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用握把及钓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9064发布日期:2021-04-20 11:0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钓竿用握把及钓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钓竿用握把及钓竿。


背景技术:

2.以往,在钓竿中,例如作为手竿的握把部,已知有由芯、多个尾塞、编结绳构成的握把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背景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5709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7.然而,在以往的钓竿用握把中,存在由于零件数较多而使组装费时费工,作业性降低的问题。
8.另外,在以往的钓竿用握把的情况下,利用编结绳的凹凸或涂料的弹力来确保握持力,因长期使用使得这些凹凸或涂料磨损,因而握持力降低,所以在该方面尚存在改善余地。
9.本发明是考虑此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握持力降低且通过减少零件数而提高组装的作业性的钓竿用握把及钓竿。
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1.(1)本发明的钓竿用握把的特征在于,其是设置于形成为细长棒状的钓竿主体的后端部的钓竿用握把,且具有:主体部,其形成为规定壁厚的筒状,且嵌合于所述钓竿主体的后端部的形成为筒状的芯材的外侧;和尾塞部,其堵塞所述主体部的后端开口,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尾塞部一体地形成,在构成所述主体部的周壁,遍及整个握把轴向而形成有空隙部。
12.根据本发明的钓竿用握把,由于中空且呈筒状的主体部与尾塞部一体化,因此能够使用例如3d打印机来成形。因此,能够减少像由多个零件构成的以往的情形一样的组装所花费的工夫与时间,从而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13.另外,由于在构成主体部的周壁形成有空隙部,因此获得具有弹性的握持感,并且主体部由于握力而弹性地变形,因而能够持久地确保规定的握持力。
14.(2)也可以为如下特征,即,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向壁厚方向凹陷的多孔形状部。
15.在该情况下,在垂钓者握住握把时,手掌肉陷入至形成于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多孔形状部的凹部,因此能够通过调整该陷入程度而确保握持力。
16.(3)也可以为如下特征,即,所述主体部具有外周壁和内周壁,所述空隙部形成于所述外周壁与所述内周壁之间,所述多孔形状部为向所述外周壁的壁厚方向凹陷的多个切
口凹部。
17.在该情况下,由于在主体部的表面侧的外周壁形成有多个切口凹部,因此手掌肉较浅地陷入这些切口凹部,故,带来柔软的握持感。进而,由于仅在主体部的外周壁形成有多孔形状部(切口凹部),因此能够抵抗握持时的压缩力,从而能够维持握持力。
18.(4)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具有外周壁和内周壁,所述空隙部形成于所述外周壁与所述内周壁之间,所述多孔形状部为在所述外周壁的壁厚方向贯通的多个切口孔。
19.在该情况下,由于在主体部的表面侧的外周壁形成有多个切口孔,因此手掌肉较深地陷入这些切口孔,故,带来牢固的握持感。进而,由于仅在主体部的外周壁形成有多孔形状部(切口孔),因此能够抵抗握持时的压缩力,从而能够维持握持力。
20.(5)也可以为如下特征,即,所述主体部具有外周壁和内周壁,所述空隙部形成于所述外周壁与所述内周壁之间,所述多孔形状部为在所述外周壁的壁厚方向贯通的多个贯通孔,所述外周壁形成有格子部,该格子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及握把轴向延伸且以格子状排列,所述多个贯通孔由所述格子部形成。
21.在该情况下,由于在主体部的外周壁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因此手掌肉较深地陷入这些贯通孔,故,带来牢固的握持感。进而,由于在整个主体部形成有多孔形状部(贯通孔),因此能够抵抗握持时的压缩力,从而能够维持握持力。而且,由于主体部利用格子部形成为格子状,因此成为能够耐受组装时使握把嵌合于钓竿的芯材时所产生的弯曲的形状。
22.(6)也可以为如下特征,即,所述尾塞部以使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壁与内周壁各自的后端部彼此接合且连续地连接于所述外周壁的方式形成。
23.在该情况下,由于主体部的外周壁与内周壁在各自的后端部通过尾塞部而一体地接合,因此能够提高成为双层构造的主体部的后端侧的强度。另外,由于能够利用尾塞部将外周壁与内周壁的后端部分接合,因此不需要作为接合部的其他部位,能够简化钓竿用握把整体的结构,从而能够谋求组装作业的高效化。
24.(7)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设置有被覆部,该被覆部以覆盖在主体部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于该主体部,且规定该钓竿用握把的规定外形,通过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被覆部而形成为双层构造。
25.在该情况下,由于被覆部也可以与主体部一体化地形成,因此能够谋求钓竿用握把的组装作业的高效化。
