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瘦身鱼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72039发布日期:2020-05-19 20:23阅读:28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瘦身鱼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鱼类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瘦身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瘦身鱼”就是将常规池塘养成的腹部肥厚的商品鱼放入流动的洁净水源中饥饿处理数月,实现体重迅速下降的过程。“瘦身”后的商品鱼具有体色光鲜,体质强健,无泥味,少脂肪,少药残,口感好,质量佳等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鱼类的追求随之提高,餐饮业对于“瘦身鱼”的需求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现有技术中,“瘦身鱼”通常需要修养4-6个月才可以上市,瘦身效果参差不齐,难以满足产业链的需求。鱼类的应激反应是指对动物产生有害作用的应激因子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生理性紧张状态的现象。是由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的刺激所引起的。应激是鱼类为维持其生命活动对外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因此,为适应瘦身鱼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一种新型瘦身鱼养殖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瘦身鱼养殖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土塘暂养、非土塘净化过程中,利用鱼类的良性应激反应,加快鱼的瘦身速度,同时有效改善其瘦身效果,有效降低其内脏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瘦身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合适瘦身养殖的健康成熟鱼,饲养前先进行消毒处理和预养;s2.土塘暂养,把经过预养的成熟鱼放入土塘中,进行暂养净化;s3.非土塘净化,将经过暂养净化的鱼转至非土塘暂养池中流水锻炼10-21d,期间不进行投喂;s4.捕捞上市;所述步骤s2中,暂养净化过程中,停食吊水15-45天,期间拉网锻炼3-9次,间隔为5-7天,使鱼瘦身。本发明中,通过在土塘暂养、非土塘净化过程中,利用鱼类的良性应激反应,加快鱼的瘦身速度,同时有效改善其瘦身效果,有效降低其内脏比。进一步的,所述瘦身鱼包括草鱼、脆肉鲩、鳙鱼、罗非鱼、叉尾鱼中的任一种。本发明中,健康鱼的选择包括:选择少损伤、无感染、无畸形、体质健壮的。在放入池塘预养之前,进行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沙星类等违禁药物的抽样检查,严格杜绝检测不合格的成鱼。进一步的,所述土塘和非土塘暂养池中均设有增氧设备,保证养殖过程水质溶解氧含量为6-9mg/l。所述增氧设备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进一步的,所述土塘暂养的拉网锻炼包括采用拉网工具,由技术人员把拉网工具从土塘的一端拖动到另一端,刺激鱼群,达到锻炼瘦身,有效降低其内脏比。进一步的,所述拉网工具为网式拉网工具或绳索式拉网工具。进一步的,所述网式拉网工具包括钢索,所述钢索之间对称设有浮子,所述钢索下方设有渔网。本发明中,采用的网式拉网工具,通过浮子增加上部的浮力,通过两名技术人员分别位于土塘的两端,从土塘的一侧缓慢拖拉钢索至另一侧,渔网会由于其自重半沉入水中,惊扰到土塘中的部分鱼群,通过鱼群的应激反应传递,促使整个土塘鱼群产生良性的应激反应,增强鱼的锻炼,加快鱼的瘦身速度,同时有效改善其瘦身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绳索式拉网工具包括缆绳,所述缆绳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排布有通孔,可以达到增氧的作用。本发明中,采用的缆绳式拉网工具,通过缆绳和定位块的重量,使其半沉入水中,通过两名技术人员分别位于土塘的两端,从土塘的一侧缓慢拖拉缆绳至另一侧,通过扰流板的作用,惊扰到土塘中的部分鱼群,通过鱼群的应激反应传递,促使整个土塘鱼群产生良性的应激反应,增强鱼的锻炼,加快鱼的瘦身速度,同时有效改善其瘦身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捕捞上市的瘦身鱼,其内脏比(质量比)≤7%。所述非土塘暂养池包括水泥池、塑料桶、帆布池中的任一种,所述非土塘暂养池内设有水质净化装置,池水流量为45-55立方/小时。特别的,所述非土塘暂养池设置在室内或遮阳的地方,面积规格为30-50m2。进一步的,所述非土塘暂养池为帆布池,所述帆布池包括框架,设置在固定框架内的帆布层;还包括固定绳索,所述固定绳索将帆布层捆绑固定在框架内部;所述框架上方设有防护网。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为塑料防护网。本发明的帆布池暂养池,通过框架可以有效固定其本身的稳定性,由于帆布层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在外部干扰较大的情况下(主要由技术人员引起),内部的水会有一定的波动,从而激发鱼的良性应激反应,可以进一步的瘦身锻炼。