氮盘管上并散发至罐体内腔;当控制显示器中获取的所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均达到预设温度后通过控制显示器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当控制显示器中获取的多个温度传感器中任意一个的温度低于预设值3℃时,再次通过控制显示器开启低温泵,同时开启离心风扇。

上述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用于储存大型哺乳纲生物、冻存架、生物细胞或病毒。

本发明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现有气相液氮生物存储罐开盖后温升快,尤其是需要查找时及大型样本放入时程序复杂,在开盖期间导致开盖时间长,回温慢。本发明装置运行过程中,罐体底部液氮通过超低温泵、送液氮管、回液氮管和液氮盘管进行液氮循环;离心风扇将罐体中产生的高压低温氮气经由气道输送至圆盘风口内,高压低温氮气经弧形挡板反射后作用在液氮盘管上并散发至罐体内腔,因此圆盘风口的设置能够实现高效降温和均衡罐体内的温度的效果,解决了罐体内上下温差大和温度波动大的问题,突破了气相液氮罐对罐体高度的限制,保证罐内样本长期冻存的安全,同时大幅降低了液氮消耗量,增加装置的利用率。

液氮是由空气压缩冷却制成,汽化时就恢复为氮气。据测定,每一立升液氮汽化,温度上升15度,体积膨胀约为180倍。一升液氮能够在标准大气压下汽化成683升0℃的氮气,每公斤液氮可夺热48大卡。本发明装置罐体内的温度均衡,可以减少更多液氮因夺热汽化,进而大幅降低了液氮消耗。

本发明装置中顶部温度能够保持在-192至-195摄氏度,同时底部温度能够保持在-193至-196摄氏度;罐盖打开后48h内,罐体内腔顶部温度仍能达到-190℃,切断外部液氮供应后,在第13天顶部和底部温度仍然能够维持在-190℃。

2、本发明中存取口盖板的设置、以及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罐体的机械密封装置的设置使得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避免液氮外溢,维护简单,运行过程中不受湿度、潮气等其他环境变量的影响,避免罐体开启时潮气的进入导致的结霜问题的发生。

3、现有的气相液氮生物储存罐并没有设置圆盘风口,在进行存取时液氮挥发的雾状气体会从存取口外溢,雾状气体会阻挡罐体内样品上可识别标识的读取。本发明圆盘风口设置后能够将雾状气体吹散并沿内壁循环至罐体下部,达到了除雾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的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中心轴15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圆盘风口7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圆盘风口7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1中第二电机18与超低温泵20的轴连接处示意图,图中a为第一斜齿轮,b为第二斜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由罐体1、控制显示器2、离心风扇4、液氮盘管5、样本转盘9、中心轴15、格栅8和超低温泵20构成;离心风扇4、液氮盘管5、样本转盘9、中心轴15、格栅8和超低温泵20设置在罐体1内部,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控制显示器2固定在上盖板上;罐体1的上盖板上开有存取口14,存取口14上设置有存取口盖板12;

所述罐体1下部盛有液氮10,罐体1内底部设置有竖向支撑柱27,中心轴15为中空圆柱,中心轴15下端套设在竖向支撑柱27上;样本转盘9为圆盘形,样本转盘9中心设置有通孔,样本转盘9套设在液氮10上方中心轴15的外壁上;样本转盘9上方中心轴15四周均匀辐射状布置有数个矩形的格栅8;

罐体1的上盖板下表面中心处设置有圆盘风口7,罐体1的上盖板下表面靠近外缘处设置有离心风扇4,液氮盘管5固定在罐体1的上盖板的下表面的离心风扇4和圆盘风口7之间;圆盘风口7由圆形上板和圆形下板构成,圆形上板和圆形下板平行设置且通过三个固定柱24连接;圆盘风口7中心设置有通孔,中心轴15上端穿过圆盘风口7中心的通孔探出至圆盘风口7上方,圆盘风口7的外缘设置有弧形挡板28,弧形挡板28的弧形开口朝向圆盘风口7的外缘设置;弧形挡板28设置在圆盘风口7中远离离心风扇4一侧;

