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用灭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0115发布日期:2020-11-13 16:0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加工用灭蝇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种食品加工用灭蝇器,涉及一种手工食品加工时,对苍蝇进行清理的杀蝇器,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便于加入饵料,且能够配合饵料盘的结构,迫使苍蝇飞行,进入到螺旋叶片之间,然后通过上箱体内的内置灯引诱苍蝇从缺口进入到上箱体内,对苍蝇进行捕捉的杀蝇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工食品加工时,需要经常清理苍蝇,因为苍蝇喜欢在腐烂物、垃圾箱等处爬行觅食,非常容易携带大量的病菌,如果在手工食品进行加工时不做好防范措施,非常容易让苍蝇传播疾病,在手工食品加工时,清理苍蝇要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来保证食品的安全,因此现有杀蝇的装置,大都是采用诱捕法,但传统的诱捕装置通过食物来引诱苍蝇,利用苍蝇无法垂直升降的特点,进行捕杀,但却无法对诱杀苍蝇的尸体进行集中,苍蝇尸体分布杂乱,对人员清理造成很大的不便。部分使用诱捕和风扇的吸力进行灭蝇的装置,其从上往下是苍蝇吸入,实际使用灭蝇效率太差,风扇吸力小了,苍蝇捕捉不到,吸力太大,又无法捕捉到苍蝇,而且是需要刺激性较强的诱饵,在苍蝇较多的地方使用,不适用于食品加工的现场。

公告号cn204292049u公开了一种苍蝇诱捕器,包括不透明的底座、隔离网罩以及透明的外罩,底座呈圆柱体结构,底座上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底部设有通孔,底座外侧面沿周向设有若干苍蝇进入口,通孔与苍蝇进入口相连通,隔离网罩呈漏斗状且隔离网罩上设有网眼,隔离网罩的上端开口外侧设有防逃管,隔离网罩的下端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压接翻边,压接翻边底面与圆形凹槽的槽底接触,压接翻边的外径与圆形凹槽的直径相配,且压接翻边的厚度小于圆形凹槽的深度,外罩套罩于隔离网罩外并与压接翻边表面接触,外罩底部外径与圆形凹槽的直径相配,该装置在苍蝇死亡后分布在隔离网罩四周,无法对尸体进行一个集中处理,对人员清理时造成很大的不便。

公告号cn206150272u公开了一种苍蝇视线诱导捕杀装置,包括一管体,以及一高压杀虫系统;高压杀虫系统包括升压系统,以及与升压系统连接的杀虫电极阵列;管体设置有开口,作为供苍蝇飞入的进蝇口;管体内设置有杀虫电极阵列,杀虫电极阵列部分或全部位于进蝇口上方;管体至少在杀虫电极阵列中部以上位置设有透光口,并在透光口设有用于遮挡苍蝇的透明视窗,该装置通过电流杀死苍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一直连通电源,较为复杂,使用时不够简单快捷,不利于大规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食品加工用灭蝇器提供了一种不使用化学药剂,能够便于加入饵料,且能够配合饵料盘的结构,从下往上迫使苍蝇飞行,进入到螺旋叶片之间,然后通过上箱体内的内置灯引诱苍蝇从缺口进入到上箱体内,对苍蝇进行捕捉的杀蝇装置。

本发明一种食品加工用灭蝇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食品加工用灭蝇器由固定架、内置灯、上箱体、下箱体、螺旋叶片、驱动电机、蓄电池、光伏板、饵料盘、固定杆、透光膜、内隔板、驱动杆和捕捉孔组成,饵料盘置于蓄电池的顶部,所述蓄电池的外侧壁上置有多片光伏板,所述饵料盘上卡有环形槽,所述饵料盘边缘延伸相差支撑台,多个固定杆的一端等角度置于饵料盘的边缘,下箱体置于固定杆的另一端,所述下箱体沿周向分布有多个贯穿槽,所述贯穿槽沿轴线贯穿下箱体,多个透光膜对应嵌置于贯穿槽内,上箱体可拆卸置于下箱体的顶部,内隔板置于上箱体内,且和内箱体内壁贴合,所述内隔板为碗形结构,边缘等距开有半圆缺口,所述缺口和透光膜对应,所述内隔板的边缘为软性材质制成,所述软性材质为硅胶、橡胶,内隔板底部置有支撑套,所述上箱体中部置有内置灯,固定架置于上箱体的顶部,驱动电机置于饵料盘中部位置,所述驱动电机为低速电机,驱动杆置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位于下箱体内,驱动杆端部对应置于支撑套内,三个螺旋叶片等距置于驱动杆上,所述螺旋叶片的下边缘悬置在饵料盘的凹槽中部,所述凹槽中部的述螺旋叶片的叶片长度小于位于下壳体内的螺旋叶片的叶片长度,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角为30°,所述饵料盘中部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和蓄电池组电连接,所述光伏板通过导线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内置灯通过导线和蓄电池电连接。

