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沙植物幼苗移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73333发布日期:2019-11-29 21:27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固沙植物幼苗移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沙植物幼苗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风沙灾害是我国尤其是西北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植物固沙是防治风沙灾害和构建风沙区生态屏障的最有效的首选措施。但是在沙漠化土地上栽植固沙植物,存在幼苗成活率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幼苗存活率的固沙植物幼苗移植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固沙植物幼苗移植方法,其包括:

将若干固沙植物幼苗种植至移栽区中第一设定位置;

将若干非透明且两端贯通的竖管一一对应从种植好的固沙植物幼苗头部插入沙土中并加固,插入沙土后的竖管顶部暴露在空气中;

在与第一设定位置配合的第二设定位置安装和铺设上扬灌溉系统;

将末端安装有滴头的若干灌溉支管的首端一一对应安装在上扬灌溉系统的灌溉主管上第三设定位置处,末端一一对应安装在竖管顶部,灌溉支管安装后滴头位于固沙植物幼苗上方;

在固沙植物幼苗生长前期,监测至少一株已种植好的固沙植物幼苗根处的土壤含水量,当土壤含水量低于设定值时,开启上扬灌溉系统使其工作设定时间。

进一步地,滴头的流量小于或等于移栽区中第四设定位置处土壤饱和导水率与竖管底面积的乘积。

进一步地,竖管的管径大于或等于至少一株固沙植物幼苗冠幅。

进一步地,竖管暴露在空气中的第一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hu为第一高度,cm;hs为至少一株固沙植物幼苗株高,cm;d为竖管管径,cm;为移栽区地理纬度。

进一步地,竖管插入沙土的深度等于至少一株固沙植物幼苗根长。

进一步地,灌溉支管的末端通过竖管顶部开设卡槽安装在竖管上。

进一步地,上扬灌溉系统单次工作时间t的计算公式为:

进一步地,设定灌水量为15-25l。

进一步地,设定值为2-4%。

进一步地,固沙植物幼苗为梭梭、怪柳或沙拐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非透明且两端贯通的竖管有效降低了风沙流、动物啃食以及太阳辐射引起的地表高温对固沙植物幼苗的伤害,并且竖管的插入使得固沙植物幼苗根系向深层生长,提高其抗旱性和抗热性。结合滴头以及上扬灌溉系统的设置,从而在固沙植物幼苗的生长前期,改变了传统地表湿润的方式,降低了表层土壤含水率,减少了土壤蒸发损失,同时改善了固沙植物幼苗根区土壤水热状况,为固沙植物幼苗创造了相对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升了固沙植物幼苗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固沙植物幼苗移植方法具体应用例的示意图。

其中,1、固沙植物幼苗;2、沙土;3、竖管;4、灌溉主管;5、接头;6、灌溉支管;7、滴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方案提供一种固沙植物幼苗移植方法,其包括:

将若干固沙植物幼苗1种植至移栽区中第一设定位置;

将若干非透明且两端贯通的竖管3一一对应从种植好的固沙植物幼苗1头部插入沙土2中并加固,插入沙土2后的竖管3顶部暴露在空气中;

在与第一设定位置配合的第二设定位置安装和铺设上扬灌溉系统;

将末端安装有滴头7的若干灌溉支管6的首端一一对应安装在上扬灌溉系统的灌溉主管4上第三设定位置处,末端一一对应安装在竖管3顶部,灌溉支管6安装后滴头7位于固沙植物幼苗1上方;

在固沙植物幼苗1生长前期,监测至少一株已种植好的固沙植物幼苗1根处的土壤含水量,当土壤含水量低于设定值时,开启上扬灌溉系统使其工作设定时间。

其中,至少一株固沙植物幼苗1根处的土壤含水量指某一株固沙植物的土壤含水量或某些株固沙植物幼苗1的土壤含水量的最低值或平均值等,也就是说不局限于某一株固定的固沙植物幼苗1的土壤含水量。关于土壤含水量的监测可以由人工利用土壤水分计测定。

如图1所示,滴头7位于固沙植物幼苗1中心上方,以更加均匀的湿润固沙植物幼苗1,从而进一步提升固沙植物幼苗1的存活率。

实施时,本方案优选滴头7的流量小于或等于竖管3临界积水入渗率与竖管3底面积的乘积,从而避免竖管3内水淹苗而影响固沙植物幼苗1生长。

关于临界积水入渗率的确定:

竖管3内部地表层入渗过程为一维入渗,因此,竖管3内部土壤入渗率的表达式如下:

i=ks[1+(sf+h)/zf]

其中,i为土壤入渗率,cm/min;ks为土壤饱和导水率,cm/min;zf为湿润锋,cm;sf为湿润锋处的土壤水吸力,cm;h为积水水头,cm。

当土壤入渗率i与竖管3底面积的乘积小于滴头7的流量时,竖管3内出现临界积水状态,此时积水水头h=0,土壤入渗率i为临界积水入渗率ics。

进一步分析,当湿润锋zf穿过竖管3底部时,竖管3内部土壤近似饱和,则竖管3底部处土壤水吸力sf≈0。

因此,ics=ks。因而滴头7的流量小于或等于移栽区中第四设定位置处土壤饱和导水率与竖管底面积的乘积。

土壤饱和导水率属于土壤物理参数,可通过双环入渗仪测定。这里的第四设定位置并非指该设定位置与第一至第三设定位置一定不同,第四设定位置处土壤饱和导水率与竖管底面积的乘积是指的移栽区中某一位置处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或该移栽区的综合土壤饱和导水率。

