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隔板结构的新型养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5086发布日期:2020-06-02 18:3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隔板结构的新型养殖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隔板结构的新型养殖箱。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化的常规水产养殖模式,具有高成本投入、高科技支持、高产出规模、高品质效益的特点。在鱼类养殖中不仅要求满足各品种的生存、生长特点,还要满足鱼类全流域、全立体三维生态空间的要求。因此无论是高密度的人造池体养殖、还是低密度的外塘大水面养殖方式,都必需满足鱼类在垂直方向上的立体空间与对应水质的基本需求。

底栖型水生甲壳动物的养殖方式与现代鱼类养殖基本相似,一般采用宽水体、高密度养殖思路,但忽略了底栖动物存在平面生态空间与特殊代谢对水质要求的特殊性,造成对水体空间利用不足、水质保障措施不够精细化的缺陷。目前,只有单个体的层架、盒式养殖模式,在满足虾蟹对平面空间生态需求基础上、能够达到节省立体空间的目标,但独立的微型盒体及层架所占据的空间,仍存在对立体空间和水资源利用不尽合理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隔板结构的新型养殖箱,通过多层分离隔板的升降移动,在水体内部可形成依据需要、随意调控的多层立体空间,实现分层养殖;同时利用隔板缝隙和特殊窗口,使养殖动物个体大小分离、小个体可进入下层空间,以此调控各养殖层内的养殖密度,使养殖过程更有利于动物生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隔板结构的新型养殖箱,包括:

养殖箱体,提供养殖环境,用于容纳水体和待养殖生物,养殖箱体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箱体结构;

隔板呈波浪形板,水平设置于养殖箱体内,用于分隔养殖箱体内部空间,隔板至少设置有一个,隔板侧边与养殖箱体四壁贴合,隔板在养殖箱体内上下移动,隔板上设置有圆形窗口和天窗,所述圆形窗口为圆形通孔,用于作为穿过进水管道的预留口,所述天窗为贯通的孔,不同隔板上天窗大小不同,每个隔板上天窗大小对应于隔板层间水体内所养殖物种个体大小;隔板上设有呈双排条状缝隙的双缝隙,以漏除水中微细固体废弃物。

动力装置,用于带动隔板移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两个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分别设置于养殖箱体开口端两侧的升降管上部,每个动力箱内设置有与隔板数量相同的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卷轴,并通过卷轴上绕卷缆线与升降管中、隔板延长件连接,电机转动带动隔板上下移动,动力箱内还设置有电池进行供电以及调控多部电机动作的电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箱体两侧外壁上设置有升降管壳体,所述升降管壳体为顶部开口的中空壳体,升降管高度与养殖箱体平齐;养殖箱体侧壁上设置有垂直、条形贯通槽体,使升降管与养殖箱体内部空间联通;所述动力箱分别设置在每个升降管顶部,动力箱底部设置有动力窗口;所述动力窗口为矩形贯通孔,动力窗口内设置有与隔板数量相同的滑轮,每部电机控制的缆线通过滑轮进入升降管壳体内;养殖箱内每块隔板两侧中央通过加固条连接,所述加固条的两端设有向外延长件,伸入升降管内,延长件在管内的部分呈长“十”字型,其横向部分的两端制成工形滑动件,伸入升降管两侧内壁上的垂直轨道内,所述延长件的“十”字形结构的纵向部分为条形板状结构,缆线端部与该结构上的固定环连接,同时该结构末端还设置有导孔供下层缆线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与电机连接的卷轮上均设置有止动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条形贯通槽体的相对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双层密毛刷,密毛刷上刷毛为柔性刷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通过控制器手动或单片机自动控制其启动、停止、转速和转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为波浪形结构,1个完整波浪形态的浪宽30cm,波峰和波谷高度差10c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上波谷位置纵向分布有双缝隙,所述双缝隙为两条平行设置的条形缝隙,两条缝隙间隔5cm,相邻两个双缝隙间隔30cm;上下隔板的双缝隙位置错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型窗口设置于隔板波浪升面近波谷谷底1/3处,相邻窗口间隔40c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窗为贯通孔,设置于波升面上1/3处,相邻天窗间隔60cm,天窗上设置自动开关装置,不同隔板上天窗大小不同,每个隔板上天窗大小对应于隔板层间水体内所养殖物种个体大小,控制养殖动物进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上波浪升面近顶1/3处,预设双环扣,相邻2组双环扣间隔30cm。

本申请一种基于隔板结构的新型养殖箱,具有如下特征:

1)采用隔板设计,可以对养殖箱体的内部空间进行有效分隔,且分隔空间大小可任意调控,达到分层养殖的目的;

