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9973发布日期:2020-11-13 16:0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池,具体涉及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



背景技术:

在目前主流的集约化对虾养殖池构造中,常用的主要是方型、圆形、跑道式等单池养殖为主,通常达到合理利用养殖池的目的,需要单独拿出部分池子进行虾苗标粗用,标粗(一般15天到30天不等)完成后进行分池养殖。

传统养殖与标粗经常会出现养殖周期长的问题,同时在标粗完成后进行的分池养殖也会很容易造成虾苗的伤亡,进而导致标粗成功率低,同时粗标养殖的养殖排放大,能耗大,工人操作繁琐,在进行分池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变相的增加了成本。同时不同批次的苗容易出现衔接不上等缺点。传统养殖的由于每个池子的功能都是比较单一,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临时拿出来作为虾苗标粗用,或者有些养殖经营户单独拿出部分池子专门做标粗用,这种标粗用的池子使用率不高,且经常在移池养殖搬运过程中出现虾苗机械损伤的,而前期虾苗的机械损伤会直接导致后期养殖失败,或者是由于搬运使得虾苗出现应激等反应最终导致对虾死亡,并且在养殖过程中池子的综合利用率比较低。

通常为了维护养殖水的水质指标,养殖管理者都是通过交换新水来实现对池内水质指标控制,补充指标合格的新水会有利于对虾的生长。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外界水源不稳定,或是对虾经过机械损伤等原因,在换水过程中可能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或因为不适用外界水而导致对虾应激甚至死亡。

因此对虾养殖过程中养殖周期长、批次衔接慢、养殖标粗后移池成活率低、对虾养殖池的高能耗与低利用率、销售周期间隔时间长等问题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养殖池组分为3个池子为一组,包括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其功能明确:一级池专用于对虾苗种的标粗、二级池专用于中间育肥成长、三级池专用于成虾养殖与销售;三级养殖池组互相协同工作过程主要为:一级池进苗标粗周期为一个月,当一级池与二级池之间的第一连通管阀门打开,一级池的连苗带水全部通过第一连通管在水压的作用下进入二级池,二级池进苗标粗周期为一个月,当二级池与三级池之间的第二连通管阀门打开,二级池的连苗带水全部通过第二连通管在水压的作用下进入三级池;三级池养殖一个月后进入销售环节。日常养殖过程中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又能单独的进行进、排水管理与日常养殖管理。同时通过集流槽来汇集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内的水并通过循环水车间进行统一过滤补充处理可以确保池内水的理化指标始终保持在预设的范围内,这种对于水池内理化指标可控的换水和补水对于对虾的生长十分有利。

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包括循环水车间、总养殖池、集流槽和收集槽;所述循环水车间的回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总养殖池包括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的池底面在竖直方向有高度差;所述一级池和所述二级池之间连有第一连通管;所述二级池和所述三级池之间连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水管分别连通所述集流槽和收集槽;所述第二水管分别连通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分别通过第一回水管、第二回水管和第三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流槽和收集槽。

优选地,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的池底面分别设有回水孔;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的回水孔处分别设有可开关的防逃滤网;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的回水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第二回水管和第三回水管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回水管、第二回水管和第三回水管的出水口分别设置连通有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的出水口分别连通所述集流槽和收集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通管连通所述集流槽和收集槽的出水口分别设置有阀门,用于分别连通所述集污槽或收集槽;

所述第二三通管连通所述集流槽和收集槽的出水口分别设置有阀门,用于分别连通所述集污槽或收集槽;

