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白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90664发布日期:2020-06-05 21:40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白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锦鲤又称贵族鱼,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该鱼体以鲜艳似锦的色彩、变换多姿的斑纹而得名,素有水中活宝石之称;锦鲤属于广温性鱼类,它性格温和、生命力强、繁殖率高、适应性好,博得广大鱼类爱好者的喜爱;但是,现有技术中,锦鲤养殖存在养殖出的锦鲤色泽不够鲜艳、长势不够健美的缺点,影响了其观赏价值,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红白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红白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养殖池塘:

选择通风向阳,水流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的面积为1300-2000m2,池塘的深度为1.5-1.8m,坡比为1:1,池塘对角线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进水口位于池壁的中上部,出水口位于池壁的下部,且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设有阀门;

(2)鱼苗的放养:

向池塘内投放体质健壮、无伤、无畸形的红白锦鲤鱼苗,放养密度为60-80尾/m2,在红白锦鲤鱼苗投放前3-5天,向池塘中投放水质改善液,用量为0.5-0.7g/m3

(3)饲料投喂:

在红白锦鲤鱼苗投放3-5天后,开始全池泼洒豆浆投喂,当红白锦鲤鱼苗长至3-5cm时,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4)鱼苗筛选:

在红白锦鲤鱼苗生长至3-5cm时进行初次挑选,去掉畸形的、全红的和全白的鱼苗,之后待红白锦鲤鱼苗生长至8-10cm时进行第二次挑选,去掉仅头部呈红色且绯纹不完整的鱼苗、全身红色花纹不到二成的鱼苗、红色花纹偏位的鱼苗和碎石点红占60%以上的鱼苗;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视池塘一次,清除池塘内的杂物,保持池塘内清洁卫生;夏季水温高,控制水深为110-120cm,防止锦鲤烫尾;入秋后天气转凉,控制水深为80cm。

所述水质改善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芜荑8-14份、楮实6-9份、天葵子5-7份、异丁香酚0.2-0.5份、植酸钠0.8-1.0份、硬脂酸钾3-5份、水80-100份。

所述人工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鱼粉32-40份、豆饼17-23份、麸皮12-16份、玉米粉60-80份、虾壳粉15-20份、香蕉皮8-10份、复盆子2-4份、植物油3-5份、胡萝卜素0.1-0.3份、螺旋藻0.1-0.3份、甜菜碱0.1-0.3份、芸香草9-11份、甘草酸胺0.2-0.5份。

所述步骤(3)中,在对红白锦鲤鱼苗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时,辅以红虫和水丝蚓,且红虫和水丝蚓在投喂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5-8min,再用清水进行漂洗后投喂。

所述步骤(3)中,当水温为15-20℃时,日投喂1次,且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1-3%;水温为20-30℃时,日投喂2-3次,且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从前期池塘的建设和池塘水质的改善使其有利于锦鲤的生长;后期采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能使得锦鲤快速生长,而且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的香蕉皮和复盆子能显著提高锦鲤的鲜艳度,添加的芸香草能显著提高锦鲤的免疫力,从而降低了锦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红白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养殖池塘:

选择通风向阳,水流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的面积为1300-2000m2,池塘的深度为1.5-1.8m,坡比为1:1,池塘对角线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进水口位于池壁的中上部,出水口位于池壁的下部,且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设有阀门;

(2)鱼苗的放养:

向池塘内投放体质健壮、无伤、无畸形的红白锦鲤鱼苗,放养密度为60-80尾/m2,在红白锦鲤鱼苗投放前3-5天,向池塘中投放水质改善液,用量为0.5-0.7g/m3

(3)饲料投喂:

在红白锦鲤鱼苗投放3-5天后,开始全池泼洒豆浆投喂,当红白锦鲤鱼苗长至3-5cm时,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4)鱼苗筛选:

在红白锦鲤鱼苗生长至3-5cm时进行初次挑选,去掉畸形的、全红的和全白的鱼苗,之后待红白锦鲤鱼苗生长至8-10cm时进行第二次挑选,去掉仅头部呈红色且绯纹不完整的鱼苗、全身红色花纹不到二成的鱼苗、红色花纹偏位的鱼苗和碎石点红占60%以上的鱼苗;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视池塘一次,清除池塘内的杂物,保持池塘内清洁卫生;夏季水温高,控制水深为110-120cm,防止锦鲤烫尾;入秋后天气转凉,控制水深为80cm。

所述水质改善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芜荑8-14份、楮实6-9份、天葵子5-7份、异丁香酚0.2-0.5份、植酸钠0.8-1.0份、硬脂酸钾3-5份、水80-100份。

