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8865发布日期:2020-06-20 14:1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病虫害防治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病虫害是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病虫害对森林的影响十分严重,病虫害在爆发时,会造成大片的树木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诱虫灯是一款夜晚用来引诱和捕杀有趋光性的昆虫的灯,常常采用诱虫灯来进行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诱虫灯在森林中布设时通过悬臂与树木主干固定后将诱虫灯通过顶部挂钩悬挂在悬臂端部,由于诱虫灯的顶部挂钩与悬臂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出现强风或由于动物误碰时易造成诱虫灯晃动,当诱虫灯晃动幅度过大时,易由于顶部挂钩拖钩而坠落损坏,若采用诱虫灯与悬臂加装螺钉固定连接的方式,则会由于拆装麻烦而造成对诱虫灯的清理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将诱虫灯体可拆卸固定在悬臂上,代替了挂钩悬挂在悬臂上的设置方式,既可方便的将诱虫灯体拆下清理,同时也避免了强风或动物误碰而造成诱虫灯体坠落损坏,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包括端板、弧形板和诱虫灯体,所述端板竖直设置,所述端板一侧通过水平设置的多根连接杆与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弧形板两端部分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所述端板另一侧水平固定有悬臂,所述悬臂端部底面水平开设有导槽,所述悬臂顶面竖直固定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底部与所述悬臂滑动配合且伸入所述导槽内;

所述诱虫灯体顶面水平固定有顶座,且所述顶座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所述顶座顶面中部竖直开设有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锁定组件的底部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封盖和护套,所述封盖固定连接在所述悬臂顶面,所述封盖顶面竖直固定有所述护套,所述护套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顶端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内侧竖直固定有插杆,且所述插杆与所述压簧、所述封盖、所述护套和所述悬臂均间隙配合,所述插杆伸出所述护套的顶端固定有手柄,所述插杆伸入所述导槽的底端与所述限位孔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套环与所述插杆过盈配合,所述手柄表面开设防滑纹。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端板和所述弧形板均与所述连接杆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弧度范围为2rad到3rad。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弧形板的所述安装通孔数量均为四个。

作为优选,所述导槽为倒置的燕尾型槽或工字槽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初始状态下,所述导槽为倒置的燕尾型槽或工字槽中的一种且所述诱虫灯体的所述顶座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则通过所述导槽的限制能够防止所述顶座沿竖直方向脱出,从而所述诱虫灯体无法沿竖直方向脱离所述悬臂,同时所述插杆底端与所述顶座的所述限位孔滑动配合,则通过所述插杆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能够防止所述顶座沿所述导槽的水平方向移动,从而此时所述诱虫灯体被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悬臂上,能够避免强风或动物误碰而造成诱虫灯体坠落损坏,整个装置在布设时将所有的所述弧形板均靠在林场树干的中部,此过程可通过安装人员将梯子靠在树干侧面的方式爬高安装,后在每个所述弧形板的所述安装通孔内均加装螺钉使所述弧形板紧固在树干外侧,所述诱虫灯体随即被固定设置在林场内来利用飞虫的趋光性引诱捕杀,当需要拆下所述诱虫灯体清理时,安装人员将梯子靠在树干侧面并攀爬至装置安装高度,后手持所述手柄通过所述套环压缩所述压簧的方式带动所述插杆上升脱出所述限位孔并收入所述悬臂内,此时所述插杆与所述限位孔配合对所述顶座滑移的锁止解除,后保持所述手柄的上提状态,并手持所述诱虫灯体施力带动所述顶座沿所述导槽滑移脱出即可取下清理,清理结束后需要重装所述诱虫灯体至所述悬臂,操作方式为:将所述诱虫灯体的所述顶座对准所述悬臂的所述导槽并滑入,在所述顶座滑入的同时上提所述手柄使所述插杆收入所述悬臂内,当所述顶座滑入至自身的前端通过所述插杆下方后,松开所述手柄,所述插杆通过所述压簧释放压缩行程的方式顶在所述顶座的顶面,后继续施力使所述顶座滑入,当所述顶座滑入至所述限位孔正对所述插杆后,所述压簧继续释放压缩行程将所述插杆卡入所述限位孔内来再次完成对所述顶座的锁止,操作方便。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座与悬臂的导槽滑动配合的方式滑入并通过插杆与顶座的限位孔配合的方式锁止顶座在导槽内,以此将诱虫灯体可拆卸固定在悬臂上,代替了挂钩悬挂在悬臂上的设置方式,既可方便的将诱虫灯体拆下清理,同时也避免了强风或动物误碰而造成诱虫灯体坠落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弧形板;101、安装通孔;2、连接杆;3、端板;4、锁定组件;401、手柄;402、插杆;403、护套;404、封盖;405、安装槽;406、压簧;407、套环;5、悬臂;501、导槽;6、诱虫灯体;601、顶座;602、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包括端板3、弧形板1和诱虫灯体6,端板3竖直设置,端板3一侧通过水平设置的多根连接杆2与弧形板1固定连接,且弧形板1的数量为多个,弧形板1两端部分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101,端板3另一侧水平固定有悬臂5,悬臂5端部底面水平开设有导槽501,悬臂5顶面竖直固定有锁定组件4,锁定组件4底部与悬臂5滑动配合且伸入导槽501内。诱虫灯体6顶面水平固定有顶座601,且顶座601与导槽501滑动配合,顶座601顶面中部竖直开设有限位孔602,且限位孔602与锁定组件4的底部滑动配合。

