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去须脱皮加工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7319发布日期:2020-08-11 20:4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去须脱皮加工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玉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去须脱皮加工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由于玉米资源极为丰富、廉价且易于获得,它们还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杀菌等。

公开号(cn104221619a)公开了一种玉米脱粒除须装置,包括箱体、脱粒滚轴和驱动电机,及将箱体支撑于地面的固定架,箱体下端设有过滤网板,脱粒滚轴设置于箱体和过滤网板之间,脱粒滚轴两端通过轴套固定于固定架上,箱体右端上部设有进料斗,出料板延伸到固定架外侧,出料板下方设有风箱,风箱下端设有风机,所述的风箱具有向外延伸的接料板,所述的风机转动轴和脱粒滚轴转动轴均由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传动。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脱粒甩锤采用活动式结构,相邻脱粒甩锤之间设有弹簧,这样甩锤的运动轨迹成为螺旋形,更加有利于玉米脱粒,受到物料堆积时,可以进行缓冲,减小受力冲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但是该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玉米在输送至箱体的内部时,没有对玉米的位置进行定位输送,导致箱体对玉米的加工效率低,皮带连接容易打滑导致对玉米的加工效率差,存在对玉米的脱须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去须脱皮加工用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固定卡块以及伸缩弹簧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进入加工主体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而提高加工主体对玉米的加工效率,通过将玉米的一端卡合至固定卡块的内部,将玉米整体放置在滑槽里,进而可以将玉米准确的输送至进料孔,通过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向一侧拉伸,通过伸缩弹簧和滑槽的配合将卡合固定的玉米拉至进料孔,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输送效率,解决了现有方案中玉米输送的准确性低,导致玉米加工的效率低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转柱、第二转柱以及加工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玉米在加工块内进行去皮脱须,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加工效率,通过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的顺时针转动,第一转柱靠近加工块的下端与第二转柱靠近加工块的上端转动方向相反,通过第一摩擦垫和第二摩擦垫对玉米的外表面进行反方向转动摩擦,达到对玉米去皮和脱须的效果,玉米的皮和须通过出料槽排出,加工后的玉米从出料块排出,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去皮脱须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方案中玉米去皮脱须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玉米去须脱皮加工用装置,包括加工主体,所述加工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块,所述进料块与加工主体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进料块的内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加工主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镶嵌有若干个立柱,若干个所述立柱之间镶嵌有横柱,所述横柱与支撑架之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进料块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固定卡块,所述第二夹块位于第一夹块与固定卡块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夹块位于固定卡块的一侧;

所述加工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所述第一转柱位于第二转柱的上方,所述第一转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块,所述第二转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块,所述加工主体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加工块,所述加工块位于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之间的位置,所述加工主体的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出料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固定卡块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一夹块之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连接板与第二夹块之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三连接块,所述进料块的内表面镶嵌有第三夹块,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三夹块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第一夹块靠近第三夹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夹板,所述第三夹块靠近第一夹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夹板,所述第一夹块通过伸缩弹簧与进料块弹性连接,所述连接板与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固定卡块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转柱,所述驱动转柱位于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的下方,所述驱动转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传送齿链,所述第一转柱的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齿环,所述第二转柱的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齿环,所述驱动转柱的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齿环,所述驱动转柱通过传送齿链与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链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块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缓冲卡垫,所述固定卡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柱、第二转柱和驱动转柱从上往下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转柱、第二转柱和驱动转柱的直径均相同,所述第一转柱的转动方向和第二转柱的转动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摩擦垫,所述第二螺旋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摩擦垫。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块、滑槽和进料孔均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滑槽的形状为扇形。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的工作步骤包括:

步骤一:启动驱动电机,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向进料块的左侧移动,伸缩弹簧向进料块的左侧拉伸,将玉米放置在滑槽上,将玉米的一侧端卡合至固定卡块的内部,缓冲卡垫将玉米卡紧;