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消毒处理的具体方法为放养前20mg/l-30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浸浴5min-10min;或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10min-15min;下塘第二天用3mg/l-5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全池泼洒。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预养的具体方法为:将成熟鱼放入非土塘暂养池中,停食吊水3-7天,观察鱼体情况,若鱼体无异常,即可放鱼下塘养殖。通过预养,可以筛选出因为运输的物理伤害造成不可逆损伤的鱼,避免影响其他健康鱼。进一步的,所述土塘进行养殖前,需要依次进行池塘整修、清塘消毒、试水放鱼,以确保土塘适合养殖。其中,池塘整修包括清除塘基杂草,修补塘基,堵塞漏洞,清理池塘淤泥或干晒非土塘塘底;清塘消毒包括加水10cm-15cm,用生石灰100-120kg/667m2全池泼洒。2d-5d后注入清水,使水位达到1.5m以上,用茶籽饼以25kg/667m2全池泼洒后开启增氧机搅水均匀;试水放鱼包括将5尾-10尾待养殖的成熟鱼放置于网箱中,下塘测试,24h后观察鱼体情况,若鱼体无异常,即可放鱼下塘养殖。进一步的,所述土塘暂养中,养殖密度为1500-2000尾/667m2。进一步的,所述土塘养殖过程中,每15d换水一次,每次换30cm-50cm,保持水质清新。所述土塘养殖的水质应符合下表要求。通过本发明方法瘦身后的鱼,可达到以下感官要求。需强调的是,通过本申请发明人大量创造性试验探究,本发明采用的激发鱼类应激反应的方式温和适中,属于良性应激反应,可引起鱼类交感神经兴奋,激发内分泌系统,综合作用使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血压升高,降低消化吸收作用,促进自身代谢,达到瘦身锻炼的效果。本发明方法中,提供优质的水质和充足的氧气作为基础,充分避免了鱼类应激反应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鱼类就因能量消耗过大,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发生,可保证鱼类染病、死亡的概率低于1%。本发明方法养殖的瘦身鱼具有体色光鲜,体质强健,身材匀称,腹内无黑膜,无泥腥味,少脂肪,无药残,口感好,质量上乘等特点。本发明中,采用纯物理的方式,无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干扰,通过在土塘暂养、非土塘净化过程中,主要采用拉网锻炼的方式激发鱼类的良性应激反应,同时采用帆布池暂养净化配合,加快鱼的瘦身速度,同时有效改善其瘦身效果,有效降低其内脏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采用的拉网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采用的拉网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采用的暂养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新型瘦身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合适瘦身养殖的健康成熟鱼,饲养前先进行消毒处理和预养;s2.土塘暂养,把经过预养的成熟鱼放入土塘中,进行暂养净化;s3.非土塘净化,将经过暂养净化的鱼转至非土塘暂养池中流水锻炼15d,期间不进行投喂;s4.捕捞上市;所述步骤s2中,暂养净化过程中,停食吊水30天,期间拉网锻炼5次,间隔为6天,使鱼瘦身。本发明中,通过在土塘暂养、非土塘净化过程中,利用鱼类的良性应激反应,加快鱼的瘦身速度,同时有效改善其瘦身效果,有效降低其内脏比。进一步的,所述瘦身鱼为草鱼。进一步的,所述土塘和非土塘暂养池中均设有增氧设备,保证养殖过程水质溶解氧含量为8mg/l。所述增氧设备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进一步的,所述土塘暂养的拉网锻炼包括采用拉网工具,由技术人员把拉网工具从土塘的一端拖动到另一端,刺激鱼群,达到锻炼瘦身,有效降低其内脏比。进一步的,所述拉网工具为绳索式拉网工具1。进一步的,所述绳索式拉网工具包括缆绳11,所述缆绳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2,所述定位块设有扰流板13,所述扰流板排布有通孔131,可以达到增氧的作用。本发明中,采用的缆绳式拉网工具,通过缆绳和定位块的重量,使其半沉入水中,通过两名技术人员分别位于土塘的两端,从土塘的一侧缓慢拖拉缆绳至另一侧,通过扰流板的作用,惊扰到土塘中的部分鱼群,通过鱼群的应激反应传递,促使整个土塘鱼群产生良性的应激反应,增强鱼的锻炼,加快鱼的瘦身速度,同时有效改善其瘦身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捕捞上市的瘦身鱼,其内脏比(质量比)≤7%。进一步的,所述非土塘暂养池包括水泥池、塑料桶、帆布池中的任一种,所述非土塘暂养池内设有水质净化装置,池水流量为45-55立方/小时。特别的,所述非土塘暂养池设置在室内或遮阳的地方,面积规格为30-50m2。进一步的,所述非土塘暂养池为帆布池3,所述帆布池包括框架31,设置在固定框架内的帆布层32;还包括固定绳索33,所述固定绳索将帆布层捆绑固定在框架内部;所述框架上方设有防护网34。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为塑料防护网。本发明的帆布池暂养池,通过框架可以有效固定其本身的稳定性,由于帆布层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在外部干扰较大的情况下(主要由技术人员引起),内部的水会有一定的波动,从而激发鱼的良性应激反应,可以进一步的瘦身锻炼。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消毒处理的具体方法为放养前20mg/l-30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浸浴5min-10min;或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10min-15min;下塘第二天用3mg/l-5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全池泼洒。