作为本案优选的方案,锁定组件4包括封盖404和护套403,封盖404固定连接在悬臂5顶面,封盖404顶面竖直固定有护套403,护套403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槽405,安装槽405内设置有压簧406,压簧406顶端与安装槽405固定连接,压簧406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环407,套环407内侧竖直固定有插杆402,且插杆402与压簧406、封盖404、护套403和悬臂5均间隙配合,插杆402伸出护套403的顶端固定有手柄401,插杆402伸入导槽501的底端与限位孔602滑动配合,以便通过锁定组件4插入限位孔602的方式来将诱虫灯体6快速的固定在悬臂5上,或通过锁定组件4拉出限位孔602的方式使诱虫灯体6能够从悬臂5上快速取下。

套环407与插杆402过盈配合,以便套环407和插杆402同步升降,手柄401表面开设防滑纹,如此设置,便于手持手柄401施力时防止手柄401脱手,连接杆2的数量为四个,端板3和弧形板1均与连接杆2焊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端板3和弧形板1能够稳固的连接为一整体,弧形板1的数量为两个,弧形板1的弧度范围为2rad到3rad,如此设置,便于弧形板1可以选做出不同的规格来适应不同粗度的树干。

每个弧形板1的安装通孔101数量均为四个,以便能够通过多个安装通孔101均加装螺钉的方式将端板3紧固的固定在树干侧面,导槽501为倒置的燕尾型槽或工字槽中的一种,以便顶座601与导槽501滑动配合后顶座601不会沿导槽501的竖向脱出。

采用上述结构,初始状态下,导槽501为倒置的燕尾型槽或工字槽中的一种且诱虫灯体6的顶座601与导槽501滑动配合,则通过导槽501的限制能够防止顶座601沿竖直方向脱出,从而诱虫灯体6无法沿竖直方向脱离悬臂5,同时插杆402底端与顶座601的限位孔602滑动配合,则通过插杆402与限位孔602的配合能够防止顶座601沿导槽501的水平方向移动,从而此时诱虫灯体6被可拆卸固定在悬臂5上,能够避免强风或动物误碰而造成诱虫灯体6坠落损坏,整个装置在布设时将所有的弧形板1均靠在林场树干的中部,此过程可通过安装人员将梯子靠在树干侧面的方式爬高安装,后在每个弧形板1的安装通孔101内均加装螺钉使弧形板1紧固在树干外侧,诱虫灯体6随即被固定设置在林场内来利用飞虫的趋光性引诱捕杀,当需要拆下诱虫灯体6清理时,安装人员将梯子靠在树干侧面并攀爬至装置安装高度,后手持手柄401通过套环407压缩压簧406的方式带动插杆402上升脱出限位孔602并收入悬臂5内,此时插杆402与限位孔602配合对顶座601滑移的锁止解除,后保持手柄401的上提状态,并手持诱虫灯体6施力带动顶座601沿导槽501滑移脱出即可取下清理,清理结束后需要重装诱虫灯体6至悬臂5,操作方式为:将诱虫灯体6的顶座601对准悬臂5的导槽501并滑入,在顶座601滑入的同时上提手柄401使插杆402收入悬臂5内,当顶座601滑入至自身的前端通过插杆402下方后,松开手柄401,插杆402通过压簧406释放压缩行程的方式顶在顶座601的顶面,后继续施力使顶座601滑入,当顶座601滑入至限位孔602正对插杆402后,压簧406继续释放压缩行程将插杆402卡入限位孔602内来再次完成对顶座601的锁止,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