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6301发布日期:2020-11-03 23:3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中华蜜蜂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病虫害发生、提升蜂蜜品质的中华蜜蜂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中华蜜蜂是我国的乡土蜂种,已有几千年的人工饲养历史。目前,中华蜜蜂有土法饲养和活框饲养两种养殖方法。自人工养殖中华蜜蜂开始,广大蜂农均是采用仿野生的土法饲养,其方法是将蜂群引入到人工做成的各种蜂巢中,这些蜂巢因地域不同,材料和制式五花八门,包括掏空的树段,用木板制成的蜂桶、蜂箱,陶制的桶,竹条、柳条编制的桶,甚至还有土洞、石洞等。蜂群在这些蜂巢中自由造脾,自我管理,与野生蜜蜂的生存模式几乎没有什么差异。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由于巢脾直接固定在蜂巢之上,给人们管理蜂群带来很大的不便,无法直观、方便地检查蜂群、换王、分蜂。二是取蜜时必须用喷烟、振动蜂巢等办法驱离蜜蜂,费时费力,还容易让蜂群产生应激,操作不当,蜂群易飞逃,还会引起蜂场蜂群互盗。三是管理手法粗放,单群产蜜量低。四是取蜜时多是盲割,易将封盖蜜、水蜜、花粉混杂,还易带进沾死的蜜蜂,影响蜂蜜品质。五是传统割蜜伤蜂伤子严重。

为了改进土法养蜂的这些不足,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我国一批科研人员和蜂农开始仿效西方蜜蜂活框饲养法,试验活框饲养中华蜜蜂,并研发出了一系列为之配套的巢框、巢箱。活框养中华蜂,由于巢脾可移动了,检查蜂群、换王、分蜂、取蜜都很方便,摇蜜机等机具的配套使用,也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力地促进了中华蜜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但活框养殖中华蜜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中华蜜蜂属半野性蜂种,驯化程度低,活框养蜂法中经常运用的管理手段,比如开箱提脾检查、抖蜂摇蜜容易让蜜蜂离脾,离脾后较长时间才能重新上脾;对于每日需要哺育1700次以上的蜜蜂幼子,会因失去蜂群哺育降低幼蜂体质,严重的会诱发幼虫病发生。二是中华蜜蜂有喜新脾厌老脾的习性,活框饲养中华蜜蜂,完全剥夺了蜂群自我造脾的自由,而人工加减脾时限性又很强,加早了,脾多于蜂易使蜂群受病虫害侵扰,加晚了,又易产生缀脾。在活框蜂脾中,往往蜜、粉、子共存,也不方便淘汰掉老脾。三是活框取蜜必须脱蜂后才能进行,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现场取蜜如果操作不当还易引起蜂群互盗。四是活框蜜取蜜周期短,容易与西方活框蜜混淆,消费者不太认同,蜂蜜价值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病虫害发生的中华蜜蜂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中华蜜蜂养殖装置,设有蜂箱以及活动式巢脾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活动式巢脾支撑架的主体呈ㄇ字状,巢脾支撑架的主体设有管状横梁以及两个侧面支撑杆,两个侧面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管状横梁的两端连接,管状横梁具有中空管腔以及两端开口,蜂箱侧壁上设置彼此对称的凹槽,承框柱穿过管状横梁后两端分别架设在凹槽上,将活动式巢脾支撑架架设在蜂箱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式巢脾支撑架的两个侧面支撑杆的下端具有朝向活动式巢脾支撑架中心弯折的钩挂部,用于完成多个活动式巢脾支撑架的级联。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式巢脾支撑架管状横梁采用圆柱形管腔,进一步为了适应中华蜜蜂喜欢在底端建造巢脾的特性,管状横梁采用管体外壁下缘具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凸缘的异型管,如截面呈倒置的水滴状的异型管、截面呈纺锤状或橄榄状的异型管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巢脾支撑架的管状横梁采用金属、塑料或竹木制成,侧面支撑杆优选采用非木质材料,以隔绝蜡螟幼虫上脾,降低病虫害。