所述第三三通管连通所述集流槽和收集槽的出水口分别设置有阀门,用于分别连通所述集污槽或收集槽。

优选地,所述集流槽和所述收集槽的槽底部分别设有回水孔,所述集流槽的回水孔连通所述第一水管;所述收集槽的回水孔连通所述集流槽。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集流槽端的阀门打开,同时收集槽端的阀门关闭时,所述集流槽,用于汇集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内的水,并通过所述第一水管将集流槽内的水导入所述循环水车间补充和过滤;所述循环水车间通过第二水管将补充和过滤后的水分别导入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内的水经过所述循环水车间补充和过滤保持所述水的理化指标在预设范围。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三通管集流槽端的阀门关闭,所述第一三通管收集槽的阀门打开时,所述收集槽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管连通所述一级池,所述收集槽,用于收集所述一级池的对虾;

当所述第二三通管集流槽端的阀门关闭,所述第二三通管收集槽的阀门打开时,所述收集槽通过所述第二回水管连通所述二级池,所述收集槽,用于收集所述二级池的对虾;

当所述第三三通管集流槽端的阀门关闭,所述第三三通管收集槽的阀门打开时,所述收集槽通过所述第三回水管连通所述三级池,所述收集槽,用于收集所述三级池的对虾。

优选地,所述一级池的容积小于所述二级池的容积;所述二级池的容积小于所述三级池的容积。

优选地,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的池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一级池的深度小于所述二级池的深度;所述二级池的深度小于所述三级池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的管进水口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出水口在竖直高度;所述第二连通的管进水口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出水口在竖直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设置有阀门;当所述第一连通管的阀门开打时,所述一级池和二级池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导通;当所述第二连通管的阀门打开时,所述二级池和三级池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导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通过一级池、二级池与三级池的配合工作,其目的是将传统的对虾养殖周期90天分解成三个阶段:一级池30天、二级池30天、成虾池30天,达到每30天一级池进苗一次,三级池销售一次,形成流水线式的养殖循环系统。提高了整个养殖池的利用率,解决了养殖周期长、批次衔接慢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不同阶段的生长制定不同阶段的养殖管理,能使养殖技术更专业化,在单位水体同等,成虾产量同等的情况下,总产能提高了2.5倍以上,同时在合理利用养殖池空间后,能耗、管理成本等大幅度降低,而且在换池养殖操作上极其简单,只需要打开对应第一连通管或者第二连通管的阀门就可以实现,减少了对虾搬运的机械损伤与水质不符产生的对虾应激等养殖风险。

3、本发明造就加水空间,将养殖池内原水进行过滤的同时在原水基础上缓慢加入新水进行补充,在进行养殖池内补水或换水时,保证了池内水的理化指标一直保持在对虾生长有利的范围内,有效避免因为突然换水导致水池内理化指标改变对虾产生应激反应发生损伤或者死亡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整体平面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级池和二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的剖面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1、一级池,11、第一回水管,2、二级池,21、第二回水管,3、三级池,31、第三回水管,4、第一连通管,5、第二连通管,6、集流槽,61、集流槽回水孔,7、收集槽,71、收集槽回水孔,8、第一水管,9、第二水管,10、循环水车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缩短对虾养殖周期、增加养殖池利用率和加快对虾批次衔接。为了达到了这个目的具体结构如下:

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包括总养殖池、集流槽6、收集槽7和循环水车间10;其中所述总养殖池包括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如图2所示,所述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的池底面在竖直方向有高度差;所述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的池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一级池1的深度小于所述二级池2的深度;所述二级池2的深度小于所述三级池3的深度;所述一级池1和所述二级池2之间连有第一连通管4;所述二级池2和所述三级池3之间连有第二连通管5。