圆盘风口7和离心风扇4之间设置有气道6,气道6的进气口朝向离心风扇4的排气口设置,气道6的出气口由圆盘风口7的圆形上板伸入至圆形上板和圆形下板之间;

所述罐体1下部的液氮10内设置有超低温泵20,超低温泵20的进液口设置在液氮10内,超低温泵20的排液口与液氮盘管5进液口通过送液氮管16连通,回液氮管17的一端与液氮盘管5的排液口连通,回液氮管17的另一端伸入至液氮10内,罐体1上部的回液氮管17上连接有旁通管13;

所述中心轴15的内壁上竖向均匀设置有3~4个温度传感器25,罐体1中靠近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压差型液位传感器26;旁通管13上设置有电磁阀,旁通管1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1、现有气相液氮生物存储罐开盖后温升快,尤其是需要查找时及大型样本放入时程序复杂,在开盖期间导致开盖时间长,回温慢。本实施方式装置运行过程中,罐体底部液氮通过超低温泵、送液氮管16、回液氮管17和液氮盘管5进行液氮循环;离心风扇4将罐体1中产生的高压低温氮气经由气道6输送至圆盘风口7内,高压低温氮气经弧形挡板28反射后作用在液氮盘管5上并散发至罐体1内腔,因此圆盘风口7的设置能够实现高效降温和均衡罐体内的温度的效果,解决了罐体内上下温差大和温度波动大的问题,突破了气相液氮罐对罐体高度的限制,保证罐内样本长期冻存的安全,同时大幅降低了液氮消耗量,增加装置的利用率。

液氮是由空气压缩冷却制成,汽化时就恢复为氮气。据测定,每一立升液氮汽化,温度上升15度,体积膨胀约为180倍。一升液氮能够在标准大气压下汽化成683升0℃的氮气,每公斤液氮可夺热48大卡。本实施方式装置罐体内的温度均衡,可以减少更多液氮因夺热汽化,进而大幅降低了液氮消耗。

本实施方式装置中顶部温度能够保持在-192至-195摄氏度,同时底部温度能够保持在-193至-196摄氏度;罐盖打开后48h内,罐体内腔顶部温度仍能达到-190℃,切断外部液氮供应后,在第13天顶部和底部温度仍然能够维持在-190℃。

2、本实施方式中存取口盖板的设置、以及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罐体1的机械密封装置的设置使得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避免液氮外溢,维护简单,运行过程中不受湿度、潮气等其他环境变量的影响,避免罐体开启时潮气的进入导致的结霜问题的发生。

3、现有的气相液氮生物储存罐并没有设置圆盘风口7,在进行存取时液氮挥发的雾状气体会从存取口外溢,雾状气体会阻挡罐体内样品上可识别标识的读取。本实施方式圆盘风口7设置后能够将雾状气体吹散并沿内壁循环至罐体下部,达到了除雾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罐体1的上盖板设置有真空层,所述离心风扇4对应的罐体1的上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穿过罐体1的上盖板的真空层与离心风扇4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的材质为耐低温塑胶。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采取电机外置,避免额外产生热源对罐体内温度的影响,电机与超低温泵连接的动力输出轴为耐低温塑胶,避免罐体内冷量向外的传导,进一步降低液氮消耗。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所述第一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与罐体1上盖板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机械密封装置能够避免液氮外溢。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超低温泵20对应的罐体1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电机18,罐体1的侧壁设置有真空层,第二电机18的动力输出轴穿过罐体1的侧壁的真空层后伸入至罐体1内部,罐体1内部的第二电机18的动力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齿轮,超低温泵20动力输入轴端部设置有第二斜齿轮,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电机18的动力输出轴的材质为耐低温塑胶。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采取电机外置,避免额外产生热源对罐体内温度的影响,电机与超低温泵连接的动力输出轴为耐低温塑胶,避免罐体内冷量向外的传导,进一步降低液氮消耗。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的是:所述第二电机18的动力输出轴与罐体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机械密封装置能够避免液氮外溢。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样本转盘9上设置有检修口21。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当样本转盘9上的检修口21转动至超低温泵20对应位置时,检修口21的设置便于对超低温泵20进行检查和维修。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温度传感器25、压差型液位传感器26、电磁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显示器2通过信号线连接。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的使用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当进行速冷运行时,首先注入液氮并通过控制显示器2和压差型液位传感器26监测液氮高度至液氮液面超过超低温泵20的进液口,开启旁通管13上设置的电磁阀并启动超低温泵20,旁通管13开始排除氮气,通过控制显示器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旁通管13内氮气温度,当旁通管13内氮气温度到达-70℃时关闭旁通管13上设置的电磁阀,并通过控制显示器2开启低温泵20,同时开启离心风扇4,离心风扇4将罐体1中产生的高压低温氮气经由气道6输送至圆盘风口7内,高压低温氮气经弧形挡板28反射后作用在液氮盘管5上并散发至罐体1内腔;当控制显示器2中获取的所有温度传感器25的温度均达到预设温度后通过控制显示器2关闭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18;

