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区收集鳅鳝鱼虾蟹的捕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4156发布日期:2020-05-20 00:29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分区收集鳅鳝鱼虾蟹的捕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区收集鳅鳝鱼虾蟹的捕捞装置。



背景技术:

鲜活的鱼虾蟹等水产品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肉质鲜美,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小龙虾已成为我国虾类养殖中面积最大的产业;产业模式也日趋多元化,尤其是稻田和池塘养殖成主流。在稻田和池塘养殖环境里,常常出现泥鳅、黄鳝和鱼、虾、蟹混在同一个水体中,相互间既有竞争又有残杀。无论是从除害的角度还是捕捞的需要,都希望能设计一种自动分区收集鳅鳝鱼虾蟹的捕捞装置。

当前,小龙虾养殖风靡大江南北。养殖池中出现多品种混养现象,在捕捞过程中,泥鳅、黄鳝和鱼、虾、蟹混在同一个地笼网内,造成相互残杀和损伤,渔获物中出现大量残次品,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地笼中的渔获物还需逐一进行分类处理,浪费人力和时间,延误鲜活水产品及时上市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分区收集鳅鳝鱼虾蟹的捕捞装置,材料易得,成本低,构造简单易操作,网具可长期固定捕捞,且拿取渔获物方便;科学利用生物学特点设计,确保自动分区,无需人工分离;实现了个体间损伤极少或无损伤,保证产品鲜活,肢体完整上市,有利于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分区收集鳅鳝鱼虾蟹的捕捞装置,包括地笼、圆形连接地笼、固定支架和虾蟹收集网箱;

地笼内部设置有鳅鳝收集区和鱼收集区,鳅鳝收集区一端连接有地笼收集袋口,另一端通过隔离网与鱼收集区相连接,鱼收集区的前后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地笼倒须入口,鱼收集区内部在地笼倒须入口侧边处设置有诱饵盒,鱼收集区另一端与圆形连接地笼相连接,圆形连接地笼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止回袋;

虾蟹收集网箱侧边安装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顶端上安装有挂钩,圆形连接地笼上方挂设在挂钩上,以确保地笼出口位于水面上方,虾蟹收集网箱内部设置有小龙虾收集区和河蟹收集区,小龙虾收集区和河蟹收集区顶部均开设有收集入口,且位于水面上方,小龙虾收集区顶部收集入口上方设置有反口网,圆形连接地笼的出口端设置在反口网正上方;反口网外沿上方设置有拦蟹板,反口网和拦蟹板之间通过止回袋与河蟹收集区顶部的收集入口相连接。

作为优选,隔离网上开设有两排直径为3-5cm的圆孔,每排圆孔设置有8个,圆孔上缝合有长10cm的圆口布筒,布筒末端位于鳅鳝收集区内。

作为优选,地笼底部上设置有若干个坠子。

作为优选,地笼收集袋口末端设置有收集开口结。

作为优选,鱼收集区与圆形连接地笼连接处设置有止回袋。

作为优选,圆形连接地笼内部设置有3-5个止回袋。

作为优选,止回袋的窄口端设置有用于调节窄口宽窄的收紧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捕捞鳅鳝鱼虾蟹最实用工具地笼,地笼材料易得,成本低,构造简单易操作;地笼的入口设计成延长的倒须状,且处于网内中间位置,地笼内放置诱饵盒,进入的鳅鳝和鱼、虾、蟹都难以逃脱;并且通过设计鳅鳝收集区和鱼收集区分别收集鳅鳝和鱼,设计小龙虾收集区和河蟹收集区分别收集小龙虾和河蟹;网具可长期固定捕捞,且拿取渔获物方便;科学利用生物学特点设计,确保自动分区,无需人工分离;实现了个体间损伤极少或无损伤,保证产品鲜活,肢体完整上市,有利于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分区收集鳅鳝鱼虾蟹的捕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分区收集鳅鳝鱼虾蟹的捕捞装置中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分区收集鳅鳝鱼虾蟹的捕捞装置,包括地笼、圆形连接地笼14、固定支架3和虾蟹收集网箱;