在养殖过程中,一级池1专用于对虾苗种的标粗、二级池2专用于中间育肥成长、三级池3专用于成虾养殖与销售。因为对虾在标粗、育肥和成虾阶段所需的养殖密度不同,为了更合理的利用养殖空间以及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所述一级池1的容积小于二级池2的容积,二级池2的容积小于三级池3的容积,其中所述一级池1的占地面积为整个池组占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所述二级池2的占地面积为整个池组占地面积的十五分四;所述三级池3的占地面积为整个池组占地面积的十五分之十。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一级池1中虾苗种生长30天后到达育肥阶段,在二级池2清空的前提下,打开所述第一连通管4,所述一级池1和所述二级池2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4导通,所述一级池1内的水在压力作用下会全部导入所述二级池2内;当所述二级池2中虾苗种生长30天后到达成熟销售阶段,首先将二级池2内水排出一部分,然后打开所述第二连通管5,所述二级池2和所述三级池3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5导通,所述二级池2内的水在压力作用下会全部导入所述二级池3内。这种无需借助外力凭借池内水自身压力的对虾移池,既能满足对虾在各个阶段不同生长密度的生长需求,又不会再移动中使对虾产生机械性损伤,同时不会也能保持池内水的理化指标始终保持在对虾生长有利的范围内,为对虾的高存活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如图1所示,

所述循环水车间10的回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所述第一水管8连通所述集流槽6;所述第二水管9分别连通所述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所述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分别通过第一回水管11、第二回水管21和第三回水管31连通所述集流槽6和收集槽7。

所述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的池底面分别设有回水孔;所述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的回水孔处分别设有可开关的防逃滤网;所述防逃滤网在所述第一回水管11、第二回水管21和第三回水管31用于回水过滤时,为关闭状态,能够防止对虾误入管道;所述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的回水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11、第二回水管21和第三回水管31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回水管11、第二回水管21和第三回水管31的出水口分别设置连通有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的出水口分别连通所述集流槽6和收集槽7。

在正常养殖池进行回水过滤时,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收集槽6一端的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下,在此状态下,所述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内的水无法流入收集槽7;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集流槽6一端的阀门可以单独打开使用,也可以两两打开或者全部打开同时使用。所述集流槽6的槽底部设有回水孔,所述集流槽的回水孔61连通所述第一水管8;所述集流槽6,用于汇集所述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内的水,并通过所述第一水管8将集流槽6内的水导入所述循环水车间10补充和过滤;循环水车间10首先将第一水管8导入的水进行过滤处理,然后想过滤后的水中缓慢加入新水进行补充,这种缓慢的补水能够保持水的理化指标维持在一定范围。所述集流槽6导入所述循环水车间10的水经过过滤和补充后,通过第二水管9将水分别导入所述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所述第二水管9和所述一级池1、二级池2和三级池3之间分别设有阀门,如不需要进行补水,则可以通过关闭对应阀门进行控制。这种交换新水的方式,能够显注提高对虾的生长速度,操作方便,同时不会发生因补充新水的理化指标不同而使对虾产生应激死亡的问题。

所述收集槽7的底部设有回水孔;所述收集槽的回水孔71连通所述集流槽6;在使用收集槽7进行对虾收集时,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连通收集槽7的一端设有对应对虾成长各个阶段的专用的收集网箱,而随同对虾一起流出的水可以通过收集槽的回水孔71流入集流槽6继续进入循环水车间10进行过滤使用,不会在收集对虾的过程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当所述第一三通管集流槽6一端的阀门关闭,所述第一三通管收集槽7一端的阀门打开时,所述收集槽7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管11连通所述一级池1,所述收集槽7,用于收集所述一级池1的对虾;

当所述第二三通管集流槽6一端的阀门关闭,所述第二三通管收集槽7一端的阀门打开时,所述收集槽7通过所述第二回水管21连通所述二级池2,所述收集槽7,用于收集所述二级池2的对虾;

当所述第三三通管集流槽6一端的阀门关闭,所述第三三通管收集槽7一端的阀门打开时,所述收集槽7通过所述第三回水管31连通所述三级池3,所述收集槽7,用于收集所述三级池3的对虾。

本发明,以一个一级池、一个二级池和一个三级池三个养殖池为一个养殖池组,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一个集流槽和一个收集槽可以对应多个养殖池组。可以形成流水线式的养殖循环系统,能使养殖技术更专业化,也能使养殖池利用率提高,在单位水体同等的前提下,产虾率有明显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