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短蜡梅育种年限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18927发布日期:2021-02-03 14:4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缩短蜡梅育种年限的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林木育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缩短蜡梅育种年限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蜡梅作为原产我国的特有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枝繁叶茂,耐寒、耐旱、略耐荫、生长势及发枝力强,花朵冬春冒寒怒放,风姿独特,芳香馥郁,韵味奇异,具有绿化、美化、彩化、水土保持及环境与空气净化功能,是环境打造、工矿企业绿化、退耕还林等必不可少的树种,同时也是鲜切花、盆景等的极好材料,其根、茎、叶、花、果、蕾均能入药。蜡梅花香气成分独特,可提取香精、窨茶,做成蜡梅饮料、蜡梅食品、制作菜肴、蜡梅干花、生物制药、蜡梅农药等,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倍受人们青睐。
[0003]
传统育种工作中,通常蜡梅播种至开花需要3-4年时间,由于为始花,花量极小,而且前两年开花性状不够稳定,因此通常要5-6年基本达到盛花期且花部性状稳定后才能观测记载,真正反映品种特性,之后发现优良单株又需1-2年,区域试验至少3年以上,育种周期较长,往往育出一个新品种最短也要10年左右时间。育种周期长,不利于优良品种的选育及市场需求的应对和调整。
[0004]
因此,提供一种育种周期短的蜡梅育种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缩短蜡梅育种年限的方法,可有效缩短育种周期2年以上,大幅度减少育种成本和节约用地。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缩短蜡梅育种年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种子采收与处理:在蜡梅果托由绿色变为浅黄褐色并开始出现皱缩时采收种子,剥出种子后2天內及时播种;
[0009]
或剥出种子后立即诱变处理并及时播种;
[0010]
或剥出种子后置于2-4℃冷藏,并于7天内播种或诱变处理并播种;
[0011]
(2)播种与苗期管理:采用点播或条播的方式播种,播种后覆土4-5cm,浇透水后用遮阳网遮阳,5-7天后出苗,半个月后基本全部出苗;待苗长出3-4对真叶后,进行病虫害、草、肥、水管理,10月除去遮阳网,培育1.5年得待嫁接苗;
[0012]
(3)高枝嫁接:10月中下旬到翌春芽萌发前,平均气温15-20℃时,采用切接法将待嫁接苗以高枝嫁接的方式嫁接在8-10年生成年健壮蜡梅砧木上;
[0013]
(4)矮化促花:步骤(3)嫁接枝新芽长至5-10cm,根施pp
333
或叶面喷施b9。
[0014]
本发明通过“随采随播+高枝嫁接+矮化促花”综合创新集成技术,能有效缩短蜡梅育种周期2年以上,其中随采随播比传统来年春播节约大约1年时间,将1.5年生播种苗枝条高枝嫁接于成熟健硕植株上促进提早开花又能缩短育种年限1-2年,矮化促花进一步保证
当年生嫁接株的开花率,能有效确保和提早对花部特征的观测时间,综合创新集成技术减少了育种管护成本和对土地的占用时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大幅度减少了育种成本,推进了育种进程。
[0015]
6月上中旬,蜡梅种子刚刚成熟,果托由绿色变为浅黄褐色并开始出现皱缩时采收种子,此时种子含水量高,不需浸泡即可进行播种,相比常规春播种子出苗率高且发芽快;播种后5-7天出苗,7-10天即可达到出苗盛期,15天基本全部出苗,最终出苗率在90%以上;随采随播的方式比翌春3月播种的播种时间提早了9个月,加之春播出苗慢、出苗期长,当年生苗株高到秋稍停长时,当年6月播种与翌年3月播种的株高差异不大,因此随采随播比传统春播几乎节约了1年的时间,有利于加速育种进程。
[0016]
播种后,用遮阳网覆盖,有利于保持苗床适宜的土壤墒情和温湿度、避免幼苗夏季被灼烧,同时在幼苗期适度遮阴还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常规病虫害、草、肥、水管理,为蜡梅幼苗生长提供所需养分、水分,保障1.5年生蜡梅达到接穗标准,此时蜡梅植株株高达85-120cm,地径达到1-1.5cm,茎干粗度达到0.8-1.2cm。
[0017]
高枝嫁接步骤选择8-10年生成年健壮蜡梅树为砧木,砧木营养充足,生长势强,有利于嫁接枝早日开花。
[0018]
高枝嫁接后由于短截后枝条数、枝长、树体等明显比原来少或小,嫁接枝通常营养过剩,生长极快极旺,为确保当年生嫁接株开花率,对嫁接苗进行激素处理(根施或叶面喷施),处理后的植株生长势减缓,枝条粗壮,叶色浓绿,节间变短,增强了抗风能力,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程度控制,加速了生殖生长,有利于花芽形成和促进开花。
[001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播种前进行整地:选择背风向阳,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播种前进行深耕、耙平,翻耕深度≥20cm,清除石块和杂草;做畦,畦宽1-1.2m,高30cm,并用1%高锰酸钾或800倍多菌灵消毒。
[0020]
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选取肥沃土壤,清除石块和杂草,有利于蜡梅种子发芽、生长。
[002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播种行距为20-30cm;对未诱变种子控制株距8-10cm,诱变的种子控制株距4-5cm。
[0022]
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辐射或化学诱变的种子发芽率低,缩小株距以避免过多空苗,浪费土地资源。
[0023]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生长期每月以20-25g/m2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次,10月追施磷钾肥1次。
[0024]
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蜡梅植株生长所需养分,增加耐寒抗冻能力,保障蜡梅1.5年生幼苗达到接穗标准。
[002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遮阳网为遮阴度50%遮阳网。
