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丘陵果园雨水收集系统及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7536发布日期:2020-06-20 14:08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丘陵果园雨水收集系统及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节水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丘陵果园雨水收集系统及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也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世界上排名第121位,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低到1,760m,接近世界公认的水资源紧缺国家最低标准水平。在我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其中,农业用水一直是我国的耗水大户,占全部耗水总量的60%以上,这其中灌溉用水又占农业用水90%左右。提高我国农田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成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措施。水资源不足与灌溉用水浪费并存,这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差距较大。目前,我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有:1.水资源短缺;2.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产生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等问题。3.水资源污染严重。工业、生活污水污染地表水源引发居民日常用水、和农业养殖、灌溉等用水安全问题。

专利号为201721450918.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雨水收集系统,解决了目前对雨水的收集循环利用成本高、分配不够合理的弊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集水池、沉淀池、过滤池及用于连接并输送水源的输送装置,沉淀池与过滤池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初级储水的初存装置,初存装置的一侧固接有用于输送浇灌用水的浇灌装置;过滤池的一侧还固设有用于对过滤后的水源进行终极存储的终存装置,终存装置一侧固接有用于提供生活用水的用水装置;输送装置安装有用于控制水源由集水池向终存装置依次单向流通的输送单向阀组件,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合理的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分配,减少器件的损耗使得更加的经济高效。但其存在以下不足:集水、蓄水体量小,不能满足规模种植作物的用水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丘陵果园雨水收集系统及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主要收集丘陵地带降雨,储蓄用作灌溉用水,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问题。就丘陵地区果园灌溉取水困难现状,缓解地区性、季节性干旱情况,降低灌溉取水成本。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设施,具有集水、蓄水体量大,收集设施经久耐用的特点。模块化蓄水池,基本上能满足灌区农田、果树用水需求。同时,还提高了山体的排水功能,减少暴雨引起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丘陵果园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引流渠、收集池、过滤装置、蓄水池,所述雨水引流渠包括等高线的横向支渠和一定间隔纵向干渠,所述纵向干渠上设有多个横向支渠连接口,经横向支渠连接口连接多个横向支渠;所述收集池上设有纵向干渠连接口,经纵向干渠连接口连接纵向干渠;所述收集池经过滤装置与蓄水池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纵向干渠下端靠近纵向干渠连接口处安装有分流闸口。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网、滤芯、过滤管道和单向阀,其中,滤网、滤芯内镶在过滤管中,过滤管道连接收集池和蓄水池,从收集池到蓄水池方向依次是滤网、滤芯、单向阀。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收集池、蓄水池有一定高度差,收集池高于蓄水池。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横向支渠、纵向干渠分别由砖砌石建成。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收集池、蓄水池的池底和坡面分别用水泥进行了硬化处理。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丘陵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上述的雨水收集系统,抽水泵、过滤器、施肥装置、增压泵、灌溉管路,其中,所述蓄水池出水端连接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经管路连接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经管路分别连接施肥装置、增压泵,所述施肥装置经管路与增压泵连接,所述增压泵与灌溉管路连接,所述灌溉管路包括纵向主路和等高线的横向支路,所述纵向主路与所述横向之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系统,具有集水、蓄水体量大,收集设施经久耐用的特点。模块化蓄水池,基本上能满足灌溉用水;

2、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季多余的雨水收集,用于缓解地区性、季节性干旱情况,解决灌溉取水难问题,降低了用水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系统提高山体的排水功能,防止水土流失,预防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池;2-过滤装置;3-蓄水池;4-抽水泵;5-过滤器;6-施肥装置;7-增压泵;8-控制系统;9-雨水引流渠;10-灌溉管路;11-分流闸口;12-滤网;13-滤芯;14-过滤管道;15-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丘陵果园雨水收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雨水引流渠9、收集池1、过滤装置2、蓄水池3,所述雨水引流渠9包括等高线的横向支渠和一定间隔纵向干渠,所述横向支渠、纵向干渠分别由砖砌石建成,所述纵向干渠上设有多个横向支渠连接口,经横向支渠连接口连接多个横向支渠;所述收集池1上设有纵向干渠连接口,经纵向干渠连接口连接纵向干渠,所述纵向干渠下端靠近纵向干渠连接口处安装有分流闸口11;所述收集池1经过滤装置2与蓄水池3连通,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滤网12、滤芯13、过滤管道14和单向阀15,其中,滤网12、滤芯13内镶在过滤管道14中,过滤管道14连接收集池1和蓄水池3,从收集池1到蓄水池3方向依次是滤网12、滤芯13、单向阀15;所述收集池1、蓄水池3有一定高度差,收集池1高于蓄水池3,收集池1、蓄水池3的池底和坡面分别用水泥进行了硬化处理。

实施例2

一种丘陵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丘陵果园雨水收集系统,抽水泵4、过滤器5、施肥装置6、增压泵7、灌溉管路10,其中,所述丘陵果园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引流渠9、收集池1、过滤装置2、蓄水池3,所述雨水引流渠9包括等高线的横向支渠和一定间隔纵向干渠,所述横向支渠、纵向干渠分别由砖砌石建成,所述纵向干渠上设有多个横向支渠连接口,经横向支渠连接口连接多个横向支渠;所述收集池1上设有纵向干渠连接口,经纵向干渠连接口连接纵向干渠,所述纵向干渠下端靠近纵向干渠连接口处安装有分流闸口11;所述收集池1经过滤装置2与蓄水池3连通,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滤网12、滤芯13、过滤管道14和单向阀15,其中,滤网12、滤芯13内镶在过滤管道14中,过滤管道14连接收集池1和蓄水池3,从收集池1到蓄水池3方向依次是滤网12、滤芯13、单向阀15;所述收集池1、蓄水池3有一定高度差,收集池1高于蓄水池3,收集池1、蓄水池3的池底和坡面分别用水泥进行了硬化处理,所述蓄水池3出水端连接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经管路连接过滤器5,所述过滤器5经管路分别连接施肥装置6、增压泵7,所述施肥装置6经管路与增压泵7连接,所述增压泵7与灌溉管路10连接,所述灌溉管路10包括纵向主路和等高线的横向支路,所述纵向主路与所述横向之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根据南方丘陵地形,很多果树种植在丘陵情况,果树沿等高线分层种植,可沿等高线建筑横向引水渠,和一定间隔的纵向干渠,横、纵向雨水引流渠9由砖砌石建成,下雨时,雨水流入横向支渠,然后汇入纵向干渠,把雨水从海拔较高山顶、山腰引向山底的集水池1,纵向干渠上有,分流闸口11,可调节进入收集池1的水量。收集池1的作用是收集和沉淀。沉淀的雨水经过过滤装置2流入蓄水池3,成为灌溉用水。过滤装置2包括滤网12、滤芯13、过滤管道14和单向阀15。雨水收集池1和灌溉蓄水池3,用水泥对池底和坡面进行硬化处理。蓄水池3由若干大小不一,模块化蓄水池组成,主要作用储蓄经过过滤后的雨水。蓄水池3与收集池1有一定高度差,沉淀后的雨水,流入蓄水池3,然后由抽水泵4,经过过滤器5再次过滤后,进入果园灌溉管路10网,进行灌溉。

尽管已经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