步骤二:释放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伸缩弹簧通过拉伸的弹力向进料块的右侧收缩,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向进料块的右侧移动,夹紧的玉米通过滑槽向进料孔的方向滑动,玉米的另一端通过进料孔进入至加工块;

步骤三:通过驱动转柱的顺时针转动,将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进行顺时针链传动,第一转柱靠近加工块的下端与第二转柱靠近加工块的上端反方向转动,第一螺旋块和第二螺旋块在靠近加工块的位置反方向转动,第一摩擦垫和第二摩擦垫对玉米的外表面进行反方向转动摩擦,将玉米的皮和须摩擦去除,去除的皮和须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料槽排出,加工后的玉米从加工主体的右侧通过出料块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固定卡块以及伸缩弹簧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进入加工主体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而提高加工主体对玉米的加工效率,通过将玉米的一端卡合至固定卡块的内部,将玉米整体放置在滑槽里,进而可以将玉米准确的输送至进料孔,通过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向一侧拉伸,通过伸缩弹簧和滑槽的配合将卡合固定的玉米拉至进料孔,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输送效率和输送的准确性;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转柱、第二转柱以及加工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玉米在加工块内进行去皮脱须,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加工效率,通过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的顺时针转动,第一转柱靠近加工块的下端与第二转柱靠近加工块的上端转动方向相反,通过第一摩擦垫和第二摩擦垫对玉米的外表面进行反方向转动摩擦,达到对玉米去皮和脱须的效果,玉米的皮和须通过出料槽排出,加工后的玉米从出料块排出,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去皮脱须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玉米去须脱皮加工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进料块的正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夹块与第三夹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转柱与第二转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加工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固定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工主体;2、进料块;3、滑槽;4、支撑架;5、连接柱;6、立柱;7、横柱;8、驱动电机;9、进料孔;10、第一夹块;11、第二夹块;12、固定卡块;13、第一固定块;14、第二连接块;15、连接板;16、第三连接块;17、第三夹块;18、第一固定夹板;19、第二固定夹板;20、伸缩弹簧;21、第一转柱;22、第二转柱;23、第一螺旋块;24、第二螺旋块;25、出料槽;26、加工块;27、传送齿链;28、出料块;29、驱动转柱;30、缓冲卡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玉米去须脱皮加工用装置,包括加工主体1,所述加工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块2,所述进料块2与加工主体1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柱5,所述进料块2的内表面设置有滑槽3,所述加工主体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镶嵌有若干个立柱6,若干个所述立柱6之间镶嵌有横柱7,所述横柱7与支撑架4之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驱动电机8,所述进料块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夹块10、第二夹块11和固定卡块12,所述第二夹块11位于第一夹块10与固定卡块1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夹块10位于固定卡块12的一侧;

所述加工主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柱21和第二转柱22,所述第一转柱21位于第二转柱22的上方,所述第一转柱2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块23,所述第二转柱2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块24,所述加工主体1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加工块26,所述加工块26位于第一转柱21和第二转柱22之间的位置,所述加工主体1的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出料槽25。

所述第一夹块10、第二夹块11和固定卡块12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与第一夹块10之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3,所述连接板15与第二夹块11之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块14,所述连接板15的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三连接块16,所述进料块2的内表面镶嵌有第三夹块17,所述第一夹块10与第三夹块17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20,所述第一夹块10靠近第三夹块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夹板18,所述第三夹块17靠近第一夹块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夹板19,所述第一夹块10通过伸缩弹簧20与进料块2弹性连接,所述连接板15与第一夹块10、第二夹块11和固定卡块12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8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转柱29,所述驱动转柱29位于第一转柱21和第二转柱22的下方,所述驱动转柱29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传送齿链27,所述第一转柱21的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齿环,所述第二转柱22的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齿环,所述驱动转柱29的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齿环,所述驱动转柱29通过传送齿链27与第一转柱21和第二转柱22链传动连接。