[002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待嫁接苗的茎干粗度为0.8-1.2cm。
[002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将蜡梅砧木在距地面40-80cm的高度进行短截,茎干细者适当留低,粗者适当留高,在砧木一侧纵向切下2-3cm,深至木质部;选择步骤(2)所述待嫁接苗的枝条为穗枝,接穗保留1~2对芽,3~5cm长,下部削成扁楔形,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对准一侧的形成层,两者密接后,用固定带将砧木与接穗切口绑紧密封;
[0028]
所述蜡梅砧木的茎干粗度为3-5cm;所述固定带为塑料带。
[0029]
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选择茎干粗度3-5cm的8-10年生开花蜡梅树为砧木,在距地面40-80cm高度短截。茎干如果过细,嫁接后养分供应常不充足,植株长势慢,开花受到一定影响;过粗,有可能植株树龄偏大,影响嫁接成活率,部分也影响植株长势;砧木短截过低易造成养分过于集中、嫁接枝疯长,枝条易被风吹断或营养生长过旺当年难以成花;而砧木短截过高则造成养分供应不足、枝条生长缓慢。
[003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高枝嫁接在10月中下旬到翌春芽萌发前,平均气温15-20℃时均可进行。优选春季芽萌动膨大至0.3-0.5cm时。
[0031]
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春季芽萌动膨大至0.3-0.5cm时的最佳嫁接时间通常只有7-10天,此时植株开始恢复生机,树液开始活动,芽很快萌发,嫁接成活率高。其它时间秋冬和早春发芽前嫁接,选择的机会多,便于安排或不易错过,嫁接成活率也相对较高,因此也常采用。
[003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秋冬季嫁接时,还包括对步骤(3)嫁接部位进行套透明保温袋处理,待嫁接苗长出新芽后,除去保温袋。
[0033]
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温袋可以起到保温和保湿的作用,有利于嫁接部位伤口的愈合和防止接穗失水,从而提高嫁接成活率。
[0034]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4)所述pp
333
浓度为1000mg.l-1
,每株施加量0.5-1.0l;所述b9浓度为1500mg.l-1
,喷施量以叶片正反面均喷湿为度。
[0035]
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植株生长势减缓,枝条粗壮,叶色浓绿,节间变短,增强了抗风能力,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程度控制,加速了生殖生长,有利于花芽形成和促进开花,当年开花量明显增加,不同品种开花率提高10-40%不等,绝大多数品种开花率达到30-60%,部分品种达到90-100%,而且开花性状不受影响,从而有利于对花部性状特征的提前观测,缩短育种周期。
[0036]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4)还包括:步骤(3)的嫁接苗长出新芽后,去掉砧木所有的萌芽和萌檗;待嫁接新芽长至5-8cm,将扎紧的绑扎塑料带放松或割断部分绑扎塑料带;待嫁接新芽长至30cm以上,去除所有绑扎塑料带,做好嫁接枝的支撑保护工作,或通过摘心限制其生长,避免被风吹断;其它同常规养护管理。
[0037]
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嫁接后,待新芽长5-8cm时,轻轻松开扎紧的绑扎塑料带或割断部分绑扎带,以利于结合处愈伤组织的自由生长,避免绑扎带过紧限制了愈伤组织生长造成接口处愈合不佳,易导致今后嫁接枝的断裂。待嫁接新芽长至30cm以上,去除所有绑扎塑料带,同时插立竹竿或树枝用塑料带将嫁接枝轻轻系在杆上,做好嫁接枝的支撑保护工作,或通过摘心限制其生长,避免被风吹断。
[003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的缩短蜡梅育种年限的方法在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0039]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缩短蜡梅育种年限的方法,通过“随采随播+高枝嫁接+矮化促花”综合创新集成技术能有效缩短育种周期2年以上,其中随采随播比传统来年春播节约大约1年时间,将1.5年生播种苗枝条高枝嫁接于成熟健硕植株上促进提早开花又能缩短育种年限1-2年,矮化促花进一步保证当年生嫁接株的开花率,能有效确保和提早对花部特征的观测时间,综合创新集成技术减少了育种管护成本和对土地的占用时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大幅度减少了育种成本,推进了育种
进程。
附图说明
[004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
图1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2高枝嫁接+矮化促花株开花示意图。
[0042]
图2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1春播示意图。
[0043]
图3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2高枝嫁接示意图。
[0044]
图4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2高枝嫁接后示意图。
[0045]
图5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2高枝嫁接后生长期示意图。
[0046]
图6附图为本发明高枝嫁接后嫁接枝未做支撑保护被风折断示意图。
[0047]
图7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2高枝嫁接+未激素处理株开花示意图。
[0048]
图8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2高枝嫁接+矮化促花株开花示意图。
[0049]
图9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3高枝嫁接+未激素处理株开花示意图。
[0050]
图10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3高枝嫁接+矮化促花株开花示意图。
[0051]
图11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2

