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深施肥栽培用挖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0297发布日期:2019-11-15 20:4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深施肥栽培用挖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种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测深施肥栽培用挖孔装置。



背景技术: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各地区山地植树造林施肥仍采用人工手撒施肥作业方式,将化肥撒置苗木的根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苗木对化肥的吸收慢,此外如果遇到雨天,撒下的化肥会被雨水冲走,起不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深施肥栽培用挖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深施肥栽培用挖孔装置,包括管体、转轴以及把杆,所述转轴贯穿把杆并与把杆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通过连轴器安装有绞龙,所述绞龙的下端安装有钻头,所述管体的上端焊接有锥斗,所述锥斗的内壁焊接有第一固定支耳,所述把杆上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焊接有第二固定支耳,所述第二固定支耳与第一固定支耳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把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圈,所述转轴上套接有平面轴承。

优选的,所述绞龙位于管体中并且与管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管体的外壁焊接有压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支耳与第二固定支耳均设有四个且其上设有圆孔,所述连杆的两端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杆为空心圆管结构,所述套环上固定连接有l形的摇柄。

优选的,所述平面轴承的上侧与套环接触,所述平面轴承的下侧与挡圈接触。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直径为12~16cm,所述管体的表面设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摇柄驱动钻头旋转,向下深挖钻孔,挖下的泥土由绞龙向上输送,将本装置从地下拔出后即可形成挖孔,本装置挖孔方便,采用钻孔式挖掘对土层的扰动小,减少对苗木根部的伤害,在苗木根旁挖孔注肥,促进苗木进行吸收,并且减少肥料流失,提高施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管体;2、绞龙;3、钻头;4、锥斗;5、压杆;6、转轴;7、连杆;8、第一固定支耳;9、固定环;10、把杆;11、挡圈;12、平面轴承;13、套环;14、摇柄;15、第二固定支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测深施肥栽培用挖孔装置,包括管体1、转轴6以及把杆10,所述转轴6贯穿把杆10并与把杆10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的下端通过连轴器安装有绞龙2,所述绞龙2的下端安装有钻头3,所述管体1的上端焊接有锥斗4,所述锥斗4的内壁焊接有第一固定支耳8,所述把杆10上焊接有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上焊接有第二固定支耳15,所述第二固定支耳15与第一固定支耳8之间通过连杆7连接,所述转轴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13,所述把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圈11,所述转轴6上套接有平面轴承12。

具体的,所述绞龙2位于管体1中并且与管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管体1的外壁焊接有压杆5,使用时一只脚踩踏压杆5实加压力。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支耳8与第二固定支耳15均设有四个且其上设有圆孔,所述连杆7的两端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把杆10为空心圆管结构,所述套环13上固定连接有l形的摇柄14,通过转动摇柄14能够驱动钻头3及绞龙2旋转。

具体的,所述平面轴承12的上侧与套环13接触,所述平面轴承12的下侧与挡圈11接触,平面轴承12对套环13起到支撑的作用,减小相对转动的摩擦阻力。

具体的,所述管体1的直径为12~16cm,所述管体1的表面设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读取下挖的深度。

工作原理:在施肥使用时,将本装置置于树苗的根部旁,踩踏压杆5将钻头3压入泥土中,然后扶持把杆10,并且转动摇柄14,摇柄14驱动转轴6旋转,转轴6带动绞龙2以及钻头3旋转,钻头3旋转时不断的向下深挖,同时施加一定的压力,管体1向下移动,挖下的泥土由绞龙2向上输送到锥斗4内,泥土如果过多,将直接从锥斗4溢出,将本装置从地下拔出后即形成挖孔,向圆形的挖空中撒上化肥,然后再填上泥土,即完成施肥。用铁锹直接深挖孔,需要挖的开口面积较大,扰动苗木根部土层,从而影响植物生长。本装置采用钻孔式挖掘,挖掘面积小,对植物根部影响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