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盒组件、饵盒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8750发布日期:2020-06-20 14:1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饵盒组件、饵盒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饵料容器,具体涉及一种饵盒组件、饵盒套装。



背景技术:

随着钓鱼爱好者对专业装备的配置要求越来越高,用于存放、处理饵料的钓鱼辅助用具分工越来越明确。在垂钓过程中,钓鱼者需要用到不同的饵料,例如不同干湿度、不同软硬度的饵料,因此,对应产生了对应于特种用途的、不同规格的饵料容器,例如常用的开饵盆、拌饵盆、散炮盆、拉饵盒(饵料盒)等,在这些饵料盆(饵料盒)中最大的为开饵盆,考虑到携带和实际使用效果,开饵盆尺寸(盆口和盆底)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的,开饵盆尺寸不超过33cm,高度不超过8cm,而且盆腔截面多为圆形。由于钓鱼地点一般均远离居住地,在到达钓鱼地点时需要携带这些钓具、钓鱼辅助用具,因此,钓具、钓鱼辅助用具还需要具备便携性、易收纳性,其整体占用空间越小越好。

现有的拉饵盒(饵料盒)、散炮盆在便于使用的同时构造出了不规则的形状,具体表现为:在饵料盒或托盘上设有外凸设置的轴套孔,多个饵料盒或托盘通过回转轴层叠连接在一起。这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多层饵料盒高于最大的开饵盆,当其放入开饵盆内时,其整体占用空间大,不便携带;第二,饵料盒放于开饵盆内时,外凸设置的轴套孔占用了开饵盆的容腔空间,从而限制了饵料盒的大小,不利于最大化的平衡饵料盒与开饵盆的总体容腔体积,另外现有拉饵盒(饵料盒),散炮盆的轴也很容易磕碰或划伤开饵盆内壁。

公开于2017年3月8日的中国专利文献cn205993446u记载了一种饵盒套装,包括由大到小依次套装在一起的大饵盆、散炮盆、小饵盆和拉饵盒,以及以拉饵盒型号相匹配的拉饵托盘;在拉饵托盘上靠近其边缘位置设有向下延伸的立柱,在拉饵盒内部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述立柱相匹配的插孔,拉饵托盘通过立柱以可旋转的方式插装于插孔内;散炮盆的结构与拉饵盒相同,散炮盆内的插孔与拉饵托盘的立柱相匹配,使拉饵托盘也可与散炮盆相配套安装;大饵盆可扣装在所述散炮盆上作为该饵盒套装的上盖;小饵盆的形状与所述散炮盆的内部形状相匹配。该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饵盒收纳不方便的问题;但是,在装饵过程中,需要一手持钓钩或撒饵工具,另一手翻找对应的饵料;为此,在现场使用时一般将这些饵盆(饵盒)摊开放置。当这些饵盒摊开时,其占地面积较大,限制了钓鱼时的活动空间。而且,由于饵盒无盖,在夏天时饵料被阳光直射,容易变味、发馊,造成了饵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兼顾多个饵盒的易用性、易收纳便携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饵盒组件、饵盒套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饵盒组件,包括第一容器和能够收纳于第一容器内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容器具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内接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容腔侧设置,还包括第三连接头,所述第三连接头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容器,所述第三容器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容器或第二容器可拆卸连接的挂耳。

优选的,所述第三容器能够收纳于所述第一容器或所述第二容器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容器包括第四容器和第五容器,所述第二连接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容器上,所述第五容器具有第四连接头,所述第四连接头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头配合,以使所述第五容器能够形成所述第四容器的可开合盒盖。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五容器的底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能够贴合于所述第四容器的内壁插入所述第四容器的容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三连接头、第四连接头均选择能够与钓箱饵盒支架的饵盒安装头、钓椅饵盒支架的饵盒安装头或地叉饵盒支架的饵盒安装头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头。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三连接头、第四连接头选择回转接头。

又进一步的,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容器上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头外壁的第一紧定螺栓避让孔或第一紧定螺栓避让槽;在对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位置,在所述第二容器上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头外壁的第二紧定螺栓避让孔或第二紧定螺栓避让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器为散炮盆,所述第二容器为拉饵盒,所述第三容器为小饵盆,所述第四容器为拉饵盆,所述第五容器为拉饵托盘。