丰花尖被’良种证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3]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缩短蜡梅育种年限的方法,发明中涉及的材料和试剂均市售可得,对其来源不做具体限定,未提及的方法均为常规操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4]
实施例1
[0055]

星光灿烂’品种播种方式比较
[0056]
(1)苗圃地选择与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土地较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播种前进行深耕、耙平,翻耕深度≥20cm,清除石块、杂草。做畦,宽1-1.2m,高30cm,并用1%高锰酸钾或800倍多菌灵薄膜覆盖消毒7天。晾晒2周后备用。
[0057]
(2)种子采收与处理:2011年6月15日,采收

尖被’蜡梅果托,此时果托刚由绿色变为浅黄褐色并开始出现皱缩,立刻剥出种子,待播。
[0058]
(3)播种(同时设置春播对比例):
[0059]
采用随采随播:2011年6月16日直接将剥出种子条播于已经提前准备好的苗床,行距20-30cm,株距8-10cm,播后覆土4-5cm,浇透水后搭荫棚,用50%遮阳网覆盖。
[0060]
采用春播方式:春播种子种皮硬厚,不易出芽,先进行水选,再用50左右温水浸泡3~5天,勤换水,每次换水前,用手不断揉搓种子,待大部分种皮软化后播种。2012年3月11日,按行距20-30cm,株距8-10cm进行播种,播后覆土4-5cm,浇透水后搭荫棚,用50%遮阳网
覆盖。(参见附图2)
[0061]
(4)播种苗的管理:
[0062]
出苗后幼苗生长缓慢,当苗长出3-4对真叶时,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除草、松土及肥水管理,小苗期随时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幼苗的快速生长,同时生长期每月以20-25g/m2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次,保证生长所需养分。雨季注意排水防涝,避免植株因积水而死亡。
[0063]
(5)高枝嫁接
[0064]
将上述培育的1.5年小苗枝条高嫁于中青年成熟植株上。采用切接法,嫁接时间在2012年11月2日,选取

