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0499发布日期:2020-03-03 04:37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植物全生育期要遭受来自地上和地下两方面的病虫害侵袭,即来自于植物生长环境的病原微生物、害虫的侵害。通常的植物保护技术方法是依靠化学农药,诸如杀真菌剂、杀细菌剂、杀虫剂等,这些化学的方法快速有效,但其残留对人类健康或饲喂动物的健康有致病性,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土壤中存活着大量的幼虫,如果不对这些幼虫进行处理的话,很难根除病虫害。

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是一种用于育苗过程中,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辅助装置,其在农业生产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一般通过农药喷洒的方式对幼苗进行病虫害防治,其只能对除去地面上的害虫,却无法有效根除地下的害虫,并且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导致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其可以更加有效的去除害虫,并且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提高实用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电源装置、左安装板、右安装板、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的顶端分别与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底端连接,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的底部均插入地下,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相对设置,电源装置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电连接。

所述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顶端均设置有多组诱虫装置,所述诱虫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并在隔板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孔,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孔相通,外壳的顶端设置有与上腔室相通的导入口,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左导入板、右导入板、左电极网、右电极网和升压电路,所述左导入板和右导入板的顶端分别与上腔室内顶壁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左导入板和右导入板的底端分别向右和向左倾斜,并在左导入板和右导入板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诱虫槽,所述多组诱虫槽内均装有诱虫药剂,所述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的底端均与隔板的顶端连接,并且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分别位于连通孔的左侧和右侧,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的顶端分别与左导入板和右导入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与电源装置电连接,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均与升压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的土壤中预埋有介导颗粒。

优选的,所述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之间留有3-10mm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与下腔室相通的导出口,并在导出口出设置有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的顶端与外壳通过铰链连接,透明盖板的顶端与外壳通过锁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底端均与地面相平,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爬行网,所述爬行网的一端与外壳的两侧顶部连接,爬行网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与地面相连。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条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对升压电路进行控制的控制开关。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通过将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插入地下,使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位于幼苗根部的两侧,通过电源装置为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进行控制,在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形成电场,杀死幼苗根部的害虫,并且可以在育苗前通过强电场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和细菌。

2、该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通过诱虫槽内的诱虫药剂散发气味,通过气味可以引诱幼苗上的爬行虫,爬行虫自导入口爬入上腔室内并通过左导入板和右导入板滑落至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处,通过升压电路将电压升高后,在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之间形成高压,爬行虫在左电极网和右电极网之间被电击穿杀死,可以更加有效的去除害虫,并且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诱虫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装置;2、左安装板;3、右安装板;4、正电极板;5、负电极板;6、外壳;7、隔板;8、连通孔;9、导入口;10、左导入板;11、右导入板;12、左电极网;13、右电极网;14、升压电路;15、诱虫槽;16、介导颗粒;17、透明盖板;18、爬行网;19、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电源装置1、左安装板2、右安装板3、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的顶端分别与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的底端连接,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的底部均插入地下,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相对设置,电源装置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电连接,通过将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插入地下,使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位于幼苗根部的两侧,通过电源装置1为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进行控制,在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之间形成电场,杀死幼苗根部的害虫,并且可以在育苗前通过强电场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和细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的顶端均设置有多组诱虫装置,诱虫装置包括外壳6,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隔板7,隔板7将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并在隔板7的中部设置有连通孔8,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连通孔8相通,外壳6的顶端设置有与上腔室相通的导入口9,上腔室内设置有左导入板10、右导入板11、左电极网12、右电极网13和升压电路14,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的顶端分别与上腔室内顶壁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的底端分别向右和向左倾斜,并在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诱虫槽15,多组诱虫槽15内均装有诱虫药剂,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的底端均与隔板7的顶端连接,并且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分别位于连通孔8的左侧和右侧,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的顶端分别与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的底端连接,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之间留有3-10mm的间隙,保证爬行虫在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之间的间隙处可以被电击穿,升压电路14与电源装置1电连接,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均与升压电路14电连接,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之间的土壤中预埋有介导颗粒16,通过介导颗粒16提高土壤的导电性,外壳6的一侧设置有与下腔室相通的导出口,并在导出口出设置有透明盖板17,透明盖板17的顶端与外壳6通过铰链连接,透明盖板17的顶端与外壳6通过锁扣连接,打开透明盖板17,可以将下腔室内的爬行虫导出,左安装板2和右安装板3的底端均与地面相平,外壳6的两侧均设置有爬行网18,爬行网18的一端与外壳6的两侧顶部连接,爬行网18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与地面相连,爬行虫通过爬行网18方便进入外壳6内,外壳6为条形结构,条形结构的外壳6减少占用空间,且保证对爬行虫的诱捕效果,外壳6上设置有用于对升压电路14进行控制的控制开关19,通过控制开关19可以对升压电路14进行控制,通过诱虫槽15内的诱虫药剂散发气味,通过气味可以引诱幼苗上的爬行虫,爬行虫自导入口9爬入上腔室内并通过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滑落至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处,通过升压电路14将电压升高后,在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之间形成高压,爬行虫在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之间被电击穿杀死,可以更加有效的去除害虫,并且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在使用时,过将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插入地下,使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位于幼苗根部的两侧,通过电源装置1为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进行控制,在正电极板4和负电极板5之间形成电场,杀死幼苗根部的害虫,并且可以在育苗前通过强电场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和细菌,通过诱虫槽15内的诱虫药剂散发气味,通过气味可以引诱幼苗上的爬行虫,爬行虫自导入口9爬入上腔室内并通过左导入板10和右导入板11滑落至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处,通过升压电路14将电压升高后,在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之间形成高压,爬行虫在左电极网12和右电极网13之间被电击穿杀死,可以更加有效的去除害虫,并且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提高实用性,电死的爬行虫堆积在下腔室内,通过打开透明盖板17,可以将下腔室内的爬行虫导出,条形结构的外壳6可以减少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保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电源装置为配有高压的蓄电池,一组电源装置可以配备多组左电极板和右电极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