当进行储存运行时,首先注入液氮并通过控制显示器2和压差型液位传感器26监测液氮高度至液氮液面超过超低温泵20的进液口,开启旁通管13上设置的电磁阀并启动超低温泵20,旁通管13开始排除氮气,通过控制显示器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旁通管13内氮气温度,当旁通管13内氮气温度到达-70℃时关闭旁通管13上设置的电磁阀,并通过控制显示器2开启低温泵20,同时开启离心风扇4,离心风扇4将罐体1中产生的高压低温氮气经由气道6输送至圆盘风口7内,高压低温氮气经弧形挡板28反射后作用在液氮盘管5上并散发至罐体1内腔;当控制显示器2中获取的所有温度传感器25的温度均达到预设温度后通过控制显示器2关闭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18;当控制显示器2中获取的多个温度传感器25中任意一个的温度低于预设值3℃时,再次通过控制显示器2开启低温泵20,同时开启离心风扇4。

1、现有气相液氮生物存储罐开盖后温升快,尤其是需要查找时及大型样本放入时程序复杂,在开盖期间导致开盖时间长,回温慢。本实施方式装置运行过程中,罐体底部液氮通过超低温泵、送液氮管16、回液氮管17和液氮盘管5进行液氮循环;离心风扇4将罐体1中产生的高压低温氮气经由气道6输送至圆盘风口7内,高压低温氮气经弧形挡板28反射后作用在液氮盘管5上并散发至罐体1内腔,因此圆盘风口7的设置能够实现高效降温和均衡罐体内的温度的效果,解决了罐体内上下温差大和温度波动大的问题,突破了气相液氮罐对罐体高度的限制,保证罐内样本长期冻存的安全,同时大幅降低了液氮消耗量,增加装置的利用率。

液氮是由空气压缩冷却制成,汽化时就恢复为氮气。据测定,每一立升液氮汽化,温度上升15度,体积膨胀约为180倍。一升液氮能够在标准大气压下汽化成683升0℃的氮气,每公斤液氮可夺热48大卡。本实施方式装置罐体内的温度均衡,可以减少更多液氮因夺热汽化,进而大幅降低了液氮消耗。

本实施方式装置中顶部温度能够保持在-192至-195摄氏度,同时底部温度能够保持在-193至-196摄氏度;罐盖打开后48h内,罐体内腔顶部温度仍能达到-190℃,切断外部液氮供应后,在第13天顶部和底部温度仍然能够维持在-190℃。

2、本实施方式中存取口盖板的设置、以及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罐体1的机械密封装置的设置使得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避免液氮外溢,维护简单,运行过程中不受湿度、潮气等其他环境变量的影响,避免罐体开启时潮气的进入导致的结霜问题的发生。