星光灿烂’品种中1.5年生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无病虫害、节间较短、发育充实的播种壮苗作为接穗枝,砧木选择生长健硕的8年生中青年开花蜡梅树,茎干粗度3-4cm。砧木在距地面50-70cm短截,并在其较平滑一侧纵向切下2-3cm,深至木质部,切面平滑;接穗保留1~2对芽,3~5cm长,下部削成扁楔形,稍带木质部,露出形成层;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对准一侧的形成层,两者密接后,用塑料带绑紧和密封砧木与接穗切口,然后套袋保温保湿。
[0065]
(6)嫁接后管理及矮化促花(同时设置嫁接苗无激素处理对比例):
[0066]
3月上中旬嫁接成活长出新芽后,先将套袋破几个洞与外界空气流通,2-3天后逐渐去除套袋,并除去砧木萌芽萌檗,切勿碰动接穗。待3月下旬新芽长5cm左右时,轻轻松开扎紧的绑扎塑料带或割断部分绑扎带,以利于结合处愈伤组织的自由生长;待新枝长至30cm以上时,伤口基本愈合,去除所有绑扎塑料带,用树枝或小竹竿等做好嫁接枝的支撑保护工作,以防被风吹断。其它浇水、施肥、除杂草、土壤翻耕等工作同正常的养护管理。
[0067]
其中,当嫁接新芽长至10cm左右时,根施0.8l 1000mg.l-1
pp
333

[0068]
(7)结果统计
[0069]
a、随采随播和春播苗生长状况统计
[0070]
随采随播苗出苗率高且发芽快,播种后5-7天出苗,7-10天即可达到出苗盛期,15天基本全部出苗,最终出苗率达90%以上。
[0071]
春播苗播后15-20天开始出苗,1个月左右达到出苗盛期,2-3个月后仍有出苗,出苗时间长,最终出苗率通常也仅有40%-50%。
[0072]
两种不同时期的播种方式一个是当年6月播种,一个是翌年3月播种,相当于播种时间提早了9个月,加之春播出苗慢、出苗期长,当年生苗生长时间通常仅差1-2个月,株高到秋稍停长时差异不大,因此随采随播比传统春播几乎节约了1年的时间,有利于加速育种进程。
[0073]


星光灿烂’品种蜡梅不同播种时期的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0074]
表1不同播种时期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0075][0076]
表1可见,随采随播出苗率远远高于春播,是春播的2.18倍。平均苗高随采随播第
一年与春播存在一定差距,低12.15%,但第二年不论平均苗高还是平均地径,两者间相差极小,仅分别低2.61%和2.48%,差异不显著。
[0077]
b、春播苗与高枝嫁接苗以及高枝嫁接+矮化促花苗开花稳定性统计结果见表2.
[0078]
表2不同处理蜡梅开花稳定性观测记载表
[0079][0080][0081]
注:表中“高枝嫁接苗”和“高枝嫁接+矮化促花”对应年数均是将播种实生苗前2年培育计算在其中。

性状稳定是指同一品种或同一植株花径大小、花色、花香、中被片数及长度宽度、内被片数与长度宽度、花被片长宽比、雄雌蕊数量、内被片紫纹、花期等重要特征指标基本不变,性状不稳定即指上述指标有一定甚至较大变化。
[0082]
表2可见,易开花品种

