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油茶嫁接砧木萌发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75458发布日期:2019-12-10 23:4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茶育苗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油茶嫁接砧木萌发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原产于我国,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湖南、江西、广西、福建、浙江、广东和贵州等17个省区1100多个县市均有油茶分布,栽种面积约400万hm2。油茶果榨出的油为我国特产,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油质优良,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和胡萝卜素等,且茶油中的茶多酚和山茶甙对降低胆固醇和抗癌有明显功效,是一种对人体心血管健康有益的保健型营养油,因此种植油茶具有经济意义。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一大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920082a,公开日2015年09月23日,公开了一种油茶的嫁接方法,涉及种植
技术领域
;选砧木、选接枝、断砧木、削断口、挑树皮、拉切口、插接枝、绑扎接口、涂毒汁等步骤;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255309a,公开日2015年01月07日,公开了一种油茶芽苗嫁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砧木的培育;苗圃地的选择;整地作床;架设荫棚;嫁接材料准备:接穗的采运和保存: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的起砧、削砧、削穗、插穗和包扎、栽植;嫁接后苗圃管理的除萌、除草喷水与追肥、揭除薄膜罩和折除荫棚,直到苗木出圃。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油茶苗嫁接成活率,油茶苗嫁接成活率可以达到93%以上,保证了油茶种植的苗木的供应,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但目前均没有实现在喀斯特地区种植油茶的技术,油茶是酸性土树种,适宜ph值4.5~6.0之间,目前油茶的栽培区域均在酸性土山区,是砂岩或砂页岩上育的黄色酸性土,而喀斯特山区发育的土壤都是中性或偏碱性。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018844a,公开日2017年08月08日,公开了一种在碱性土壤环境种植油茶的方法,通过在土壤上洒上粪便,利用粪便发酵时产生的腐殖酸对碱性土壤进行改良,粪便在发酵过程,产生了大量的生物酶和有益菌,当被作为肥料投放到土壤后,大量的生物酶和有益菌在土壤中不断繁殖,并且逐渐沉积在盐碱地土壤耕作层与深部含碱层,控制盐碱上返,进而逐渐改变盐碱地的土壤性状,大量的生物酶和有益菌在代谢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机质,有机质作为营养物质,可被油茶根系吸收,进而保证了油茶在不同生长期的生长所需,油茶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土壤性质得到改变,且土壤中逐渐累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油茶吸收,油茶生长的营养物质得到满足。但在碱性土壤种植油茶,培育优质油茶苗木,常采用的方法是嫁接育苗,嫁接育苗过程中除萌、抹芽是关键环节之一,费工耗时,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所以,培育优质油茶苗木和降低育苗成本,油茶推广应用到喀斯特山区,具有环保、经济的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减少油茶嫁接砧木萌发量的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减少油茶嫁接砧木萌发量的方法,选用经培育的厚壳红瘤果茶根砧与油茶,于油茶芽快萌动前15-25天进行嫁接,包括如下步骤:s1排栽:厚壳红瘤果茶根砧与油茶嫁接后,用湿布盖油茶苗至达到苗床需苗量后进行排栽,株行距为5×8cm,捆扎带以上不能被土覆盖,苗床面插满后,立即浇定根水,缓缓注浇,定根水用量为200ml/株;s2用拱膜密封床面,用土压实,浇水固定;s3建2米高的双层遮阴棚,两层遮阴网,遮光度达到67-73%;s4除萌:4月上旬出现少量砧木萌发,除萌、抹芽后把苗床用原拱膜盖好密封;s5炼苗:5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有连续阴雨天或空气湿度大于85%,打开苗床两头的拱膜,5天后揭除全部拱膜,并按45-49kg/亩的量施促生长肥,若出现白化则按11-17kg/亩施含硫酸亚铁水肥,再15天后揭除一层遮阴网;s6第s5工序完成后15天后结束炼苗。