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4330发布日期:2020-09-23 00:1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壁生态修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坡面工程应用的修复技术除了传统的播种移栽之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喷播技术,一类为植生技术。

喷播技术包括厚层基质喷附技术、植生混凝土技术、有机混材喷播技术、液力生物酶技术、液压喷播技术、客土喷播技术等等,基本原理大致相同,即把调配好的植生基质和种子用机械喷射在事先挂好骨架网材的坡面上来修复重建植生层,从而达到修复坡面植被层的目的;喷播类技术代表的客土喷播技术,是采用喷射设备将客土、肥料、各种添加剂和植物种子一起喷射到事先挂有骨架网的坡面上的一种坡面生态修复方法,在坡面建造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耐雨水、风侵蚀,牢固透气,与自然表土相类似或更优的多孔稳定土壤结构,从而达到恢复坡面植被的目的。其优点是:植被生长迅速,对坡面可以进行面状修复,保持水土效果好;其缺点是:在陡峭边坡上植被生长效果不好,后期退化严重。

植生技术包括植生毯、植生袋、植生带等,专用机械设备加工出来辅助坡面植被建植的工业化产品。植生类技术代表的植生带技术,是采用特定的生产工艺,把草种、肥料、保水剂等按一定的密度定植在可自然降解的无纺布或其它材料上,并经过机器的滚压和针刺的复合定位工序,形成的一定规模的产品。该技术主要适应较缓的土质边坡,基本无法在陡峭石质边坡上应用。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都不能够解决坡度大于80°的石质边坡的种植植被的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2090730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涉及岩壁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杆、种植板和拉固装置,固定杆倾斜设置在岩壁上,种植板平行于固定杆,种植板与岩壁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v字形槽;拉固装置位于v字形槽内,拉固装置包括两个拉杆和用于连接两个拉杆的螺母,螺母两端分别与两个拉杆螺纹连接,并且螺母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拉杆远离螺母的端部分别安装在岩壁和种植板上,v字形槽的两端设置有挡板。该本实用新型利用v字形槽可以很好的承装客土、肥料、植物种子以及水分,利于植被生长;同时其利用固定杆和拉固装置可以有效在岩壁上固定种植板,使得装置在岩壁上较为牢靠。

但该实用新型专利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个问题,其上固定杆以及拉固装置中的拉杆、螺母配合虽然能稳定固定种植板,但是岩壁本身并非一个理想的平面,加之人们在岩壁上打孔时很难准确在岩壁上钻出四个位置刚好对应的孔,这就使得将固定杆插到岩壁中后,再将种植板安装到固定杆上,拉固装置中两个拉杆经常出现上下位置或左右位置的错位,无法完成顺利对接,反之,先安装拉杆和螺母也会出现种植板与固定杆无法顺利套接的问题,这给实际施工带来了较多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它具有安装更为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包括固定杆、种植板和拉固装置,固定杆倾斜设置在岩壁上,种植板平行于固定杆且其上开设有供固定杆穿入的安装孔,种植板与岩壁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v字形槽;拉固装置位于v字形槽上方,拉固装置包括固定于种植板背离岩壁一侧中部的拉环、一端套接于拉环上的圆环链条以及配合圆环链条的挂钩,挂钩包括锚杆部和钩挂部,锚杆部水平固接于岩壁中,钩挂部的开口朝上设置,v字形槽的两端设置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固定挂钩,然后再把固定杆穿入到安装孔内,并且使固定杆固定在岩壁上,然后将圆环链条上对应位置的圆环挂在挂钩上,使种植板牢固连接在岩壁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只需要在岩壁上开设三个孔,而完成种植板在固定杆上的固定以及固定杆在岩壁的固定后,圆环链条与挂钩的连接在竖向和水平方向上都有充足的调节余量,两者连接较为方便;同时拉固装置的结构形式使得在岩壁上开孔时对位置准确性的要求也降低了许多,进一步降低了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的安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板上对应挡板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种植板嵌设在让位槽内;所述种植板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顶丝,顶丝的端部伸到让位槽内且与挡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插在让位槽内,转动顶丝使顶丝靠近挡板的一端抵在挡板的表面,使挡板固定,从而转动种植板时,只要调整顶丝抵在挡板表面的位置即可使挡板安装在种植板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固定杆远离岩壁的一端连接有固定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母拧在固定杆上,压着种植板,从而能进一步固定种植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板靠近岩壁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钉,固定钉指向岩壁,固定钉沿着种植板的侧边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母挤压种植板时,固定钉能够向岩壁方向挤压,从而增加种植板与岩壁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板和岩壁之间形成v字型槽的v字形夹角为30度-45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板形成v字形槽的深度比较适合植被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板远离岩壁的一侧设置有挡泥板,挡泥板朝向v字形槽的内部倾斜设置;所述挡泥板与种植板连接处开设有多个泄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泥板高于v字形槽内放置的土壤,雨水落到v字形槽内时,雨水能够从泄水孔内流出,而挡泥板能够阻止土壤的流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挡泥板与种植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135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泥板能更好的保留土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只需要在岩壁上开设三个孔,而完成种植板在固定杆上的固定以及固定杆在岩壁的固定后,圆环链条与挂钩的连接在竖向和水平方向上都有充足的调节余量,两者连接较为方便,同时拉固装置的结构形式使得在岩壁上开孔时对位置准确性的要求也降低了许多,进一步降低了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的安装难度;