2)采用波型隔板设计,扩展了养殖接触面积,间接降低养殖密度;同时由于隔板上波浪曲面的角度作用,可降低虾蟹相互探查与接触的概率,有利于降低自残性能,提高存活率;同时,隔板的波浪造形,可自动聚集各类大小不等的固体废弃物在波谷底中,利于分类处理,其中细小废弃物可通过波谷的双缝隙自动下漏到下层空间,直到箱体最底层。另外也有利于投放的饲料集中在波谷底部,利于虾蟹采食;

3)隔板上设置有双缝隙、圆形窗口和天窗,保证隔板间水体流通,同时通过天窗可让养殖动物按规定通过,起到大小分离和有效控制各养殖层中种群密度的作用;

4)隔板通过电机控制实现上下移动,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整个养殖箱具有较广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板与动力系统连接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板与动力系统连接处示意图二;

1、贯通槽体;2、养殖箱体;3、动力箱;4、升降管壳体;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三隔板;8、第四隔板;9、电机控制器;10、电机;11、卷轴;12、缆线;13、滑轮;14、轴承;15、中心轴;16、工形滑动件;17、双缝隙;18、圆形窗口;19、天窗;20、双环扣;21、止动阀;22、延长件;23、加固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是一种基于隔板结构的新型养殖箱,包括养殖箱体2和设置在养殖箱体2内的隔板。

养殖箱体2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箱体结构,用于提供养殖环境,容纳水体和待养殖生物;

隔板包括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第三隔板7和第四隔板8,所有隔板平行设置,水平设置于养殖箱体2内,用于分隔养殖箱体2内空间。隔板侧边与养殖箱体2四壁贴合,隔板可在养殖箱体2内上下移动。

养殖箱体2两外侧壁上设置有升降管壳体4,升降管壳体4为顶部开口的中空壳体,升降管壳体4顶部不低于养殖箱体2顶部,升降管壳体4底部与养殖箱体2平齐,养殖箱体2侧壁上设置有垂直长条形槽体,条形槽体联通升降管壳体4与养殖箱体2内部空间。每个升降管壳体4顶部设置有动力箱3。

如图2所示,动力箱3底部设置有动力窗口,动力窗口为矩形贯通孔,动力窗口内设置有两个中心轴15,两个中心轴15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滑轮13,滑轮13和中心轴15之间还设置有轴承14。动力箱3内设置有四个电机10,电机10输出端设置有卷轴11,卷轴11上绕卷缆线12,每个电机10的缆线12通过滑轮13进入升降管壳体4内,动力箱3内还设置有电机控制器9用于调控动力箱3内所有电机10的动作。如图4所示,每个卷轴11上还设置有止动阀21,在电机10非移动状态时,止动阀21分担静态重力。

如图3和5所示,隔板两侧分别通过加固条23连接,加固条23末端设置有延长件22,其末端呈长“十”字形伸入到升降管壳体4内,“十”字形的横向部分2个末端,设置为工形滑动件16,伸入到升降管壳体4两侧内壁的导轨中,“十”字形的纵向部分末端设有缆线12的固定环和缆线导孔,导孔可供下方隔板的缆线穿过,每个隔板分别由两个动力箱3内的一组电机10带动,电机10转动带动缆线12移动进而带动隔板上下移动。养殖箱体2内壁上的贯通槽体1上相对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双层密毛刷,密毛刷上刷毛为柔性刷毛,便于加固条23延长件22上下滑动和防止养殖动物进入升降管4内。电机10均为伺服电机10,通过电机控制器9手动或单片机自动控制其启动、停止、转速和转向。

如图3所示,隔板为波浪形结构,1个完整波浪形态的浪宽30cm,波峰和波谷高度差10cm。隔板上设置有圆形窗口18和天窗19,圆形窗口18为圆形通孔,用于穿过进水管道,圆型窗口18设置于隔板波浪升面近波谷谷底1/3处,相邻圆形窗口18间隔40cm。天窗19为贯通孔,设置于波浪升面的上1/3处,相邻天窗19间隔60cm,不同隔板上天窗19大小不同,每个隔板上天窗19大小对应于隔板层间水体内所养殖物种个体大小。

隔板上波浪谷底纵向分布有双缝隙17,双缝隙17为两条平行设置的条形缝隙,两条缝隙间隔5cm,相邻两个双缝隙17间隔30cm;相邻隔板的双缝隙17位置错开分布。

隔板上波浪升面近顶1/3处,预设双环扣20,相邻2组双环扣20间隔30cm。双环扣20上可扣各类附加柔性隐蔽物,模拟自然水体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