所述促生长肥由如下重量份组分制成:磷酸二氢钾4-5份、尿素1-3份、蚯蚓粪20-35份、造纸黑液提取物2-5份、赤霉素0.2-1份、烷基糖苷1-5份、改性壳聚糖0.1-0.5份。所述改性壳聚糖是按料液比为1:20-25(g/l)将壳聚糖加入水中,调节其ph至4.5-5.5,然后按加菌粉量为5-7%加入复合菌粉,复合酶中沙福芽孢杆菌冻干粉、假单胞菌冻干粉、尖孢镰刀菌冻干粉的配比为1:(11-15):(3-7),在温度为25-35℃的条件下发酵4-6h,发酵过程中辅以过氧化氢降解,随后调节发酵解液的ph值至中性。本发明的壳聚糖具有优良的降解性能,能够先降解较长分子链以及聚合度较高的部分,生产相对分子量低且分布窄的壳聚糖。所述造纸黑液提取物是将造纸黑液置于超声波仪器中,加入质量为造纸黑液重量比的0.45-0.75‰的乳化剂,在超声功率300-400w条件下超声处理5-8min,然后转入高压均质机中在60-90mpa的均质压力下处理3-7min;再向每200-500ml乳化液中加入高锰酸钾(1-3)g,充分混合;再向每20000-50000ml乳化液中加入硝酸钾(2-4)g,搅拌过程中升温至60-90℃,反应30-90min后用酸化溶液调节混合液ph为2-3,在3000-5000r/min离心30min;静置后进行真空抽滤,去掉沉淀杂质,得黄腐酸类物质溶液。所述乳化剂为环糊精与蔗糖脂肪酸酯、烷基苯磺酸钠、阿拉伯胶中任一种按质量比1:(0.08-0.13)配制而成。本发明促生长肥中赤霉素与造纸黑液提取物配合后具有协同作用,不仅促进作物生长还提高植株抗病性,进一步防止了油茶和厚壳红瘤果茶发生病虫害,另外,造纸黑液提取物还富含黄腐酸,黄腐酸具有较强的络合、螯合和表面吸附能力,能减少铵态氮的损失,增加磷在土壤中移动距离,抑制土壤对水溶性磷的固定,使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改性壳聚糖加入体系中,能促进植株产生几丁质酶,与烷基糖苷配合后,能与病原菌相互作用后直接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还能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有较好的调控作用,改性壳聚糖与尿素的空间结构相互配合,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氮源的利用率及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增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荠菜10-20份、硫酸亚铁3-8份、鸡粪30-50份、竹醋液2-6份、草木灰10-12份、小分子磁化水10-15份,沼气液100-120份。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的制备方法是将荠菜洗净后切碎,与鸡粪搅拌后,共同置于沼气液中于初始温度20-32℃条件下密封搅拌20-30min,搅拌速率为300-500转/min,然后加入竹醋液、草木灰密封静置3-7天,最后加入硫酸亚铁、小分子磁化水搅拌均匀。本发明中含硫酸亚铁水肥通过在沼气液中加入鸡粪和荠菜,对沼气液进行催化作用,有效地降解了沼气液和鸡粪中的有害物质,产生了多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活性物质,还产生了硫配糖体和吲哚已酸,能够有效地抑制植物生长过程中大多数病菌的繁殖,再配合硫酸亚铁的作用,能够有效治愈白化现象,保证绿色性,结合磁化水能够提高有效成分的吸收,改善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效果。进一步优选,所述厚壳红瘤果茶根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砧木的选择:利用厚壳红瘤果茶根部作砧木;(2)整地:①深翻土壤,捡净石块、杂草根等;播种前再翻一次土壤,并将土粒打碎耙平,除去所有杂草及草根,同时施足基肥;②整地作床,苗床高30-40cm,苗床宽1-1.2m,步道宽38-42cm;(3)采种:10月厚壳红瘤果茶种子成熟,随采随播;(4)播种:采用于10-12月撒播厚壳红瘤果茶种子,种子间距控制在3-4cm;使苗木受光较均匀、通风良好,便于中耕、除草、追肥,覆土厚度为2-3cm后再加厚度为3.7-4.3cm的木屑覆盖,最后搭建阴棚,透光度掌握在30%;(5)苗木田间管理:苗木经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四个时期,即可起苗,砧木培育满1年方可挖出利用;(6)砧木的修剪:苗木从根与茎的交汇处剪断,将根按5cm/截剪成段,每段的下部留须根,上部用于嫁接接穗。所述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香蕉皮提取液35-45份、牛粪15-25份、猪粪25-30份、根瘤菌肥料15-25份、亚硅酸钠8-15份、磷酸钾3-6份、尿素5-8份、腐殖酸铵2-6份和植酸钠5-11份。