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鱼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12401发布日期:2020-09-04 15:1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鱼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渔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鱼饵。



背景技术:

鱼饵,即鱼吃的食物,是垂钓时引诱鱼类上钩的食物,进一步的讲,是在垂钓中能够起到聚鱼作用或能够诱鱼上钩的一切可以使用的物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按诱鱼原理分,鱼饵可分为真饵和假饵。

假饵即人造鱼饵,传统的人造鱼饵具有小鱼的外形,利用自身浮力以及钩线的牵引能够在水中漂浮,通过对鱼饵外观必要的装饰如设置花纹、图案、色彩等,使鱼饵逼真,令水中大鱼吞食,此时利用固定在鱼饵外部的钓钩成功吊起大鱼,这种鱼饵与传统鱼饵相比,省去准备饵料的工序,但由于传统的人造鱼饵在水中的动作仅靠钩线牵扯以及水流波动来实现,动作幅度小、持续时间短,诱捕效果受限。

为了提高假饵对鱼的吸引力,人们对假饵做了一些改进,将假饵制成能够运动的电动仿真鱼饵,这种电动仿真鱼饵在电源的供电作用下能够运动提升诱捕效果。

但是,现有的电动仿真鱼饵不能进行充电,使用寿命短,而且由于电池是密封在鱼饵内部,因此电源耗尽后由于不能充电而且更换电池困难,需要更换整个鱼饵,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鱼饵,设置有磁吸充电结构,能够方便对鱼饵进行充电,而且设置有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可充电电源件的充放电,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鱼饵,包括有壳体、驱动机构、可充电电源件、控制机构和磁吸充电结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上用于带动壳体运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密封的空腔,所述可充电电源件、控制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空腔内,所述磁吸充电结构设置于壳体的外壁,所述磁吸充电结构与驱动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电连接,且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控制驱动机构启动;所述控制机构与可充电电源件电连接,且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可充电电源的充放电。

在本发明中,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启动,从而带动壳体运动,使该电动鱼饵能够在水中游动,从而吸引鱼群,提高诱捕效率;该电动鱼饵设置有磁吸充电结构,不仅能够防水,而且方便对鱼饵进行充电,该电动鱼饵还设置有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可充电电源件的充放电,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上设置有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两端伸出壳体的外壁,当导电结构的两端导通时,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启动。在本发明中,导电结构优选为导电硅;该电动鱼饵放入水中后导电结构的两端导通,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启动,从而带动壳体运动,使该电动鱼饵能够在水中游动,从而吸引鱼群,提高诱捕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为pcb板,所述pcb板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有能够控制壳充电电源进行充放电的控制芯片,且所述控制芯片能够控制驱动机构启动。在本发明中,可以在该控制芯片烧录程序,从而控制该电动鱼饵进行多种摆动频率,提高诱捕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pms150c;所述控制芯片的引脚1与可充电电源件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芯片的引脚8与可充电电源件的输出端连接,且控制芯片的引脚8接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有第一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控制芯片包括有8个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芯片的引脚6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的引脚5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之间的公共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公共端与导电结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结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引脚8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引脚1与磁吸充电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控制芯片的引脚1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引脚8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7均悬空。在本发明中,采用型号为pms150c的单片机能够更方便控制可充电电源件的充放电,使用效果好,通过上述电路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导电结构两端导通的同时控制驱动机构的启动。