地笼内部设置有鳅鳝收集区1和鱼收集区2,鳅鳝收集区1一端连接有地笼收集袋口10,另一端通过隔离网12与鱼收集区2相连接,鱼收集区2的前后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地笼倒须入口21,鱼收集区2内部在地笼倒须入口21侧边处设置有诱饵盒22,鱼收集区2另一端与圆形连接地笼14相连接,圆形连接地笼14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止回袋8;

虾蟹收集网箱侧边安装有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3顶端上安装有挂钩31,圆形连接地笼14上方挂设在挂钩31,虾蟹收集网箱内部设置有小龙虾收集区4和河蟹收集区5,小龙虾收集区4和河蟹收集区5顶部均开设有收集入口9,且位于水面上方,小龙虾收集区4顶部收集入口9上方设置有反口网7,圆形连接地笼14的出口端设置在反口网7正上方;反口网7外沿上方设置有拦蟹板6,反口网7和拦蟹板6之间通过止回袋8与河蟹收集区5顶部的收集入口9相连接。

具体的,隔离网12上开设有两排直径为3-5cm的圆孔121,每排圆孔121设置有8个,圆孔121上缝合有长10cm的圆口布筒122,布筒122末端位于鳅鳝收集区1内。

具体的,地笼底部上设置有若干个坠子13。

具体的,地笼收集袋口10末端设置有收集开口结11。

具体的,鱼收集区2与圆形连接地笼14连接处设置有止回袋8。

具体的,圆形连接地笼14内部设置有3-5个止回袋8。

具体的,止回袋8的窄口端设置有用于调节窄口宽窄的收紧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地笼一端地笼收集袋口10上的收集开口结11扎紧,将虾蟹收集网箱通过固定支架3插入养殖水底固定住,然后在鱼收集区2的诱饵盒22内防止诱饵,将地笼铺放至养殖水体中,然后将圆形连接地笼14上方挂设在固定支架3顶端的挂钩31上,以确保地笼出口位于水面上方,将圆形连接地笼14的出口端设置在反口网7正上方。

地笼的鱼收集区2上的设有若干个成延长的地笼倒须入口21,且处于网内中间位置,鱼收集区2内放置诱饵盒22,进入的鳅鳝和鱼、虾、蟹都难以逃脱;鳅鳝无鳞体滑,身体呈柱形,在地笼尾端设计鳅鳝收集区1;另一端与鱼收集区2入口节以隔离网12分隔,隔离网12上设计有圆形小孔121直径3-5cm,并缝合10cm长的圆孔布筒122,只有鳅鳝可通过圆孔布筒122钻入鳅鳝收集区1,鳅鳝钻过后,圆孔布筒122会在水中呈柔软的扁平状,这样鳅鳝是无法再钻回去的,因隔离网12上的圆口较小,鱼及虾蟹不能入内,地笼的另一端圆形连接地笼14抬出水面,鱼儿只能停留在地笼鱼收集区2内来回游动;

虾蟹善长攀爬,地笼一端被隔离后,向另一端攀爬,其间又有止回袋8的阻挡,虾蟹难以返回,只能最终跌落入小龙虾收集区4内,因小龙虾收集区4的上端设计有反口网7,口的周围又有高40cm的拦蟹扳6,小龙虾虽有一定的攀爬能力,但因它附肢短小不能仰面爬出反口网;河蟹附肢极长,特别善爬,而能轻易爬出小龙虾收集区4的反口网,又遇有拦蟹板6后,河蟹只能沿板爬入河蟹收集区5的入口;河蟹收集区5的上端口是全封闭的,且入口处安装有止回袋8,可阻止河蟹逃脱;止回袋8口径大小可根据产品规格调节,是一种创新设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