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鱼用脱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3835发布日期:2020-01-07 07:50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钓鱼用脱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用的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钓鱼用脱钩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脱钩器通常是由塑料把手固定在塑料把手内的钢针组成,但是这种脱钩器存在如下不足:1)由于钢针的尖头较尖,如果随意放置则有可能对垂钓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2)在不需要用脱钩器时,只能将脱钩器放置在地上,或者其他地方,而在需要的时候找寻起来不太方便;

而现有技术授权公开号为cn205455508u的鱼护用脱钩器,虽然解决了脱钩器存放安装的问题,但其与鱼护的连接固定是通过螺栓实现,当螺栓预紧力过大时容易造成对鱼护的损伤,且此种脱钩器不能应对现代垂钓竞赛的效率要求,不能很好的脱倒刺钩只能脱无刺钩,往往降低了脱钩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钓鱼用脱钩器,该钓鱼用脱钩器安装于鱼护上对鱼护无损伤,且安装快捷方便,该钓鱼用脱钩器还能同时脱倒刺钩或无刺钩,提高了脱钩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钓鱼用脱钩器,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一端连接有脱钩部呈t形、另一端连接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一部和夹持二部,所述夹持一部位于支撑部一端的端头,所述夹持二部连接在支撑部上靠近夹持一部的地方、和夹持一部向彼此靠拢形成夹合。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一部呈口形,此口形夹持一部的两侧竖向段设有不少于一处弓形卡凸一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二部上设有不少于一处弓形卡凸二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一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倾斜于夹持一部向外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脱钩部两端设有防滑限位部,所述防滑限位部垂直于脱钩部。

进一步的,该钓鱼用脱钩器还设有附翼部,所述附翼部设置在支撑部上靠近脱钩部的一端,距离脱钩部存在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脱钩部、支撑部与夹持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脱钩部、支撑部与夹持部活动组装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全,实用方便,易于拆卸及便于携带;本脱钩器安装在鱼护上时因其应用的安装方式不会对鱼护造成损伤;本脱钩器能很好的应对倒刺钩和无刺钩的脱钩,大大的提高了钓鱼者尤其是竞赛时的脱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钓鱼用脱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中:1、脱钩部;2、防滑限位部;3、支撑部;4、卡凸一部;5、卡凸二部;6、导向部;7、附翼部;8、夹持一部;9、夹持二部;10、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2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钓鱼用脱钩器,包括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一端连接有脱钩部1,该端两者连接后呈t形;支撑部3另一端连接有夹持部10,所述夹持部10包括夹持一部8和夹持二部9,所述夹持一部8位于支撑部3一端的端头,所述夹持二部9连接在支撑部3上靠近夹持一部8的地方、和夹持一部8向彼此靠拢形成夹合。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一部8呈口形,此口形夹持一部8的两侧竖向段设有不少于一处弓形卡凸一部4;所述夹持二部9上设有不少于一处弓形卡凸二部5,弓形卡凸一部4和弓形卡凸二部5配合形成夹持力用于固定该钓鱼用脱钩器。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一部8远离支撑部3的一端设有导向部6,所述导向部6倾斜于夹持一部8向外延伸,安装时,将导向部6靠近鱼护边沿向下插入即可。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脱钩部1两端设有防滑限位部2,所述防滑限位部2为垂直于脱钩部1的凸柱,脱钩时,手持鱼线向外使力,因用力变形或者鱼线本身易滑会导致脱钩失败,防滑限位部2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该钓鱼用脱钩器还设有附翼部7,所述附翼部7设置在支撑部3上靠近脱钩部1的一端,距离脱钩部1存在有2mm间隙,此附翼部7和脱钩部1配合应对倒刺钩的脱钩,其中附翼部7主要起阻挡鱼嘴的作用,脱钩部1起挡鱼钩的作用。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脱钩部1、支撑部3与夹持部10一体成型;进一步的,可直接用铁丝一体折弯制成。

具体使用时,将该钓鱼用脱钩器的导向部6对准鱼护边沿插入直到无法再插进便完成了安装,取鱼时,手持鱼线从支撑部3左或右侧面进入附翼部7与脱钩部1形成的间隙里,鱼线抵在脱钩部1上向上拉升到位再往侧向一压便完成了脱钩,拆卸时直接向上拔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