26.(8)本发明的钓竿的特征在于,其是将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钓竿用握把设置于所述钓竿主体的后端部的钓竿,且使一体地设置有所述尾塞部的筒状的所述主体部嵌合于所述钓竿主体的后端部的所述芯材的外侧。
27.根据本发明的钓竿,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发挥上述(1)至(7)中所记载的作用效果的钓竿。
28.发明的效果
29.根据本发明的钓竿用握把及钓竿,能够抑制握持力降低,且通过减少零件数而提高组装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30.图1是从倾斜竿梢侧观察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握把的钓竿的结构的立体
图;
31.图2是从倾斜竿尾侧观察图1所示的握把的立体图;
32.图3是图1所示的握把的侧视图;
33.图4是图1所示的a-a线剖面立体图,且是将握把对切的图;
34.图5是图3所示的b-b线剖视图,且是将握把对切的图;
35.图6是从倾斜竿梢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握把的结构的立体图;
36.图7是图6所示的握把的侧视图;
37.图8是图6所示的c-c线剖面立体图,且是将握把对切的图;
38.图9是图7所示的d-d线剖视图,且是将握把对切的图;
39.图10是从倾斜竿梢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握把结构的立体图;
40.图11是图10所示的e-e线剖面立体图,且是将握把对切的图;
41.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握把结构的剖视图,且是与图5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钓竿用握把及钓竿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手竿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存在为了将各结构部件设置为能够目视确认的大小而根据需要将各结构部件的缩小比例适当变更的情况。
43.(第一实施方式)
44.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钓竿1构成为,在形成为细长棒状的钓竿主体11的后端部(参照图4及图5)具备握把2(钓竿用握把)。
45.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钓竿1的长度方向将前端侧设为竿梢,将手持侧设为竿尾,将自竿梢至竿尾为止的长度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在前后方向将竿梢侧定义为前侧,将竿尾侧定义为后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围绕作为钓竿主体11的中心轴的竿轴的方向定义为周向。
46.钓竿主体11是将形成为细长的圆筒形状的多节(例如,3~4)连接而构成一根钓竿主体11。多节中竿梢侧的节形成为直径最细,朝向竿尾侧直径依次变大。即,前端侧的第一节的后端部嵌入第二节的前端部。各节例如利用卷绕碳纤维而形成为筒状等公知的要领来制造。多节通过以这些节依次在竿轴方向上嵌合的插接形式连接,而形成为实际钓鱼时的钓竿1。
47.握把2是覆盖在钓竿主体11的芯部件(芯材11a),且垂钓者操作钓竿1时实际握持的部分,形成为易于握持的外形形状。握把2具有:主体部3,其形成为规定壁厚的筒状,且嵌合于钓竿主体11的后端部的形成为筒状的芯材11a的外侧;和尾塞部4,其堵塞主体部3的后端开口。在握把2中,主体部3与尾塞部4一体地形成。作为握把2的部件,例如采用橡胶材料、树脂材料、金属、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系树脂、尼龙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等弹性部件。握把2能够使用例如3d打印机来成形。
48.如图3及图4所示,主体部3整体上为圆筒状且形成为大致纺锤形。在构成主体部3的周壁,遍及整个握把轴向形成有空隙部3c。主体部3的外径形成为,具有在竿尾侧变为最大的鼓出部3a,且随着自该鼓出部3a朝向竿梢侧平滑地缩径。主体部3的内径形成为,与设置于钓竿主体11的后端部的芯材11a的外径大致一致。
49.在主体部3的外周面,形成有向壁厚方向凹陷的多个切口孔31(多孔形状部)。主体部3具有外周壁32和内周壁33,在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之间形成有所述空隙部3c。主体部3的外周壁32的形状构成握把2的外形形状。外周壁32的厚度大于内周壁33。
50.如图4及图5所示,在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之间的空隙部3c设置有支柱壁34,该支柱壁34将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在壁厚方向连结。支柱壁34在相邻的切口孔31彼此之间将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连结,将空隙部3c在握把轴向划分为多个部分。
51.通过像这样将支柱壁34设于空隙部3c,能够在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之间保持固定的间隔。另外,通过在握住主体部3时使该握住的部分的外周壁32产生适度的弹性变形而获得适度的握持感,并且在手从握把2松开时外周壁32的弹性变形容易恢复。因此,能够维持握持力,还能够长期地维持握把2的外形形状。进而,通过设置支柱壁34,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的连接面积增加,因此作为主体部3而得到加强。