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状横梁的长度范围为20-47cm,外径范围为5-33mm,侧面支撑杆高度范围为5-20cm,采用扁带状或圆柱形杆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上述养殖装置,执行以下内容:设置多级巢脾支撑系统,根据需要,选用至少两个巢脾支撑架,上部巢脾支撑架中侧面支撑杆的下端,钩挂在下侧巢脾支撑架的管状横梁两端完成级联;将获得的多级巢脾支撑系统按3cm-3.5cm的巢间距,用金属、塑料、无机合成材料或竹木制成的细棒状承框柱,穿过最上面的管状横梁管腔后,架设在蜂箱承框槽内,完成多级巢脾支撑系统的架设;中华蜂自由建造巢脾;由于巢脾支撑架中管状横梁的下缘设计为圆形或倒三角形,符合中华蜜蜂喜欢在底端造脾的特性,能引导蜂群沿圆管或倒三角的下缘整齐造脾;并可以充分发挥蜂群的自我管理能力,按照蜂群需要自由造脾;在需要检查蜂群、换王、分蜂时,提出多级巢脾支撑系统进行操作,取蜜时,将多级巢脾支撑系统提起,在要分离的部位将承框柱插入当前位置对应的巢脾支撑架管状横梁管腔后,架设在承框槽上,这时蜜脾单独暴露在蜂箱之上,用吹气或蜂扫的方法驱离蜜蜂,用割蜜工具分离开蜜脾与新的顶框梁的连接处,取下蜜脾装箱;在割完蜜后的多级巢脾支撑系统底部再连接上一个新的巢脾支撑架,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巢脾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根据中华蜜蜂喜将蜂蜜贮存在粉、子脾上方的特性,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取蜜时尽量减少对蜜蜂幼子干扰的多级巢脾支撑系统,实现了蜜粉、蜜子分离,不仅可以取到纯净的封盖成熟蜜睥,提升了蜂蜜的品质;而且在每次取蜜时,蜜蜂不会长时间被驱离蜜蜂幼子巢脾,有效避免蜜蜂幼子失温;除此之外,每次取蜜同时也带走老巢,顺应了中华蜜蜂喜欢新脾厌弃老脾的习性,实现了在去掉老巢的同时紧脾让蜂群密集的目标,可减轻蜂群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杜绝化学药物对蜂产品的污染,实现了有机生产。

本实用新型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无抖蜂、剧烈驱蜂操作,蜂群不易产生应激,减少了病害,也会减少飞逃;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级巢脾支撑系统是将多个小的巢脾支撑架组合成一个巢脾支撑系统,将巢脾支撑架分解后就成为一个个小巢脾,可以很方便地置于配套的横式蜂箱内,实现立式、卧式箱通用、互换,也可以用这些小巢脾组成交尾群,育王会更容易;蜜脾提出后可运至居所或销售终端滤出蜂蜜,取蜜过程更卫生,也更直观,会让消费者更放心,更喜欢购买。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是蜂箱的纵向剖视图,图1(b)是蜂箱内设置多组多级巢脾支撑系统的俯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巢脾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多级巢脾支撑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管状横梁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管状横梁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蜂箱1、巢脾支撑架2、管状横梁3、侧面支撑杆4、凹槽5、承框柱6、钩挂部7、圆柱形管管腔截面8、异型管管腔截面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华蜜蜂养殖装置,设有蜂箱1以及活动式巢脾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活动式巢脾支撑架2的主体呈ㄇ字状,巢脾支撑架2的主体设有管状横梁3以及两个侧面支撑杆4,两个侧面支撑杆4的上端分别与管状横梁3的两端连接,管状横梁3具有中空管腔以及两端开口,蜂箱1侧壁上设置彼此对称的凹槽5,承框柱6穿过管状横梁3后两端分别架设在凹槽5上,将活动式巢脾支撑架2架设在蜂箱1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式巢脾支撑架2的两个侧面支撑杆4的下端具有朝向活动式巢脾支撑架2中心弯折的钩挂部7,用于完成多个活动式巢脾支撑架2的级联。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式巢脾支撑架管状横梁3采用圆柱形管腔,进一步为了适应中华蜜蜂喜欢在底端建造巢脾的特性,管状横梁采用管体外壁下缘具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凸缘的异型管,如截面呈倒置的水滴状的异型管、截面呈纺锤状或橄榄状的异型管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巢脾支撑架2的管状横梁采用金属、塑料或竹木制成,侧面支撑杆优选采用非木质材料,以隔绝蜡螟幼虫上脾,降低病虫害。

