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驱蚊灭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8824发布日期:2020-06-20 14:1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驱蚊灭蚊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驱蚊灭蚊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加热型灭蚊器技术已经很成熟,光吸引型诱蚊灯也已经流行了4、5年。两种技术都可以起到驱蚊或灭蚊的作用,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电加热型产生的药物挥发,短时间对人伤害很小,但长时间在该环境中,对小孩、孕妇等人群还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药物很难杀死蚊子,蚊子通常都躲在药物较远的角落或逃离。而光吸引型的灭蚊效果非常好,但在白天或者有照明灯光时的效用非常小,因此很多情况下家里必须同时配备这2种产品,但是同时配置两种商品无疑增加了用户成本,而且不方便用户的使用。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驱蚊灭蚊器,可同时实现电加热驱蚊和光吸引灭蚊功能,方便用户的使用,而且成本较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驱蚊灭蚊器,包括外壳、风机、三位开关、加热器和储蚊装置,所述三位开关和加热器均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上,所述三位开关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所述加热器内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蚊口,所述风机安装在一风机安装板上并与所述三位开关电连接,所述风机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风机的上方设置有吸风板,所述吸风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并设置有若干个吸风口,所述吸风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三位开关电连接的诱蚊灯,所述诱蚊灯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储蚊装置设置在所述风机的下方,所述储蚊装置与所述外壳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储蚊装置和外壳的下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排风洞。

优选的,所述的多功能灭蚊器中,所述储蚊装置包括储蚊盒以及与所述储蚊盒可拆卸连接的防逃脱装置,所述储蚊盒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排风洞,所述储蚊盒与所述外壳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防逃脱装置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的多功能驱蚊灭蚊器中,所述防逃脱装置包括漏斗,所述漏斗的大头端与所述风机安装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漏斗的小头端与所述储蚊盒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多功能驱蚊灭蚊器中,所述外壳为塑料透明外壳,所述储蚊盒为透明储蚊盒。

优选的,所述的多功能驱蚊灭蚊器中,所述外壳的下部设置有一抽拉槽,所述储蚊盒安装在所述抽拉槽中。

优选的,所述的多功能驱蚊灭蚊器中,所述储蚊盒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一抽拉把手。

优选的,所述的多功能驱蚊灭蚊器中,所述诱蚊灯为紫外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驱蚊灭蚊器,包括外壳、风机、三位开关、加热器和储蚊装置,所述三位开关和加热器均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上,所述三位开关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所述加热器内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蚊口,所述风机安装在一风机安装板上并与所述三位开关电连接,所述风机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风机的上方设置有吸风板,所述吸风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并设置有若干个吸风口,所述吸风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三位开关电连接的诱蚊灯,所述诱蚊灯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储蚊装置设置在所述风机的下方,所述储蚊装置与所述外壳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储蚊装置和外壳的下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排风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器和风机,同时实现了实现电加热驱蚊和光吸引灭蚊功能,可通过切换所述三位开关来选取灭蚊的方式,睡眠前使用驱蚊模式,睡眠后使用灭蚊模式,可减少抗蚊虫的化学药剂对人体的影响。白天使用灭蚊片,晚上使用诱蚊灯,可有效地利用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驱蚊灭蚊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驱蚊灭蚊器去掉外壳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驱蚊灭蚊器的驱蚊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驱蚊灭蚊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驱蚊灭蚊器包括外壳1、风机2、三位开关3、加热器4和储蚊装置5,其中,所述风机1用于产生吸力来将蚊虫吸引至储蚊装置5中,以达到灭蚊的效果,所述加热器4用于对加热片进行加热产生驱蚊气味来实现驱蚊。

具体来说,所述三位开关3和加热器4均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顶部上,所述三位开关3与所述加热器4电连接,所述加热器4内设置有加热片6,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进蚊口(图中未示出),所述风机2安装在一风机安装板7上并与所述三位开关3电连接,所述风机安装板7固定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风机2的上方设置有吸风板8,所述吸风板8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并设置有若干个吸风口81,所述吸风板8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三位开关3电连接的诱蚊灯9,所述诱蚊灯9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具体实施时,所述诱蚊灯9可安装于一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的灭蚊灯安装板11上,所述储蚊装置5设置在所述风机2的下方,所述储蚊装置5与所述外壳1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储蚊装置5和外壳1的下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排风洞10。