关于竖管3的尺寸与安装选择:

首先竖管3的截面可以呈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优选竖管3的截面呈圆环形,材质为pvc。

其中,竖管3的管径大于或等于至少一株固沙植物幼苗1冠幅,以方便竖管3的安装。进一步地,竖管3的管径也可以大于固沙植物幼苗1冠幅的80%且小于固沙植物幼苗1冠幅,以适应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固沙植物幼苗1冠幅被人为收缩(如套袋)而减小的情况,这样即节约了耗材,又满足了安装要求。

至少一株固沙植物幼苗1冠幅并不局限于指某一株固沙植物幼苗1冠幅,其还可以是所有固沙植物幼苗1冠幅的最大值或平均值。当所有固沙植物幼苗1冠幅差异较大时候,还是可以是指分批固沙植物幼苗1冠幅的最大值或平均值。

竖管3暴露在空气中的第一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hu为第一高度,cm;hs为至少一株固沙植物幼苗1株高,cm;d为竖管3管径,cm;为移栽区地理纬度。进而由于竖管3管壁的阻挡,可以保证太阳光很少照到固沙植物幼苗1,以向固沙植物幼苗1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随着固沙植物幼苗1的生长,其顶部慢慢越过竖管3顶部,而此时其自身已能够很好的抗强光照射。

竖管3插入沙土2的深度等于至少一株固沙植物幼苗1根长,至少一株固沙植物幼苗1根长指某一株固沙植物幼苗1根长或某些株固沙植物根长的最低值、最高值或平均值等,也就是说不局限指某一株固沙植物幼苗1根长。

其中,灌溉支管6的末端通过竖管3顶部开设卡槽安装在竖管3上,以进一步确保灌溉支管6的稳定性,灌溉支管6可以为毛管。

其中,上扬灌溉系统单次工作时间t的计算公式为:

针对梭梭,设定灌水量可以为15-25l,优选20l,设定值可以为2-4%,优选3%。

固沙植物幼苗1为梭梭、怪柳或沙拐枣。也可以是多种固沙植物组合种植的方式,此时,竖管3的管径、暴露在空气中的高度和插入沙土2的深度,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固沙植物的尺寸调整。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实施步骤为:

s1、在第二设定位置安装和铺设上扬灌溉系统;s2、将末端安装有滴头7的若干灌溉支管6的首端一一对应安装在上扬灌溉系统的灌溉主管4上第三设定位置处;s3、将若干固沙植物幼苗1种植至移栽区中第一设定位置;s4、将若干非透明且两端贯通的竖管3一一对应从种植好的固沙植物幼苗1头部插入沙土2中并加固,插入沙土2后的竖管3顶部暴露在空气中;s5、将干灌溉支管6的末端一一对应安装在竖管3顶部,灌溉支管6安装后滴头7位于固沙植物幼苗1上方;s7、在固沙植物幼苗1生长前期,监测至少一株已种植好的所述固沙植物幼苗1根处的土壤含水量,当土壤含水量低于设定值时,开启上扬灌溉系统使其工作设定时间。

具体地,步骤s1中,上扬灌溉系统中灌溉主管4为φ16mmpe管,且灌溉主管4按间距2m成行铺设在沙土2表面,每条灌溉主管4开孔间距为1.5m。步骤s2中,利用开孔和连接头5将灌溉支管6的首端安装在灌溉主管4上。步骤s3进一步包括:

将滴头7调整至第一设定位置后,开启灌溉系统通水,直至滴头7处沙面的湿润半径达到设定半径(可以为15cm);

在灌溉系统停止通水后的设定间隔时间(可以为1h)后以滴头7为圆心开挖树坑(可以呈圆柱形);

将预先准备好的固沙植物幼苗1垂直放入树坑中,保持根系垂直扶正,填湿沙土2至多半穴后踏实,然后将固沙植物幼苗1向上提1-2cm(以使苗根系舒展)后继续填湿沙土2至没过固沙植物幼苗1根部。预先准备好的固沙植物幼苗1的根系已经生根粉浸泡设定时间(可以为30min),且固沙植物幼苗1为1年生幼苗。

步骤s4中加固方法为将竖管3外围沙土2踩实,以进一步增强竖管3的稳定性。在步骤s5和s7之间新增步骤s6,其包括开启上扬灌溉系统使其工作设定时间,以进一步增加固沙植物幼苗1的存活率。

步骤s7中,考虑长时间后普通竖管3的风化问题,固沙植物幼苗1生长前期一般指幼苗种植至第一设定位置后起半年内。待经过固沙植物幼苗1生长前期后可以拆除竖管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