所述基肥的制备方法是将香蕉皮提取液、牛粪、猪粪、根瘤菌肥料、亚硅酸钠、磷酸钾、尿素、腐殖酸铵和植酸钠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声波仪器中于500-700w条件下超声处理200-500s,然后放入水泥制作的发酵池,加盖密封厌氧发酵20-30天,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池中的物质全部取出。所述香蕉皮提取液是将香蕉皮置于质量分数为20-30%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温度为70-80℃、功率300-400w的微波条件下提取30-45min,然后采用孔径为80nm的聚碳酸酯膜进行过滤,将析出物置于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波分散后,再与滤液混合均匀;氯化钠溶液与香蕉皮的质量比为(15-25):1。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羟丙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0.3-0.5‰。本发明的基肥添加香蕉皮提取物,富含抗氧化成分、类胡萝卜素、以及水溶性纤维素,不仅具有抗病虫害和促进红色花的开花,还具有稳定其生物群落的特征,利用多种成分进行搭配,具有缓释效果,也能保证营养的充足性能。本发明利用厚壳红花瘤果茶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特性,与油茶进行嫁接,让油茶适应喀斯特山地环境。厚壳红瘤果茶种子利用含香蕉皮的基肥进行栽培,根砧与穗条具有较强的亲合力,减少了油茶嫁接砧木的萌发量,具体表现为使得用厚壳红瘤果茶根砧嫁接的油茶苗在嫁接30天后除萌、抹芽1次后很少见新萌芽出现,进而减少了传统方法中砧木开始萌发后每5-7天至少巡查除萌、抹芽一次的工作量。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降低油茶嫁接育苗成本,减小除萌、抹芽工作量,关键是砧木的选择和培育及修剪,实现了采用普通油茶苗嫁接培育的技术,有效提高油茶苗嫁接成活率,油茶苗嫁接成活率可以达到93%以上,并且实现了普通油茶苗在喀斯特山区种植的技术。另外,本申请种植的油茶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病虫害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砧木来源于厚壳红瘤果茶种子,种子主要来源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波阳镇石峨厂和晴隆县紫马乡龙头村上捧碧;实施例1一种减少油茶良种长林40号(国s-sc-co-011-2008)嫁接砧木萌发量的方法,选用经培育的厚壳红瘤果茶芽砧与油茶,于油茶芽快萌动前25天进行嫁接,包括如下步骤:s1排栽:厚壳红瘤果茶芽砧与油茶嫁接后,用湿布盖油茶苗至达到苗床需苗量后进行排栽,株行距为5×8cm,捆扎带以上不能被土覆盖,苗床面插满后,立即浇定根水,缓缓注浇,定根水用量为200ml/株;s2用拱膜密封床面,用土压实,浇水固定;s3建2米高的双层遮阴棚,两层遮阴网,遮光度达到73%;s4除萌:4月上旬出现少量砧木萌发,除萌、抹芽后把苗床用原拱膜盖好密封;s5炼苗:5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有连续阴雨天或空气湿度大于85%,打开苗床两头的拱膜,5天后揭除全部拱膜,并按49kg/亩的量施促生长肥,若出现白化则按17kg/亩施含硫酸亚铁水肥,再15天后揭除一层遮阴网;s6第s5工序完成后15天后结束炼苗;所述促生长肥由如下重量份组分制成:磷酸二氢钾5份、尿素3份、蚯蚓粪35份、造纸黑液提取物5份、赤霉素1份、烷基糖苷5份、改性壳聚糖0.5份;所述改性壳聚糖是按料液比为1:25(g/l)将壳聚糖加入水中,调节其ph至5.5,然后按加菌粉量为7%加入复合菌粉,复合酶中沙福芽孢杆菌冻干粉、假单胞菌冻干粉、尖孢镰刀菌冻干粉的配比为1:15:7,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发酵6h,发酵过程中辅以过氧化氢降解,随后调节发酵解液的ph值至中性。本发明的壳聚糖具有优良的降解性能,能够先降解较长分子链以及聚合度较高的部分,生产相对分子量低且分布窄的壳聚糖;所述造纸黑液提取物是将造纸黑液置于超声波仪器中,加入质量为造纸黑液重量比的0.75‰的乳化剂,在超声功率400w条件下超声处理8min,然后转入高压均质机中在90mpa的均质压力下处理7min;再向每500ml乳化液中加入高锰酸钾3g,充分混合;再向每50000ml乳化液中加入硝酸钾4g,搅拌过程中升温至90℃,反应90min后用酸化溶液调节混合液ph为3,在5000r/min离心30min;静置后进行真空抽滤,去掉沉淀杂质,得黄腐酸类物质溶液;所述乳化剂为环糊精与蔗糖脂肪酸酯、烷基苯磺酸钠、阿拉伯胶中任一种按质量比1:0.13配制而成;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