2.设置固定螺母,能更好的对种植板进行固定;

3.设置挡泥板,能更好的保留土壤。

附图说明

图1是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与岩壁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与岩壁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种植板;21、安装孔;22、让位槽;23、泄水孔;3、拉固装置;30、拉环;31、圆环链条;32、挂钩;4、固定螺母;5、挡板;6、顶丝;7、挡泥板;8、岩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包括倾斜设置在岩壁8上的固定杆1,固定杆1伸到岩壁8内固定,固定杆1至少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两个,在固定杆1上设置有种植板2,种植板2平行于固定杆1,并且在种植板2上开设有平行于固定杆1的安装孔21,安装孔21套在固定杆1上,使种植板2安装在固定杆1上。种植板2倾斜于岩壁8,并且种植板2与岩壁8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v字形槽,v字形槽内用于放置种植植被的土壤,种植板2和岩壁8之间的v字形夹角控制在30度-45度,使植被有适当的种植深度。

为了增加种植板2的连接强度,在固定杆1远离岩壁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4,并且在种植板2靠近岩壁8的一侧沿着种植板2的侧边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钉,固定钉的端部指向岩壁8。当固定螺母4拧在固定杆1上,并且向下挤压种植板2时,种植板2上的固定钉向岩壁8内插入,从而进一步增大种植板2与岩壁8的连接强度。

在种植板2的两端设置有挡板5,挡板5为扇形且垂直于种植板2,种植板2上位于挡板5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22,挡板5嵌在让位槽22内,并且在种植板2的端部设置有顶丝6,顶丝6与种植板2螺纹连接,顶丝6垂直于挡板5的表面,顶丝6端部伸到让位槽22内,使顶丝6的端部抵到挡板5的表面,在调整种植板2与岩壁8之间的夹角时,松开顶丝6,即可使挡板5与种植板2之间的种植位置进行调整。

种植板2远离岩壁8的一侧设置有挡泥板7,挡泥板7位于种植板2靠近v字形槽的一侧,挡泥板7与种植板2一体设置形成,并且挡泥板7与种植板2之间的夹角控制在90度-135度,当种植板2倾斜固定在岩壁8上时,v字形槽内的种植土壤上表面位于挡泥板7与种植板2连接的位置。

挡泥板7与种植板2连接处开设有多个泄水孔23,并且上方种植板2上的泄水孔23处于下方装置的v字形槽正上方。当水从上方的泄水孔23流下时,正好落到下方的v字形槽内,从而在浇水时,只需要浇灌最上方的植被即可使整个岩壁8上的植被完成浇水。

参考图1、图2,为了使种植板2安装牢固,在种植板2与岩壁8之间设置有拉固装置3,拉固装置3位于v字形槽上方。拉固装置3包括固定于挡泥板7中部的拉环30、一端套接于拉环30上的圆环链条31以及配合圆环链条31的挂钩32,挂钩32包括锚杆部和钩挂部,锚杆部水平固接于岩壁8中,钩挂部的开口朝上设置。

安装时,先固定挂钩32,然后再把固定杆1穿入到安装孔21内,并且使固定杆1固定在岩壁8上,然后将圆环链条31上对应位置的圆环挂在挂钩32上,使种植板2牢固连接在岩壁8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实施时只需要在岩壁8上开设三个孔,而完成种植板2在固定杆1上的固定以及固定杆1在岩壁的固定后,圆环链条31与挂钩32的连接在竖向和水平方向上都有充足的调节余量,两者连接较为方便;同时拉固装置3的结构形式使得在岩壁8上开孔时对位置准确性的要求也降低了许多,进一步降低了岩壁生态修复托举种植装置的安装难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