一种饵盒套装,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外侧壁为规则几何柱体,在第一容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内接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容腔侧设置,所述第二容器具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内接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容腔侧设置,还包括第三连接头,当所述第二容器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上方时,所述第三连接头能够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当嵌套设置的所述第三容器和第二容器设置在第一容器内时,所述第三容器、第二容器均低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容腔顶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容器设有用于错开所述第一连接头或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凹弧壁。

又进一步的,在对应于所述凹弧壁的位置,在所述第三容器上设有挂耳,所述第一容器的侧壁或所述第二容器的侧壁能够卡接在所述挂耳与所述凹弧壁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1)第二容器能够通过第三连接头与第一容器可拆卸连接,这样,第二容器能够与第一容器固定在一起,便于使用,第二容器、第三连接头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容器内,便于收纳,占用空间小,便携。

(2)通过挂耳,第三容器可以与第二容器或第一容器固定在一起,也可以放置在第二容器或第一容器内。

(3)嵌套设置的第三容器和第二容器设置在第一容器内时,第三容器、第二容器均低于第一容器的容腔顶壁,携带时表现为第一容器的外部形状,只有第一容器占用携带空间,结构紧凑,便携;第二容器能够通过第三连接头灵活地设置在第一容器上方,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饵盒组件的携带状态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饵盒组件的第一回转接头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饵盒组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开饵盆,2-散炮盆,21-连接头,22-紧定螺栓避让槽,3-小饵盆,31-挂耳,4-连接头,41-圆柱形插槽,42-圆柱形插头,5-拉饵盆,51-连接头,52-紧定螺栓避让槽,6-拉饵托盘,61-连接头,62-圆柱形插头,63-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饵盒组件,包括第一容器和能够收纳于第一容器内的第二容器。第一容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第二容器具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内接于第二容器的容腔侧设置,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第二连接头外凸于第二容器的内腔设置使第二容器形成具有凸出部的不规则体,当第二容器放置于第一容器的容腔内时,凸出部的存在会使第二容器的容腔体积、第一容器的容腔体积整体上并不能最大化设置;还包括第三连接头4,第三连接头4用于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

具体参见图1-3,散炮盆2可以视为第一容器,则第一连接头为连接头21,拉饵盆5可以视为第二容器,则第二连接头为连接51。连接头51内接于拉饵盆5的容腔侧设置,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连接头51外凸于拉饵盆5的内腔设置使拉饵盆5形成具有凸出部的不规则体,当拉饵盆5放置于散炮盆2的容腔内时,凸出部的存在会使拉饵盆5的容腔体积、散炮盆2的容腔体积整体上并不能最大化设置。当饵盒组件还包括开饵盆时,为了携带方便,散炮盆2需要放置在开饵盆1内时,最好的,连接头21内接于散炮盆2的容腔侧设置,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连接头21外凸于散炮盆2的内腔设置使散炮盆2形成具有凸出部的不规则体,当散炮盆2放置于开饵盆1的容腔内时,凸出部的存在会使散炮盆2的容腔体积、开饵盆1的容腔体积整体上并不能最大化设置。

优选的,第二容器包括第四容器和第五容器,第二连接头固定连接在第四容器上,第五容器具有第四连接头,第四连接头能够与第二连接头配合,以使第五容器能够形成第四容器的可开合盒盖。具体到图1-3中,拉饵盆5视为第四容器,连接头51为第二连接头,拉饵托盘6视为第五容器,连接头61为第四连接头,拉饵盆5和拉饵托盘6组合视为第二容器。

进一步的,饵盒组件还包括第三容器,第三容器设有能够与第一容器或第二容器可拆卸连接的挂耳。又进一步的,第三容器能够收纳于第一容器或第二容器内。具体参见图1-3,小饵盆3可以视为第三容器,在图中,小饵盆3设有能够与散炮盆2可拆卸连接的挂耳31;小饵盆3放置在散炮盆2内。在其它实施例中,小饵盆3还可以设有能够与拉饵盆可拆卸连接的挂耳31,小饵盆3还可以放置在拉饵盆5内;或者,也可以在饵盒组件中再增加一个能够放置在拉饵盆5内的小饵盆3。