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状横梁3的长度范围为20-47cm,外径范围为5-33mm,侧面支撑杆高度范围为5-20cm,采用扁带状或圆柱形杆体。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级巢脾支撑系统,其中在蜂箱1中设置纵向彼此级联的三个巢脾支撑架2,最上端巢脾支撑架1的管状横梁3经承框柱6支撑架设在蜂箱1内,蜂箱1内侧对应设置用于架设条形支撑框柱6的承框槽(钩挂凹槽5);蜂箱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活动箱盖和活动底板,巢脾支撑架的管状横梁3采用直径20毫米的不锈钢管(截面如附图4所示),长度300毫米;侧面支撑杆采用12号不锈钢丝制成,上端直接焊接于管状横梁3的不锈钢管两端的下侧,下端向内折弯一厘米形成钩挂部7,折弯后高50-200mm,由3个支撑架单体相联,用上面一组的两个不锈钢弯钩卡在下面一组的不锈钢横梁管内,组成一个完整的巢脾支撑系统。

使用时,将巢脾支撑系统按照330毫米的巢间距,用长350mm的8号铁丝做承框柱,穿过最上面的管状横梁3的圆管内,置于蜂箱承框槽内;由于管状横梁3下缘设计为圆形,符合中华蜜蜂喜欢在底端造脾的特性,能引导蜂群沿圆管下缘整齐造脾;由于承框柱也是圆形,所以能够保证巢脾支撑系统始终垂直于地面,使得蜂群能做出整齐的巢脾;多级巢脾支撑系统是一次性置入,可以充分发挥蜂群的自我管理能力,可按照蜂群需要自由造脾。通过运用这种方法,可减少过多的人工干预对蜂群的影响,也有利于巢温的稳定;在需要检查蜂群、换王、分蜂、取蜜时,可以提出巢脾支撑系统进行操作。

由于采用了3节巢脾支撑架联接模式,更容易获得完全封盖的纯蜜脾,提升蜂蜜品质。取蜜时,将一个巢脾支撑系统提起,在要分离的部位将承框柱插入上框梁的不锈钢管内腔,固定在承框槽上,这时蜜脾单独暴露在巢箱之上,用吹气或蜂扫的方法驱离蜜蜂,用割蜜工具分离开蜜脾与新的顶框梁的连接处,取下蜜脾装箱。然后在割完蜜后的支撑系统底部再连接上一个新的巢脾支撑架,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巢脾循环系统。

本实施例中蜂箱箱体的一面距箱底250毫米处开巢门;蜂箱的长、宽、高内径分别为330x330x530mm,可内置十组巢脾支撑系统,在开巢门的箱板及相对的箱板上等距33毫米开半圆形承框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级巢脾支撑系统,其中在蜂箱1中设置纵向彼此级联的三个巢脾支撑架2,最上端巢脾支撑架1的管状横梁3经承框柱6支撑架设在蜂箱1内,蜂箱1内侧对应设置用于架设条形支撑框柱6的承框槽(钩挂凹槽5);蜂箱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活动箱盖和活动底板,巢脾支撑架的管状横梁3采用采用管体外壁下缘具有沿管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凸缘的异型管,如附图5所示本例采用截面呈倒置的水滴状的异型管。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管状横梁3更易于为中华蜜蜂建造巢脾提供凸出的底端,能引导蜂群沿异型管外凸的下缘整齐造脾;保证巢脾支撑系统始终垂直于地面,使得蜂群能做出整齐的巢脾。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一次性预置巢脾支撑系统,在顺应中华蜜蜂喜造新脾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蜂农管理蜂群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管理效率,更适合规模化经营;(2)多节巢脾支撑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蜜粉、蜜子分离,可以取到纯净的封盖成熟蜜睥,提升了蜂蜜的品质;(3)每次取蜜同时也带走老巢,实现了在去掉老巢的同时紧脾让蜂群密集的目标,可减轻蜂群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杜绝化学药物对蜂产品的污染,实现了有机生产;(4)由于本方法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无抖蜂、剧烈驱蜂操作,蜂群不易产生应激,减少了病害,也会减少飞逃;(5)本方法是将多个小的巢脾支撑架组合成一个巢脾支撑系统,将巢脾支撑架分解后就成为一个个小巢脾,可以很方便地置于配套的横式蜂箱内,实现立式、卧式箱通用、互换;也可以用这些小巢脾组成交尾群,育王会更容易;(6)本方法蜜脾提出后可运至居所或销售终端滤出蜂蜜,取蜜过程更卫生,也更直观,会让消费者更放心,更喜欢购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