进一步地,所述可充电电源件为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内设置有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控制机构电连接。在本发明中,通过保护电路的设置能够对可充电电源件进行保护,防止其过充过放,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件、传动件和摆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驱动件设置有输出轴,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通过传动件与摆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伸出壳体外部;所述控制芯片控制驱动件启动时,能够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在转动的同时通过传动件能够带动摆动件左右摆动,从而带动壳体运动。在本发明中,驱动件为电机,电机与控制芯片电连接,当该鱼饵的外形采用鱼类,如罗非鱼的形状时,所述摆动件伸出壳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鱼尾,当导电结构两端导通后,控制芯片控制电机转动,所述电机通过传动件带动摆动件进行左右摆动,从而带动鱼尾摆动,使该电动鱼饵能够在水中游动,从而吸引鱼群,提高诱捕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包括有固定板、连接部和传动部,所述连接部垂直固定于固定板朝向输出轴的一面的中部位置,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部垂直固定于固定板朝向摆动件的一面的边缘位置,所述摆动件相对传动部开设有竖向设置的活动槽,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活动槽内,使输出轴转动时,能够通过传动部带动摆动件左右移动。在本发明中,通过连接部带动固定板转动,由于传动部设置于固定板的边缘处,因此传动部会沿着固定板的中心进行转动,仅此随着固定板的转动传动部会同时具有横向和竖向的移动,此时由于活动槽的设置使传动部能够在活动槽内上下移动,从而使传动部只能带动摆动件左右移动,从而带动鱼尾摆动,使该电动鱼饵能够在水中游动,从而吸引鱼群,提高诱捕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两者围合形成密封的空腔,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侧边均设置有对应的容纳槽,两者的容纳槽围合形成承重空间,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容纳槽内设置有承重块。在本发明中,承重块优选为铅材质,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对称的容纳槽以及承重块的设置,能够维持该电动鱼饵的平衡,使该电动鱼饵的下侧具有往下的重力,上侧浮起,犹如真的小鱼一般靠近水面游动,从而吸引鱼群,提高诱捕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空间内的容纳槽为若干个,若干个容纳槽分成2组对称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侧边,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至少有一组相互对称的容纳槽内设置有承重块。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安装一组或多组对称的承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与传动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密封圈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限位槽内,所述密封圈的中部开设有穿槽,所述传动件与输出轴伸入穿槽内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槽的外壁向壳体的两侧延伸并连接于壳体的两侧内壁形成阻挡壁,所述阻挡壁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前后两个区域,所述充电电池、驱动件、pcb板、输出轴位于壳体内部的前侧区域内,所述传动件和摆动件位于壳体内部的后侧区域内。在本发明中,通过阻挡壁与密封圈的设置,能够在壳体内部对电子元器件进一步地的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对应pcb板的位置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对应驱动件的位置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对应充电电池的位置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三卡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壳体内靠近尾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壳体内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三卡槽设置于壳体内的头部位置,所述第一卡槽与承重空间分别设置于壳体内位于第二卡槽的上、下两侧位置。在本发明中,通过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固定各个部件,同时使该鱼饵结构紧凑、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头部还设置有拉线固定环,所述壳体的两侧还设置有鱼钩固定环。在本发明中,壳体还留有位置固定拉线固定环与鱼钩固定环,上述设置能够方便该电动鱼饵的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中,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启动,从而带动壳体运动,使该电动鱼饵能够在水中游动,从而吸引鱼群,提高诱捕效率;该电动鱼饵设置有磁吸充电结构,不仅能够防水,而且方便对鱼饵进行充电,该电动鱼饵还设置有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可充电电源件的充放电,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实施的电动鱼饵的第一视角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实施的电动鱼饵的第二视角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实施的电动鱼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实施的第二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实施的驱动机构的第一视角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实施的驱动机构的第二视角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实施的控制机构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壳体1;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驱动件21;输出轴211;传动件22;固定板221;连接部222;传动部223;摆动件23;活动槽231;可充电电源件3;控制机构4;磁吸充电结构5;导电结构6;承重块7;密封圈8;穿槽81;容纳槽10;限位槽20;第一卡槽30;第二卡槽40;第三卡槽50;拉线固定环60;鱼钩固定环70;鱼尾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向”、“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所实施的电动鱼饵至少包括有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鱼饵,包括有壳体1、驱动机构、可充电电源件3、控制机构4和磁吸充电结构5,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1上用于带动壳体1运动,壳体1内部形成密封的空腔,可充电电源件3、控制机构4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空腔内,磁吸充电结构5设置于壳体1的外壁,磁吸充电结构5与驱动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4电连接,且控制机构4能够控制驱动机构启动;控制机构4与可充电电源件3电连接,且控制机构4能够控制可充电电源的充放电。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4控制驱动机构启动,从而带动壳体1运动,使该电动鱼饵能够在水中游动,从而吸引鱼群,提高诱捕效率;该电动鱼饵设置有磁吸充电结构5,不仅能够防水,而且方便对鱼饵进行充电,该电动鱼饵还设置有控制机构4能够控制可充电电源件3的充放电,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中,磁吸充电结构5为现有技术,具体为设置于壳体1外壁的磁吸主机母端,主机母端与壳体1外壁的衔接处无缝衔接,保持壳体1的密封性,主机母端可以实现防尘防水,与公端利用磁性原理达到吸附的效果,只要将两端靠近,就可以达到对吸充电,方便使用。

在本发明中,可充电电源件3为充电电池,充电电池内设置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与控制机构4电连接。在本发明中,通过保护电路的设置能够对可充电电源件3进行保护,防止其过充过放,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参见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控制机构4上设置有导电结构6,导电结构6两端伸出壳体1的外壁,当导电结构6的两端导通时,控制机构4控制驱动机构启动。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结构6优选为导电硅;该电动鱼饵放入水中后导电结构6的两端导通,控制机构4控制驱动机构启动,从而带动壳体1运动,使该电动鱼饵能够在水中游动,从而吸引鱼群,提高诱捕效率。

实施例3:

参见图1-7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控制机构4为pcb板,pcb板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有能够控制壳充电电源进行充放电的控制芯片u1,且控制芯片u1能够控制驱动机构启动。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该控制芯片u1烧录程序,从而控制该电动鱼饵进行多种摆动频率,通过控制芯片u1的设置可以实现动作的转换,仿真鱼的动作,如模仿罗非鱼的摆动频率,能够提高诱捕效率。