进一步的,在第五容器的底壁设有限位凸起63,限位凸起63能够贴合于第四容器的内壁插入第四容器的容腔内。由于拉饵盆5与拉饵托盘6是通过连接头51与连接头61可拆卸连接的,所以,当拔高拉饵托盘6时,就可以使限位凸起63高于拉饵盆5的顶壁,当连接头61选择柱形回转接头时,就可以转动拉饵托盘6。

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三连接头、第四连接头可以采用这样的接头:它具有插头42和插槽41,插头42可以是圆柱,插槽41是略大于圆柱外径的圆柱形孔,或者,插头42是多边形正棱柱,插槽41是略大于多边形正棱柱的多边形正棱柱孔。在图1-3中,插头42可以是圆柱,插槽41是略大于圆柱外径的圆柱形孔。在图1-4中,第四连接头上方并不需要再连接其它连接头,所以第四连接也可以不具有插槽41。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三连接头、第四连接头均选择能够与钓箱饵盒支架的饵盒安装头、钓椅饵盒支架的饵盒安装头或地叉饵盒支架的饵盒安装头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头。

再进一步的,第一转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三连接头、第四连接头选择回转接头,也就是插头42是圆柱,插槽41是略大于圆柱外径的圆柱形孔。

又进一步的,在对应于第一连接头的位置,在第一容器上设有延伸至第一连接头外壁的第一紧定螺栓避让孔或第一紧定螺栓避让槽;具体参见图3,在对应于连接头21的位置,在散炮盆2上设有延伸至连接头21外壁的紧定螺栓避让槽22。在对应于第二连接头的位置,在第二容器上设有延伸至第一连接头外壁的第二紧定螺栓避让孔或第二紧定螺栓避让槽,具体参见图3,在对应于连接头51的位置,在拉饵盆5上设有延伸至连接头51外壁的紧定螺栓避让槽52。

优选的,第一容器为散炮盆2,第二容器为拉饵盒,第三容器为小饵盆3,第四容器为拉饵盆5,第五容器为拉饵托盘6。应当明白,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应用并不需要限定在具有特定功能的容器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具有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应用在具有其它功能的饵盆、饵盒上。

实施例2:一种饵盒套装,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外侧壁为规则几何柱体,在第一容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内接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容腔侧设置,所述第二容器具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内接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容腔侧设置,还包括第三连接头,当所述第二容器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上方时,所述第三连接头能够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当嵌套设置的所述第三容器和第二容器设置在第一容器内时,所述第三容器、第二容器均低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容腔顶壁。当第三容器嵌套设置在第二容器内时,第三容器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分隔腔。当第二容器嵌套设置在第三容器内时,第二容器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分隔腔。

优选的,第一容器为散炮盆2,第二容器为拉饵盒(拉饵盒也可以称为饵料盒、食盒等),第三容器为小饵盆3,第四容器为拉饵盆5,第五容器为拉饵托盘6。

进一步的,第三容器设有用于错开所述第一连接头或第二连接头的凹弧壁。

又进一步的,在对应于凹弧壁的位置,在第三容器上设有挂耳,所述第一容器的侧壁或所述第二容器的侧壁能够卡接在所述挂耳与所述凹弧壁之间。

使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产品时,参见图5,散炮盆2的连接头21插在地叉饵盒支架的饵盒安装头上,然后将饵盒安装头上的紧定螺栓拧紧,使紧定螺栓抵接连接头21,然后将小饵盆3的挂耳31挂在散炮盆2的侧壁上,将第三连接头4的插头42插在连接头21的圆柱形插槽内,将拉饵盆5的连接头51插在第三连接头4的圆柱形插槽41内,将拉饵托盘6的连接头61插在连接头51的圆柱形插槽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转动拉饵盒5或拉饵托盘6,以取出饵盒组件内的饵料。

根据需要,还可以将散炮盆2嵌套在开饵盆1内,也可以在拉饵盆5内放置其它工具。

前述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三容器、第四容器可以是具有洞口的盆体,也可带可开合盖的盒体,这样便于将较小的容器嵌套在较大的容器内。

当手上粘上饵料或其它东西时需要及时清洗,小饵盆3可以盛干净的水及时涮手清洗。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