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蜀宣花牛优质牛肉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33482发布日期:2020-04-17 21:53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蜀宣花牛优质牛肉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养殖业,具体涉及一种蜀宣花牛优质牛肉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特别是优质牛肉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全国各地纷纷致力于通过生产高档牛肉产品,但用于生产高端牛肉的牛品种主要为国外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我国自主培育的兼用型牛种并未得到开发利用。

蜀宣花牛是以宣汉黄牛为母本,引进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为父本进行三元杂交,运用综合选择手段,培育出的乳肉兼用型牛新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证书编号:(农02)新品种证字第6号)。本品种乳肉性能优良,育肥牛18月龄平均体重达到526.9k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1.14kg,屠宰率58.1%,净肉率48.2%,粗脂肪,,氨基酸总量21.1%,肌苷酸含量0.91mg/g,具备生产高档牛肉的潜力。同时本品种抗逆性强,可以有效适应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我国南方地区牛业生产。

蜀宣花牛存栏核心群母牛4431头,纯种牛9.1万头,杂交改良后代170余万头,目前已在内蒙古、陕西、山西、贵州、云南、福建、山东、河南、河北、辽宁、重庆、新疆等12个省和四川省内21个市州推广应用。群体数量大、覆盖范围广,针对蜀宣花牛进行高端牛肉的开发可有效提升我国牛业的经济附加值。

专利申请cn201210064613.2公开了一种利用云南黄牛生产雪花牛肉育肥技术,根据不同育肥阶段调整饲料和配方,对补充精料中的蛋白、微量元素、可消化养分等进行了要求,但由于蜀宣花牛是我国南方地区牛业生产中主要应用的品种,其品种遗产结构与地方牛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地区生态环境、饲料原料均存在差异,无法照搬。因此,开发出一种简单易行、符合蜀宣花牛生长特性和南方气候条件的方法,促进我国牛业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是农畜牧工作者的重要目标。

目前尚无利用蜀宣花牛生产大理石花纹牛肉的饲料配方及饲养模式。现有的蜀宣花牛饲料配方及饲养模式,仅适用于进行架子牛育肥和犊牛持续育肥,无法生产大理石花纹牛肉,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较低。因此,提供一种蜀宣花牛优质牛肉的生产方法,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蜀宣花牛优质牛肉的生产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利用蜀宣花牛生产大理石花纹牛肉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蜀宣花牛优质牛肉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育肥牛的选择:选择6月龄、体重150~200kg的健康蜀宣花牛;

步骤2.预饲期管理:对步骤1选取的6月龄犊牛进行阉割;而后饲喂一段时间,并驱虫、健胃;

步骤3.育肥期饲喂:将所述育肥期分为育肥前期、育肥中期和育肥后期三个阶段;分别按照不同的方式和饲料进行饲喂;

步骤4.将饲喂成熟的肥牛屠宰,获得蜀宣花牛优质牛肉。

进一步地,所步骤2中,将阉割后的6月龄犊牛饲喂一段时间,具体为:2天内只给牛饲喂青干草;第3天开始饲喂精料1kg,第15天开始饲喂精料1.5kg,第20天开始饲喂精料2kg,第25天开始饲喂精料2.5kg。

进一步地,步骤3中,7~14月龄期间时为育肥前期;处于15~23月龄时为育肥中期;处于24~28月龄时为育肥后期。

进一步地,所述育肥前期的日粮饲喂模式如下:

7月龄,标准体重220±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3.0~4.0kg;

8月龄,标准体重250±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4.5kg;

9月龄,标准体重275±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5.0kg;

10月龄,标准体重300±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5.5kg;

11月龄,标准体重325±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6.0kg;

12月龄,标准体重350±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6.5kg;

13月龄,标准体重375±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7.0kg;

14月龄,标准体重390±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7.5kg;

7月龄-14月龄的每日粗饲料进食为不间断自由采食。

进一步地,所述育肥中期的日粮饲喂模式如下:

15月龄,标准体重415±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8.0kg,粗饲料为不间断自由采食;

16月龄,标准体重445±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8.5kg,粗饲料为不间断自由采食;

17月龄,标准体重475±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8.5kg,粗饲料为不间断自由采食;

18月龄,标准体重505±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9.0kg,粗饲料为不间断自由采食;

19月龄,标准体重535±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9.0kg,粗饲料为不间断自由采食;

20月龄,标准体重565±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9.0kg,粗饲料限制3.0kg以下;

21月龄,标准体重590±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9.0kg,粗饲料限制3.0kg以下;

22月龄,标准体重615±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8.5kg,粗饲料限制3.0kg以下;

23月龄,标准体重640±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8.5kg,粗饲料限制3.0kg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育肥后期的日粮饲喂模式如下:

24月龄,标准体重665±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8.5kg,粗饲料为2.0~2.5kg;

25月龄,标准体重690±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8.5kg,粗饲料为2.0~2.5kg;

26月龄,标准体重710±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8.0kg,粗饲料为2.0~2.5kg;

27月龄,标准体重730±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8.0kg,粗饲料为2.0~2.5kg;

28月龄,标准体重750±25kg,每日精料进食量为8.0kg,粗饲料为2.0~2.5kg。

进一步地,所述育肥前期的日粮包括质量比为如下数值的组分:玉米49.50~54.50%,小麦13.30~14.70%,菜粕25.60~28.40%,麸皮4.80~5.30%,石粉1.40~1.60%,磷酸氢钙0.29~0.32%,食盐0.19~0.21%。

进一步地,所述育肥中期的日粮包括质量比为如下数值的组分:玉米54.20~59.90%,小麦16.20~17.90%,菜粕13.30~14.70%,麸皮9.00~10.00%,石粉1.40~1.60%,磷酸氢钙0.29~0.32%,食盐0.19~0.21%,小苏打0.48~0.53%。

进一步地,所述育肥后期的日粮包括质量比为如下数值的组分:玉米36.10~39.90%,小麦38.00~42.00%,菜粕7.60~8.40%,麸皮5.70~6.30%,石粉1.43~1.58%,磷酸氢钙0.29~0.32%,食盐0.19~0.21%,小苏打0.48~0.53%。

本发明中育肥前期的饲料、育肥中期的饲料、育肥后期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均为现有技术。

一种采用上述的生产方法生产出的优质牛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科学,方法简单,采用本发明方法能生产出优质大理石纹牛肉。

本发明通过选择适宜的育肥牛,并针对阉割后的牛的生理特点饲喂,以及驱虫、健胃;为育肥期打下良好基础。将育肥期分为育肥前期、育肥中期和育肥后期三个阶段;并针对这三个阶段不同的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饲喂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牛的生长。

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大理石纹牛肉,其净肉率、粗脂肪含量、大理石等级以及胴体等级,达到国家农业部发布的ny/t676-2010《牛肉等级规格》标准中的特级标准;且采用本发明方法饲喂育肥牛,其平均日增重及育肥结束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实验结果对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实验结果对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出更为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主题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是基于本发明内容对化合物基团、反应试剂、操作、反应步骤等作出的等同的替换或组合所实现的技术、工艺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育肥阶段和育肥程序的研究

1、育肥阶段研究

育肥牛以生产牛肉为主,常规的育肥阶段分为育肥前期、育肥中期和育肥后期。通过对蜀宣花牛生长发育特点和育肥性状的分阶段比较,本发明把育肥期设定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育肥前期(7~14月龄);第二阶段——肥育中期(15~23月龄);第三阶段——肥育后期(24月龄~出栏)。

2、饲喂程序研究

处于育肥前期(7~14月龄)的育肥牛日粮饲喂模式,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处于育肥中期(15~23月龄)的育肥牛日粮饲喂模式,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处于育肥后期(24~28月龄)的育肥牛日粮饲喂模式,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法后,蜀宣花牛的增重更快、饲料利用率高,出栏后的肉牛体躯丰满、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图1为本发明生产蜀宣花牛优质牛肉的流程示意图。

育肥实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针对蜀宣花牛利用不同育肥模式的育肥结果比较:

试验方法:选着15头6月龄健康蜀宣花牛(213kg±51)分为两组,①对照组包括5头实验牛,育肥期360天(cp14%,tdn73%的营养水平下育肥180天,cp12%,tdn73%的营养水平下育肥180天);②实验组包括10头实验牛,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育肥,测定全程日增重,育肥结束重。参照中国国家标准《牛胴体及鲜肉分割》(gb/t27643-2011)进行屠宰和胴体等级评定,测定屠宰性能、肉质性能和胴体等级。结果见表4,眼肌大理石花纹对照见图2。

表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巴山牛和蜀宣花牛利用相同育肥模式的结果比较:

试验方法:选择10头12月龄健康巴山牛(巴山牛性成熟较晚),体重250kg±73;10头健康蜀宣花牛为实验动物,207kg±48,分为2组。①对照组包括10头巴山牛,育肥480天(cp12%,tdn73%的营养水平下育肥300天,cp12%,tdn74%的营养水平下育肥180天);②实验组包括10头实验牛,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育肥进行育肥,测定全程日增重,育肥结束重。参照中国国家标准《牛胴体及鲜肉分割》(gb/t27643-2011)进行屠宰和胴体等级评定,测定屠宰性能、肉质性能和胴体等级。结果见表5。眼肌大理石花纹对照见图3。

表5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