3、现有的气相液氮生物储存罐并没有设置圆盘风口7,在进行存取时液氮挥发的雾状气体会从存取口外溢,雾状气体会阻挡罐体内样品上可识别标识的读取。本实施方式圆盘风口7设置后能够将雾状气体吹散并沿内壁循环至罐体下部,达到了除雾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用于储存大型哺乳纲生物、冻存架、生物细胞或病毒。

本实施方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现有气相液氮生物存储罐开盖后温升快,尤其是需要查找时及大型样本放入时程序复杂,在开盖期间导致开盖时间长,回温慢。本实施方式装置运行过程中,罐体底部液氮通过超低温泵、送液氮管16、回液氮管17和液氮盘管5进行液氮循环;离心风扇4将罐体1中产生的高压低温氮气经由气道6输送至圆盘风口7内,高压低温氮气经弧形挡板28反射后作用在液氮盘管5上并散发至罐体1内腔,因此圆盘风口7的设置能够实现高效降温和均衡罐体内的温度的效果,解决了罐体内上下温差大和温度波动大的问题,突破了气相液氮罐对罐体高度的限制,保证罐内样本长期冻存的安全,同时大幅降低了液氮消耗量,增加装置的利用率。

液氮是由空气压缩冷却制成,汽化时就恢复为氮气。据测定,每一立升液氮汽化,温度上升15度,体积膨胀约为180倍。一升液氮能够在标准大气压下汽化成683升0℃的氮气,每公斤液氮可夺热48大卡。本实施方式装置罐体内的温度均衡,可以减少更多液氮因夺热汽化,进而大幅降低了液氮消耗。

本实施方式装置中顶部温度能够保持在-192至-195摄氏度,同时底部温度能够保持在-193至-196摄氏度;罐盖打开后48h内,罐体内腔顶部温度仍能达到-190℃,切断外部液氮供应后,在第13天顶部和底部温度仍然能够维持在-190℃。

2、本实施方式中存取口盖板的设置、以及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罐体1的机械密封装置的设置使得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避免液氮外溢,维护简单,运行过程中不受湿度、潮气等其他环境变量的影响,避免罐体开启时潮气的进入导致的结霜问题的发生。

3、现有的气相液氮生物储存罐并没有设置圆盘风口7,在进行存取时液氮挥发的雾状气体会从存取口外溢,雾状气体会阻挡罐体内样品上可识别标识的读取。本实施方式圆盘风口7设置后能够将雾状气体吹散并沿内壁循环至罐体下部,达到了除雾目的。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结合图1~7说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由罐体1、控制显示器2、离心风扇4、液氮盘管5、样本转盘9、中心轴15、格栅8和超低温泵20构成;离心风扇4、液氮盘管5、样本转盘9、中心轴15、格栅8和超低温泵20设置在罐体1内部,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控制显示器2固定在上盖板上;罐体1的上盖板上开有存取口14,存取口14上设置有存取口盖板12;液氮盘管5的材质为不锈钢;

所述罐体1下部盛有液氮10,罐体1内底部设置有竖向支撑柱27,中心轴15为中空圆柱,中心轴15下端套设在竖向支撑柱27上;样本转盘9为圆盘形,样本转盘9中心设置有通孔,样本转盘9套设在液氮10上方中心轴15的外壁上;样本转盘9上方中心轴15四周均匀辐射状布置有4个矩形的格栅8;

罐体1的上盖板下表面中心处设置有圆盘风口7,罐体1的上盖板下表面靠近外缘处设置有离心风扇4,液氮盘管5固定在罐体1的上盖板的下表面的离心风扇4和圆盘风口7之间;圆盘风口7由圆形上板和圆形下板构成,圆形上板和圆形下板平行设置且通过三个固定柱24连接;圆盘风口7中心设置有通孔,中心轴15上端穿过圆盘风口7中心的通孔探出至圆盘风口7上方,圆盘风口7的外缘设置有弧形挡板28,弧形挡板28的弧形开口朝向圆盘风口7的外缘设置;弧形挡板28设置在圆盘风口7中远离离心风扇4一侧;