52.切口孔31在外周壁32的壁厚方向贯通。切口孔31由在俯视下呈正六边形的开口形成。多个切口孔31沿着主体部3的周向及握把轴向隔开固定的间隔地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周向配置有6个,在握把轴向配置有8个。主体部3形成为如下结构:切口孔31连通于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之间的空隙部3c,自握把2的外侧通过切口孔31能够看到空隙部3c及内周壁33。
53.内周壁33形成为圆筒状,且是未形成有将径向的内外连通的开口的形状。
54.如图4及图5所示,尾塞部4形成为,具有使主体部3的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的后端部3b接合的接合部4a,并且利用该接合部4a堵塞后端开口。尾塞部4具有半球状的弯曲面,且平滑地连续于主体部3的后端部3b。
55.接下来,基于附图对如此构成的握把2及钓竿1的作用详细地进行说明。
56.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握把2中,由于中空且筒状的主体部3与尾塞部4一体化,因此能够使用例如3d打印机来成形。因此,能够减少如由多个零件构成的以往情况下的组装所花费的工夫与时间,从而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5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主体部3为中空,因此可获得具有弹性的握持感,并且由于主体部3因握力而弹性地变形,因此能够持久地确保规定的握持力。
58.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主体部3的外周壁32形成有在壁厚方向贯通的多个切口孔31,因此在垂钓者握住握把2时,手掌肉会陷入形成于主体部3的外周面的形成多孔形状部的多个切口孔31的凹部。因此,通过调整该陷入程度,能够确保握持力。
59.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主体部3的表面侧的外周壁32形成有多个贯通的切口孔31,因此手掌肉较深地陷入这些切口孔31,故,带来牢固的握持感。进而,由于仅在主体部3的外周壁32形成有切口孔31,因此能够克服握持时的压缩力,能够维持握持力。
6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主体部3的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在各自的后端部3b通过尾塞部4而一体地接合,因此能够提高形成为双层构造的主体部3的后端侧的强度。
61.进而,由于能够利用尾塞部4接合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的后端部分,因此不需要作为接合部的其他部位,能够简化握把2整体的结构,从而能够谋求组装作业的高效化。
62.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钓竿用握把及钓竿中,能够抑制握持力降低,且通过减少零件数而提高组装的作业性。
63.接下来,对其他实施方式的钓竿用握把及钓竿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符号,对于这些构成要素,由于说明重复故省略详细的说明。
64.(第二实施方式)
65.接下来,在图6至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握把2a(钓竿用握把)中,以形成于主体部3a的外周壁32的多孔形状部为在壁厚方向不贯通的多个切口凹部35的方式构成。切口凹部35是向外周壁32的壁厚方向凹陷的形状,且凹部的开口形状在俯视下为正六边形。切口凹部35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口孔31的排列相同,沿着主体部3a的周向及握把轴向隔开固定的间隔地排列。主体部3a为切口凹部35与外周壁32和内周壁33之间的空隙部3c不连通的结构(参照图8及图9)。内周壁33不具有遍及整体并在壁厚方向贯通的部分。
66.另外,如图8及图9所示,在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之间的空隙部3c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有将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在壁厚方向连结的支柱壁34。支柱壁34在相邻的切口凹部35彼此之间连结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将空隙部3c在握把轴向上划分为多个部分。支柱壁34相对于外周壁32的连接位置设为未配置切口凹部35的区域。通过设置支柱壁34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提高握持感,外周壁32容易恢复,且有加强效果。
67.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握把2a的情况下,由于在主体部3a的表面侧的外周壁形成有多个切口凹部35,因此手掌肉较浅地陷入这些切口凹部35,故,带来柔软的握持感。进而,由于仅在主体部3a的外周壁32形成有切口凹部35,因此能够克服握持时的压缩力,能够维持握持力。
