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乙酸消毒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4424发布日期:2020-07-04 04:21阅读:1304来源:国知局
过氧乙酸消毒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氧乙酸消毒剂,还涉及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在对医疗器械的消毒中的应用,属于过氧乙酸消毒剂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过氧乙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效、广谱、环保型消毒液,对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芽孢等多种微生物均有杀灭作用,也可以破坏细菌毒素,其杀菌作用比过氧化氢强。过氧乙酸属于强氧化性化合物,腐蚀性较强,可对人体皮肤、眼睛及呼吸系统产生刺激作用。过氧乙酸可用于食品工业器具、医疗器械及其它医疗用品、一般物体表面等的消毒。玻璃、塑料、不锈钢、化纤等耐腐蚀物品一般均可用过氧乙酸消毒,也可用于消毒地面、污水等。

目前,同类的过氧乙酸类消毒剂大多存在腐蚀性强、稳定性差、反应时间长等缺陷。因此,开发一种灭菌效果好、腐蚀性更低、稳定性高的新型过氧乙酸消毒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氧乙酸消毒剂,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的灭菌效果好、腐蚀性低、稳定性高、反应速率快;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在对医疗器械的消毒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过氧乙酸消毒剂,由a液和b液组成;其中所述a液由30%过氧化氢、2,3吡啶二羧酸、羟基乙叉二膦酸和纯化水组成;所述b液由n-乙酰己内酰胺、n,n-二异丙基乙胺和异丙醇组成。

进一步的,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a液中各组分的比例为:30%过氧化氢5-18%、2,3吡啶二羧酸0.001-0.5%、羟基乙叉二膦酸0.01-0.995%,余量为纯化水。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a液中各组分的比例为:30%过氧化氢5%、2,3吡啶二羧酸0.005%、羟基乙叉二膦酸0.995%、纯化水94%。

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b液中各组分的比例为:n-乙酰己内酰胺39-57%、n,n-二异丙基乙胺3-8%,余量为异丙醇。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b液中各组分的比例为:n-乙酰己内酰胺41%、n,n-二异丙基乙胺7%、异丙醇52%。

本发明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中,各组分的用量对于消毒剂的灭菌效果具有明显影响。其中,a液由30%过氧化氢5%、2,3吡啶二羧酸0.005%、羟基乙叉二膦酸0.995%、纯化水94%组成,b液由n-乙酰己内酰胺41%、n,n-二异丙基乙胺7%、异丙醇52%组成,过氧乙酸消毒剂的灭菌效果好,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的杀灭对数值为6.2-7.53,其灭菌效果明显其它用量配比的消毒剂。

本发明通过在b液中添加n,n-二异丙基乙胺,有效提高了过氧乙酸消毒剂的灭菌效果,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的杀灭对数值从5.50-6.76提高至6.2-7.53;同时有效提高了过氧乙酸消毒剂的稳定性,过氧乙酸消毒剂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过氧酸根的剩余率由62.5%提高至78.0%。

本发明所述的过氧乙酸消毒剂,所述a液与b液的体积比为75:1。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的配制方法,包括:将a液与b液混合均匀,静置活化,即得。优选的,所述活化的时间为5min。静置活化5min后,过氧乙酸含量不低于1000mg/l。

本发明所述的过氧乙酸消毒剂,活化后最多使用7天,最低使用有效浓度1000mg/l。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在对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医疗器械包括:内镜、不锈钢医疗器械或不耐热医疗器械。所述消毒的方式包括:浸泡、喷洒、喷雾或擦拭。

本发明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适用于内镜、不锈钢医疗器械和不耐热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或灭菌。作为参考,内镜或医疗器械高水平消毒的作用时间为5min,灭菌的作用时间为20min;使用方法为:内镜经内镜清洗消毒机自动程序或手工程序清洗后浸泡;医疗器械经过预清洗,然后浸泡;在浸泡中空医疗器械时,务必保证空气全部排出。

本发明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可杀灭细菌芽孢。杀菌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的杀灭对数值为6.2-7.53,其灭菌效果优于市售产品,尤其是对抗杀菌剂能力最强的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能力明显优于市售产品。