星光灿烂’实生苗第四年性状基本稳定,第五年彻底稳定,而“高枝嫁接”和“高枝嫁接+矮化促花”嫁接株第1年开花性状即达到稳定,比实生苗提早1-2年,有利于缩短育种年限。同时发明人也对多品种进行了比较,“高枝嫁接”绝大多数可缩短育种年限2年以上。
[0083]
实施例2
[0084]
缩短蜡梅实生选种年限
[0085]
(1)苗圃地选择与准备:2008年5月20日,选择背风向阳,土地较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播种前进行深耕、耙平,翻耕深度≥20cm,清除石块、杂草。做畦,宽1-1.2m,高30cm,并用1%高锰酸钾或800倍多菌灵薄膜覆盖消毒7天。晾晒2周后备用。
[0086]
(2)种子采收与处理:6月13日,采收

尖被’蜡梅果托,此时果托刚由绿色变为浅黄褐色并开始出现皱缩,立刻剥出种子,待播。
[0087]
(3)播种:采用随采随播,6月13日直接将剥出种子条播于已经提前准备好的苗床,行距20-30cm,株距8-10cm,播后覆土4-5cm,浇透水后搭荫棚,用50%遮阳网覆盖。
[0088]
(4)播种苗的管理:播后基本2-3天浇1次透水,5天开始出苗,7天达到出苗盛期,15天全部出苗,最终出苗率达92%。出苗后幼苗生长缓慢,当多数苗长出3-4对真叶时,此时已到7月20日,每20-25天用托布津和多菌灵交替喷洒1次,防止病虫发生;每20-30天人工除草1次,防止杂草影响小苗生长;除草后及时浇水,以防除草时泥土松动造成泥土与蜡梅幼苗接触不好或部分根系受损而造成幼苗死亡;苗期随时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幼苗的快速生长,同时为防土壤板结每1-1.5个月松土1次;从7月下旬开始每月以20-25g/m2追施尿素或
复合肥1次,10月追施1次磷钾肥,保证生长所需养分;6-9月雨季注意排水防涝,避免植株因积水而死亡。待11月苗木停止生长时,0.5年生播种苗株高普遍为15-25cm,少量达到30cm。翻春后,发芽前浇1次透水,发芽后及时定期补肥,继续按上年方式精心管护,1.5年生植株株高达90-115cm,地径达到1-1.5cm,茎干粗度达到0.8-1.2cm。
[0089]
(5)高枝嫁接(同时设置随采随播实生繁殖对比例):将上述培育的1.5年小苗枝条高枝嫁接于中青年成熟植株上。采用切接法,嫁接时间在2010年2月19日,当春季芽萌动到麦粒大小(0.3-0.5cm)时,选取

尖被’品种中1.5年生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无病虫害、节间较短、发育充实的播种壮苗作为接穗枝,砧木选择生长健硕的8年生中青年开花蜡梅树,茎干粗度3-4cm。砧木在距地面50-70cm短截,并在其较平滑一侧纵向切下2-3cm,深至木质部,切面平滑;接穗保留1~2对芽,3~5cm长,下部削成扁楔形,稍带木质部,露出形成层;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对准一侧的形成层,两者密接后,用塑料带绑紧和密封砧木与接穗切口(参见附图3和附图4)。
[0090]
(6)嫁接后管理及矮化促花(同时设置嫁接苗无激素处理对比例):3月上中旬嫁接成活长出新芽后,除去砧木萌芽萌檗,切勿碰动接穗。待3月下旬新芽长5-8cm时,轻轻松开扎紧的绑扎塑料带或割断部分绑扎带,以利于结合处愈伤组织的自由生长;待新枝长至30cm以上时,伤口基本愈合,去除所有绑扎塑料带,用树枝或小竹竿等做好嫁接枝的支撑保护工作,以防被风吹断。其它浇水、施肥、除杂草、土壤翻耕等工作同正常的养护管理(参见附图5和附图6)。
[0091]
其中,当嫁接新芽长至5-10cm时,根施0.8l 1000mg.l-1
pp
333

