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池内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3196发布日期:2020-07-07 14: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鱼池内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鱼池(200)、废水处理装置(201)和活性炭过滤装置(202),

鱼池(200)包括池体(51)、一对导轨(53)和排污装置,

池体(51)底面为斜面,池体(51)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3-8°,池体(51)的较深的一端开有一组排污口,一组排污口内分别设置有滤网(64),一组排污口分别通过第一分支管道(61)与排污总管(52)相连通,一对导轨(53)对称分布固定安装在池体(51)顶部,

排污装置包括轨道车本体(54)、电动机(55)、刮板(56)、一对直线轴承(57)和长轴(62),

轨道车本体(54)的底部设置有一对主动轨道轮(58)和一对从动轨道轮(59),长轴(62)的两端分别与一对主动轨道轮(58)固定连接,长轴(62)上设置有第一链轮,电动机(55)通过支架安装在轨道车本体(54)顶面,并与减速机传动相连,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传动相连,轨道车本体(54)通过一对主动轨道轮(58)和一对从动轨道轮(59)滑动安装在一对导轨(53)上,

一对直线轴承(57)对称分布安装在轨道车本体(54)顶面,刮板(56)的顶部设置有一对导向轴(60),一对导向轴(60)的顶部分别位于一对直线轴承(57)内,刮板(56)的底部与池体(51)的底面相抵触,

一对导轨(53)的两端分别通过角铁支架与池体(51)固定连接,

废水处理装置(201)包括箱体(101)、多孔支撑板(102)、排料盖体(103)、凸轮锁紧机构和进液管道(104),

箱体(101)顶部开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密封盖(105),箱体(101)的底部为出液漏斗(106),出液漏斗(106)的细径端为出液口,出液口上设置有弯管(108),箱体(101)底部设置有机架(110),机架(110)底部对称分布设置有一对支脚和一对万向轮,多孔支撑板(102)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设置有过滤网,多孔支撑板(102)安装在箱体(101)内,并位于出液漏斗(106)上方,箱体(101)的一端为敞口,箱体(101)的另一端设置有钩臂(109),进液管道(104)包括进液总管和第二分支管道,进液总管的进水口安装在箱体(101)侧壁下部,第二分支管道上开有一组喷淋孔,进液管道(104)的第二分支管道通过管架安装在箱体(101)内顶面,

排料盖体(103)的顶部铰接在箱体(101)的敞口端顶面,排料盖体(103)的闭合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排料盖体(103)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柱销(111),

凸轮锁紧机构包括长轴(112)和一对内曲面凸轮压紧部(113),长轴(112)通过一对轴承和轴承座活动安装在箱体(101)底面,长轴(112)的一端设置有手轮(114),一对内曲面凸轮压紧部(113)对称分布固定安装在长轴(112)上,通过旋转手轮(114)使长轴(112)带动一对内曲面凸轮压紧部(113)分别压紧在对应的圆柱销(111)上,

多孔支撑板(102)上铺设有土壤过滤层,

活性炭过滤装置(202)包括过滤箱体(1)、进水管(2)、出水管(3)、进料门(4)、出料门(5)和一对凸轮锁紧机构,

过滤箱体(1)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过滤箱体(1)的顶部为进水口,过滤箱体(1)的底面开有一组过滤孔(6),过滤箱体(1)的两端分别开有活性炭进口和活性炭出口,进水管(2)的出水端设置有进水漏斗(7),进水管(2)通过进水漏斗(7)固定安装在过滤箱体(1)的进水口上,出水管(3)的顶部设置有出水漏斗(10),出水管(3)通过出水漏斗(10)固定安装在过滤箱体(1)的底面,

进料门(4)和出料门(5)的闭合面上设置有密封条(16),进料门(4)的一端铰接在进水漏斗(7)的底部一侧,出料门(5)的一端铰接在进水漏斗(7)的底部另一侧,

进料门(4)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圆柱销(11),出料门(5)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圆柱销(14),

凸轮锁紧机构包括一对内曲面凸轮压紧部(12)和推动杆(13),

一对内曲面凸轮压紧部(12)分别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在过滤箱体(1)的两侧,推动杆(13)固定安装在一对内曲面凸轮压紧部(12)上,

通过推动其中一个凸轮锁紧机构的推动杆(13)带动一对内曲面凸轮压紧部(12)锁紧在对应的第一圆柱销(11)上,使进料门(4)与活性炭进口紧密贴合,

通过推动其中另一个凸轮锁紧机构的推动杆(13)带动一对内曲面凸轮压紧部(12)压紧在对应的第二圆柱销(14)上,使出料门(5)与活性炭出口紧密贴合,

过滤箱体(1)的底面铺设有活性炭过滤层,

排污总管(52)的出水口与排污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排污泵的出水口与进液管道(104)相连通,弯管(108)的出水口与进水管(2)的进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内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刮板(56)的底面为刀口状,排污总管(52)上设置有截止阀,导轨(5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内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箱体(101)内设置有一对多孔支撑板固定槽,多孔支撑板(102)插入一对多孔支撑板插入槽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内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弯管(108)的出液端设置有截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内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弯管(108)和进液管道(104)的进口端分别设置有快装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内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网为不锈钢烧结网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内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门(4)和出料门(5)上分别设置有钩臂(15),进水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门挂钩(8)和出料门挂钩(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内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门(4)内壁与过滤箱体(1)底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35-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内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水管(2)的进水端和出水管(3)的出水端分别设置有快装接头。


技术总结
一种鱼池内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它包括鱼池(200)、废水处理装置(201)和活性炭过滤装置(202),鱼池(200)包括池体(51)、一对导轨(53)和排污装置,池体(51)底面为斜面,池体(51)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3‑8°,池体(51)的较深的一端开有一组排污口,一组排污口内分别设置有滤网(64),一组排污口分别通过第一分支管道(61)与排污总管(52)相连通;优点是:能够在更换鱼池内水的同时将池底的沉淀物同时清理并排出;利用土壤过滤掉鱼池废水内的颗粒物,土壤过滤层可以就近取材且更换方便,环保利用;活性炭更换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肖爱民;陈方;易家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市平湖秋月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