荠菜20份、硫酸亚铁8份、鸡粪50份、竹醋液6份、草木灰12份、小分子磁化水15份,沼气液120份;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的制备方法是将荠菜洗净后切碎,与鸡粪搅拌后,共同置于沼气液中于初始温度32℃条件下密封搅拌30min,搅拌速率为500转/min,然后加入竹醋液、草木灰密封静置7天,最后加入硫酸亚铁、小分子磁化水搅拌均匀;所述厚壳红瘤果茶根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砧木的选择:利用厚壳红瘤果茶根部作砧木;(2)整地:①深翻土壤,捡净石块、杂草根等;播种前再翻一次土壤,并将土粒打碎耙平,除去所有杂草及草根,同时施足基肥;②整地作床,苗床高40cm,苗床宽1.2m,步道宽42cm;(3)采种:10月厚壳红瘤果茶种子成熟,随采随播;(4)播种:采用于10-12月撒播厚壳红瘤果茶种子,种子间距控制在4cm;使苗木受光较均匀、通风良好,便于中耕、除草、追肥,覆土厚度为3cm后再加厚度为4.3cm的木屑覆盖,最后搭建阴棚,透光度为30%;(5)苗木田间管理:苗木经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四个时期,即可起苗,砧木培育满1年方可挖出利用;(6)砧木的修剪:苗木从根与茎的交汇处剪断,将根按5cm/截剪成段,每段的下部留须根,上部用于嫁接接穗;所述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香蕉皮提取液45份、牛粪25份、猪粪30份、根瘤菌肥料25份、亚硅酸钠15份、磷酸钾6份、尿素8份、腐殖酸铵6份和植酸钠11份;所述基肥的制备方法是将香蕉皮提取液、牛粪、猪粪、根瘤菌肥料、亚硅酸钠、磷酸钾、尿素、腐殖酸铵和植酸钠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声波仪器中于700w条件下超声处理500s,然后放入水泥制作的发酵池,加盖密封厌氧发酵30天,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池中的物质全部取出;所述香蕉皮提取液是将香蕉皮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温度为80℃、功率400w的微波条件下提取45min,然后采用孔径为80nm的聚碳酸酯膜进行过滤,将析出物置于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波分散后,再与滤液混合均匀;氯化钠溶液与香蕉皮的质量比为25:1;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羟丙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0.5‰。实施例2一种减少油茶长林4号(国s-sc-co-006-2008)嫁接砧木萌发量的方法,选用经培育的厚壳红瘤果茶根砧与油茶,于油茶芽快萌动前15-25天进行嫁接,包括如下步骤:s1排栽:厚壳红瘤果茶根部与油茶嫁接后,用湿布盖油茶苗至达到苗床需苗量后进行排栽,株行距为5×8cm,捆扎带以上不能被土覆盖,苗床面插满后,立即浇定根水,缓缓注浇,定根水用量为200ml/株;s2用拱膜密封床面,用土压实,浇水固定;s3建2米高的双层遮阴棚,两层遮阴网,遮光度达到67%;s4除萌:4月上旬出现少量砧木萌发,除萌、抹芽后把苗床用原拱膜盖好密封;s5炼苗:5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有连续阴雨天或空气湿度大于85%,打开苗床两头的拱膜,5天后揭除全部拱膜,并按45kg/亩的量施促生长肥,若出现白化则按11kg/亩施含硫酸亚铁水肥,再15天后揭除一层遮阴网;s6第s5工序完成后15天后结束炼苗;所述促生长肥由如下重量份组分制成:磷酸二氢钾4份、尿素1份、蚯蚓粪20份、造纸黑液提取物2份、赤霉素0.2份、烷基糖苷1份、改性壳聚糖0.1份;所述改性壳聚糖是按料液比为1:20(g/l)将壳聚糖加入水中,调节其ph至4.5,然后按加菌粉量为5%加入复合菌粉,复合酶中沙福芽孢杆菌冻干粉、假单胞菌冻干粉、尖孢镰刀菌冻干粉的配比为1:11:3,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发酵4h,发酵过程中辅以过氧化氢降解,随后调节发酵解液的ph值至中性。本发明的壳聚糖具有优良的降解性能,能够先降解较长分子链以及聚合度较高的部分,生产相对分子量低且分布窄的壳聚糖;所述造纸黑液提取物是将造纸黑液置于超声波仪器中,加入质量为造纸黑液重量比的0.45‰的乳化剂,在超声功率300w条件下超声处理5min,然后转入高压均质机中在60mpa的均质压力下处理3min;再向每200ml乳化液中加入高锰酸钾1g,充分混合;再向每20000ml乳化液中加入硝酸钾2g,搅拌过程中升温至60℃,反应30min后用酸化溶液调节混合液ph为2,在3000r/min离心30min;静置后进行真空抽滤,去掉沉淀杂质,得黄腐酸类物质溶液;所述乳化剂为环糊精与蔗糖脂肪酸酯、烷基苯磺酸钠、阿拉伯胶中任一种按质量比1:0.08配制而成;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