[0092]
(7)结果
[0093]
嫁接苗无激素处理的对比株,当年生嫁接抽生枝长普遍在1.0-1.3m,当年自然开花率达到30%左右,主要集中开在枝条中下部,中上部枝条未开花(参见附图7)。
[0094]
通过高枝嫁接+矮化促花处理的植株,生长势减缓,枝条粗壮,叶色浓绿,节间变短,增强了抗风能力,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程度控制,加速了生殖生长,当年开花量明显增加,开花率普遍提高40%左右,整株开花率达到65-70%,经花期观测,同批次50余个嫁接株(枝)几乎均和

尖被’蜡梅母株开花性状完全一致,作为选种,即可提前淘汰对应的实生苗,缩短了实生选种周期(参见附图8),减少了土地占用和管护成本。
[0095]
在随采随播+高枝嫁接+矮化促花组中出现了1个变异植株,2010年底详细记载了其当年的性状特征,2011年、2012年连续观测记载,结果与2010年完全一致。2011年底,与之对应的播种实生苗始花,开花率5%左右,无观测价值;2012年底,实生苗开花率达40-50%,多数性状基本稳定,但中被内被片长度、花朵大小等还有较大出入;2013年底,实生苗开花率达80%以上,所有性状稳定,开花观测与2010年嫁接株一致。该变异品种通过生物学特性观测与品种评价,发现明显优于原品种(当然,这有一定运气成分,因为发明人前后经过多年不同品种类似处理,虽然也有变异出现,但大多都是变差或差不多,无多大价值),后将变异品种取名为

丰花尖被’。与原品种比较,

丰花尖被’着花量增多,花朵更加繁密,约密8-10%,花朵直径增大19~22%,中被片长度增加17~25%,中被片宽度增加20~27%,内被片长度和宽度略变大,但不明显,花色更鲜艳,香味更浓,花期提早3~5天,持续时间增长8~15天,综合观赏价值更高。该变异品种后来经过区试和一致性检验,最终在2019年底通过了四川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参见附图1、图11)
[0096]
整个

丰花尖被’实生选种过程中,通过“随采随播+高枝嫁接+矮化促花”综合创新集成技术提早发现变异植株2-3年,而且提前应用高枝嫁接验证了遗传的稳定性(嫁接株性状与原对应实生株一致,嫁接能稳定遗传),又为育种节约1-2年时间,总体

丰花尖被’新品种选育有效缩短育种周期(年限)3-5年。
[0097]
实施例3
[0098]

幸福花香’x

星光灿烂’杂交组合蜡梅
[0099]
(1)苗圃地选择与准备:2015年5月18日,在四川省农科院新都基地选择背风向阳,土地较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进行深耕,翻耕深度≥20cm,清除石块、杂草。耙平,做畦,宽1-1.2m,高30cm,并浇灌福尔马林后薄膜覆盖消毒7天。晾晒2周后备用。
[0100]
(2)种子采收与处理:6月17日,采收刚由绿色变为浅黄褐色并开始出现皱缩的

幸福花香’x

星光灿烂’杂交组合蜡梅果托,剥出种子,待播。
[0101]
(3)播种:当日直接将剥出种子条播于已经提前准备好的苗床,行距20-30cm,株距8-10cm,播后覆土4-5cm,浇透水后搭荫棚,用50%遮阳网覆盖。
[0102]
(4)播种苗的管理:播后基本2-3天浇1次透水,5天开始出苗,8天达到出苗盛期,15天全部出苗,最终出苗率达90%左右。出苗后幼苗生长缓慢,喷洒1:2:200倍波尔多液预防立枯病发生;当多数苗长出3-4对真叶时,此时已到7月下旬,用托布津和多菌灵每隔20-25天交替喷洒,防止其它病害发生;少有虫害,偶有蚜虫和嫩叶螨,蚜虫可用50%辛硫磷乳剂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25%抗蚜威3000倍液、20%吡虫啉1500~2500倍液喷杀,嫩叶螨可用75%克螨特乳剂2000倍液或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喷杀;一般每20-30天人工除草1次,防止杂草影响小苗生长,除草后及时浇水,以防除草时泥土松动造成泥土与蜡梅幼苗接触不好或部分根系受损而造成幼苗死亡;小苗期随时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幼苗的快速生长,同时为防土壤板结每1-1.5个月松土1次;从7月下旬开始每月以20-25g/m2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次,10月追施1次磷钾肥或叶面喷施2

