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2029发布日期:2020-01-10 14:1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树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树木移植过程中,为了防止新移植的树木倒伏,需要为其加装固定装置。现有的树木固定装置主要由多个斜撑和位于斜撑顶部的抱环构成,抱环环绕树干设置,斜撑的顶部与抱环连接,斜撑的底部插入土层中,因此通过斜撑的侧向支撑力防止树木倒伏。然而为使固定装置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斜撑的支撑高度要足够高(通常要超过树干高度的三分之一),从而导致固定装置体积大,占用树木周边大量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树木固定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树木固定装置支撑力不足,且安装后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树木固定装置,包括:

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绕树木周向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树木;

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绕树木周向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树木,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树木的支撑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树木的支撑位置;

多个竖向加固件,所述多个竖向加固件靠近树木的树干设置,所述竖向加固件的一侧面与所述树干相对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并且所述竖向加固件的顶部超过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树干向上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绕树干设置且与所述竖向加固件连接;

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绕树干设置且与所述竖向加固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竖向加固件的顶部连接有第三固定圈,所述第三固定圈绕树干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加固件超出所述第一支撑杆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加固件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三个,并且所述竖向加固件绕所述树干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加固件面向所述树干的表面为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的圆心朝向树干且沿树干高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加固件的顶部通过连接片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加固件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侧面凸出的连接部,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加固件的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片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了竖向加固件,该竖向加固件的中下部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使其能够靠近树干表面并沿树干高度方向向上延伸,从而使固定装置对树干的支撑点上移(即超过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在提供相同的支撑力的情况下可使第一支撑杆的高度更低,因此既能保证固定装置对树木的支撑力,防止树木倒伏,同时又能减小固定装置的体积以及对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树木固定装置固定树木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树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竖向加固件与固定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加固件与固定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树木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树木固定装置;

11、第一支撑杆;

12、第二支撑杆;

13、连接杆;

14、第二固定圈;

15、第一固定圈;

16、第三固定圈;

161、连接部;

162、螺栓;

163、连接片;

17、竖向加固件;

2、树木;

21、树干;

3、横向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树木固定装置,该树木固定装置用于加固树木,特别是刚移植的树木,以提高树木的抗倒伏性。

如图1所示,该树木固定装置1围绕树木2的树干21设置,并支撑在树干21上,从而为树木2提供侧向支撑力,防止其倒伏。具体的,所述树木固定装置1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11、多个第二支撑杆12和多个竖向加固件17。其中,多个第一支撑杆11绕树木2周向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树木2,其中,第一支撑件11的底部插入并固定于土层里,第一支撑杆11的顶部向树木2方向倾斜并支撑于树干21上。优选的,多个第一支撑杆11均匀的分布于树木2外周并支撑树干21,从而使树干21各水平方向的侧向支撑力均衡。与第一支撑杆11相似,多个第二支撑杆12绕树木2周向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树木2,第二支撑杆12的底部插入并固定于土层里,第二支撑杆12的顶部支撑于树干21上。与第一支撑杆11不同之外在于,第二支撑杆12与树木2的支撑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与树木2的支撑位置。其中,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可以为方管、圆管等不同截面的管材制成,或者也可以为角钢等结构件制成。通过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可对树干21提供一定的侧向支撑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竖向加固件17靠近树木2的树干21设置,并且竖向加固件17的一侧面与树干21相对,竖向加固件17的另一侧面与第一支撑杆11以及第二支撑杆12相对,其中,竖向加固件17与第一支撑杆11以及第二支撑杆12连接,使竖向加固件17固定于树干21上并为树干21提供支撑。具体的,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超过所述第一支撑杆11沿树干21向上延伸,从而使固定装置对树干的支撑点上移(即超过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在提供相同的支撑力的情况下可使第一支撑杆的高度更低,因此既能保证固定装置对树木的支撑力,防止树木倒伏,同时又能减小固定装置的体积以及对空间的占用。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竖向加固件17面向树干21的表面为内凹弧形曲面,弧形曲面的圆心朝向树干21且沿树干21高度方向延伸,具体的该竖向加固件17可以为一面内凹的钢材等硬性结构件材料,也可以是硬性结构件材料和橡胶等软性材料的结合。一方面能够防止破坏树木的外表皮,另一方面提高了竖向加固件17与树干21的接触面积,使得竖向加固件17能够贴合树干21,进一步提高竖向加固件17对树干的加固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竖向加固件17的与树干相对的外表面也可以是内凹或者外凸或者平面的设置。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竖向加固件17超出所述第一支撑杆11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顶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顶部之间的距离。使得树干21受保护的加固范围更大,另一方面利用底部双层固定的结构,增强支撑架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对树木2的侧向支撑力,使得树干21更不易折断,占用空间更小。

如图1和图2所示,树木2的周围设置有第一固定圈15,第一固定圈15同下面所述第二固定圈14和第三固定圈16可以为角钢等硬性材料的结构件制成,或者也可以为弧形连接件拼接制成。第一固定圈既与竖向加固件17连接,又与多个第一支撑杆11的顶部相连,在夹紧竖向加固件17的同时,使对树木的支撑力通过第一固定圈15均匀作用到多个第一支撑杆11上,在减少第一支撑杆直接定在树上对树木造成的伤害的同时,也便于支撑杆的安装。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支撑杆11与树木2的支撑位置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圈14。与第一固定圈15类似,第二固定圈14与竖向加固件17相连的同时也与多个第二支撑杆12的顶部相连接,在夹紧竖向加固件17的同时,使对树木的支撑力通过第二固定圈14均匀作用到多个第一支撑杆11上,在减少第二支撑杆直接定在树上对树木造成的伤害的同时,也便于支撑杆的安装。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支撑杆11的底部与多个第二支撑杆12底部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第一支撑杆11尾部末端和第二支撑杆12的尾部末端相连,或者第一支撑杆11尾部末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杆12的下半部分,或者第二支撑杆12尾部末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杆11的下半部分,使对树木2的支撑力整体分到由多个第一支撑杆11、多个第二支撑杆12、第一固定圈15和第二固定圈14组成的部件上,增强对树干21的侧向支撑力。

进一步的,在第一支撑杆11或者第二支撑杆12的末端设置有底部连接杆13,底部连接杆13与多个第一支撑杆11或者多个第二支撑杆连接的方式为螺栓连接,捆绑连接等;底部链接杆13可以是塑料、钢材等具有一定刚性的结构件,使得第一固定圈15、多个第一支撑杆11、第二固定圈14、多个第二支撑杆12和底部连接杆13形成一个整体的底部加固组件,使对树木2的支撑和加固效果更加显著。

在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圈16,第三固定圈16可以设置在竖向加固件17的末端,也可以设置在竖向加固件17末端以下的位置,使得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加强加固的强度。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加固件17的个数等于或者大于三个,竖向加固件17的个数为三的时候,既能避免只有两个竖向加固件时对树木保护不够周全,树干易倾斜的问题,又能实现对树木较为全面立体的保护,并且所述竖向加固件17绕所述树干21均匀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竖向加固件17的个数可以为三个,四个或者更多。

如图4所示,在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片163,相邻两个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通过连接片相互连接,使得竖向加固件的顶部形成一个整体,能防止大风、大雨等自然灾害对单个竖向加固件的破坏,增加竖向加固件的使用年限,增强对树干21的加固作用。

如图5所示,所述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侧面凸出的连接部161,相邻两个竖向加固件17的连接部161通过连接片163相互连接,通过螺栓162的设置可以实现连接片163长度、宽度的协调,使得连接更加方便和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