荠菜10份、硫酸亚铁3份、鸡粪30份、竹醋液2份、草木灰10份、小分子磁化水10份,沼气液100份;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的制备方法是将荠菜洗净后切碎,与鸡粪搅拌后,共同置于沼气液中于初始温度20℃条件下密封搅拌20min,搅拌速率为300转/min,然后加入竹醋液、草木灰密封静置3天,最后加入硫酸亚铁、小分子磁化水搅拌均匀;所述厚壳红瘤果茶根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砧木的选择:利用厚壳红瘤果茶根部作砧木;(2)整地:①深翻土壤,捡净石块、杂草根等;播种前再翻一次土壤,并将土粒打碎耙平,除去所有杂草及草根,同时施足基肥;②整地作床,苗床高30cm,苗床宽1m,步道宽38cm;(3)采种:10月厚壳红瘤果茶种子成熟,随采随播;(4)播种:采用于10-12月撒播厚壳红瘤果茶种子,种子间距控制在3cm;使苗木受光较均匀、通风良好,便于中耕、除草、追肥,覆土厚度为2cm后再加厚度为3.7cm的木屑覆盖,最后搭建阴棚,透光度为30%;(5)苗木田间管理:苗木经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四个时期,即可起苗,砧木培育满1年方可挖出利用;(6)砧木的修剪:苗木从根与茎的交汇处剪断,将根按5cm/截剪成段,每段的下部留须根,上部用于嫁接接穗;所述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香蕉皮提取液35份、牛粪15份、猪粪25份、根瘤菌肥料15份、亚硅酸钠8份、磷酸钾3份、尿素5份、腐殖酸铵2份和植酸钠5份;所述基肥的制备方法是将香蕉皮提取液、牛粪、猪粪、根瘤菌肥料、亚硅酸钠、磷酸钾、尿素、腐殖酸铵和植酸钠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声波仪器中于500w条件下超声处理200s,然后放入水泥制作的发酵池,加盖密封厌氧发酵20天,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池中的物质全部取出;所述香蕉皮提取液是将香蕉皮置于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温度为70℃、功率300w的微波条件下提取30min,然后采用孔径为80nm的聚碳酸酯膜进行过滤,将析出物置于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波分散后,再与滤液混合均匀;氯化钠溶液与香蕉皮的质量比为15:1;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羟丙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0.3‰。实施例3一种减少油茶长林3号(国s-sc-co-005-2008)嫁接砧木萌发量的方法,选用经培育的厚壳红瘤果茶根砧与油茶,于油茶芽快萌动前20天进行嫁接,包括如下步骤:s1排栽:厚壳红瘤果茶根砧与油茶嫁接后,用湿布盖油茶苗至达到苗床需苗量后进行排栽,株行距为5×8cm,捆扎带以上不能被土覆盖,苗床面插满后,立即浇定根水,缓缓注浇,定根水用量为200ml/株;s2用拱膜密封床面,用土压实,浇水固定;s3建2米高的双层遮阴棚,两层遮阴网,遮光度达到70%;s4除萌:4月上旬出现少量砧木萌发,除萌、抹芽后把苗床用原拱膜盖好密封;s5炼苗:5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有连续阴雨天或空气湿度大于85%,打开苗床两头的拱膜,5天后揭除全部拱膜,并按47kg/亩的量施促生长肥,若出现白化则按14kg/亩施含硫酸亚铁水肥,再15天后揭除一层遮阴网;s6第s5工序完成后15天后结束炼苗;所述促生长肥由如下重量份组分制成:磷酸二氢钾4.5份、尿素2份、蚯蚓粪28份、造纸黑液提取物3.5份、赤霉素0.6份、烷基糖苷3份、改性壳聚糖0.3份;所述改性壳聚糖是按料液比为1:22(g/l)将壳聚糖加入水中,调节其ph至5,然后按加菌粉量为6%加入复合菌粉,复合酶中沙福芽孢杆菌冻干粉、假单胞菌冻干粉、尖孢镰刀菌冻干粉的配比为1:13:5,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发酵5h,发酵过程中辅以过氧化氢降解,随后调节发酵解液的ph值至中性;所述造纸黑液提取物是将造纸黑液置于超声波仪器中,加入质量为造纸黑液重量比的0.55‰的乳化剂,在超声功率350w条件下超声处理6min,然后转入高压均质机中在75mpa的均质压力下处理5min;再向每350ml乳化液中加入高锰酸钾2g,充分混合;再向每35000ml乳化液中加入硝酸钾3g,搅拌过程中升温至75℃,反应60min后用酸化溶液调节混合液ph为2.5,在4000r/min离心30min;静置后进行真空抽滤,去掉沉淀杂质,得黄腐酸类物质溶液;所述乳化剂为环糊精与蔗糖脂肪酸酯、烷基苯磺酸钠、阿拉伯胶中任一种按质量比1:0.1配制而成;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荠菜15份、硫酸亚铁5份、鸡粪40份、竹醋液4份、草木灰11份、小分子磁化水12份,沼气液110份;