磷酸二氢钾,保证生长所需养分;6-9月雨季注意排水防涝,避免植株因积水而死亡。待11月苗木停止生长时,0.5年生播种苗株高普遍为15-20cm,少量达到30cm。翻春后,发芽前浇1次透水,发芽后及时定期补肥,继续按上年方式精心管护,1.5年生植株高达85-110cm,地径达到1-1.5cm,茎干粗度达到1cm左右。
[0103]
(5)高枝嫁接(同时设置随采随播实生繁殖对比例):将上述培育的1.5年小苗枝条高嫁于中青年成熟植株上。采用切接法,嫁接时间在2017年2月22日,当春季芽萌发到麦粒大小(0.3-0.5cm)时,选取杂交组合中1.5年生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无病虫害、节间较短、发育充实的播种壮苗作为接穗枝,砧木选择生长健硕的8-10年生中青年开花蜡梅树,茎干粗度3-5cm。砧木在距地面60-80cm短截,并在其较平滑一侧纵向切下2-3cm,深至木质部,切面平滑;接穗保留1~2对芽,3~5cm长,下部削成扁楔形,稍带木质部,露出形成层;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对准一侧的形成层,两者密接后,用塑料带绑紧和密封砧木与接穗切口。
[0104]
(6)嫁接后管理及矮化促花(同时设置嫁接苗无激素处理对比例):3月上中旬嫁接成活长出新芽后,及时除去砧木萌芽萌檗,切勿碰动接穗。待3月下旬新芽长5cm左右时,轻轻松开扎紧的绑扎塑料带或隔断部分绑扎带,以利于结合处愈伤组织的自由生长;待新枝
长至30cm以上时,伤口基本愈合,去除所有绑扎塑料带,用树枝或小竹竿等做好嫁接枝的支撑保护工作,以防被风吹断。其它浇水、施肥、除杂草、土壤翻耕等工作同正常的养护管理。
[0105]
当年生当嫁接新芽长10cm左右时,叶面喷施1500mg.l-1b9,正反面均要喷匀,为了能让叶片充分吸收,待第一次喷洒基本干后约10分钟左右时间,重复再喷1次。
[0106]
(7)结果
[0107]
通过高枝嫁接+矮化促花处理的植株,生长势减缓,枝条粗壮,叶色浓绿,节间变短,增强了抗风能力,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程度控制,加速了生殖生长,2017年开花量明显增加,开花率提高15-20%,整株开花率达到25-30%,而且开花性状稳定,多株花径、中或内花被片数与长度、花被片长宽比、雄雌蕊数量、花色、花期、香味等性状基本一致,完全适宜对花部性状特征的提前观测(参见附图10)。
[0108]
嫁接苗无激素处理的对比例,2017年生嫁接抽生枝枝长普遍在0.8-1.5m,枝粗0.5-1.2cm左右,自然开花率8-10%,主要集中开在枝条基部位置,其余大部分位置均未未开花。由于花量较小,观测记载价值不大(参见附图9)。
[0109]
随采随播实生繁殖的杂交组合播种苗对比例中,2018年底不足10%植株初花,开花率也仅有2-5%,没有观测价值,直至2019年底,90%以上植株开花,其中开花率低于10%的植株占15%,开花率10-20%的植株占25%,开花率20-30%的占40%,开花率30-40%的占20%,从花量上看,大部分植株基本可以进行观测,但是同一株上不论是花径、中或内花被片数与长度、花被片长宽比、雄雌蕊数量、乃至花色等都存在一定差异,即开花性状仍不稳定,不适合做观测,仍需等待2020年开花状况和性状稳定性来决定是否观测记载。
[0110]
整个过程中,该杂交组合品种,即使在都采用“随采随播”的方式下,高枝嫁接株比实生苗株提前花性状特征观测时间至少3年,有利于缩短育种年限。
[0111]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1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