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塑形捆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1118发布日期:2020-02-11 08:34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苗木塑形捆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与植物栽培的固定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苗木塑形捆绑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园林绿化施工中对苗木的多样性要求越来越高,苗木逐渐占据市场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丛生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自然生长的丛生苗木数量有限,所以就必须要人工培育一部分丛生苗木来满足市场要求,而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处于自然生长,无法生长成所需的形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苗木塑形捆绑器,具有对苗木进行人为塑形,达到人为预期形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苗木塑形捆绑器,包括捆绑装置和连接支撑装置,所述捆绑装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支撑装置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捆绑装置;

所述捆绑装置包括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卷轴、支架壳和自回弹芯,所述卷轴贯穿自回弹芯并且两端与支架壳固定连接,所述自回弹芯上收卷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端与自回弹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

所述支架壳远离自回弹芯的一侧连接有供卡扣插入的插壳,插壳的两侧设置有与卡扣配合的卡口,所述插壳内设置有限制自回弹芯转动的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卡扣拉出并绕过植物枝干然后将卡扣插入到插壳中,在这个过程中,自回弹芯随着皮带的拉出而转动并具有一个将皮带收卷回去的一个弹力,卡扣与卡口固定,从而将卡扣固定在插壳中,而此时通过定位机构限制自回弹性的转动,进而使皮带不会再被拉出,从而达到皮带牢固的包覆在植物的枝干上,然后根据所要枝干的生长形状,将相邻枝干上的捆绑装置通过连接支撑装置进行连接牵引,从而通过连接支撑装置来对相邻植物枝干产生一个拉力,从而在这个拉力的作用下植物枝干会朝向该状态继续生长,从而达到所需要的生长植物形状。在需要调整皮带的长度或者将捆绑装置取下时,只需要将卡扣从卡口中按出,使卡口从插壳中拔出,此时在自回弹芯的弹力作用下将皮带自动收卷至自回弹芯上,从而能够实现快速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限位钉和弹簧,所述插壳靠近自回弹芯的侧壁开设有贯穿至支架壳内的限位孔,所述限位钉从限位孔中穿出,所述弹簧套设在限位钉上,所述弹簧一端与限位钉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插壳固定,所述自回弹芯两端周缘设有若干限位槽;

所述卡扣未卡合在卡口时,所述限位钉与限位槽分离;

所述卡扣卡合进卡口时限位钉嵌入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扣插进插壳的过程中,卡扣的顶端首先与限位钉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接触,卡扣继续往里插合的过程中,会顶着限位钉朝限位槽方向靠近,限位钉从插壳侧壁上的限位孔中穿出,在卡扣插进卡口中的时候,限位钉嵌入到限位槽里面限制自回弹芯的转动;在不需要捆绑时,从卡口处按动卡扣使卡扣从插壳中脱离,当卡扣从插壳中脱离时,插壳中的弹簧解除压缩状态,带动限位钉从限位槽中脱离,于此同时自回弹芯解除限制,收卷回皮带,从而解除对植物枝干的捆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弹簧背离插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与卡口卡合的过程中,导向板背离与弹簧连接的一侧与卡扣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钉与弹簧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导向板,限位钉与卡扣直接接触会对卡扣造成损伤,导向板的设置避免了对卡扣的损伤,并且导向板增大了与卡扣的接触面积,使卡扣更加方便的驱动导向板带动限位钉的运动,其次限位钉与导向板相连接,使限位钉在运动时会更加的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机构还包括有筒体,所述筒体包覆收卷有皮带的自回弹芯,所述筒体上设有皮带穿出孔,所述皮带从皮带穿出孔中穿出,所述卡扣位于皮带穿出孔的外侧,所述限位槽位于筒体两端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体包覆住收卷有皮带的自回弹芯,可以使被包覆的部分免受自然环境的侵蚀,皮带从皮带穿出孔中穿出,卡扣在筒体的外侧,当皮带不受外力收卷的时候,卡扣会被卡在皮带穿出孔外侧壁处,使用时方便将皮带拉出,自回弹芯上的限位槽不被筒体包覆住,这样可以方便限位钉嵌入限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包括左筒体和右筒体,所述左筒体上设有两个凸柱,所述右筒体上与两个凸柱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孔,两个所述凸柱分别插合进凹孔中,两个所述凸柱之间形成所述皮带穿出孔,所述左筒体与右筒体背离皮带穿出孔的一侧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筒体分为左筒体和右筒体,两个筒体铰接在一起,操作人员在进行包覆操作的时候,左右筒体不会分离,包覆时可以先将皮带放在两个凸柱之间的皮带穿出孔中,然后将两个筒体进行扣合,并且在包覆操作的时候皮带上是已经连接有卡扣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支撑装置包括内接板、可调螺钉和两个支撑板;