所述人工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鱼粉32-40份、豆饼17-23份、麸皮12-16份、玉米粉60-80份、虾壳粉15-20份、香蕉皮8-10份、复盆子2-4份、植物油3-5份、胡萝卜素0.1-0.3份、螺旋藻0.1-0.3份、甜菜碱0.1-0.3份、芸香草9-11份、甘草酸胺0.2-0.5份。

所述步骤(3)中,在对红白锦鲤鱼苗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时,辅以红虫和水丝蚓,且红虫和水丝蚓在投喂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5-8min,再用清水进行漂洗后投喂。

所述步骤(3)中,当水温为15-20℃时,日投喂1次,且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1-3%;水温为20-30℃时,日投喂2-3次,且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3-5%。

实施例1一种红白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养殖池塘:

选择通风向阳,水流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的面积为1300m2,池塘的深度为1.5m,坡比为1:1,池塘对角线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进水口位于池壁的中上部,出水口位于池壁的下部,且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设有阀门;

(2)鱼苗的放养:

向池塘内投放体质健壮、无伤、无畸形的红白锦鲤鱼苗,放养密度为60尾/m2,在红白锦鲤鱼苗投放前3天,向池塘中投放水质改善液,用量为0.5g/m3

(3)饲料投喂:

在红白锦鲤鱼苗投放3天后,开始全池泼洒豆浆投喂,当红白锦鲤鱼苗长至3-5cm时,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4)鱼苗筛选:

在红白锦鲤鱼苗生长至3-5cm时进行初次挑选,去掉畸形的、全红的和全白的鱼苗,之后待红白锦鲤鱼苗生长至8-10cm时进行第二次挑选,去掉仅头部呈红色且绯纹不完整的鱼苗、全身红色花纹不到二成的鱼苗、红色花纹偏位的鱼苗和碎石点红占60%以上的鱼苗;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视池塘一次,清除池塘内的杂物,保持池塘内清洁卫生;夏季水温高,控制水深为110cm,防止锦鲤烫尾;入秋后天气转凉,控制水深为80cm。

所述水质改善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芜荑8份、楮实6份、天葵子5份、异丁香酚0.2份、植酸钠0.8份、硬脂酸钾3份、水80份。

所述人工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鱼粉32份、豆饼17份、麸皮12份、玉米粉60份、虾壳粉15份、香蕉皮8份、复盆子2份、植物油3份、胡萝卜素0.1份、螺旋藻0.1份、甜菜碱0.1份、芸香草9份、甘草酸胺0.2份。

所述步骤(3)中,在对红白锦鲤鱼苗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时,辅以红虫和水丝蚓,且红虫和水丝蚓在投喂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5min,再用清水进行漂洗后投喂。

所述步骤(3)中,当水温为15℃时,日投喂1次,且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1%;水温为20℃时,日投喂2次,且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3%。

实施例2一种红白锦鲤的生态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养殖池塘:

选择通风向阳,水流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的面积为2000m2,池塘的深度为1.8m,坡比为1:1,池塘对角线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进水口位于池壁的中上部,出水口位于池壁的下部,且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设有阀门;

(2)鱼苗的放养:

向池塘内投放体质健壮、无伤、无畸形的红白锦鲤鱼苗,放养密度为80尾/m2,在红白锦鲤鱼苗投放前5天,向池塘中投放水质改善液,用量为0.7g/m3

(3)饲料投喂:

在红白锦鲤鱼苗投放5天后,开始全池泼洒豆浆投喂,当红白锦鲤鱼苗长至3-5cm时,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4)鱼苗筛选:

在红白锦鲤鱼苗生长至3-5cm时进行初次挑选,去掉畸形的、全红的和全白的鱼苗,之后待红白锦鲤鱼苗生长至8-10cm时进行第二次挑选,去掉仅头部呈红色且绯纹不完整的鱼苗、全身红色花纹不到二成的鱼苗、红色花纹偏位的鱼苗和碎石点红占60%以上的鱼苗;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视池塘一次,清除池塘内的杂物,保持池塘内清洁卫生;夏季水温高,控制水深为120cm,防止锦鲤烫尾;入秋后天气转凉,控制水深为80cm。

所述水质改善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芜荑14份、楮实9份、天葵子7份、异丁香酚0.5份、植酸钠1.0份、硬脂酸钾5份、水100份。

所述人工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鱼粉40份、豆饼23份、麸皮16份、玉米粉80份、虾壳粉20份、香蕉皮10份、复盆子4份、植物油5份、胡萝卜素0.3份、螺旋藻0.3份、甜菜碱0.3份、芸香草11份、甘草酸胺0.5份。

所述步骤(3)中,在对红白锦鲤鱼苗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时,辅以红虫和水丝蚓,且红虫和水丝蚓在投喂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8min,再用清水进行漂洗后投喂。

所述步骤(3)中,当水温为20℃时,日投喂1次,且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3%;水温为30℃时,日投喂3次,且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5%。

上面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