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重度盐碱地芦笋根际避盐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67165发布日期:2020-04-14 12: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重度盐碱地芦笋根际避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春季芦笋栽植前不灌溉、不旋耕,采用机械化开深沟起大垄,将富集盐分的表层土壤集中于垄背,形成沟垄相间的田面,在垄沟内集中施肥、栽植芦笋,秋后平垄填沟,将垄背上经夏秋雨水淋洗后少盐的土壤回填垄沟,以接纳冬春季随水分蒸发上行的土壤盐分,芦笋根际全年避开富集盐分的表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重度盐碱地芦笋根际避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选种:选用优质芦笋品种;

(2)大棚育苗:育苗时间为计划栽培年的前一年7月份,育苗方法采用大棚营养钵育苗,播前晒种并用50℃温水浸种催芽,待种子露白时播种,每钵播种一粒;第二年4月上中旬,当苗高长至≥30cm时,即可移栽大田;

(3)选择盐碱荒地:选择不宜种植常规农作物的中重度盐碱地,不论盐碱含量高低,只要有耐盐野草生长,地下水位在0.5m以下的耕地或荒地均可;

(4)开沟起垄避盐:3月上中旬早春刚解冻后,用机械开大沟起大垄,形成沟垄相间的田面,将富集盐分的种植沟表层土壤集中于大垄背,露出盐分较少的垄沟土壤栽培芦笋;

(5)喷药防草:开沟起垄后栽植前,用氟乐灵或施田补、田间霸道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防除各类杂草;

(6)沟内施肥定植:4月上中旬垄沟内定植芦笋,定植前将底肥施入垄沟内,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kg,氮磷钾复合肥50kg;施肥后用微型旋耕机在沟内旋耕,旋耕深度10cm,将沟内肥料与土壤混合;定植密度为一沟一行,行距180cm,株距20cm,亩留苗1800株;芦笋定植10天后进行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定植时在定植沟内人工开3-5cm深小坑,去除芦笋苗营养钵栽植;栽植时观察芦笋鳞茎盘生长方向,每棵芦笋鳞茎盘的生长方向一致,并与沟垄或种植行方向呈45°角;

(7)平垄填沟纳盐:夏秋雨季过后,用旋耕机进行垄间旋耕平垄填沟,将垄背上经夏秋降雨淋洗后的低盐土壤,回填在芦笋种植沟内,回填土壤厚度20cm;平垄填沟后,冬春季上行的盐分集中到种植沟上面新土层中,芦笋根际避开了含盐量高的表土层;平垄填沟前垄沟内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kg,氮磷钾复合肥50kg;

(8)多年生笋管理:二年以上多年生芦笋水分、施肥、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采收、贮存、出售等管理措施与非盐碱地栽培芦笋技术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重度盐碱地芦笋根际避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选用的种子为金冠、翡翠明珠优质芦笋品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重度盐碱地芦笋根际避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大棚营养钵育苗时采用的营养土选用大棚高腐殖土和充分发酵腐熟好的畜禽粪肥按3:1体积比配制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重度盐碱地芦笋根际避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开大沟起大垄的标准为:180cm一带,以原地平面为标准开深度为20cm、沟宽为40cm的种植沟,形成带宽180cm,垄沟宽40cm、垄沟深30cm,垄背高30cm、宽140cm沟垄相间的田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重度盐碱地芦笋根际避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kg,氮磷钾复合肥50kg,肥料施在垄沟中,旋耕机在沟内旋耕10cm,人工开3-5cm深小坑栽植芦笋,一沟一行,行距180cm,株距20cm,亩留苗1800株;每棵芦笋鳞茎盘的生长方向与沟垄或种植行方向呈45°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重度盐碱地芦笋根际避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将垄背上经夏秋降雨淋洗后的低盐土壤,回填在芦笋种植沟内,回填土壤厚度20cm;平垄填沟前垄沟内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kg,氮磷钾复合肥50kg。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芦笋难以实现在全盐含量在3.0g/kg以上的中重度盐碱地栽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中重度盐碱地芦笋根际避盐栽培方法。春季芦笋栽植前不灌溉、不旋耕,采用机械化开深沟起大垄,将富集盐分的表层土壤集中于垄背,形成沟垄相间的田面,在垄沟内集中施肥、栽植芦笋,秋后平垄填沟,将垄背上经夏秋雨水淋洗后少盐的土壤回填垄沟,以接纳冬春季随水分蒸发上行的土壤盐分,芦笋根际全年避开富集盐分的表土层。可在含盐量3.0g/kg以上的中重度盐碱地上栽培芦笋,保证成活得以正常生长,并获得丰产高效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军;马文彪;张春霞;张建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建斌
技术研发日:2019.11.15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