6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握把2a中,由于外周壁32无开口,因此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在整体上提高刚性,例如能够抑制自开口部分的龟裂等损伤。
69.(第三实施方式)
70.接下来,基于图10至图12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握把2b进行说明。
71.第三实施方式的握把2b(钓竿用握把)为如下结构:主体部3b具有外周壁32和内周壁33,在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之间形成中空。在外周壁32设置有在壁厚方向贯通的多个格子孔36(贯通孔、多孔形状部)。外周壁32形成有格子部37,该格子部37在主体部3b的周向及握把轴向延伸并以格子状排列。多个格子孔36借由格子部37成为俯视下呈矩形状的开口。此处,格子部37具有在周向延伸的周向侧格子壁37a、和在握把轴向延伸的轴向侧格子壁37b。
72.格子部37中周向侧格子壁37a的下端37a穿过空隙部3c延伸至内周壁33并连接于内周壁33的外周面33a。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握把2b中,主体部3b的空隙部3c为由周向侧格子壁37a所围成的区域。另一方面,轴向侧格子壁37b的下端37b相当于外周壁32的下端位置,成为不与内周壁33连接而间隔开的位置。
73.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3b中,周向侧格子壁37a连结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将空隙部3c在握把轴向划分为多个部分。通过形成周向侧格子壁37a,从而能够在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之间保持固定的间隔。另外,通过在握住主体部3b时使该握住的部分的外周壁32产生适度的弹性变形而获得适度的握持感,并且在手从握把2b松开时外周壁32的弹性变形容易恢复。因此,能够维持握持力,还能够长期地维持握把2b的外形形状。进而,通过设置周向侧格子壁37a,从而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的连接面积增加,因此作为主体部3b而得到加强。
74.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主体部3b的外周壁形成有多个格子孔36,因此手掌肉较深地陷入这些格子孔36,故,带来牢固的握持感。进而,由于在整个主体部3b形成有格子孔36,因此能够克服握持时的压缩力,能够维持握持力。而且,由于主体部3b因格子孔36而形成为格子状,因此成为能够耐受组装时使握把2b嵌合于钓竿的芯材时所产生的弯曲的形状。
75.以上,对本发明的钓竿用握把及钓竿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形态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实施方式或其变化例中例如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到的情况、实质上相同的情况、均等范围的情况等。
76.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适用于手竿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手竿,当然适用于一般具备握把的钓竿。
77.切口孔31、切口凹部35、格子孔36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六边形状或四边形状,能够设定为适当的形状,只要能构成设置有多个的多孔形状部即可。
78.另外,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如下结构:设置被覆部,该被覆部以覆盖在主体部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于该主体部,且规定钓竿用握把的规定外形,通过主体部与被覆部形成为双层构造。在该情况下,由于被覆部也与主体部一体化地形成,因此能够实现钓竿用握把的组装作业的高效化。
79.需要说明的是,由主体部与被覆部形成的双层构造的部件只要可一体地成形,各层也可以为不同的材料。
8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利用相同原材料而将整体一体成型的握把作为对象,但也可以为利用不同的部件成形各部位。例如,也可以使主体部3的外周壁32与内周壁33为不同的材料,也能够使主体部3与尾塞部4为不同的材料。
81.另外,钓竿用握把的外形、握把轴向的长度尺寸、直径尺寸、壁厚等结构,能够根据钓竿的竿尾侧的直径尺寸、钓竿主体的强度等条件来适当设定。
82.符号说明:
[0083]1ꢀꢀꢀꢀꢀꢀꢀꢀꢀꢀ
钓竿
[0084]
2、2a、b
ꢀꢀꢀ
握把(钓竿用握把)
[0085]
3、3a、3b
ꢀꢀ
主体部
[0086]
3c
ꢀꢀꢀꢀꢀꢀꢀꢀꢀ
空隙部
[0087]4ꢀꢀꢀꢀꢀꢀꢀꢀꢀꢀ
尾塞部
[0088]
11
ꢀꢀꢀꢀꢀꢀꢀꢀꢀ
钓竿主体
[0089]
31
ꢀꢀꢀꢀꢀꢀꢀꢀꢀ
切口孔(多孔形状部)
[0090]
32
ꢀꢀꢀꢀꢀꢀꢀꢀꢀ
外周壁
[0091]
33
ꢀꢀꢀꢀꢀꢀꢀꢀꢀ
内周壁
[0092]
34
ꢀꢀꢀꢀꢀꢀꢀꢀꢀ
支柱壁
[0093]
35
ꢀꢀꢀꢀꢀꢀꢀꢀꢀ
切口凹部(多孔形状部)
[0094]
36
ꢀꢀꢀꢀꢀꢀꢀꢀꢀ
格子孔(贯通孔,多孔形状部)
[0095]
37
ꢀꢀꢀꢀꢀꢀꢀꢀꢀ
格子部
[0096]
37a
ꢀꢀꢀꢀꢀꢀꢀꢀ
周向侧格子壁
[0097]
37b
ꢀꢀꢀꢀꢀꢀꢀꢀ
轴向侧格子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