所述内接板沿侧壁方向开设有若干定位螺纹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内接板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支撑板中,所述可调螺钉穿过定位通孔与任意一个定位螺纹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连接植物枝干的时候,调节可调螺钉与内接板上的定位螺纹孔的连接位置,从而改变连接支撑装置的整体长度,达到需求的连接位置进行连接,两个支撑板与内接板的连接方式可以使调节更迅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板远离定位通孔的一端设有燕尾块,所述插壳一侧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中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一侧封闭,两个所述燕尾块分别与两个插壳上的燕尾槽插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用连接支撑装置连接两个捆绑装置的时候,只需先将第一块支撑板上的燕尾块插入第一个捆绑装置凸台上的燕尾槽内,再通过调节可调螺钉与内接板连接的定位螺纹孔位置,使第二块支撑板能于第二个捆绑装置凸台上的燕尾槽插合,最后将燕尾块插入燕尾槽内,达到连接两个捆绑装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连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螺钉和内接板;

所述内接板沿侧壁方向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钉穿过通孔与任意一个螺纹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需要连接植物枝干的时候,调节可调螺钉与内接板上的定位螺纹孔的连接位置,从而改变连接支撑装置的整体长度,达到需求的连接位置进行连接,内接板与一个支撑板的连接也能达到连接两个捆绑装置的效果,耗材上也得到了节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支撑板和内接板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块,第一个所述连接块位于支撑板远离通孔的一端,第二个所述连接块位于内接板远离与支撑板连接的一端,所述插壳一侧上设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中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一侧封闭,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两个插壳上的插槽插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内接板和支撑板上的端部各自设有连接块,在两个捆绑装置的插壳上各设连接台,在连接两个捆绑装置的时候,通过内接板和支撑板上的连接块各自与插槽的插合实现连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连接支撑装置和两个捆绑装置的连接使苗木各个枝干之间相互制约,以此对苗木进行塑形,从而达到人为预期的效果。

2.固定机构与收卷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很好的实现卡扣卡进卡口的同时锁紧整体装置,卡扣松离卡口时,收卷机构实现皮带不受外力时,将外伸皮带自动收卷回来。

3.连接支撑装置长度可以调节,实现苗木各个枝干之间的连接,并传递枝干之间的牵引力,从而实现人为预期的塑形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捆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1体现捆绑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体现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捆绑装置;2、连接支撑装置;11、收卷机构;111、卷轴;112、自回弹芯;113、支架壳;114、皮带;115、卡扣;12、插壳;121、卡口;13、定位机构;131、限位钉;132、弹簧;133、限位孔;116、限位槽;134、导向板;117、筒体;1171、左筒体;1172、右筒体;1173、铰链;1174、凸柱;1175、凹孔;1176、皮带穿出孔;21、支撑板;22、内接板;23、定位螺纹孔;24、可调螺钉;25、定位通孔;26、燕尾块;122、凸台;123、燕尾槽;28、螺钉;27、螺纹孔;210、通孔;29、连接块;124、连接台;125、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苗木塑形捆绑器,包括捆绑装置1和连接支撑装置2,捆绑装置1有两个,在两个捆绑装置1之间通过连接支撑装置2连接,捆绑装置1包括收卷机构11和插壳12,收卷机构11与插壳12连接。

参考图1,连接支撑装置2包括两个支撑板21和内接板22,内接板2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定位螺纹孔23,支撑板21上开设有与螺纹孔23对应的定位通孔25,内接板22两端分别插入至支撑板21中,内接板22和支撑板21通过可调螺钉24连接,可调螺钉24通过定位通孔25与定位螺纹孔23进行连接,通过调节可调螺钉24与不同定位螺纹孔23的连接来改变连接支撑装置2的整体长度,来达到所需要的长度。

参考图1和2,插壳1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凸台122,在凸台122上开设有燕尾槽123,燕尾槽123不贯穿凸台122,支撑板21远离内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燕尾块26,燕尾槽123的开设是为了与支撑板21上的燕尾块26进行插合,燕尾块26与燕尾槽123的插合固定连接支撑装置2和捆绑装置1。