圆盘风口7和离心风扇4之间设置有气道6,气道6的进气口朝向离心风扇4的排气口设置,气道6的出气口由圆盘风口7的圆形上板伸入至圆形上板和圆形下板之间;

所述罐体1下部的液氮10内设置有超低温泵20,超低温泵20的进液口设置在液氮10内,超低温泵20的排液口与液氮盘管5进液口通过送液氮管16连通,回液氮管17的一端与液氮盘管5的排液口连通,回液氮管17的另一端伸入至液氮10内,罐体1上部的回液氮管17上连接有旁通管13;

所述中心轴15的内壁上竖向均匀设置有3个温度传感器25,罐体1中靠近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压差型液位传感器26;旁通管13上设置有电磁阀,旁通管1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罐体1的上盖板设置有真空层,所述离心风扇4对应的罐体1的上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穿过罐体1的上盖板的真空层与离心风扇4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的材质为耐低温塑胶;所述耐低温塑胶为聚酰亚胺;

所述第一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与罐体1上盖板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

所述超低温泵20对应的罐体1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电机18,罐体1的侧壁设置有真空层,第二电机18的动力输出轴穿过罐体1的侧壁的真空层后伸入至罐体1内部,罐体1内部的第二电机18的动力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齿轮,超低温泵20动力输入轴端部设置有第二斜齿轮,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电机18的动力输出轴的材质为耐低温塑胶;

所述第二电机18的动力输出轴与罐体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

所述样本转盘9上设置有检修口21;

所述温度传感器25、压差型液位传感器26、电磁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显示器2通过信号线连接;

上述的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的使用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当进行速冷运行时,首先注入液氮并通过控制显示器2和压差型液位传感器26监测液氮高度至液氮液面超过超低温泵20的进液口,开启旁通管13上设置的电磁阀并启动超低温泵20,旁通管13开始排除氮气,通过控制显示器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旁通管13内氮气温度,当旁通管13内氮气温度到达-70℃时关闭旁通管13上设置的电磁阀,并通过控制显示器2开启低温泵20,同时开启离心风扇4,离心风扇4将罐体1中产生的高压低温氮气经由气道6输送至圆盘风口7内,高压低温氮气经弧形挡板28反射后作用在液氮盘管5上并散发至罐体1内腔;当控制显示器2中获取的所有温度传感器25的温度均达到预设温度后通过控制显示器2关闭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18;

当进行储存运行时,首先注入液氮并通过控制显示器2和压差型液位传感器26监测液氮高度至液氮液面超过超低温泵20的进液口,开启旁通管13上设置的电磁阀并启动超低温泵20,旁通管13开始排除氮气,通过控制显示器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旁通管13内氮气温度,当旁通管13内氮气温度到达-70℃时关闭旁通管13上设置的电磁阀,并通过控制显示器2开启低温泵20,同时开启离心风扇4,离心风扇4将罐体1中产生的高压低温氮气经由气道6输送至圆盘风口7内,高压低温氮气经弧形挡板28反射后作用在液氮盘管5上并散发至罐体1内腔;当控制显示器2中获取的所有温度传感器25的温度均达到预设温度后通过控制显示器2关闭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18;当控制显示器2中获取的3个温度传感器25中任意一个的温度低于预设值3℃时,再次通过控制显示器2开启低温泵20,同时开启离心风扇4。

上述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在大型哺乳纲生物、冻存架、生物细胞或病毒的储存中的应用。

本实施例罐体1内腔体直径140cm,内部高度100cm,罐体1内初始灌注的液氮为320l。以cryoextrace8140气相液氮罐进行对比,初始灌注的液氮为320l。对比两种液氮罐的性能,以及年液氮支出金额,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表1可知,本实施例高效风冷气相液氮生物储存装置日液氮消耗量、维持天数、罐体液氮蒸发率和年液氮支出金额均优于现有的气相液氮生物储罐,并且能够大幅降低液氮的消耗,进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表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