有益效果。

一、利用苍蝇特性进行苍蝇收集捕获。

二、便于清洁苍蝇尸体。

三、利用太阳能进行驱动,适合户外的食品加工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食品加工用灭蝇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本发明一种食品加工用灭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一种食品加工用灭蝇器内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为:固定架(1),内置灯(2),上箱体(3),下箱体(4),螺旋叶片(5),驱动电机(6),蓄电池(7),光伏板(8),饵料盘(9),固定杆(10),透光膜(11),内隔板(12),驱动杆(13),捕捉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食品加工用灭蝇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食品加工用灭蝇器由固定架(1)、内置灯(2)、上箱体(3)、下箱体(4)、螺旋叶片(5)、驱动电机(6)、蓄电池(7)、光伏板(8)、饵料盘(9)、固定杆(10)、透光膜(11)、内隔板(12)、驱动杆(13)和捕捉孔(14)组成,饵料盘(9)置于蓄电池(7)的顶部,所述蓄电池(7)的外侧壁上置有多片光伏板(8),所述饵料盘(9)上卡有环形槽,所述饵料盘(9)边缘延伸相差支撑台,多个固定杆(10)的一端等角度置于饵料盘(9)的边缘,下箱体(4)置于固定杆(10)的另一端,所述下箱体(4)沿周向分布有多个贯穿槽,所述贯穿槽沿轴线贯穿下箱体(4),多个透光膜(11)对应嵌置于贯穿槽内,上箱体(3)可拆卸置于下箱体(4)的顶部,内隔板(12)置于上箱体(3)内,且和内箱体内壁贴合,所述内隔板(12)为碗形结构,边缘等距开有半圆缺口,所述缺口和透光膜(11)对应,所述内隔板(12)的边缘为软性材质制成,所述软性材质为硅胶、橡胶,内隔板(12)底部置有支撑套,所述上箱体(3)中部置有内置灯(2),固定架(1)置于上箱体(3)的顶部,驱动电机(6)置于饵料盘(9)中部位置,所述驱动电机(6)为低速电机,驱动杆(13)置于驱动电机(6)的电机轴上,且位于下箱体(4)内,驱动杆(13)端部对应置于支撑套内,三个螺旋叶片(5)等距置于驱动杆(13)上,所述螺旋叶片(5)的下边缘悬置在饵料盘(9)的凹槽中部,

所述凹槽中部的述螺旋叶片(5)的叶片长度小于位于下壳体内的螺旋叶片(5)的叶片长度;

所述螺旋叶片(5)的螺旋角为30°,所述饵料盘(9)中部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和蓄电池(7)组电连接,所述光伏板(8)通过导线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和驱动电机(6)电连接,所述内置灯(2)通过导线和蓄电池(7)电连接。

使用时,首先通过固定架(1)将杀蝇装置固定在手工食品加工作业时需要杀蝇的区域,将饵料放入到饵料盘(9)中,打开蓄电池(7)的开关,控制器将光伏板(8)的光能转化为电能传输给蓄电池(7),同时,蓄电池(7)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轴带动驱动杆(13)旋转,驱动杆(13)上的三组螺旋叶片(5)随着驱动杆(13)进行螺旋转动,

将被饵料吸引的苍蝇旋转驱动,破使其飞动,苍蝇飞入螺旋叶片(5)之间,所在螺旋进入到下壳体内,由于苍蝇具有趋光性,苍蝇向透光膜(11)方向飞行,同时螺旋叶片(5)不断的旋转,使得苍蝇被沿着下壳体轴向推动,并一直沿着透光膜(11)上行至上壳体上端,然后从分隔板对应的缺口进入到上箱体(3)内,由于上箱体(3)内设置内置灯(2),苍蝇在上箱体(3)内飞行直至死亡,

需要清洁时,将上箱体(3)拆卸,将分隔板从上箱体(3)内取出,将内部的苍蝇尸体清理,

所述下箱体(4)沿周向分布有多个贯穿槽,所述贯穿槽沿轴线贯穿下箱体(4),能够使得下箱体(4)内的光源能够延伸至整个轴向,配合螺旋的旋转,迫使苍蝇上行;

所述内隔板(12)为碗形结构,边缘等距开有半圆缺口,能够和透光模配合,并通过上箱体(3)内的内置灯(2)引诱苍蝇从缺口进入到上箱体(3)内,对苍蝇进行捕捉;

所述缺口和透光膜(11)对应,能够使得内部的光源引导的连续性,使得苍蝇能够直接通过分隔板上的缺口进入上箱体(3);

所述内隔板(12)的边缘为软性材质制成,能够便于分隔板的拆卸,和上箱体(3)内部贴合,避免出现光点,影响苍蝇的行进;

所述螺旋叶片(5)的下边缘悬置在饵料盘(9)的凹槽中部,能够便于加入饵料,且能够配合饵料盘(9)的结构,迫使苍蝇飞行,进入到螺旋叶片(5)之间;

所述凹槽中部的述螺旋叶片(5)的叶片长度小于位于下壳体内的螺旋叶片(5)的叶片长度,能够便于加入饵料,且能够配合饵料盘(9)的结构,利于苍蝇飞入到饵料盘(9)的上方,然后又利用螺旋叶片(5)的转动,迫使苍蝇逐步飞行,进入到螺旋叶片(5)之间,然后通过上箱体(3)内的内置灯(2)引诱苍蝇从缺口进入到上箱体(3)内,对苍蝇进行捕捉。

本发明利用螺旋叶片(5)的转动,配合下面的饵料盘(9),苍蝇从下面逐步的沿着螺旋叶片(5)在下壳体内的转动,通过上箱体(3)内的内置灯(2)引诱苍蝇从缺口进入到上箱体(3)内,对苍蝇进行捕捉,这种从下部逐步往上方迫使苍蝇移动捕捉的思路,避免了苍蝇直接从上方在扇叶的吸力下进入到诱捕盒其中的现有技术的诱捕缺陷,苍蝇直接从上方在扇叶的吸力下进入到诱捕盒的传统方案中,诱饵无法配合扇叶转动,多利用一些刺激性气味比较强的诱饵,然后吸引苍蝇过来,利用扇叶绞杀或者灭杀,这种传统的方案,不适用食品加工的灭蝇。

达到对苍蝇进行诱导捕获收集,对苍蝇进行捕捉杀灭的目的。

本发明中的内置灯(2)可以有外部灯管或者光源替代。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发明的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