参考图2和4,在收卷机构11中包括卷轴111、自回弹芯112和支架壳113,卷轴111的两端贯穿自回弹芯112,并通过螺母与支架壳113进行固定,从而固定住自回弹芯112的位置,自回弹芯112上收卷有皮带114,皮带114一端与自回弹芯112进行固定,另一端连接有卡扣115,在自回弹芯112的外面包覆有筒体117,自回弹芯112的两端穿出筒体117,自回弹芯112未被筒体117包覆的两端周缘开设有若干限位槽116,在插壳12中设有定位机构13,定位机构13限制自回弹芯12的转动。

参考图4,定位机构13中包括限位钉131和弹簧132,插壳12固定在收卷机构11的一侧,插壳12上开设了供卡扣115卡合的卡口121,插壳12远离卡口121的一端侧壁上开设贯穿到支架壳113中的限位孔133,限位钉131从限位孔133中穿出,限位钉131通过弹簧132来固定初始位置,弹簧132先套设在限位钉131上,弹簧132一端与插壳12侧壁固定,另一端和限位钉131进行固定。当卡扣115插进插壳12的过程中,卡扣115的顶端首先与限位钉131连接有弹簧132的一端接触,卡扣115继续往里插合的过程中,会顶着限位钉131朝限位槽116方向靠近,限位钉131从插壳12侧壁上的限位孔133中穿出,在卡扣115插进卡口121中的时候,限位钉131嵌入到限位槽116里面限制自回弹芯112的转动,从而达到捆绑紧枝干的效果;在限位钉131与弹簧132连接的一侧连接有导向板134,导向板134增大与卡扣115的接触面积大,使卡扣115驱动导向板134运动的同时,更加平稳的驱动限位钉131朝向限位槽116。

参考图5,筒体117包括左筒体1171和右筒体1172,两个筒体的一侧之间用铰链1173铰接在一起,左筒体1171上设有凸柱1174,右筒体1172上设有凹孔1175,左右筒体扣合时,不将限位槽116包覆住,凸柱1174插进凹孔1175中,同时形成了皮带穿出孔1176,皮带穿出孔1176主要是让连接有卡扣115的皮带114从中穿出,并使卡扣115位于筒体117的外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连接支撑装置2中的部件进行组装,将内接板22和两个支撑板21组装在一起,初始时两块支撑板21上的可调螺钉24连接在内接板22中相邻的两个定位螺纹孔23中,使两块支撑板21贴合,接着操作人员在皮带穿出孔1176位置将卡扣115拉出,并绕过植物枝干将卡扣115插入到插壳12中,在插入进插壳12的过程中,卡扣115的端部会抵触到与弹簧132连接的限位钉131,驱动限位钉131向限位槽116运动,限位钉131到限位槽116的初始距离与卡扣115的端部到凸起处的距离相同,在卡扣115插合进卡口121时,限位钉131嵌入到限位槽116中限制住自回弹芯112的转动,从而使皮带114不会被继续拉出,达到皮带114牢固的包覆在植物的枝干上,将两个捆绑装置1捆绑在对应的植物枝干上后,然后将组装好的连接支撑装置2与捆绑装置1进行连接,进行连接时,将第一块支撑板21的一端燕尾块26插入至其中一个插壳12的燕尾槽123中,再通过可调螺钉24与内接板22中不同的定位螺纹孔23配合,对连接支撑装置2的长度进行调节,使第二块支撑板21的一端燕尾块26能插入至另一个插壳12的燕尾槽123中,从而将两个枝干进行连接,连接支撑装置2传递两个枝干的牵引力进行塑形。

实施例2:一种苗木塑形捆绑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考图6,连接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板21和内接板22,内接板22插入至支撑板21中,在内接板22背离连接处的一端上设有连接块29,支撑板21和内接板22由螺钉28连接。

在连接支撑装置2与两个捆绑装置1连接时,支撑板21一端的连接块29与一个捆绑装置1中连接台124上的插槽125插合,内接板22一端的连接块29与另一个捆绑装置1中连接台124上的插槽125插合实现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

将连接支撑装置2和两个捆绑装置1进行连接时,将支撑板21的一端连接块29插入至其中一个插壳12的插槽125中,再通过螺钉28与内接板22上不同的螺纹孔27的配合,对连接支撑装置2的长度进行调节,使内接板22的一端连接块能插入至另一个插壳12的插槽125中,从而将两个枝干进行连接,连接支撑装置2传递两个枝干的牵引力进行塑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