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脱叶剂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0033发布日期:2020-06-12 16:2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叶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棉花采收前喷施脱叶剂,可以促进棉花叶片脱落和集中吐絮,降低棉花含杂率,提高棉花机械化采收作业效率。目前,我国批准登记并在有效期内的棉花脱叶剂产品共有87个,其中单剂45个,混剂剂42个。单剂主要是噻苯隆,有43个;其他2个是吡草醚。混剂主要是噻苯隆·敌草隆,有40个,其他2个分别是噻苯隆·乙烯利和敌草隆·噻苯隆·乙烯利。因此,我国棉花脱叶剂产品有效成分比较单一,迫切需要新的脱叶剂产品应用于生产。在棉花生产过程中,棉农一般使用脱叶混剂敌草隆·噻苯隆·乙烯利。

噻苯隆被植株吸收后,可使棉花植株本身产生脱落酸和乙烯,从而导致叶柄与棉株之间形成离层,棉叶自行脱落。噻苯隆还能促进叶片营养成分转移到植株上部幼嫩棉铃,且棉株不会枯死,实现催熟、脱叶、增产、增质多效合一。噻苯隆可使棉花早熟,棉铃吐絮相对提前、集中、增加霜前棉的比例,有利于机械、人工采收。乙烯利的催熟效果较佳,在棉花上使用,它可以迅速使棉桃开裂,叶片失水干枯。但是噻苯隆和敌草隆的成本较高,而且噻苯隆脱叶速度较慢,耐低温的能力较差,乙烯利的催熟效果好,但脱叶效果差,从而影响机械采收对棉花质量的影响。因此,在开发新的棉花脱叶剂的过程中,应减少噻苯隆和敌草隆的用量,严格控制乙烯利的掺入比例和施用次数。

氟磺胺草醚是一种茎叶处理的除草剂,能够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一般。氟磺胺草醚易被杂草叶片吸收,药效迅速,产生灼伤性药斑,进而使叶片黄化、枯萎死亡。使用后4~6h,降水不影响药效,而且残留叶面上的药液随雨水进入土壤中或喷洒落入土壤的药剂能够被杂草根部吸附而起到土壤处理效果。

本发明人在深入研究棉花脱叶剂组合物过程中,惊奇的发现将噻苯隆、氟磺胺草醚和乙烯利混配可以显著提高对棉花的脱叶效果,降低了噻苯隆单独使用的剂量,提升了噻苯隆的脱叶效果,促进了乙烯利的催熟效果。此外,噻苯隆、氟磺胺草醚和乙烯利混配可以减少施药次数,只施药一次就能达到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还不会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经过进一步研究,完成本发明。

根据发明人所做的资料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冲突的专利和其他公开发表资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所述噻苯隆脱叶速度慢、乙烯利的催熟效果差的缺陷,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噻苯隆的脱叶速度和乙烯利的催熟作用,减少施药次数,棉花脱叶效果优异、用药成本低、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的棉花脱叶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花脱叶剂组合物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脱叶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脱叶剂组合物包括8~10重量份噻苯隆、7~30重量份氟磺胺草醚和24~32重量份乙烯利;所述脱叶剂组合物中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或填充剂;所述组合物中脱叶剂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25%~75%。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叶剂组合物可以包括8~9重量份噻苯隆、10~30重量份氟磺胺草醚和28~30重量份乙烯利。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叶剂组合物可以包括8~9重量份噻苯隆、20~30重量份氟磺胺草醚和28~30重量份乙烯利。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叶剂组合物可以包括8重量份噻苯隆、30重量份氟磺胺草醚和28重量份乙烯利。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以有效成分的量计,所述脱叶剂组合物中噻苯隆的施用浓度可以为120~150g/公顷,氟磺胺草醚的施用浓度可以为150~450g/公顷,乙烯利的施用浓度可以为360~480g/公顷,用水量可以为450~900升/公顷。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叶剂组合物可以为可溶液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形式。