所述固定卡块12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缓冲卡垫30,所述固定卡块12与滑槽3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柱21、第二转柱22和驱动转柱29从上往下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转柱21、第二转柱22和驱动转柱29的直径均相同,所述第一转柱21的转动方向和第二转柱22的转动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

所述第一螺旋块2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摩擦垫,所述第二螺旋块2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摩擦垫。

所述固定卡块12、滑槽3和进料孔9均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滑槽3的形状为扇形。

所述装置的工作步骤包括:

步骤一:启动驱动电机8,将第一夹块10和第二夹块11向进料块2的左侧移动,伸缩弹簧20向进料块2的左侧拉伸,将玉米放置在滑槽3上,将玉米的一侧端卡合至固定卡块12的内部,缓冲卡垫30将玉米卡紧;

步骤二:释放第一夹块10和第二夹块11,伸缩弹簧20通过拉伸的弹力向进料块2的右侧收缩,第一夹块10和第二夹块11向进料块2的右侧移动,夹紧的玉米通过滑槽3向进料孔9的方向滑动,玉米的另一端通过进料孔9进入至加工块26;

步骤三:通过驱动转柱29的顺时针转动,将第一转柱21和第二转柱22进行顺时针链传动,第一转柱21靠近加工块26的下端与第二转柱22靠近加工块26的上端反方向转动,第一螺旋块23和第二螺旋块24在靠近加工块26的位置反方向转动,第一摩擦垫和第二摩擦垫对玉米的外表面进行反方向转动摩擦,将玉米的皮和须摩擦去除,去除的皮和须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料槽25排出,加工后的玉米从加工主体1的右侧通过出料块28排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型号为yb3-112m-4,将第一夹块10和第二夹块11向进料块2的左侧移动,伸缩弹簧20向进料块2的左侧拉伸,将玉米放置在滑槽3上,将玉米的一侧端卡合至固定卡块12的内部,缓冲卡垫30将玉米卡紧,然后释放第一夹块10和第二夹块11,伸缩弹簧20通过拉伸的弹力向进料块2的右侧收缩,第一夹块10和第二夹块11向进料块2的右侧移动,进而带动玉米通过滑槽3向进料孔9的方向滑动,玉米的另一端通过进料孔9进入至加工块26;通过设置的第一夹块10、第二夹块11、固定卡块12以及伸缩弹簧20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进入加工主体1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而提高加工主体1对玉米的加工效率,通过将玉米的一端卡合至固定卡块12的内部,将玉米整体放置在滑槽3里,进而可以将玉米准确的输送至进料孔9,通过将第一夹块10和第二夹块11向一侧拉伸,通过伸缩弹簧20和滑槽3的配合,将卡合固定的玉米拉至进料孔9,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输送效率,解决了现有方案中玉米输送的准确性低,导致玉米加工的效率低问题;

通过驱动转柱29的顺时针转动,将第一转柱21和第二转柱22进行顺时针链传动,第一转柱21靠近加工块26的下端与第二转柱22靠近加工块26的上端反方向转动,第一摩擦垫和第二摩擦垫对玉米的外表面进行反方向转动摩擦,将玉米的皮和须摩擦去除,去除的皮和须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料槽25排出,加工后的玉米从加工主体1的右侧通过出料块28排出;通过设置的第一转柱21、第二转柱22以及加工块26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玉米在加工块26内进行去皮脱须,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加工效率,通过第一转柱21和第二转柱22的顺时针转动,第一转柱21靠近加工块26的下端与第二转柱22靠近加工块26的上端转动方向相反,通过第一摩擦垫和第二摩擦垫对玉米的外表面进行反方向转动摩擦,达到对玉米去皮和脱须的效果,玉米的皮和须通过出料槽25排出,加工后的玉米从出料块28排出,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去皮脱须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方案中玉米去皮脱须效率低的问题。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