腐蚀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内镜的手柄连接部按钮、导光缆密封圈、导光缆插入部、弯曲橡皮插入管外套等软质非金属材料部件、对内镜硬质非金属材料部件以及塑料材质部件的腐蚀性与蒸馏水的腐蚀性相当,腐蚀率均明显低于市售产品。另外,本发明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

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过氧酸根的剩余率为78.0%,而市售产品的过氧酸根的剩余率仅为55.5%和60.5%,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市售产品。反应速率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在5min时间内溶液中过氧酸根离子的浓度达到最大值,而市售产品溶液中过氧酸根离子的浓度达到最大值的反应时间需要20min。本发明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在反应速率上明显优于市售产品。

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可杀灭细菌芽孢,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的灭菌效果好。本发明所述过氧乙酸消毒剂的腐蚀性低,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内镜软质非金属材料部件、硬质非金属材料部件以及塑料材质部件的腐蚀性与蒸馏水的腐蚀性相当,而且稳定性高,反应速率快,在内镜、不锈钢医疗器械和不耐热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或灭菌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稳定性实验结果;

图2为反应速率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原料

30%过氧化氢,cas号7722-84-1;

2,3吡啶二羧酸(固体),cas号89-00-9;

羟基乙叉二膦酸,cas号2809-21-4;

n-乙酰己内酰胺,别名n-乙酰基己内酰胺,cas号1888-91-1;

n,n-二异丙基乙胺,cas号7087-68-5;

异丙醇,cas号67-63-0。

实施例过氧乙酸消毒剂

实施例1-20过氧乙酸消毒剂的配方见表1。

表1过氧乙酸消毒剂的配方

注:所述%为质量百分比。

配制:取a液(150ml)和b液(2ml)混合均匀,静置活化5min后使用,过氧乙酸含量不低于1000mg/l。

实验例1杀菌实验

检验依据: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

实验菌株: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

实验例: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酸根2800mg/l,ph为7.2);

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1、实施例13、实施例15、实施例17的过氧乙酸消毒剂;

市售产品1:进口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酸根1400mg/l,ph为4.2);

市售产品2:进口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酸根2700mg/l,ph为8.5);

实验温度:20c;

杀菌时间:5min。

各消毒灭菌剂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的杀灭对数值见表2。

表2杀灭对数值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的杀灭对数值为6.2-7.53。市售产品1杀灭对数值为5.19-6.48,市售产品2杀灭对数值为5.42-6.88。实施例8杀灭对数值为5.50-6.76,实施例9杀灭对数值为5.24-6.08,实施例11杀灭对数值为5.22-6.07,实施例13杀灭对数值为5.10-6.45,实施例15杀灭对数值为5.20-6.02,实施例17杀灭对数值为2.07-2.44。实验数据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的灭菌效果优于市售产品及其它实施例,尤其是对抗杀菌剂能力最强的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能力明显优于市售产品。

实验例2腐蚀性实验

1、实验样本

从内镜上拆下需消毒的部件,包括手柄、手柄连接部、按钮、密封圈、弯曲橡皮插入管外套、导光缆插入部塑料管8种样本,处理成约1cmxlcm的实验样品,不可拆的小型部件可整件作为实验样品。其中手柄连接部、按钮、密封圈、弯曲橡皮、插入管外套、导光缆插入部为软质非金属材料,手柄为硬质非金属材料,塑料管为塑料材质。

分析天平(精确度0.0001g);

浸泡容器(带盖玻璃缸,容积为600ml);

2、实验方法

(1)参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2.4项进行实验。

(2)样本制备:

使用碱性洗涤剂将样本洗净,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超声波清洗器将样本清洗20min,用蒸增水冲净,使用无水乙醇再次脱脂。置50℃恒温培养箱中干燥1h,待其温度降至室温后称重,每个样本待天平回零后称重3次精确至0.1mg,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前重量。

(3)消毒液浸泡:

按照说明书的规定配制实验用消毒液,每一样本需浸泡在200ml消毒液中。

本发明实施例1、10、12、14、16、18所制备的过氧乙酸消毒剂、市售产品1和市售产品2消毒液分别对上述8种样本浸泡72h。同时使用蒸馏水对上述8种样本浸泡72h作为对照。

市售产品2器械灭菌粉每8h换液一次。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过氧乙酸消毒剂和市售产品1消毒剂每24h换液一次。

(4)浸泡后样本制备:

浸泡到规定时间后,取出样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毛刷去除表面腐蚀产物,用蒸馏水冲净。使用无水乙醇脱脂,置50℃恒温培养箱中干燥1h,待其温度降至室温后称重。

每个样本待天平回零后称重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后重量。

(5)失重值计算:

失重值(g)=实验前重量-实验后重量

3、实验结果

(1)对内镜软质非金属材料部件浸泡后的失重结果,见表3。

表3对内镜软质非金属材料部件浸泡后的失重结果

内镜软质非金属材料部件浸泡后的失重结果表明,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手柄连接部、按钮、导光缆密封圈、导光缆插入部、弯曲橡皮、插入管外套等软质非金属材料部件的失重率分别为0.0001-0.0003、0.0003-0.0006、0.0002-0.0010、0.0007-0.0023、0.0002-0.0006、0.0004-0.0015。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手柄连接部按钮、导光缆密封圈、导光缆插入部、弯曲橡皮插入管外套等软质非金属材料部件的腐蚀性与蒸馏水的腐蚀性相当,腐蚀率要明显低于市售产品1和市售产品2及实施例10、12、14、16、18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内镜软质非金属材料部件的腐蚀率。

(2)对内镜硬质非金属材料部件浸泡后的失重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对内镜硬质非金属材料部件浸泡后的失重结果

对内镜硬质非金属材料部件浸泡后的失重结果表明,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实施例14过氧乙酸消毒剂、市售产品1、市售产品2和蒸馏水对内镜硬质非金属材料部件的失重量分别为0.0001-0.0004、0.0005-0.0026、0.0006-0.0023、0.0002-0.0008、0.0001-0.003。本发明的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内镜硬质非金属材料部件的腐蚀率和蒸馏水比较无明显差异,腐蚀率要明显低于实施例14过氧乙酸消毒剂以及市售产品1和市售产品2对内镜硬质非金属材料部件的腐蚀率。

(3)对内镜塑料材质部件浸泡后的失重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对内镜塑料材质部件浸泡后的失重结果

对内镜塑料材质部件浸泡后的失重结果表明,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实施例14过氧乙酸消毒剂、市售产品1、市售产品2和蒸馏水对内镜塑料材质部件的失重量分别为0.0001-0.0003、0.0003-0.0008、0.0003-0.0007、0.0002-0.0003、0-0.0001。本发明的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内镜塑料材质部件的腐蚀率和蒸馏水比较无明显差异,腐蚀率要明显低于实施例14过氧乙酸消毒剂以及市售产品1和市售产品2对内镜硬质非金属材料部件的腐蚀率。

实验例3稳定性实验

将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市售产品1和市售产品2、实施例8过氧乙酸消毒剂放置24小时,测定溶液中剩余过氧酸根离子与起始时间的过氧酸根的百分比,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过氧酸根的剩余率为78.0%,而市售产品1和市售产品2、实施例8过氧乙酸消毒剂的过氧酸根的剩余率分别为60.5%和55.5%、62.5%。本发明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市售产品1、市售产品2和实施例8。

将实施例1过氧乙酸消毒剂和市售产品2、实施例8过氧乙酸消毒剂溶解于20℃水中进行活化反应,测定溶液中过氧酸根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反应速率实验结果见图2。

反应速率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8过氧乙酸消毒剂在5min的时间内溶液中过氧酸根离子的浓度达到最大值,而市售产品2溶液中过氧酸根离子的浓度达到最大值的反应时间需要20min。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8过氧乙酸消毒剂在反应速率上明显优于市售产品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