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的制备方法是将荠菜洗净后切碎,与鸡粪搅拌后,共同置于沼气液中于初始温度27℃条件下密封搅拌25min,搅拌速率为400转/min,然后加入竹醋液、草木灰密封静置5天,最后加入硫酸亚铁、小分子磁化水搅拌均匀;所述厚壳红瘤果茶根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砧木的选择:利用厚壳红瘤果茶根部作砧木;(2)整地:①深翻土壤,捡净石块、杂草根等;播种前再翻一次土壤,并将土粒打碎耙平,除去所有杂草及草根,同时施足基肥;②整地作床,苗床高35cm,苗床宽1.1m,步道宽40cm;(3)采种:10月厚壳红瘤果茶种子成熟,随采随播;(4)播种:采用于10-12月撒播厚壳红瘤果茶种子,种子间距控制在3.5cm;使苗木受光较均匀、通风良好,便于中耕、除草、追肥,覆土厚度为2.5cm后再加厚度为4cm的木屑覆盖,最后搭建阴棚,透光度为30%;(5)苗木田间管理:苗木经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四个时期,即可起苗,砧木培育满1年方可挖出利用;(6)砧木的修剪:苗木从根与茎的交汇处剪断,将根按5cm/截剪成段,每段的下部留须根,上部用于嫁接接穗;所述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香蕉皮提取液40份、牛粪20份、猪粪28份、根瘤菌肥料20份、亚硅酸钠12份、磷酸钾5份、尿素6份、腐殖酸铵4份和植酸钠8份;所述基肥的制备方法是将香蕉皮提取液、牛粪、猪粪、根瘤菌肥料、亚硅酸钠、磷酸钾、尿素、腐殖酸铵和植酸钠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声波仪器中于600w条件下超声处理350s,然后放入水泥制作的发酵池,加盖密封厌氧发酵25天,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池中的物质全部取出;所述香蕉皮提取液是将香蕉皮置于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温度为75℃、功率350w的微波条件下提取37min,然后采用孔径为80nm的聚碳酸酯膜进行过滤,将析出物置于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波分散后,再与滤液混合均匀;氯化钠溶液与香蕉皮的质量比为20:1;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羟丙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0.4‰。实施例4一种减少油茶长林26号(赣s-sc-co-029-2008)嫁接砧木萌发量的方法,选用经培育的厚壳红瘤果茶根砧与油茶,于油茶芽快萌动前20天进行嫁接,包括如下步骤:s1排栽:厚壳红瘤果茶根砧与油茶嫁接后,用湿布盖油茶苗至达到苗床需苗量后进行排栽,株行距为5×8cm,捆扎带以上不能被土覆盖,苗床面插满后,立即浇定根水,缓缓注浇,定根水用量为200ml/株;s2用拱膜密封床面,用土压实,浇水固定;s3建2米高的双层遮阴棚,两层遮阴网,遮光度达到70%;s4除萌:4月上旬出现少量砧木萌发,除萌、抹芽后把苗床用原拱膜盖好密封;s5炼苗:5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有连续阴雨天或空气湿度大于85%,打开苗床两头的拱膜,5天后揭除全部拱膜,并按47kg/亩的量施促生长肥,若出现白化则按14kg/亩施含硫酸亚铁水肥,再15天后揭除一层遮阴网;s6第s5工序完成后15天后结束炼苗;所述促生长肥由如下重量份组分制成:磷酸二氢钾4份、尿素2份、蚯蚓粪20份、造纸黑液提取物5份、赤霉素1份、烷基糖苷1份、改性壳聚糖0.1份;所述改性壳聚糖是按料液比为1:25(g/l)将壳聚糖加入水中,调节其ph至5.5,然后按加菌粉量为5%加入复合菌粉,复合酶中沙福芽孢杆菌冻干粉、假单胞菌冻干粉、尖孢镰刀菌冻干粉的配比为1:11:3,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发酵5h,发酵过程中辅以过氧化氢降解,随后调节发酵解液的ph值至中性;所述造纸黑液提取物是将造纸黑液置于超声波仪器中,加入质量为造纸黑液重量比的0.65‰的乳化剂,在超声功率350w条件下超声处理7min,然后转入高压均质机中在70mpa的均质压力下处理5min;再向每400ml乳化液中加入高锰酸钾2g,充分混合;再向每40000ml乳化液中加入硝酸钾3g,搅拌过程中升温至80℃,反应50min后用酸化溶液调节混合液ph为2.7,在3000-5000r/min离心30min;静置后进行真空抽滤,去掉沉淀杂质,得黄腐酸类物质溶液;所述乳化剂为环糊精与蔗糖脂肪酸酯、烷基苯磺酸钠、阿拉伯胶中任一种按质量比1:0.11配制而成;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荠菜15份、硫酸亚铁3份、鸡粪50份、竹醋液6份、草木灰10份、小分子磁化水15份,沼气液100份;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的制