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4436发布日期:2020-07-04 04:2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防病治病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制剂。
背景技术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现已成为制约设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子。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其中,土传病原真菌目前已成为农作物、蔬菜稳产、高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以玉米茎腐病(cornstalkrot)为例简要概述其造成经济损失,又称玉米青枯病,其分布广、危害重,世界玉米各产区均普遍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可达50%以上,导致玉米减产20~30%。引起玉米茎腐病的主要致病病原菌是腐霉菌、镰刀菌、干腐菌、炭疽菌和细菌等。再以香蕉枯萎病为例,俗称黄叶病、巴拿马枯萎病,香蕉感染此病后,蔓延很快,病株成几何级数增加。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香蕉一旦发生枯萎病一般减产20%以上,严重的田块甚至绝收,所以寻找一种有效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方法势在必行。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制剂,能够有效防治土传病害,保证农作物、蔬菜产量的稳定增长。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制剂,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小球藻30-50份,麒麟菜30-50份,孔石莼10-30份,红景天根20-3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hab-21-5份,枯草芽孢杆菌1-5份,棘孢木霉菌1-3份,酵母菌1-3份,金色毛壳菌1-3份。优选地,所述的生防菌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小球藻40份,麒麟菜40份,孔石莼20份,红景天根2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hab-23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棘孢木霉菌2份,酵母菌2份,金色毛壳菌2份。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如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生防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球藻、麒麟菜、孔石莼、红景天根粉碎,搅拌均匀,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hab-2、枯草芽孢杆菌、棘孢木霉菌、酵母菌和金色毛壳菌和发酵3-30天,即得。进一步,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15~35℃,发酵时间为8~15天。进一步,发酵过程中,维持湿度40~70%。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如本发明第一个方面项所述的生防菌制剂在防治土传病害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的土传病害为黄瓜枯萎病、草莓炭疽病和/或水稻稻瘟病。本发明所述的生防菌制剂能够有效防治作物土传病害,改良土质和土壤微生物组成,大幅改进田间作物的生长状况,促进增产增收。经验证,对黄瓜枯萎病、草莓炭疽病以及水稻稻瘟病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制剂,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小球藻30份,麒麟菜30份,孔石莼10份,红景天根3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hab-21份,枯草芽孢杆菌5份,棘孢木霉菌1份,酵母菌1份,金色毛壳菌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球藻、麒麟菜、孔石莼、红景天根粉碎,搅拌均匀,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hab-2、枯草芽孢杆菌、棘孢木霉菌、酵母菌和金色毛壳菌和发酵3-30天,即得。其中,发酵过程中,维持湿度40~70%。其中,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15℃,发酵时间为15天。实施例2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制剂,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小球藻50份,麒麟菜50份,孔石莼30份,红景天根2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hab-25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棘孢木霉菌3份,酵母菌3份,金色毛壳菌1份。发酵过程中,维持湿度40~10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球藻、麒麟菜、孔石莼、红景天根粉碎,搅拌均匀,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hab-2、枯草芽孢杆菌、棘孢木霉菌、酵母菌和金色毛壳菌和发酵3-30天,即得。其中,发酵过程中,维持湿度40~70%。其中,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35℃,发酵时间为8天。实施例3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生防菌制剂,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小球藻40份,麒麟菜40份,孔石莼20份,红景天根2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hab-23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棘孢木霉菌2份,酵母菌2份,金色毛壳菌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球藻、麒麟菜、孔石莼、红景天根粉碎,搅拌均匀,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hab-2、枯草芽孢杆菌、棘孢木霉菌、酵母菌和金色毛壳菌和发酵3-30天,即得。其中,发酵过程中,维持湿度40~70%。其中,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25℃,发酵时间为10天。本发明所述的生防菌制剂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考察将表1中的农作物种子表面消毒,于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催芽,无菌水保湿培养数日,待种子退去种皮后,按照常规的种植密度移栽入无菌土中栽植,待幼苗长出几片叶时,将相应的病原菌悬浮液浇灌至幼苗的根部,培养使其发病。分别按照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4中的配比制得生防菌制剂,其中对比例1-4中发酵方法按照实施例3中方法进行。表1病原菌和对应农作物种子病原菌农作物种子黄瓜枯萎病菌黄瓜种子草莓炭疽病菌草莓种子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种子表2对比例组分配比待作物幼苗发病后,再分别将等量的本发明的生防菌制剂和对比例制得的生防菌制剂撒至无菌土表面,用量按照每亩施用80kg计算,再耕入无菌土中,对照组为空白处理。15天后观察防治效果,结果见表2。病情分级标准:0级,整株生长正常,无病;1级,出现少量病斑,病斑面积占发病部位总表面积1/4以下;2级,病斑面积占根表总面积的1/4~1/2;3级,病斑面积占根总面积的1/2~3/4;4级,病斑面积占根表总面积的3/4以上。病情指数和菌株的防治效果计算方法如下:病情指数=[∑(各病级株数x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x最高一级代表值)]x100防治效果=[1-(对照组防治前病情指数x处理组防治后病情指数)/(对照组防治后病情指数x处理组防治前病情指数)]x100表3本发明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由上表可知,本发明所述的生防菌制剂能够有效防治上述土传病害,其防治效果明显高于4个对比例处理组。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