具体来说,所述三位开关3具有三个档位,三个档位分别用于使所述多功能驱蚊灭蚊器实现不同的功能,具体实施时,三位开关3的左档用于实现电加热驱蚊功能,三位开关3的右档用于实现光吸引灭蚊,三位开关3的中间档用于使所述多功能驱蚊灭蚊器关闭;所述加热器4用于加热加热片6,进而使灭蚊片挥发产生驱蚊气体来实现驱蚊的效果;所述诱蚊灯9用于将蚊虫引诱至诱蚊灯7旁的吸风口81位置,然后由所述风机2在工作时可产生负压气流将蚊虫从吸风口81中吸入,进而进入所述储蚊装置5中,其中所述诱蚊灯7采用紫外灯,可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产生二氧化碳,模拟人的呼吸,从而实现诱蚊的效果,而且环保无污染,另外,诱蚊灯7还能当做小夜灯来使用。

在具体使用时,如果需要采用驱蚊模式,则将三位开关3调至左档,加热器4开始工作将加热片6加热,灭蚊片在加热片10产生的热量作用下开始挥发驱蚊气味,达到驱蚊的目的;如果需要采用灭蚊模式,则将三位开关3调至右档,诱蚊灯7和风机2开始工作,利用蚊虫的向光性,诱蚊灯7将蚊虫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产生二氧化碳,使蚊虫被引诱至诱蚊灯7旁的吸风口81处,风机2产生负压气流将蚊虫从吸风口81吸入储蚊装置5中,蚊虫在风机2和储蚊装置5的共同作用下被粉干死亡,从而实现了灭蚊,而且全程无烧焦的不良气味,无声响和电击火花,安静且安全可靠;无需工作时,将三位开关8调至中档,即可停止工作。

优选的,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储蚊装置5包括储蚊盒51以及与所述储蚊盒51可拆卸连接的防逃脱装置52,所述储蚊盒5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排风洞10,所述储蚊盒51与所述外壳1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防逃脱装置52位于所述风机2的下方,其中,所述储蚊盒52用于存储蚊虫,所述防逃脱装置52用于阻挡蚊虫逃离,刚被被诱捕的蚊虫还是有些许生命的,它会释放化学信号或称性信号来吸引异性蚊虫靠拢,可以连续不断的诱杀,其中也包括雌蚊,能有效阻断蚊虫的繁衍,死亡的蚊虫被收集在储蚊盒52中,不会散落在各处造成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进一步来说,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防逃脱装置52包括漏斗521,所述漏斗521的大头端与所述风机安装板7的底部连接,所述漏斗521的小头端与所述储蚊盒51连通,由于所述漏斗的作用,使所述蚊虫会沿着所述漏斗521的侧壁滑落至所述储蚊盒51中,无法再逃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为塑料透明外壳,所述储蚊盒51为透明储蚊盒,能够方便用户看到盒中存储的蚊虫的数量,从而能够使用户及时清理储蚊盒。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外壳1的下部设置有一抽拉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储蚊盒51安装在所述抽拉槽中,本实用新型设计成抽拉式结构,当清理蚊虫时,只需抽出储蚊盒51,取出储蚊盒51中的防逃脱装置52,倾倒出蚊虫即可,操作方便简单。

优选的,所述储蚊盒5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一抽拉把手,方便用户的抽拉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驱蚊灭蚊器,包括外壳、风机、三位开关、加热器和储蚊装置,所述三位开关和加热器均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上,所述三位开关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所述加热器内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蚊口,所述风机安装在一风机安装板上并与所述三位开关电连接,所述风机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风机的上方设置有吸风板,所述吸风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并设置有若干个吸风口,所述吸风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三位开关电连接的诱蚊灯,所述诱蚊灯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储蚊装置设置在所述风机的下方,所述储蚊装置与所述外壳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储蚊装置和外壳的下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排风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器和风机,同时实现了实现电加热驱蚊和光吸引灭蚊功能,可通过切换所述三位开关来选取灭蚊的方式,睡眠前使用驱蚊模式,睡眠后使用灭蚊模式,可减少抗蚊虫的化学药剂对人体的影响。白天使用灭蚊片,晚上使用诱蚊灯,可有效地利用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