备方法是将荠菜洗净后切碎,与鸡粪搅拌后,共同置于沼气液中于初始温度32℃条件下密封搅拌30min,搅拌速率为300转/min,然后加入竹醋液、草木灰密封静置3天,最后加入硫酸亚铁、小分子磁化水搅拌均匀;所述厚壳红瘤果茶根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砧木的选择:利用厚壳红瘤果茶根部作砧木;(2)整地:①深翻土壤,捡净石块、杂草根等;播种前再翻一次土壤,并将土粒打碎耙平,除去所有杂草及草根,同时施足基肥;②整地作床,苗床高35cm,苗床宽1.1m,步道宽40cm;(3)采种:10月厚壳红瘤果茶种子成熟,随采随播;(4)播种:采用于10-12月撒播厚壳红瘤果茶种子,种子间距控制在3.5cm;使苗木受光较均匀、通风良好,便于中耕、除草、追肥,覆土厚度为2.5cm后再加厚度为4cm的木屑覆盖,最后搭建阴棚,透光度为30%;(5)苗木田间管理:苗木经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四个时期,即可起苗,砧木培育满1年方可挖出利用;(6)砧木的修剪:苗木从根与茎的交汇处剪断,将根按5cm/截剪成段,每段的下部留须根,上部用于嫁接接穗;所述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香蕉皮提取液45份、牛粪25份、猪粪25份、根瘤菌肥料15份、亚硅酸钠15份、磷酸钾3份、尿素5份、腐殖酸铵2份和植酸钠11份;所述基肥的制备方法是将香蕉皮提取液、牛粪、猪粪、根瘤菌肥料、亚硅酸钠、磷酸钾、尿素、腐殖酸铵和植酸钠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声波仪器中于600w条件下超声处理400s,然后放入水泥制作的发酵池,加盖密封厌氧发酵25天,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池中的物质全部取出;所述香蕉皮提取液是将香蕉皮置于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温度为75℃、功率350w的微波条件下提取40min,然后采用孔径为80nm的聚碳酸酯膜进行过滤,将析出物置于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波分散后,再与滤液混合均匀;氯化钠溶液与香蕉皮的质量比为19:1;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羟丙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0.4‰。实施例5一种减少油茶长林166号(赣s-sc-co-029-2008)嫁接砧木萌发量的方法,选用经培育的厚壳红瘤果茶根砧与油茶,于油茶芽快萌动前20天进行嫁接,包括如下步骤:s1排栽:厚壳红瘤果茶根砧与油茶嫁接后,用湿布盖油茶苗至达到苗床需苗量后进行排栽,株行距为5×8cm,捆扎带以上不能被土覆盖,苗床面插满后,立即浇定根水,缓缓注浇,定根水用量为200ml/株;s2用拱膜密封床面,用土压实,浇水固定;s3建2米高的双层遮阴棚,两层遮阴网,遮光度达到70%;s4除萌:4月上旬出现少量砧木萌发,除萌、抹芽后把苗床用原拱膜盖好密封;s5炼苗:5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有连续阴雨天或空气湿度大于85%,打开苗床两头的拱膜,5天后揭除全部拱膜,并按47kg/亩的量施促生长肥,若出现白化则按14kg/亩施含硫酸亚铁水肥,再15天后揭除一层遮阴网;s6第s5工序完成后15天后结束炼苗;所述促生长肥由如下重量份组分制成:磷酸二氢钾5份、尿素3份、蚯蚓粪35份、造纸黑液提取物4份、赤霉素0.5份、烷基糖苷3份、改性壳聚糖0.3份;所述改性壳聚糖是按料液比为1:23(g/l)将壳聚糖加入水中,调节其ph至5.0,然后按加菌粉量为6%加入复合菌粉,复合酶中沙福芽孢杆菌冻干粉、假单胞菌冻干粉、尖孢镰刀菌冻干粉的配比为1:12:5,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发酵5h,发酵过程中辅以过氧化氢降解,随后调节发酵解液的ph值至中性。本发明的壳聚糖具有优良的降解性能,能够先降解较长分子链以及聚合度较高的部分,生产相对分子量低且分布窄的壳聚糖;所述造纸黑液提取物是将造纸黑液置于超声波仪器中,加入质量为造纸黑液重量比的0.70‰的乳化剂,在超声功率350w条件下超声处理7min,然后转入高压均质机中在80mpa的均质压力下处理5min;再向每300ml乳化液中加入高锰酸钾2g,充分混合;再向每40000ml乳化液中加入硝酸钾3g,搅拌过程中升温至70℃,反应70min后用酸化溶液调节混合液ph为2.5,在5000r/min离心30min;静置后进行真空抽滤,去掉沉淀杂质,得黄腐酸类物质溶液;所述乳化剂为环糊精与蔗糖脂肪酸酯、烷基苯磺酸钠、阿拉伯胶中任一种按质量比1:0.09配制而成;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荠菜15份、硫酸亚铁5份、鸡粪45份、竹醋液3份、草木灰11份、小分子磁化水10-15份,沼气液100份;所述含硫酸亚铁水肥的制备方法是将荠菜洗净后切碎,与鸡粪搅拌后,共同置于沼气液中于初始温度25℃条件