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作棉花脱叶剂的用途,即用于使植物叶片脱离的用途。

本发明的组合物表现为增效效果,该组合物的活性比使用单个化合物的活性预期总和,以及单个化合物的单独活性更为显著。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促进棉花脱叶,加快棉花吐絮,提高棉花产量,且不影响棉花品质。

本发明的组合物在低温环境下,促进脱叶组合物的吸收,并对棉花的脱叶和吐絮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本发明的组合物用药量少,减少施用次数,减轻环境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药剂:噻苯隆为8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乙烯利为40%乙烯利水剂、氟磺胺草醚为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

实施例1

取8重量份噻苯隆、10重量份氟磺胺草醚和28重量份乙烯利,混合均匀,配制成质量分数为46%的组合物悬浮剂(即在组合物悬浮剂中,噻苯隆占8wt%,氟磺胺草醚占10wt%,乙烯利占28wt%)。

实施例2

取8重量份噻苯隆、20重量份氟磺胺草醚和28重量份乙烯利,混合均匀,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6%的组合物悬浮剂(即在组合物悬浮剂中,噻苯隆占8wt%,氟磺胺草醚占20wt%,乙烯利占28wt%)。

实施例3

取8重量份噻苯隆、30重量份氟磺胺草醚和28重量份乙烯利,混合均匀,配制成质量分数为66%的组合物悬浮剂(即在组合物悬浮剂中,噻苯隆占8wt%,氟磺胺草醚占30wt%,乙烯利占28wt%)。

测试例:

测试例中涉及的调查方法、数据处理及计算方法:

调查方法:施药前在每小区中间数行随机选取20株棉花定株挂牌,施药当天调查每小区各点棉花的叶片总数。药后10天、20天分别调查各点定株棉花的残存叶片数,分别计算每次调查的脱叶率,计算药后20天棉花的吐絮率,并在棉花吐絮期收获测产。

药效计算方法:

实施例1~3对棉花的脱叶率见表1,从结果看出,实施例3在石河子和阿拉尔施用后20天的脱叶率分别达到100%和98%,高于噻苯隆单用、噻苯隆与乙烯利混用以及三氟羧草醚与乙烯利混用的脱叶率。此外,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石河子和阿拉尔施用后20天的脱叶率最高仅为85%和84%,低于实施例3对棉花的脱叶率。

表1实施例1~3对棉花的脱叶率(%)(喷雾用水量为450升/公顷)

实施例1~3对棉花吐絮率结果见表2,从结果看出,实施例3在石河子和阿拉尔施用后20天的吐絮率分别可达87%和88%,高于噻苯隆单用、噻苯隆与乙烯利混用以及三氟羧草醚与乙烯利混用的吐絮率。同样,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石河子和阿拉尔施用后20天的吐絮率率最高仅为75%和77%,低于实施例3对棉花的吐絮率。

表2实施例1~3对棉花的吐絮率(%)

实施例1~3对棉花增产率结果见表12,实施例3在石河子和阿拉尔施用后棉花的增产率分别为21%和22%,高于噻苯隆单用、噻苯隆与乙烯利混用以及三氟羧草醚与乙烯利混用的棉花增产率。同样,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石河子和阿拉尔施用后,棉花增产率最高仅为16%和17%,低于实施例3的棉花增产率。

在石河子地区施药时的平均温度仅为15℃,低于在阿拉尔地区施用的平均温度(24℃),但是实施例1~3在石河子和阿拉尔对棉花的脱叶率、吐絮率及增产率相差不大,因此温度并未对实施例的脱叶、吐絮及产量造成影响。但噻苯隆单用、噻苯隆与乙烯利混用时,受到温度的影响,石河子地区棉花的脱叶率、吐絮及产量略低于阿拉尔地区。

表3实施例1~3对棉花的增产率(%)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