实施例4: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pms150c;控制芯片u1的引脚1与充电电池bat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引脚8与充电电池bat的输出端连接,且控制芯片u1的引脚8接地;控制电路还包括有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控制芯片u1包括有8个引脚,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机m1与控制芯片u1的引脚6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的引脚5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之间的公共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与导电结构6的一端j1连接,导电结构6的另一端j2接地,控制芯片u1的引脚8接地,控制芯片u1的引脚1与磁吸充电结构5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引脚1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引脚8连接,控制芯片u1的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7均悬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采用电机m1驱动;采用型号为pms150c的单片机能够更方便控制可充电电源件3的充放电,使用效果好,通过上述电路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导电结构6两端导通的同时控制电机m1的启动。

实施例5:

参见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件21、传动件22和摆动件23,驱动件21与控制芯片u1电连接,驱动件21设置有输出轴211,驱动件21的输出轴211通过传动件22与摆动件23的一端连接,摆动件23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部;控制芯片u1控制驱动件21启动时,能够带动输出轴211转动,输出轴211在转动的同时通过传动件22能够带动摆动件23左右摆动,从而带动壳体1运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1为电机,电机与控制芯片u1电连接,当该鱼饵的外形采用鱼类,如罗非鱼的形状时,摆动件23伸出壳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鱼尾80,当导电结构6两端导通后,控制芯片u1控制电机转动,电机通过传动件22带动摆动件23进行左右摆动,从而带动鱼尾80摆动,使该电动鱼饵能够在水中游动,从而吸引鱼群,提高诱捕效率。

实施例6:

参见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传动件22包括有固定板221、连接部222和传动部223,连接部222垂直固定于固定板221朝向输出轴211的一面的中部位置,且连接部222与输出轴211固定连接,传动部223垂直固定于固定板221朝向摆动件23的一面的边缘位置,摆动件23相对传动部223开设有竖向设置的活动槽231,传动部223位于活动槽231内,使输出轴211转动时,能够通过传动部223带动摆动件23左右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部222带动固定板221转动,由于传动部223设置于固定板221的边缘处,因此传动部223会沿着固定板221的中心进行转动,仅此随着固定板221的转动传动部223会同时具有横向和竖向的移动,此时由于活动槽231的设置使传动部223能够在活动槽231内上下移动,从而使传动部223只能带动摆动件23左右移动,从而带动鱼尾80摆动,使该电动鱼饵能够在水中游动,从而吸引鱼群,提高诱捕效率。

实施例7:

参见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壳体1包括有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两者围合形成密封的空腔,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侧边均设置有对应的容纳槽10,两者的容纳槽10围合形成承重空间,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容纳槽10内设置有承重块7。在本发明中,承重块7优选为铅材质,通过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对称的容纳槽10以及承重块7的设置,能够维持该电动鱼饵的平衡,使该电动鱼饵的下侧具有往下的重力,上侧浮起,犹如真的小鱼一般靠近水面游动,从而吸引鱼群,提高诱捕效率。

实施例8:

参见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承重空间内的容纳槽10为4个,4个容纳槽10分成2组对称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侧边,其中一组相互对称的容纳槽10内设置有承重块7。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一组承重块7适合模拟罗非鱼的游动。

实施例9:

参见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输出轴211与传动件22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8,壳体1内设置有与密封圈8相适配的限位槽20,密封圈8设置于限位槽20内,密封圈8的中部开设有穿槽81,传动件22与输出轴211伸入穿槽81内固定连接;

限位槽20的外壁向壳体1的两侧延伸并连接于壳体1的两侧内壁形成阻挡壁,阻挡壁将壳体1内部分隔成前后两个区域,充电电池、驱动件21、pcb板、输出轴211位于壳体1内部的前侧区域内,传动件22和摆动件23位于壳体1内部的后侧区域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阻挡壁与密封圈8的设置,能够在壳体1内部对电子元器件进一步地的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10:

参见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9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对应pcb板的位置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卡槽30,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对应驱动件21的位置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二卡槽40,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对应充电电池的位置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三卡槽50,限位槽20设置于壳体1内靠近尾部的位置,第二卡槽40设置于壳体1内的中部位置,第三卡槽50设置于壳体1内的头部位置,第一卡槽30与承重空间分别设置于壳体1内位于第二卡槽40的上、下两侧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卡槽30、第二卡槽40和第三卡槽50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固定各个部件,同时使该鱼饵结构紧凑、稳定。

实施例11:

参见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壳体1的头部还设置有拉线固定环,壳体1的两侧还设置有鱼钩固定环70。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还留有位置固定拉线固定环与鱼钩固定环70,上述设置能够方便该电动鱼饵的使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