下密封搅拌20-30min,搅拌速率为500转/min,然后加入竹醋液、草木灰密封静置5天,最后加入硫酸亚铁、小分子磁化水搅拌均匀;所述厚壳红瘤果茶根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砧木的选择:利用厚壳红瘤果茶根部作砧木;(2)整地:①深翻土壤,捡净石块、杂草根等;播种前再翻一次土壤,并将土粒打碎耙平,除去所有杂草及草根,同时施足基肥;②整地作床,苗床高35cm,苗床宽1.1m,步道宽40cm;(3)采种:10月厚壳红瘤果茶种子成熟,随采随播;(4)播种:采用于10-12月撒播厚壳红瘤果茶种子,种子间距控制在3.5cm;使苗木受光较均匀、通风良好,便于中耕、除草、追肥,覆土厚度为2.5cm后再加厚度为4cm的木屑覆盖,最后搭建阴棚,透光度为30%;(5)苗木田间管理:苗木经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四个时期,即可起苗,砧木培育满1年方可挖出利用;(6)砧木的修剪:苗木从根与茎的交汇处剪断,将根按5cm/截剪成段,每段的下部留须根,上部用于嫁接接穗;所述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香蕉皮提取液40份、牛粪20份、猪粪27份、根瘤菌肥料18份、亚硅酸钠12份、磷酸钾4份、尿素7份、腐殖酸铵3份和植酸钠7份;所述基肥的制备方法是将香蕉皮提取液、牛粪、猪粪、根瘤菌肥料、亚硅酸钠、磷酸钾、尿素、腐殖酸铵和植酸钠混合均匀后,置于超声波仪器中于550w条件下超声处理400s,然后放入水泥制作的发酵池,加盖密封厌氧发酵25天,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池中的物质全部取出;所述香蕉皮提取液是将香蕉皮置于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温度为75℃、功率350w的微波条件下提取38min,然后采用孔径为80nm的聚碳酸酯膜进行过滤,将析出物置于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波分散后,再与滤液混合均匀;氯化钠溶液与香蕉皮的质量比为(15-25):1;含有羟丙基纤维素的无水乙醇中羟丙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0.35‰。试验例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安龙县栖凤街道办事处幺塘村孙家湾,东经104°59′-105°41′、北纬24°55′-25°33′之间,海拔为1386-1405米,,为坝区台地,是安龙县森圩林下生态养殖合作流转的水田和旱地,建有农业施施及水源排、灌系统,交通便利,总面前面积8hm2,不怕洪水冲击,耕作土层35cm左右,土壤为砂壤土,微酸性,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性能好;试验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5.6℃,最冷月平均气温6.4℃,最热月平均气温21.9℃;年降水量达1356.1毫米,其中5-10月降水量984.8毫米;年日照数1504.7小时,无霜期288天。试验方法:试验组1-5分别为实施例1-5;对比组1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基肥中不含有香蕉皮提取物;调查方法:在试验地按品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圃床设置样方,每个品种分别设置3个lm2样方,在管理期分为4个阶段调查。苗圃揭开拱膜后,从7月20日开始对苗成活率、高生长量进行调查。以后每间隔30天,即8月20日、9月20日、10月20日对各组的成活率、高生长量进行调查,生长量调查采用卷尺逐株测量样方内苗木的高度。次年苗木出圃时调查苗木质量(苗高、地径、分枝数、根数、根长度、根茎);成活率为样方苗木成活株数与嫁接种植总株数的百分比,出圃率(成苗率)是嫁接第二年夏季后到达苗木出圃标准的苗木株数与当年排栽后成活苗木株数的百分比;采用microso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分析:苗管理期不同阶段成活率调查如表1所示:表1项目7月20日8月20日9月20日10月20日试验组197.1%95.4%95.7%94.2%试验组298.5%97.2%95.6%95.4%试验组398.3%97.5%97.3%95.7%试验组499.3%98.6%97.2%93.8%试验组593.7%93.1%94.5%93.6%对比组188.4%87.9%90.1%86.1%幼苗不同阶段苗木高生长量如表2所示:表2苗木质量:在苗木出圃时,对苗木的地上和地下部分进行调查,地上部分主要调查苗高、地径、苗木分枝数、腋芽数。地下部分调查主根长、主根径、侧根长、须根数,见表3;表3从7月20日开始对幼苗发生白化现象进行调查,以后每间隔30天调查一次,即8月20日、9月20日、10月20日对从栽种开始计算,各阶段出现白化株数的量如表4;表4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