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预养的具体方法为:将成熟鱼放入非土塘暂养池中,停食吊水3-7天,观察鱼体情况,若鱼体无异常,即可放鱼下塘养殖。通过预养,可以筛选出因为运输的物理伤害造成不可逆损伤的鱼,避免影响其他健康鱼。进一步的,所述土塘进行养殖前,需要依次进行池塘整修、清塘消毒、试水放鱼,以确保土塘适合养殖。其中,池塘整修包括清除塘基杂草,修补塘基,堵塞漏洞,清理池塘淤泥或干晒非土塘塘底;清塘消毒包括加水10cm-15cm,用生石灰100-120kg/667m2全池泼洒。2d-5d后注入清水,使水位达到1.5m以上,用茶籽饼以25kg/667m2全池泼洒后开启增氧机搅水均匀;试水放鱼包括将5尾-10尾待养殖的成熟鱼放置于网箱中,下塘测试,24h后观察鱼体情况,若鱼体无异常,即可放鱼下塘养殖。进一步的,所述土塘暂养中,养殖密度为1500-2000尾/667m2。进一步的,所述土塘养殖过程中,每15d换水一次,每次换30cm-50cm,保持水质清新。所述土塘养殖的水质应符合下表要求。实施例2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新型瘦身鱼养殖方法,所不同的是,s2.土塘暂养,把经过预养的成熟鱼放入土塘中,进行暂养净化;暂养净化过程中,停食吊水35天,期间拉网锻炼5次,间隔为7天,使鱼瘦身。s3.非土塘净化,将经过暂养净化的鱼转至非土塘暂养池中流水锻炼18d,期间不进行投喂。进一步的,所述瘦身鱼为草鱼。所述土塘和非土塘暂养池中均设有增氧设备,保证养殖过程水质溶解氧含量为7mg/l。所述拉网工具为网式拉网工具或绳索式拉网工具。所述网式拉网工具2包括钢索21,所述钢索之间对称设有浮子22,所述钢索下方设有渔网23。实施例3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新型瘦身鱼养殖方法,所不同的是,s2.土塘暂养,把经过预养的成熟鱼放入土塘中,进行暂养净化;暂养净化过程中,停食吊水15天,期间拉网锻炼3次,间隔为5天,使鱼瘦身。s3.非土塘净化,将经过暂养净化的鱼转至非土塘暂养池中流水锻炼10d,期间不进行投喂。进一步的,所述瘦身鱼为草鱼。所述土塘和非土塘暂养池中均设有增氧设备,保证养殖过程水质溶解氧含量为6mg/l。所述拉网工具为网式拉网工具。所述网式拉网工具2包括钢索21,所述钢索之间对称设有浮子22,所述钢索下方设有渔网23。实施例4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新型瘦身鱼养殖方法,所不同的是,s2.土塘暂养,把经过预养的成熟鱼放入土塘中,进行暂养净化;暂养净化过程中,停食吊水45天,期间拉网锻炼6次,间隔为7天,使鱼瘦身。s3.非土塘净化,将经过暂养净化的鱼转至非土塘暂养池中流水锻炼21d,期间不进行投喂。进一步的,所述瘦身鱼为草鱼。所述土塘和非土塘暂养池中均设有增氧设备,保证养殖过程水质溶解氧含量为9mg/l。所述拉网工具为绳索式拉网工具。所述绳索式拉网工具1包括缆绳11,所述缆绳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2,所述定位块设有扰流板13,所述扰流板排布有通孔131。实施例5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新型瘦身鱼养殖方法,所不同的是,s2.土塘暂养,把经过预养的成熟鱼放入土塘中,进行暂养净化;暂养净化过程中,停食吊水25天,期间拉网锻炼4次,间隔为6天,使鱼瘦身。s3.非土塘净化,将经过暂养净化的鱼转至非土塘暂养池中流水锻炼17d,期间不进行投喂。进一步的,所述瘦身鱼为草鱼。所述土塘和非土塘暂养池中均设有增氧设备,保证养殖过程水质溶解氧含量为7.5mg/l。所述拉网工具为绳索式拉网工具。所述绳索式拉网工具1包括缆绳11,所述缆绳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2,所述定位块设有扰流板13,所述扰流板排布有通孔131。实施例6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养殖方式,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养殖的是脆肉鲩。实施例7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养殖方式,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养殖的是鳙鱼。实施例8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养殖方式,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养殖的是罗非鱼。实施例9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养殖方式,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养殖的是叉尾鱼。对比例1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养殖方式,所不同的是,步骤s2中不采用拉网锻炼的方式,所述非土塘暂养池为水泥池。对比例2本实施例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养殖方式,所不同的是,步骤s2中不采用拉网锻炼的方式,所述非土塘暂养池为塑料桶。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养殖的瘦身鱼关键参数如下表所示:试验组平均内脏比%死亡率/%实施例14.20实施例24.10实施例34.50实施例44.20实施例54.30对比例18.30对比例28.70.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本领域任一现有技术实现。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